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推式侧向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9122发布日期:2018-07-13 17:4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运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推式侧向自卸车。



背景技术:

自卸车是货物运输的常用工具,其通常包括:底架、设于底架下方的行走机构、设于底架上方的车厢、设于车厢下方的举升机构等,货物装于车厢内,货物到达目的地后,由举升机构举升车厢使其倾倒以实现卸货功能。现有的自卸车主要有后翻式自卸车和侧翻式自卸车,不管是后翻式自卸车还是侧翻式自卸车其卸货原理都是通过举升机构将车厢的前端或者一侧举起,使车厢的前端或者一侧上升一定的高度,使车厢倾斜,货物沿车厢的倾斜方向滑落,实现自卸功能,但是将车厢的前端或者一侧举起一定高度,这就对卸货场地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卸货场地必须有足够的高度空间,高度空间不够则无法实现自卸车的自卸功能,或者卸货不彻底,仍然需要人工卸货,这就使自卸车的使用收到限制,对一些室内、空间高度达不到自卸车卸货高度要求的仓库等场所无法使用自卸车卸货。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推式侧向自卸车,它是通过自卸机构将自卸车的车厢从侧边推离车架,然后车厢底板在货物自重作用下打开,实现自卸车的平推自卸,无需高度空间,从而增大自卸车的应用范围,提高自卸车的运输应用能力。

一种平推式侧向自卸车,其中:包括车头、车架、车轮机构、车厢及自卸机构,所述的车头设置在车架的前部,为自卸车的前进提供动力及控制,车架的下端设置车轮机构,所述的车架上通过自卸机构连接有车厢,所述的自卸机构包括液压动力装置、联动板、滑块及滑道,所述的车架上设置有滑道,滑道沿车架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的滑道分布在车架的前后两端,所述的车厢两端设置有与滑道相配合的滑块,所述的车厢的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联动板,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的一端与联动板连接,液压动力装置的另一端与车架固定,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通过联动板带动车厢及滑块沿滑槽移动,所述的车厢的底板能够向下打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车厢的一侧,沿车厢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支撑液压缸,所述的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有滚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包括多个平推液压缸,多个平推液压缸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的多个平推液压缸同步联动,多个平推液压缸的活塞杆均与联动板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车厢包括侧门、边柱、底框及底板,所述的底框包括边框及横撑,所述的边框为长方形结构,边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边柱,侧门与边框铰接并通过上锁紧装置与边柱锁紧,所述的框架的横撑上铰接有底板,相邻两个横撑之间的间隙由两块底板铺满,两块底板在相邻的两个横撑之间形成对开门结构,所述的支撑液压缸设置在边柱的外侧,所述的边框的前后两端的横撑的外侧设置有滑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车架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平推液压缸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的固定槽对应车厢的横撑,固定槽的顶面与横撑的底面接触,所述的车架上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支撑块支撑车厢的底板,所述的支撑块对应车厢的两个相邻的底板的拼接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车厢的底板的两侧设置有边侧板,所述的边侧板外侧设置有阻尼缓冲拉杆,所述的阻尼缓冲拉杆包括缸体、拉杆及复位弹簧,拉杆的一端与底板连接,拉杆的另一端穿装在缸体内,且拉杆的位于缸体内的一端设置有与缸体内径相配合的活塞,缸体的尾端与边柱连接,所述的缸体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装在拉杆的位于缸体内的部位,或者复位弹簧设置活塞与缸体底面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车架上设置有下锁紧装置,下锁紧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下锁紧装置布置在车架的四周,所述的下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杆、套管及卡勾,所述的锁紧杆为直角形杆状结构,直角形杆的一边穿装在套管内,且能够沿套管移动,套管固定在车架上,车厢的边框上设置有卡勾,车厢与车架通过卡装在卡勾内的锁紧杆锁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通过自卸机构将自卸车的车厢从侧边推离车架,然后车厢底板在货物自重作用下打开,实现自卸车的平推自卸,无需高度空间,从而增大自卸车的应用范围,提高自卸车的运输应用能力。

2、本发明的通过液压动力装置侧向推动车厢,使车厢沿滑动侧向滑动,将车厢推向自卸车的一侧,然后,通过货物本身的重量,将车厢的底板打开,实现自卸货物。

3、本发明的车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液压缸,本发明的侧推机构将车厢从侧边推离底架后,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活塞杆下端设置的滚轮接触地面,辅助支撑车厢,从而提高侧推车厢时车厢的稳定性,避免侧推车厢后,车厢由于偏重而引起的侧翻问题。

