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0474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汽车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由于成年人身体生理结构发育已经完全,因此目前所有量产市售车辆的安全指标都是根据成年人的身体生理结构以及成年人的身体承受能力制定的,如安全带的高度和系扎位置、安全气囊的弹出角度和力量等,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时候,这些安全装备只会对成年人产生作用。而身体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的儿童,非但不适用这些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安全装备,有时甚至会因为这些安全装备的使用而产生额外的伤害。以安全带为例,安全带的系扎位置是设定在成年人肩部,直接作用于成年人的胸部,如果单纯给儿童系上安全带,高度使得安全带直接作用在儿童的颈部,一旦发生碰撞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确保儿童乘车安全性,需要为儿童配备专门的儿童安全座椅。传统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Y字形的背带,Y字形背带的两个顶端固定在椅背上,底端设置有卡扣片,卡扣片插在一个固定的卡扣里从而实现Y字形背带的固定。由于卡扣一般设置在座椅的前端不能移动,所以身材较小的儿童与Y字形背带的下端固定点存在较大的空隙,在汽车发生碰撞正面时,儿童仍然会向前冲出一段距离,其安全防护性能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座椅,该汽车安全座椅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座椅,该汽车安全座椅包括充气靠背、充气坐垫、Y型安全带及前额防护充气圈;

充气靠背底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水平设置的充气坐垫转动连接;充气坐垫顶部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沿滑轨滑动的滑块,滑块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外部套有橡胶垫,充气靠背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收紧装置,右侧设置有第二收紧装置;Y型安全带包括两个倾斜段和一个垂直段,垂直段的上端与两个倾斜段的下端均连接,一个倾斜段的上端通过第一收紧装置与充气靠背连接,另一个倾斜段的上端通过第二收紧装置与充气靠背连接,垂直段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片;Y型安全带垂直段的两侧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侧面防护部件,所述侧面防护部件包括与垂直段连接的侧转轴和缠绕在侧转轴上的侧防护带,侧防护带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卡扣片,充气靠背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与同侧第二卡扣片1配合的第二卡扣,且第二卡扣位于第一收紧装置和第二收紧装置下方;充气靠背顶部通过第四转轴与前额防护充气圈转动连接,前额防护充气圈顶部设置有头部防护橡胶垫。

该汽车安全座椅具有的优点如下:

(1)将传统固定在座椅前端的卡扣改为可以沿座椅纵向移动的第一卡扣,可以根据儿童的身材移动第一卡扣的位置,减小Y型安全带下端固定点与儿童之间的间隙,提高安全性;

(2)在Y型安全带的垂直段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面防护部件,可以分散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提高安全性;

(3)设置头部防护橡胶垫和前额防护充气圈,并且前额防护充气圈与充气靠背转动连接,可以将前额防护充气圈向下旋转用于对头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汽车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汽车安全座椅的前胸防护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座椅,如图1-2所示,包括充气靠背5、充气坐垫9、Y型安全带15及前额防护充气圈2。

充气靠背5底部通过第一转轴8与水平设置的充气坐垫9转动连接;充气坐垫9顶部设置有滑轨11,滑轨11上设有沿滑轨11滑动的滑块12,滑块12上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外部套有橡胶垫,充气靠背5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收紧装置,右侧设置有第二收紧装置6,收紧装置为一般汽车安全带使用的收紧装置,其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Y型安全带15包括两个倾斜段29和一个垂直段30,垂直段30的上端与两个倾斜段29的下端均连接;一个倾斜段的上端通过第一收紧装置与充气靠背5连接,另一个倾斜段的上端通过第二收紧装置6与充气靠背5连接;垂直段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扣片14。在使用时,人先坐在充气坐垫9上,拉动Y型安全带15使乘坐者的头位于两个倾斜段29之间,垂直段30位于两腿之间,根据人的身材调节滑块12的前后位置,然后将第一卡扣片14插入第一卡扣中,实现Y型安全带15的固定。

垂直段30的两侧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侧面防护部件19,所述侧面防护部件19包括与垂直段30连接的侧转轴18和缠绕在侧转轴18上的侧防护带16,即侧防护带16与垂直段30转动连接;侧防护带16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二卡扣片17,充气靠背5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与同侧第二卡扣片17配合的第二卡扣,且第二卡扣位于第一收紧装置和第二收紧装置下方。侧面防护部件19在使用时,先固定好Y型安全带15,然后将侧防护带16绕过腰部,并将第二卡扣片17插入同侧的第二卡扣中。

充气靠背5顶部通过第四转轴4与前额防护充气圈2转动连接,前额防护充气圈2顶部设置有头部防护橡胶垫1。在使用时,人就位后,将前额防护充气圈2向前翻转罩在人的头上。

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充气靠背5、充气坐垫9及前额防护充气圈2上均设有充气嘴。

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前额防护充气圈2前端设有通气孔3。

该汽车安全座椅的充气坐垫9的顶部设置有下凹槽1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