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及自卸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756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及自卸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自卸汽车,特指其“厢体排积液”的结构形式,此结构可解决运输货物中含有液体,卸货时需要货物和液体分离的问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卸汽车的厢体四周封闭,运输货物中含有液体时,卸货无法使货物中液体进行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及自卸汽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目的是实现厢体内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卸货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垫板,侧挡板,侧角板,后排液口,排水管,接头,球阀和加强板。侧挡板和侧角板之间夹垫板,形成间隙,优选地,厢体四周共4个排液口。运输货物中含有的液体以经过侧挡板和侧角板之间的间隙流经排液口先排出,而固体留在厢体内,实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卸货。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其包括垫板(1)、侧挡板(2)、侧角板(3);所述侧角板(3)在厢体的厢角处呈角度焊接,所述侧角板两端分别与厢体的底板和侧板焊接;所述垫板(1)在厢体内分别与厢体的底板和侧板分段式连接;所述侧挡板(2)两端垫在垫板(1)上,所述侧挡板与厢体的底板呈夹角,侧挡板与侧角板之间通过所述垫板形成间隙,侧挡板(2)的水平两端分别形成流液区,流液区连接排液口。

示例性地,厢体后端的侧挡板(2)和侧角板(3)之间设有后排液口(4)。

示例性地,侧挡板(2)中间通过加强板(9)间隔加固。

示例性地,排液口外接连接排水管总成的快速接头阴端(6)。

示例性地,快速接头阳端(7)和球阀(8)连接在厢体的下方。

示例性地,所述侧角板(3)安装在在厢体的后侧两个厢角处。

示例性地,所述侧角板(3)安装在厢体的前后侧四个厢角处。

示例性地,所述侧角板与所述侧挡板为平行设置。

一种自卸汽车,其采用上述的一种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侧挡板两端分别形成流液区,厢体内装有固体和液体货物时,液体自身的重力通过渗流进入流液区,再经过球阀等连接件从排水管总成排出液体,最终实现卸货时液体与固体的分离。

本新型排积液结构采用两层分液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固体和液体的无法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排水管总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侧角板(3)与厢体焊接,垫板(1)在厢体内分别与底板和侧板分段连接,侧挡板(2)两端垫在垫板(1)上,中间通过加强板(9)间隔加固,这样侧挡板(2)两端分别形成流液区。厢体内装有固体和液体货物时,液体就可通过此流液区流到侧挡板(2)和侧角板(3)中,而在侧挡板(2)和侧角板(3)中两边布置有4个连接有快速接头阳端(7)的球阀(8),需要排液时打开球阀(8),快速接头阳端(7)与外接连接有快速接头阴端(6)的排水管总成连接排出液体,最终实现卸货时液体与固体的分离。需要清洁此流液区时可从后排液口(4)反清洗。侧角板(3)在厢体的厢角处呈角度焊接,侧角板两端分别与厢体的底板和侧板焊接;侧挡板与厢体的底板呈夹角,侧挡板与侧角板之间通过所述垫板形成间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侧角板安装在在厢体的后侧两个厢角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侧角板装在厢体的前后侧四个厢角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侧角板与侧挡板为平行设置

一种自卸汽车,其采用上述的用于自卸汽车的厢体排积液结构。

工作原理:

形成流液区:侧角板(3)与厢体焊接,垫板(1)在厢体内分别与底板和侧板分段连接,侧挡板(2)两端垫在垫板(1)上,中间通过加强板(9)间隔加固,这样侧挡板(2)两端分别形成流液区。

液体与固体卸货分离:液体通过流液区流到侧挡板(2)和侧角板(3)中,侧挡板(2)和侧角板(3)中两边布置有4个连接有快速接头阳端(7)的球阀(8),排液时打开球阀(8),快速接头阳端(7)与外接连接有快速接头阴端(6)的排水管总成连接排出液体,实现液体与固体卸货时的分离。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