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走线的汽车后视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832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部走线的汽车后视镜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内部走线的汽车后视镜支架。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后视镜在装配时需要通过支架将其安装到汽车内部。

现有的后视镜支架主要是支架通过螺丝与汽车后视镜后壳连接,螺丝安装在后视镜内部,支架的侧边开线孔,电线就直接穿出线孔,采用外部走线的方式与后视镜连接,这样的支架导致电线裸露在后视镜外部,电线长期裸露在外使用者有时会不小心碰到电线,而且裸露在外的电线容易受到弯折,电线长期处于弯折状态很可能会断裂,使后视镜无法正常使用,电线散落在外,会给使用者造成不整洁的感觉,影响后视镜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部走线的汽车后视镜支架,用来解决后视镜电线裸露在外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部走线的汽车后视镜支架,包括穿入后视镜后壳的支架本体和与支架本体配合的支架座;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穿线通道和连接头;所述穿线通道包括弹簧和套在弹簧外部的铝管;所述穿线通道一端与底座相连,底座上设有入线孔;所述穿线通道另一端与连接头转动连接,连接头表面设有第一出线孔、第一螺纹孔和定位柱,所述入线孔、穿线通道、第一出线孔相通;所述支架座上开有第二出线孔、第二螺纹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二出线孔与第一出线孔相通,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相通,定位孔与定位柱相互配合。

在安装后视镜时,首先取出所需的电线,然后将电线插进底座的入线孔,电线进入穿线通道,最后电线从第一出线孔穿出,电线穿过支架本体后,就将支架本体插入后视镜后壳,连接头位于后视镜后壳内部。

安装支架座,使穿出第一出线孔的电线穿过支架座的第二出线孔,同时将连接头上的定位柱穿过支架座上的定位孔,进行准确定位保证支架座上的第二螺纹孔与连接头上的第一螺纹孔对齐,取出螺丝拧进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将支架本体和支架座连接起来,完成后视镜内部走线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孔位于连接头的中心。可以实现中间穿线,同时可以减小支架本体的尺寸,便于进入后视镜后壳,实现内部螺丝锁紧,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和定位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螺纹孔以第一出线孔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两个定位柱的连线与两个第一螺纹孔的连线垂直。

两个定位柱可以使定位更加准确,确保连接头上的第一出线孔与支架座上的第二出线孔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使电线可以顺利穿出,同时两个第一螺纹孔实现两点固定可以固定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穿线通道相接处设有第一球头,第一球头外套有第一球头胶套,所述连接头与穿线通道相接处设有第二球头,第二球头外套有第二球头胶套。

利用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的配合可以实现多角度的转动,而且转动的角度更大,相比较与传统的单球头支架,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角度大,活动性更强,同时第一球头胶套和第二球头胶套可以避免弹簧与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直接接触,在支架的转动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弹簧、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受到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入线孔内部与电线的接触处设有若干第一倒圆角;所述第一出线孔内部与电线的接触处设有若干第二倒圆角。

因为穿线通道两端安装有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且电线需要穿过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那么支架在转动时,电线需要在入线孔和第一出线孔内转动,且入线孔内部和第一出线孔的内部较硬,因此电线长期与入线孔内部和第一出线孔内部摩擦容易损坏,本专利文件中采用第一倒圆角和第二倒圆角来保证电线转动时不会受到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铝管的端面直径为18-22cm,所述入线孔的端面直径为5-10mm,所述第一出线孔的端面直径为5-10mm。

如果支架尺寸过大,支架无法进入后视镜后壳,只能从外部锁紧,导致使用者会自行拆卸,从而损坏后视镜,然而本专利申请保证支架可以穿入后视镜后壳,进行内部锁紧。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架本体与支架座的配合,可以实现支架内部走线,利用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连接的准确性,并且从内部进行锁紧连接,通过本技术可以同时实现内部走线和内部锁紧,增强了支架的美观,提高了后视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部走线的汽车后视镜支架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本体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本体穿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座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底座1、入线孔11、第一球头12、第一球头胶套13、穿线通道2、铝管21、弹簧22、连接头3、定位柱31、第一螺纹孔32、第一出线孔33、第二球头34、第二球头胶套35、支架座4、定位孔41、第二螺纹孔42、第二出线孔43、电线5、后视镜后壳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内部走线的汽车后视镜支架,包括穿入后视镜后壳6的支架本体和与支架本体配合的支架座4,支架本体包括底座1、穿线通道2和连接头3;穿线通道2包括弹簧22,弹簧22外套有直径为20cm的铝管21;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球头12,第一球头12外套有第一球头胶套13,第一球头胶套13插入穿线通道2右端实现底座1与穿线通道2转动连接,底座1上开有入线孔11,入线孔11穿过第一球头12和第一球头胶套13;连接头3中心开有第一出线孔33,第一出线孔33的左右两侧开有第一螺纹孔32,第一出线孔33的上下两侧一体成型有定位柱31,连接头3底面安装有第二球头34,第二球头34上套有第二球头胶套35,第二球头胶套35插入穿线通道2的左端实现连接头3与穿线通道2转动连接,第一出线孔33穿过第二球头34和第二球头胶套35;入线孔11、穿线通道2和第一出线孔33相通。

如图5所示:支架座4中心开有第二出线孔43、第二出线孔43的左右两侧开有第二螺纹孔42,第二出线孔43的上下两侧开有定位孔41,入线孔11、穿线通道2、第一出线孔33和第二出线孔43形成供电线5通过的线道。

入线孔11内壁的转动处加工有三个第一倒圆角,分别位于入线孔11边缘和入线孔11内,第一出线孔33的内壁转动处加工有三个第二倒圆角,分别位于第一出线孔33的边缘和第一出线孔33内;入线孔11的端面直径为6.8mm,第一出线孔33的端面直径为6.8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由于入线孔11、穿线通道2和第一出线孔33相通,则电线5可以可以穿过支架本体。安装时首先取出所需的电线5,然后将电线5插进底座1的入线孔11,电线5与入线孔11内的第一倒圆角接触;电线5进入穿线通道2,最后电线5从第一出线孔33穿出,完成电线5的内部走线。

由于穿线通道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球头12和第二球头34连接,因此两端的转动角度增大,使支架本体的活动性更强,同时由于入线孔11内加工了第一倒圆角和第一出线孔33内加工了第二倒圆角,那么可以有效避免支架转动对电线5造成的磨损。

本技术的整个支架本体的尺寸较小可以直接将支架本体插入后视镜后壳6,此时连接头3在后视镜后壳6内,在后视镜后壳6安装完成后如图1所示:取出支架座4,使电线5穿过支架座4的第二出线孔43,同时使连接头3上的定位柱31穿过支架座4上的定位孔41,定位孔41与定位柱31为过渡配合,保证上下两点定位,支架座4上的第二螺纹孔42与连接头3上的第一螺纹孔32对齐,取出螺丝拧进第一螺纹孔32和第二螺纹孔42,实现左右两端锁紧,将支架本体和支架座4连接起来,完成后视镜支架的安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