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水防尘的车窗饰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70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防水防尘的车窗饰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窗饰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防水防尘的车窗饰条。



背景技术:

车窗饰条是安装在汽车车窗上四周边缘上的起装饰作用与挡风作用的汽车上的配件。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车窗饰条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静电消除棒,不能消除装饰条表面的静电,没有设置纳米防水层,不能使装饰条表面具有防水的作用,没有设置防水垫,不能使装饰条与车窗的连接处具有防水作用,没有设置耐磨层,不能使装饰条具有耐磨作用,没有设置玻璃纤维层,不能使装饰条具有良好的隔热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防水防尘的车窗饰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静电消除棒,不能消除装饰条表面的静电,没有设置纳米防水层,不能使装饰条表面具有防水的作用,没有设置防水垫,不能使装饰条与车窗的连接处具有防水作用,没有设置耐磨层,不能使装饰条具有耐磨作用,没有设置玻璃纤维层,不能使装饰条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防水防尘的车窗饰条,包括车窗饰条本体、倒角、安装定位凸起、胶条、卡爪、卡槽、卡角、第一耐磨层、第一纳米防水层、电镀层、玻璃纤维层、饰条壳体、第二纳米防水层、第二耐磨层、防水垫、凹槽、静电消除棒、固定卡片和开关,所述车窗饰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倒角,且车窗饰条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定位凸起,所述车窗饰条本体的内侧靠近安装定位凸起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胶条,且车窗饰条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卡爪,且车窗饰条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耐磨层,所述卡爪的一侧设置有卡角,且卡爪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爪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垫,且卡爪的外侧设置有开关,所述卡槽的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静电消除棒,且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片,所述第一耐磨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纳米防水层,所述第一纳米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电镀层,所述电镀层的内侧设置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内侧设置有饰条壳体,所述饰条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纳米防水层,所述第二纳米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耐磨层,所述静电消除棒的输入端与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入端与车内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饰条壳体为一种阻燃ABS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防水垫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卡片与凹槽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静电消除棒通过固定柱固定在凹槽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静电消除棒,是由高压产生器和放电针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然后利用离子脉冲把大量正负离子送到物体表面以中和静电,通过静电消除棒消除装饰条表面的静电,有效的防止灰尘吸附,提高装饰条的亮度,增加了整体美观,设置了纳米防水层,能使装饰条表面具有防水的作用,设置了防水垫,使装饰条与车窗的连接处具有防水作用,防止雨水进入装饰条内造成腐蚀,设置了耐磨层,使装饰条具有耐磨作用,提高装饰条的使用寿命,设置了玻璃纤维层,使装饰条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防止夏天触碰造成烫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饰条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1、车窗饰条本体;2、倒角;3、安装定位凸起;4、胶条;5、卡爪;6、卡槽;7、卡角;8、第一耐磨层;9、第一纳米防水层;10、电镀层;11、玻璃纤维层;12、饰条壳体;13、第二纳米防水层;14、第二耐磨层;15、防水垫;16、凹槽;17、静电消除棒;18、固定卡片;1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防水防尘的车窗饰条,包括车窗饰条本体1、倒角2、安装定位凸起3、胶条4、卡爪5、卡槽6、卡角7、第一耐磨层8、第一纳米防水层9、电镀层10、玻璃纤维层11、饰条壳体12、第二纳米防水层13、第二耐磨层14、防水垫15、凹槽16、静电消除棒17、固定卡片18和开关19,车窗饰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倒角2,且车窗饰条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定位凸起3,车窗饰条本体1的内侧靠近安装定位凸起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胶条4,且车窗饰条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卡爪5,且车窗饰条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耐磨层8,卡爪5的一侧设置有卡角7,且卡爪5的内侧设置有卡槽6,卡爪5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垫15,且卡爪5的外侧设置有开关19,卡槽6的内侧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内部安装有静电消除棒17,且凹槽1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片18,第一耐磨层8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纳米防水层9,第一纳米防水层9的内侧设置有电镀层10,电镀层10的内侧设置有玻璃纤维层11,玻璃纤维层11的内侧设置有饰条壳体12,饰条壳体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纳米防水层13,第二纳米防水层1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耐磨层14,静电消除棒17的输入端与开关1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19的输入端与车内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车窗饰条具有阻燃性,且精致华丽,不会生锈,令您的爱车更有立体感、更抢眼,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饰条壳体12为一种阻燃ABS材质的构件。

为了使装饰条与汽车的贴合处连接的更加密切,防止雨水流入装饰条内,也能起到防止划伤车体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水垫15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为了使固定卡片18与凹槽16之间便于拆卸和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卡片18与凹槽1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使静电消除棒17固定的更加牢固,防止松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静电消除棒17通过固定柱固定在凹槽16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时:车窗饰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倒角2,且车窗饰条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定位凸起3,通过安装定位凸起3可以有效的防止装饰条贴歪的问题,且可以起到固定作用,车窗饰条本体1的内侧靠近安装定位凸起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胶条4,且车窗饰条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卡爪5,且车窗饰条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耐磨层8,使装饰条具有耐磨作用,提高装饰条的使用寿命,卡爪5的一侧设置有卡角7,且卡爪5的内侧设置有卡槽6,卡爪5的上方设置有防水垫15,防水垫15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使装饰条与车窗的连接处具有防水作用,防止雨水进入装饰条内造成腐蚀,同时也防止对车体的刮伤,且卡爪5的外侧设置有开关19,开关19可以控制静电消除棒17通电工作,静电消除棒17通过固定柱固定在凹槽16的内部,静电消除棒17是由高压产生器和放电针组成,通过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然后利用离子脉冲把大量正负离子送到物体表面以中和静电,通过静电消除棒消除装饰条表面的静电,有效的防止灰尘吸附,提高装饰条的亮度,增加了整体美观,第一耐磨层8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纳米防水层9,能使装饰条表面具有防水的作用,第一纳米防水层9的内侧设置有电镀层10,电镀层10的内侧设置有玻璃纤维层11,使装饰条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防止夏天触碰造成烫伤,玻璃纤维层11的内侧设置有饰条壳体12,饰条壳体12是用一种耐热ABS材质注射而成。使车窗饰条具有阻燃性,且精致华丽,不会生锈,令您的爱车更有立体感、更抢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