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挡风玻璃遮光用卷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638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前挡风玻璃遮光用卷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挡风玻璃遮光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前挡风玻璃遮光用卷帘装置。



背景技术:

遮阳板就是在汽车前风挡、后风挡那块,为了避免阳光刺眼设计的,能来回搬动,从而调整太阳光对眼睛的照射度,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遮阳板也使得太阳光很难直射入车内,有较好的降温作用,同时还可以保护仪表盘、真皮座。也有一种带吸盘的遮阳板,可以吸附在侧窗上。

汽车遮阳板是汽车上的一个功能部件,其主要用于为驾驶员遮挡迎面照射的光线。 现有的汽车遮阳板通常采用注塑件,因为注塑件的材质不透光,也易阻挡驾驶员 的视线。另外在夜晚郊区行车中,对方车辆一旦开远光灯行驶对驾驶员毫无保护作用。驾驶员难以在强光下分辨前方的路况,每年因为夜间行车远光灯的强光照射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既要避免阳光和夜间远光灯照射对驾驶员的危害,又要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宽广,避免因为阻挡视野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偏光膜遮阳用的遮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前挡风玻璃遮光用卷帘装置,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底部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内设有绕辊,绕辊上缠绕有偏光膜,偏光膜一端穿过开口伸出收纳盒外,缠绕有偏光膜的绕辊周向上设有静电发生装置,所述静电发生装置连接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保证静电发生装置与绕辊紧紧滚动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静电发生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静电发生辊,第二静电发生辊配合设置有第一静电发生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静电发生辊套接有毛皮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静电发生辊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静电发生辊传动连接有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收纳盒内,电机电连接有静电发生按钮,静电发生按钮固定设置在收纳盒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弹簧。弹簧控制第一静电发生辊,发生微量的移动,保证第一静电发生辊与绕辊紧密结合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将压紧装置和静电发生装置联系在一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偏光膜伸出开口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下缘条。下缘条的长度大于开口,避免偏光膜完全进入收纳盒中,无法将偏光膜从开口出伸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绕辊两端均伸出收纳盒,绕辊伸出收纳盒的两端均连接有收放轮。手动操作收放轮的正反转,控制偏光膜的收放。实现灵活自由的变换,根据需要控制偏光膜伸出收纳盒的长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偏光膜不会阻挡驾驶员的视线,偏光膜靠静电吸附在前挡风玻璃上,无需额外的固定,偏光膜质地轻,不会脱离,也不会伤害到驾驶室内的人员,其次偏光膜可以完整的覆盖前挡风玻璃,避免阳光直射驾驶室,对驾驶室内的真皮坐椅、仪表盘等带来损伤。

可以根据驾驶人员的喜好,控制偏光膜伸出收纳盒的长度。

偏光膜的全称应该是偏振光片,学过物理的应该知道什么是偏振光,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组成总厚度1mm左右的液晶片。如果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显示图像的。

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包括:最中间的PVA(聚乙烯醇),两层TAC(三醋酸纤维素),PSA film(压敏胶),Release film(离型膜) 和Protective film(保护膜)。其中,起到偏振作用的是PVA层,但是PVA极易水解,为了保护偏光膜的物理特性,因此在PVA的两侧各复合一层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TAC)薄膜进行防护,这就形成了偏光片原板。在普通TN型LCD偏光片生产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需要在偏光片原板的一侧涂复一定厚度的PSA,并复合上对PSA进行保护的隔离膜;而在另一侧要根据产品类型,分别复合保护膜、反射膜、半透半反胶层膜,由此形成偏光片成品。对STN型LCD偏光片产品,还要在PSA层一侧,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按一定的补偿角度复合具有一定位相差补偿值的位相差膜和保护膜,由此形成STN型LCD偏光片产品,这就是LCD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原理。