4、本发明的车厢的底板的两侧设置有边侧板,所述的边侧板外侧设置有阻尼缓冲拉杆,车厢底板打开后,在阻尼缓冲拉杆内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车厢的底板自动闭合,然后液压动力装置复位,将车厢拉回车架上,车架上设置多个支撑块,支撑块对应车厢的两个相邻的底板的拼接处,车厢拉回车架上后,支撑块支撑车厢的底板,避免底板悬空,避免装货过程中,货物砸坏底板,造成的底板闭合不严而产生的漏货现象。

5、本发明的车架上设置有下锁紧装置,车厢通过下锁紧装置锁紧在车架上,避免货物运输过程中,车厢与车架产生错位滑移等现象的出现,保证货物运输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阻尼缓冲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下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平推式侧向自卸车,包括车头2、车架1、车轮机构3、车厢4及自卸机构,所述的车头2设置在车架1的前部,为自卸车的前进提供动力及控制,车架1的下端设置车轮机构3,所述的车架1上通过自卸机构连接有车厢4,所述的自卸机构包括液压动力装置5、联动板6、滑块43及滑道44,所述的车架1上设置有滑道44,滑道44沿车架1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的滑道44分布在车架1的前后两端,所述的车厢4两端设置有与滑道44相配合的滑块43,所述的车厢4的一侧的下端设置有联动板6,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5的一端与联动板6连接,液压动力装置5的另一端与车架1固定,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5通过联动板6带动车厢4及滑块43沿滑槽移动,所述的车厢4的底板411能够向下打开。所述的车厢4包括侧门、边柱412、底框41及底板411,所述的底框41包括边框及横撑410,所述的边框为长方形结构,包括两个长边及三个横撑410,边框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边柱412,侧门与边框铰接并通过上锁紧装置与边柱412锁紧,所述的框架的横撑410上铰接有底板411,相邻两个横撑410之间的间隙由两块底板411铺满,两块底板411在相邻的两个横撑410之间形成对开门结构,所述的车厢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液压缸7,所述的支撑液压缸7与边柱412的外侧面固定,支撑液压缸7的活塞82杆的下端设置有滚轮71。所述的边框的前后两端的横撑410的外侧设置有滑块43。车厢4的底板411的两侧设置有边侧板46,所述的边侧板46外侧设置有阻尼缓冲拉杆8,所述的阻尼缓冲拉杆8包括缸体81、拉杆84及复位弹簧83,拉杆84的一端与底板411连接,拉杆84的另一端穿装在缸体81内,且拉杆84的位于缸体81内的一端设置有与缸体81内径相配合的活塞82,缸体81的尾端与边柱412连接,所述的缸体81内设置有复位弹簧83,复位弹簧83套装在拉杆84的位于缸体81内的部位,或者复位弹簧83设置活塞82与缸体81底面之间。

液压动力装置5包括三个平推液压缸,三个平推液压缸沿车厢4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三个平推液压缸同步联动,三个平推液压缸的活塞82杆均与联动板6连接,三个平推液压缸分别设置在车厢4的边框的三根横撑410的下方。

车架1上设置有三个固定槽42,平推液压缸设置在固定槽42内,所述的固定槽42对应车厢4的横撑410,固定槽42的顶面与横撑410的底面接触,所述的车架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块45,支撑块45支撑车厢4的底板411,所述的支撑块45对应车厢4的两个相邻的底板411的拼接处。

车架1上设置有下锁紧装置,下锁紧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下锁紧装置布置在车架1的四周,所述的下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杆48、套管47及卡勾49,所述的锁紧杆48为直角形杆状结构,直角形杆的一边穿装在套管47内,且能够沿套管47移动,套管47固定在车架1上,车厢4的边框上设置有卡勾49,车厢4与车架1通过卡装在卡勾49内的锁紧杆48锁紧。

使用时,当本发明将货物运输至卸货场地后,松开车厢4与车架1锁紧用的下锁紧装置,启动平推液压缸,三个平推液压缸同步联动,推动联动板6移动,从而使车厢4沿滑道44向一侧滑动,启动支撑液压缸7,支撑液压缸7的活塞82杆向下移动,当支撑液压缸7下端的滚轮71接触地面后,支撑液压缸7停止动作,三个平推液压缸平推车厢4移动,使车厢4与车架1分离,当车厢4的底板411完全与车架1分离后,在车厢4内货物的重力作用下,底板411自动打开卸货,卸货完毕,在阻尼缓冲拉杆8内的复位弹簧83作用下,阻尼缓冲拉杆8拉动底板411复位。三个平推液压缸的活塞82杆收缩复位,带动车厢4移动至车架1上,然后通过下锁紧装置将车架1与车厢4紧固连接,最后支撑液压缸7复位即可,至此,完成自卸车的侧向平推卸货。平推卸货无需再将车厢4抬升,无需现有自卸车卸货所需的高度空间,从而使本发明在一些室内场合也可以使用。

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