一种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401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由于电能属于清洁能源,所以电动汽车也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但是传统的电动汽车是单纯的通过电能进行驱动。无法长距离行驶,而且需要充电桩。由于充电桩的数量并没有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所以电动汽车至今推广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阻力,因此,亟需一种电动汽车,来解决传统电动汽车单一通过充电电瓶供电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来解决传统电动汽车单一通过充电电瓶供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体(1)、车底盘(2)、发电机(3)、太阳能板(4)、充电电瓶、电控系统,所述车底盘(2)上设置有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它还包括风电系统,所述风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交流电,所述车底盘(2)上固定有多个发电机(3),所述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带动所述发电机(3)的转子驱动所述发电机(3)产生交流电,交流电通过整流桥将电能储存在所述充电电瓶内,所述太阳能板(4)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储存在所述充电电瓶内,所述充电电瓶的电能驱动电动汽车行驶;

所述风电系统包括风管(7),所述风管(7)包括管体(71)、转轴(72)、叶片(73)、风管转子(74)、风管定子(75),所述管体(71)为两端封闭的空心圆管,所述管体(71)内部同心设置有沿其轴向自转的所述转轴(72),所述管体(71)两端的端面上沿轴周圈排布有多个通风口(76)并与所述管体(71)内部连通,所述管体(71)内壁上内套固定有筒形的所述风管定子(74),所述风管定子(75)为多个并沿所述管体(71)轴向等距排布,沿轴向设置的相邻所述风管定子(75)之间留有间距,位于所述风管定子(75)对应位置的所述转轴(72)上外套有筒形的所述风管转子(74)与所述风管定子(75)形成发电装置,相邻所述风管定子(75)之间的间距处设置有沿所述转轴周圈排布的所述叶片(73),多根所述风管(7)相互平行并排固定在所述太阳能板(4)下方形成整块的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

所述车体(1)顶部前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前延伸至前视窗底部的传送履带一(9)并位于其之间固定有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所述车体(1)顶部后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后延伸至后视窗底部的传送履带二(10)并位于其之间固定有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的风管沿所述车体(1)前后方向设置,当车辆行驶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位于所述车体(1)顶部并水平设置,当车辆停驶时,所述传送履带一(9)、传送履带二(10)上固定的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分别前后滑动至所述车体(1)的前视窗与后视窗处,并分别覆盖遮挡前视窗、后视窗,车辆再次启动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再次滑动至车辆顶部并水平设置;

所述车体(1)两侧的车门下部平行设置有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通过滑轨(81)上下滑动,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的风管沿所述车体前后方向设置,当车辆行驶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位于车门底部,当车辆停驶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升至所述车门上部,覆盖并遮挡车门上部的车窗;

所述传送履带一(9)、传送履带二(10)、滑轨(81)分别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充电电瓶通过所述电控系统控制。

所述风电系统还包括风扇(11),所述风扇(11)设置于所述车体前脸后方,所述风扇(11)产生的电能通过整流桥存储在所述充电电瓶内。

位于所述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发电机(3),所述发电机(3)的壳体固定在所述车底盘(2)上,所述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穿过所述发电机(3)的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套接固定有筒形的发电机定子(32),所述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外套固定有筒形的发电机转子(33)与所述发电机定子(32)形成发电装置。

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为矩形板。

所述车体(1)上铺设有太阳能板。

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为六块,两侧前后车门各一块,车顶前后各一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采用风能、太阳能、以及汽车行驶时的动能,补充到电力系统中,起到了多种能源共同协同利用的作用。

2.通过风管与风扇采集风能,在车辆停驶过程中,太阳能板位于车窗位置,既能更好的吸收阳光,也能遮挡阳光透过车窗对车内的照射,降低车内温度。

3.利用车辆前桥、后桥、传动轴的动能,巧妙的借用了其转动方式进行发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行驶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停驶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风电集成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风电集成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仰视图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风管内部I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楚表达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参见各附图,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体1、车底盘2、发电机3、太阳能板4、充电电瓶、电控系统,所述车底盘2上设置有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它还包括风电系统,所述风电系统将风能转化为交流电,所述车底盘2上固定有多个发电机3,所述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带动所述发电机3的转子驱动所述发电机3产生交流电,交流电通过整流桥将电能储存在所述充电电瓶内,所述太阳能板4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储存在所述充电电瓶内,所述充电电瓶的电能驱动电动汽车行驶;