使用的压敏胶为耐高温防潮压敏胶,并对PVA进行特殊浸胶处理(染料系列产品),所制成的偏光片即为宽温类型偏光片;在使用的压敏胶中加入阻止紫外线通过的成份,则可制成防紫外线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复合上双折射光学补偿膜,则可制成STN用偏光片;在透射原片上再复合上光线转向膜,则可制成宽视角偏光片或窄视角偏光片;对使用的压敏胶、PVA膜或TAC膜着色,即为彩色偏光片。实际上随着新型的液晶显示器产品不断开发出来,偏光片的类型也愈来愈多。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挡风玻璃遮光用卷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挡风玻璃遮光用卷帘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静电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3所示,前挡风玻璃遮光用卷帘装置,包括收纳盒3,所述收纳盒3固定设置在车顶棚2上,收纳盒3下方开口18对应设置有前挡放玻璃1。

所述收纳盒3内设有绕辊8,绕辊8两端分别伸出收纳盒3的两侧,绕辊8伸出收纳盒3的一端连接有收放轮4,绕辊8在收纳盒3内一段缠绕有偏光膜7,偏光膜7经开口18伸出收纳盒3,偏光膜7伸出收纳盒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下缘条6,下缘条6的长度大于开口18的长度。下缘条6避免偏光膜7进入收纳盒3后无法将手伸入收纳盒3内将偏光膜7抽出,拉动下缘条6或转动收放轮4可以将偏光膜7从收纳盒3中拉出,偏光膜7在静电的作用下吸附在前挡风玻璃1上,当需要收起的时候只需反向转动收放轮4,收放轮4带动绕辊8转动,将偏光膜7收入收纳盒3中。

绕辊8的周向设有静电发生装置,静电发生装置连接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使静电发生装置压紧绕辊8上所缠绕的偏光膜7,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车顶棚2上的固定支架17,固定支架17连接有弹簧16,弹簧16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架15,静电发生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4,第一支架14上设有第二静电发生辊10和第一静电发生辊9,所述第一静电发生辊9周向覆盖有毛皮层11,所述第二静电发生辊10传动连接有电机13,第二静电发生辊10在电机13的带动下转动,第二静电发生辊10转动过程中与毛皮层11相摩擦,第二静电发生辊10为橡胶辊,第二支架15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14上,毛皮层11在压紧装置的作用下贴紧偏光膜7,将静电发生装置发出的静电导到偏光膜7上,毛皮层11为动物的毛皮,动物毛皮与橡胶辊摩擦,橡胶辊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层11带正电,由于毛皮层11与偏光膜7相接处,偏光膜7也带有正电,偏光膜7收放过程中与毛皮层11之间的摩擦不会造成偏光膜7磨损。偏光膜7在静电的作用下吸附在前挡风玻璃1上。

电机13固定设置在收纳盒3上,电机13与第二静电发生辊10之间设有传送带12,传送带12将电机13的动力输送到传动辊19,传动辊19与第二静电发生辊10固定连接设置。由于偏光膜7极薄,弹簧16的收缩程度量极其细微,不会影响传送带12在电机13和传动辊19之间的动力传动。其次传送带12为橡胶制品,有一定的伸缩性。

由于绕辊8收放偏光膜7,缠绕有偏光膜7的绕辊直径一直在发生变化,压紧装置将第一静电发生辊9紧紧的压在偏光膜7上,固定支架17固定设置在车顶棚2上,弹簧16将与其连接的第二支架15推向绕辊8,第二支架15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4,第一支架14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静电发生辊9和第二静电发生辊10,第一静电发生辊9在弹簧的推动下压紧偏光膜7。

所述电机13电连接有静电发生按钮5,静电发生按钮5控制电机13的启停,当电机13转动的时候电机13带动第二静电发生辊10转动,第二静电发生辊10摩擦第一静电发生辊9上的毛皮层11,产生静电。第一静电发生辊9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14,不能与第一支架14发生相对转动,第二静电发生辊10与第一支架14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避免第二静电发生辊10与第一静电发生辊9之间发生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产生静电的电荷量速度更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