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共享环保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195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共享环保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共享环保车。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其主要成分为沥青烟,目前对于沥青烟的处理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焚烧法:将沥青烟直接引入专用的加热炉焚烧,经一定时间高温焚烧后,可较为彻底的净化沥青烟气,由于该方法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且有很高的安全隐患,因此不推荐使用。

2、静电捕集法:沥青烟进入电厂后,在通过阴极与阳极之间时,借助电晕放电,使沥青烟微粒带电,并驱向极板,达到沥青烟雾与气体分离的目的。此方式存在阳极易烧坏的现象。

3、洗涤法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废气治理方法,是利用废气中各混合物组分在特定的吸收剂中溶解度不同,达到净化废气的一种方法,洗涤法运行是将烟气中气态污染物(0.1~1μm的油雾颗粒)转移到液相,洗涤法对沥青烟去除效率较高,是一种较经济的沥青治理方法。但水洗会产生水的二次污染问题。需要把水,油,渣三种不同类型物质有效分离。结合油水混合易乳化的现象,微小碳化类颗粒其密度较轻极易被乳化层包裹,增加三种不同物质区分的难度。且采用气浮机处理,占地面积大,废水需要有较大的储存池,进行长时间自然沉淀。只能勉强利用一部分水进行回用,相当一部分渣和油混成一体,作为废物处理,既浪费资源又增加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共享环保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共享环保车,包括用于存储废液的储料罐、用于投放絮凝剂的加药机,还包括固液分离机以及油水分离机;所述储料罐的输出端及所述加药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管道的输入端连接,以使絮凝剂、废液在所述管道中进行絮凝反应;所述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固液分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机设有排渣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油水分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机设有排水口、排油口以及出渣口。

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机包括进料管、螺旋套筒、转鼓以及主电机、差速器、副电机;

所述螺旋套筒包括筒体以及设于所述筒体外壁的螺旋叶片,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螺旋套筒的筒体中,所述螺旋套筒设于所述转鼓中,且所述螺旋套筒的筒体设有开口,使所述进料管中的废液从该开口进入所述转鼓中;

所述转鼓的一端为圆筒状并设有排渣口,另一端为锥形并设有排液口,且所述转鼓与所述主电机连接,所述螺旋套筒通过差速器与所述副电机连接,使所述转鼓及所述螺旋套筒实现同向差速旋转。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导流块,以将废液向所述开口导流。

优选的,所述油水分离机包括进出料组、转鼓组、电机;

所述进出料组包括独立设置的进料管道、排油管道以及排水管道,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转鼓组连接,以向所述转鼓组中输入废液,所述转鼓组与所述电机连接实现旋转,所述转鼓组中设有由复数块碟片组成的碟片组,碟片之间预设有间隙,且所述转鼓组侧壁设有排渣口。

优选的,所述储料罐、加药机、固液分离机以及油水分离机设于运输车,所述运输车设有电招客户端,且所述电招客户端与设于服务提供商的电招控制端联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共享环保车针对沥青烟处理工艺优化设计,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采用一体化设计,把在线絮凝熟化、定量在线添加、固液分离、油水渣三相分离有机组合,管道化、智能化、程序化,区分后的清水再回到系统中重复利用,油可以深加工利用,固体经分区分后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液分离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油水分离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共享环保车,包括用于存储废液的储料罐1、用于投放絮凝剂的加药机2,还包括固液分离机3以及油水分离机4;所述储料罐1的输出端及所述加药机2的输出端分别与管道的输入端连接,以使絮凝剂、废液在所述管道中进行絮凝反应;所述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固液分离机3 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机3设有排渣口和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与所述油水分离机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机4设有排水口、排油口以及出渣口。本实施例方案先通过在线絮凝熟化将废液进行破乳,直接在管道絮凝反应,取代各种搅拌罐,采用速度及重力的原理、在高速度的作用力下,快速完成混合、沉淀,一体化完成,极大的节省絮凝用量,是传统絮凝用量的 40%药剂用量,减少用地面积和投资,提高絮凝效果。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固液分离机3包括进料管 31、螺旋套筒32、转鼓33以及差速器34、副电机35、主电机36;所述螺旋套筒32包括筒体以及设于所述筒体外壁的螺旋叶片321,所述进料管31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37上,其一端与所述管道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螺旋套筒32的筒体中,所述螺旋套筒32设于所述转鼓33中,且所述螺旋套筒32的筒体设有开口,使所述进料管31中的废液从该开口进入所述转鼓33 中;所述转鼓33的一端为圆筒状并设有排渣口,另一端为锥形并设有排液口,且所述转鼓33与所述主电机36连接,所述螺旋套筒32通过差速器34与所述副电机35连接,其中差速器34也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37,使所述转鼓 33及所述螺旋套筒32实现同向差速旋转。上述实施例方案中,废液由进料管 31进入转鼓33,其中废液中的固相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附于转鼓33内壁,并由螺旋叶片321将固相推向排渣口,同时在进料压力以及锥形加压下,液相反相输送至排液口输出,通过固液分离机3进行固液分离,把微细的固相颗粒分离出,卧螺除渣,效率高,替代气浮机,气浮机占地大,效率低,卧螺可以做到分出渣,作为原料使用,环保而且节约资源。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料管31位于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导流块311,以将废液向所述开口导流,加快输送效果,且增加废液的离心力。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油水分离机4包括进出料组41、转鼓组42、电机43;所述进出料组41包括独立设置的进料管道、排油管道411 以及排水管道412,所述进料管道与所述转鼓组42连接,以向所述转鼓组42 中输入废液,所述转鼓组42与所述电机43通过传动轴431连接实现旋转,所述转鼓组42中设有由复数块碟片组成的碟片组421,碟片之间预设有间隙,且所述转鼓组42侧壁设有排渣口。本实施例方案中,旋转的废液获得离心力,其中固相杂质贴附于转鼓组42内壁并通过排渣口排出至出渣口,同时液相通过碟片分离机进行油水分离,液相中的水和油也被分层并分别经碟片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水管道412和排油管道411。油水分离机4进行油水分离,可把油、水彻底放开。油品深加工利用,分离后的清水,可回用或达标排放,油可以回收。渣分离后可处理。

此外,废液处理目前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自主筹资,自主使用:投资建设环保处理,由于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因此适合较大规模的企业。对于污水处理量小,季节生产的,不太适合。2、集中处理:把废水集中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适用的污水处理厂均为危险废物。对于一些有毒的,难于处理的物料、并承受高额的污水处理费用。

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储料罐1、加药机2、固液分离机3以及油水分离机4设于运输车或集装箱中,所述运输车设有电招客户端,且所述电招客户端与设于服务提供商的电招控制端联网,在需要废水处理服务时,只需要联系服务供应商,即可由电招控制端下发指令,向就近或者具有相应处理能力的运输车前往。把在线絮凝熟化、定量在线添加、固液分离、油水渣三相分离有机组合,移动化、管道化、智能化、程序化。通过上述共享经济的方式,简单来讲,最大的价值是让“使用权”的门槛降低。解除了传统的使用权和拥有权的捆绑,按需使用,按量付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