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收纳功能的座椅靠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1550发布日期:2018-06-05 20:5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收纳功能的座椅靠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收纳功能的座椅靠垫。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在驾驶区域的储物空间十分有限,特别是驾驶座的位置能够随手存放物品的地方只有储物盒,存放空间有限,或者只能将物品放置在座椅后方的收纳袋中,体积较小,只能放置书籍等杂物。因此,许多人在上车时将公文包、书包、水杯以及其他体积较大的物品放置在副驾驶座椅或者后排座椅上,但是遇到紧急刹车情况时,由于物品没有进行固定,将会受到加速度的影响滑落到座椅下方,容易造成物体损坏,也不便于捡取。因此,若是能够在座椅上设计一种方便的收纳装置,将为驾驶员提供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收纳功能的座椅靠垫,该靠垫将靠垫和可折叠的收纳盒结合为一体,使靠垫增加了储物功能,大大方便驾驶员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收纳功能的座椅靠垫,包括靠垫本体、收纳布套以及折叠固定板;所述收纳布套缝制于所述靠垫本体的背面,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用以放置物体的空腔;所述折叠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收纳布套的夹层中用以撑开收纳布套;所述收纳布套的背面缝制有用来与座椅连接固定的固定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固定装置将该靠垫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将该靠垫作为收纳盒使用时,收纳布套中放置的折叠固定板展开形成一个空腔,即可将物品放置在里面,有效避免因行驶过程中的急刹车导致物品滑落现象;若有人要坐在该汽车座椅上,则将折叠固定板进行折叠贴合,该靠垫仅作为靠垫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布套包括缝制成一体的左侧布套、右侧布套、后侧布套以及底面布套;左侧布套与右侧布套的大小相同且分别缝制于所述靠垫本体的背面的两侧边上,所述左侧布套与右侧布套的中部设有竖设的竖置缝制线使该侧布套平均分隔为前侧区域与后侧区域;所述折叠固定板包括分别放置于所述左侧布套的前侧区域与后侧区域内的第一左侧折叠固定板与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以及分别放置于所述右侧布套的前侧区域与后侧区域内的第一右侧折叠固定板与第二右侧折叠固定板,所述收纳布套进行折叠时,所述第一左侧折叠固定板与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均绕该侧竖置缝制线向内折叠并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右侧折叠固定板与第二右侧折叠固定板均绕该侧竖置缝制线向内折叠并相互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固定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侧布套内的后侧固定板,所述收纳布套进行折叠时,所述后侧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第二右侧折叠固定板均相互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以及插扣组件,所述第一松紧带与第二松紧带分别缝制于后侧布套的两侧边,并通过所述插扣组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三松紧带以及用以将所述座椅靠垫进一步固定塞于座椅夹缝中的固定片;所述第三松紧带缝制于后侧布套的下侧边,所述第三松紧带的末端与所述固定片相连;所述固定片塞入座椅的坐垫与靠背的夹缝之间,起到更好地固定效果。

特别地,所述固定装置由于采用松紧带因此可以适用各种大小的座椅,通过插扣组件与固定片两种固定方式,因此能够将所述靠垫更为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侧折叠固定板、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第一右侧折叠固定板、第二右侧折叠固定板均为磁性板或中间镶嵌有磁铁石的面板,在所述收纳布套进行折叠时,板与板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靠垫本体由上往下递增并使前面呈弧形,该弧度符合人体身形,在倚靠时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为汽车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靠垫还包括用来分隔收纳布套空腔的前分隔板和后分隔板;所述前分隔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左侧折叠固定板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前分隔板的一个侧边竖置缝制于靠垫本体的背面中部,使前分隔板既能旋转至贴合在靠垫本体的背面,又能旋转至与靠垫本体的背面垂直;所述后分隔板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后分隔板的一个侧边竖置缝制于后侧布套)的前面中部,使后分隔板既能旋转至贴合在后侧布套的前面,又能旋转至与后侧布套的前面垂直;所述前分隔板的另一个侧边和后分隔板的另一个侧边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子母搭扣或相互吸合的磁性扣。所述前分隔板和后分隔板起到分隔空腔的作用,能够对收纳的物品进行分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靠垫通过设计有可折叠收纳盒,增加了靠垫的储物功能,将该靠垫固定在汽车座椅上,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极大的便利。

2、本实用新型的靠垫在缝制的收纳布套中放着若干个折叠固定板,能够使收纳布套形成立体的收纳盒,便于放置物品。

3、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扣组件与固定片两种固定方式,能够将靠垫更为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