所述风电系统包括风管7,所述风管7包括管体71、转轴72、叶片73、风管转子74、风管定子75,所述管体71为两端封闭的空心圆管,所述管体71内部同心设置有沿其轴向自转的所述转轴72,所述管体71两端的端面上沿轴周圈排布有多个通风口76并与所述管体71内部连通,所述管体71内壁上内套固定有筒形的所述风管定子74,所述风管定子75为多个并沿所述管体71轴向等距排布,沿轴向设置的相邻所述风管定子75之间留有间距,位于所述风管定子75对应位置的所述转轴72上外套有筒形的所述风管转子74与所述风管定子75形成发电装置,相邻所述风管定子75之间的间距处设置有沿所述转轴周圈排布的所述叶片73,多根所述风管7相互平行并排固定在所述太阳能板4下方形成整块的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

所述车体1顶部前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前延伸至前视窗底部的传送履带一9并位于其之间固定有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所述车体1顶部后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后延伸至后视窗底部的传送履带二10并位于其之间固定有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的风管沿所述车体1前后方向设置,当车辆行驶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位于所述车体1顶部并水平设置,当车辆停驶时,所述传送履带一9、传送履带二10上固定的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分别前后滑动至所述车体1的前视窗与后视窗处,并分别覆盖遮挡前视窗、后视窗,车辆再次启动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再次滑动至车辆顶部并水平设置;

所述车体1两侧的车门下部平行设置有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通过滑轨81上下滑动,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的风管沿所述车体前后方向设置,当车辆行驶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位于车门底部,当车辆停驶时,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升至所述车门上部,覆盖并遮挡车门上部的车窗;

所述传送履带一9、传送履带二10、滑轨81分别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充电电瓶通过所述电控系统控制。

所述风电系统还包括风扇11,所述风扇11设置于所述车体前脸后方,所述风扇11产生的电能通过整流桥存储在所述充电电瓶内。

位于所述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发电机3,所述发电机3的壳体固定在所述车底盘2上,所述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穿过所述发电机3的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套接固定有筒形的发电机定子32,所述车前桥21、车后桥22、传动轴23外套固定有筒形的发电机转子33与所述发电机定子32形成发电装置。

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为矩形板。

所述车体1上铺设有太阳能板。

所述太阳能风电集成板8为六块,两侧前后车门各一块,车顶前后各一块。

具体施工方法与原理:

当车辆行驶时,前视窗、后视窗的太阳能风电集成板位于车体顶部,而两侧的车门处的太阳能风电集成板位于车门下部。让开车体上的视窗区域并且最大程度上的提高风能利用率。因为,此时气流会通过车顶上方和两侧向车体后方流动。车底盘上的车前桥、车后桥、传动轴均会通过其转动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电能会通过整流桥变为直流电并储存在充电电瓶内,供车辆行驶使用。甚至,当汽车怠速时,传动轴依然发电。风管内部则是通过气流搅动风叶使转轴旋转,风管转子随之转动,与风管定子产生相对位移进行发电,电能通过整流桥变为直流电存储在充电电瓶内。

当车辆停驶时,太阳能板位于车窗位置,既能更好的吸收阳光,也能遮挡阳光透过车窗对车内的照射,降低车内温度。此时最大程度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所述风扇通过穿过前脸的气流搅动也可以产生电能利用在电力系统内。车体上也可以铺设太阳能板进行太阳能利用。

车体上的轱辘也能通过发电装置进行发电,然后运用到电力系统中。比如在专利201610119552.3中就公开了一种通过车轱辘发电的方法,在此具体的使用方法就不在此赘述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