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消排气吊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133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消排气吊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消排气吊钩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气系统是整车最重要的振源和声源之一,也是NVH关注的重点,排气系统的振动能量通过吊钩传递到车身底板,引起车身振动并产生结构声。

排气吊钩模态会对车身传函产生影响。排气系统后侧的吊钩一般置于后消上,后消由于均采用薄板,而吊钩结构基本为均匀的圆筒形,自身模态就较低,故而后消上的吊钩未达到目标值要求一般需要添加支架,这无疑会造成排气系统质量的增加,从而与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故改进吊钩自身结构是一明智途径。

如公开号为CN205239145U的中国专利汽车空心排气结构公开了空心吊钩结构,虽然空心吊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重量,但基本结构未改变,因而吊钩模态提升有限,未能进一步增加吊钩的刚度及改善传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消排气吊钩结构,其结构简单,重量轻,能有效提升吊钩模态,增强排气吊钩的刚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后消排气吊钩结构,包括后消吊钩本体,所述后消吊钩本体的一端为圆柱型结构,后消吊钩本体的另一端为端部以及一侧设有开口的盒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后消吊钩本体的一端通过橡胶衬套与车身侧吊钩相连,所述后消吊钩本体的另一端与后消侧端盖相连。

所述后消吊钩本体为空心结构。

所述圆柱型结构和盒状结构为一体结构。

所述后消吊钩本体的另一端与后消侧端盖通过焊接相连。

所述后消吊钩本体另一端的盒状结构的端部开口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后消侧端盖通过焊接相连。

所述后消吊钩本体的一端尺寸规格小于后消吊钩本体的另一端尺寸规格,并且后消吊钩本体走向沿整车横向。

所述后消侧端盖上设有不规则加强筋。

所述后消侧端盖的外侧设有凸台,翻边焊接在凸台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吊钩结构设计合理,增强了后消吊钩的刚性,大大提升了后消吊钩的局部模态,有利的改善了排气系统至车内的振动噪声传函;

2、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空间布置较方便,在满足吊钩模态要求情况下,同时提高了NVH性能;

3、成本较低,制造容易,装配方便;

4、可根据车身布置空间及尺寸,合理定义此吊钩结构,适用于不同车型,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钩以及连接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钩以及后消侧端盖局部示意图。

图中:

1.后消吊钩本体、2.后消侧端盖、3.橡胶衬套、4.后消筒体、5.不规则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后消排气吊钩结构,包括后消吊钩本体1,后消吊钩本体1的一端通过橡胶衬套3与车身侧吊钩相连,后消吊钩本体1的另一端与后消侧端盖2焊接相连。

后消吊钩本体1的一端为圆柱型结构,即后消吊钩本体的前端为圆柱型;后消吊钩本体1的另一端为端部以及下侧设有开口的半封闭盒状结构,即后消吊钩本体的后端为盒状结构,盒状结构与圆柱型相连端尺寸规格小,盒状结构开口端尺寸规格大,盒状结构整车Y向截面尺寸是渐变的,这种变截面方式对吊钩自身模态有明显提高。

圆柱型结构和盒状结构为一体结构。后消吊钩本体1为空心结构,进一步的减少重量。后消吊钩本体的前端尺寸规格小于后消吊钩本体的后端尺寸规格,并且后消吊钩本体走向沿整车横向,即沿整车的Y向,可以避免吊钩过于复杂,没有弯曲或走向的变更,对于吊钩刚度及模态的提升更是利好。

后消吊钩厚度均匀,料厚1.5mm至2mm,采用普通钢材制成,具体厚度及尺寸可根据车型定义,后消吊钩不需要加旁支辅助吊钩;后消吊钩焊在后消侧端盖顶端,以降低车身侧吊钩轴向长度,尽可能提升车身侧吊钩模态。

后消吊钩本体1另一端的盒状结构的端部开口边缘设有翻边,翻边与后消侧端盖通过焊接相连。

后消筒体4上的后消侧端盖2形状为椭圆盘式,采用1.2mm的钣金冲压而成,具体厚度及尺寸可根据实际车型定义,其上可只设置加强筋。进一步的,后消侧端盖的外侧设有凸台,翻边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即左右两处翻边,翻边处于凸台采用焊缝连接。后消侧端盖上设有不规则加强筋5,可以进一步提升吊钩模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