4、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叠固定板均为磁性板或中间镶嵌有磁铁石的面板,在收纳布套进行折叠时,板与板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

5、本实用新型中的靠垫除了使用在汽车座椅上,还适用于其他种类的座椅。

6、本实用新型中的设置的前分隔板和后分隔板起到分隔空腔的作用,能够对收纳的物品进行分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座椅靠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座椅靠垫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座椅靠垫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前后分隔板的座椅靠垫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为靠垫本体,2为收纳布套,2-1为左侧布套的前侧区域,2-2 为左侧布套的后侧区域,2-3为右侧布套的前侧区域,2-4为右侧布套的后侧区域,2-5为后侧布套,2-6为底面布套,3为固定装置,3-1为第一松紧带,3-2 为第二松紧带,3-3为插扣组件,3-4为第三松紧带,3-5为固定片,4为前分隔板,5为后分隔板,6为子母搭扣或磁性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收纳功能的座椅靠垫,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靠垫本体1、收纳布套2以及折叠固定板;所述收纳布套2缝制于所述靠垫本体1的背面,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用以放置物体的空腔;所述折叠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收纳布套2的夹层中用以撑开所述收纳布套2;所述收纳布套的背面缝制有用来与座椅连接固定的固定装置3。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固定装置将该靠垫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将该靠垫作为收纳盒使用时,收纳布套中放置的折叠固定板展开形成一个空腔,即可将物品放置在里面,有效避免因行驶过程中的急刹车导致物品滑落现象;若有人要坐在该汽车座椅上,则将折叠固定板进行折叠贴合,该靠垫仅作为靠垫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布套2包括缝制成一体的左侧布套、右侧布套、后侧布套2-5以及底面布套2-6;左侧布套与右侧布套的大小相同且分别缝制于所述靠垫本体1的背面的两侧边上,所述左侧布套与右侧布套的中部设有竖设的竖置缝制线使该侧布套平均分隔为前侧区域与后侧区域;所述折叠固定板包括分别放置于所述左侧布套的前侧区域2-1与后侧区域2-2内的第一左侧折叠固定板与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以及分别放置于所述右侧布套的前侧区域2-3 与后侧区域2-4内的第一右侧折叠固定板与第二右侧折叠固定板,所述收纳布套2进行折叠时,所述第一左侧折叠固定板与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均绕该侧竖置缝制线向内折叠并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右侧折叠固定板与第二右侧折叠固定板均绕该侧竖置缝制线向内折叠并相互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固定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侧布套2-5内的后侧固定板,所述收纳布套2进行折叠时,所述后侧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第二右侧折叠固定板均相互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松紧带3-1、第二松紧带3-2以及插扣组件3-3,所述第一松紧带3-1与第二松紧带3-2分别缝制于后侧布套2-5 的两侧边,并通过所述插扣组件3-3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3还包括第三松紧带3-4以及用以将所述座椅靠垫进一步固定塞于座椅夹缝中的固定片3-5;所述第三松紧带3-4缝制于后侧布套2-5的下侧边,所述第三松紧带3-4的末端与所述固定片3-5相连;所述固定片3-5塞入座椅的坐垫与靠背的夹缝之间,起到更好地固定效果。

特别地,所述固定装置由于采用松紧带因此可以适用各种大小的座椅,通过插扣组件与固定片两种固定方式,因此能够将所述靠垫更为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左侧折叠固定板、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第一右侧折叠固定板、第二右侧折叠固定板均为磁性板或中间镶嵌有磁铁石的面板,在所述收纳布套进行折叠时,板与板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垫本体1由上往下递增并使前面呈弧形,该弧度符合人体身形,在倚靠时更加舒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为汽车座椅,同时该座椅靠垫也适用于其他种类的座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靠垫还包括用来分隔收纳布套空腔的前分隔板4 和后分隔板5;所述前分隔板4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左侧折叠固定板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前分隔板4的一个侧边竖置缝制于靠垫本体1的背面中部,使前分隔板4 既能旋转至贴合在靠垫本体1的背面,又能旋转至与靠垫本体1的背面垂直;所述后分隔板5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左侧折叠固定板的宽度相等,且所述后分隔板5的一个侧边竖置缝制于后侧布套2-5的前面中部,使后分隔板5既能旋转至贴合在后侧布套2-5的前面,又能旋转至与后侧布套2-5的前面垂直;所述前分隔板4的另一个侧边和后分隔板5的另一个侧边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子母搭扣或相互吸合的磁性扣6。所述前分隔板和后分隔板起到分隔空腔的作用,能够对收纳的物品进行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凡按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做的任何均等变化和修饰,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