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双排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468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损双排脚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动脚轮,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损双排脚轮。



背景技术:

脚轮是一种安装在器具底部使其灵活移动的移动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医疗器械以及机械、物流运输、食品机械、五金生产等各行业。特别地,近年来脚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出行上,脚轮轻便灵活的特点给人们短途出行带来极大方便,脚轮的发展也就更为专业化而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行业。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耐用的万向减震脚轮,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5736648U,底板通过安装孔固定在车厢体底部;轴承套焊接在底板上;双列角接触深沟球轴承压入轴承套内;卡簧安装在轴承套内;连接销焊接在大支架上;连接销从双列角接触深沟球轴承内圈穿过且与双列角接触深沟球轴承紧密配合到达底板的底部位置,定位销将连接销和定位块定位;固定螺丝通过定位块锁在连接销上。然而关于双排脚轮的现有技术中,活动脚轮和固定脚轮通常由轴连接,通过在轴两端设置沉槽及凸出卡点,与活动脚轮上的孔配合连接,使轴卡接在活动脚轮内部,由此来实现轴与活动脚轮连接的目的。对于运输相对较小物体,尤其是作为人们出行方便的移动工具,为使脚轮轻便便捷,活动脚轮一般由塑料制成,长期使用极易造成磨损,减损脚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双排脚轮易磨损,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提供一种耐磨损双排脚轮,有效降低铆轴和活动脚轮之间的摩擦,减少脚轮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损双排脚轮,包括固定脚轮、位于固定脚轮两侧的活动脚轮,所述固定脚轮和活动脚轮通过铆轴连接,所述铆轴两端均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活动脚轮过盈配合连接,活动脚轮通过轴套与铆轴连接。为了使用轻便活动脚轮通常由塑料制成,采用在铆轴两端套装上轴套,通过轴套与活动脚轮连接,避免铆轴与活动脚轮直接接触,铆轴和活动脚轮旋转转动时通过轴套传递作用力,相比现有技术仅仅通过轴上设置的突出卡点与活动脚轮内的凹槽卡接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既增加了活动脚轮的受力面积,也使得活动脚轮受力更加均匀,有效降低了活动脚轮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铆轴一端设有轴帽,另一端设有铆接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铆接结构包括铆接槽,所述铆接槽横截面呈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铆接结构包括若干铆轴钉,所述铆轴钉一端均匀环设于铆轴端面,另一端成向外翻边的U型结构。铆轴带有轴帽的一端套上轴套,通过轴帽固定其与轴套的位置,再通过轴套与活动脚轮连接,随后铆轴带有铆接结构的一端穿过固定脚轮,套接上另一轴套,并通过该轴套连接上另一活动脚轮后,通过将与铆接槽适配的铆钉嵌入槽内,从而固定轴套与铆轴的位置,或者使铆轴钉向外弯折扣在轴套上来实现固定轴套的目的。铆轴和活动脚轮之间连接更紧密,连接牢固,不会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脚轮内设有配合腔,所述配合腔贯穿活动脚轮内侧面,配合腔与轴套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从配合腔内向固定脚轮一端延伸设有凸块。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与固定脚轮紧密贴合。凸块的设置使得固定脚轮和活动脚轮之间保持一定间隙,避免因铆轴连接导致固定脚轮和活动脚轮之间紧密接触,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太大活动脚轮无法转动,造成卡死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横截面成T型,直径小的一端靠近固定脚轮。活动脚轮内部开设有与轴套适配的装配孔,将轴套直径大的一端置于脚轮靠外一侧,从而实现与活动脚轮卡接的目的,防止轴套在铆轴的作用力下相对活动脚轮发生轴向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内直径大的一端设有沉孔,并贯穿轴套两端端面。便于铆轴两端卡接在轴套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减少脚轮磨损,延长使用寿命;(2)节省使用成本;(3)铆轴连接活动脚轮更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固定脚轮 2、活动脚轮 3、轴套 4、铆轴 5、轴帽 6、铆轴钉 7、铆接槽 8、沉孔 9、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耐磨损双排脚轮,包括固定脚轮、位于固定脚轮两侧的活动脚轮,固定脚轮和活动脚轮通过铆轴连接,铆轴两端均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活动脚轮过盈配合连接,活动脚轮通过轴套与铆轴连接,铆轴一端设有轴帽,另一端设有铆接结构,铆接结构包括铆接槽,所述铆接槽横截面呈梯形;铆接结构还可以包括若干铆轴钉,所述铆轴钉一端均匀环设于铆轴端面,另一端成向外翻边的U型结构。为了使用轻便活动脚轮通常由塑料制成,采用在铆轴两端套装上轴套,通过轴套与活动脚轮连接,避免铆轴与活动脚轮直接接触,铆轴和活动脚轮旋转转动时通过轴套传递作用力,相比现有技术仅仅通过轴上设置的突出卡点与活动脚轮内的凹槽卡接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既增加了活动脚轮的受力面积,也使得活动脚轮受力更加均匀,有效降低了活动脚轮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活动脚轮内设有配合腔,所述配合腔贯穿活动脚轮内侧面,配合腔与轴套适配,轴套从配合腔内向固定脚轮一端延伸设有凸块,凸块与固定脚轮紧密贴合;轴套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横截面成T型,直径小的一端靠近固定脚轮,轴套内直径大的一端设有沉孔,并贯穿轴套两端端面。铆轴带有轴帽的一端套上轴套,通过轴帽卡接在沉孔内来固定其与轴套的位置,再通过轴套直径大的一端卡设在配合腔内来与活动脚轮连接,随后铆轴带有铆接结构的一端穿过固定脚轮,套接上另一轴套,并通过该轴套连接上另一活动脚轮后,通过将与铆接槽适配的铆钉嵌入槽内,从而固定轴套与铆轴的位置,或者使铆轴钉向外弯折扣在轴套上来实现固定轴套的目的。铆轴和活动脚轮之间连接更紧密。凸块的设置使得固定脚轮和活动脚轮之间保持一定间隙,避免因铆轴连接导致固定脚轮和活动脚轮之间紧密接触,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太大活动脚轮无法转动,造成卡死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