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3538发布日期:2018-07-11 00:0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车车架,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车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网购消费方式的兴起,快递包裹投递业务呈爆发性发展,由于包裹投递需要走街串巷,登门上户,为确保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及小区路况,投递及时,避免因堵车导致投递延误,物流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动物流车进行上门投递服务。虽然电动物流车能装运较大较重的货件,但装卸时挪动货件却较为不易,尤其是压在底层的货件因重量较大导致与车厢的摩擦也较大,挪动时需要耗费较大体力,致使劳动强度加大,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车车架,固定在物流车车厢中,用于放置货物,可以根据货物的大小对空间进行合理分配,稳定性好,灵活性高,降低了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车车架,包括侧固定边条和主支撑结构;

所述侧固定边条的数量为6个或8个,每3个或4个侧固定边条为一组位于同一侧、另外一组侧固定边条与其镜像设置,侧固定边条为n形结构,侧固定边条上设有调节通道,固定插板上的固定插块穿过调节通道,固定插板通过螺栓可调节的固定在侧固定边条上,固定插块上设有固定插槽;

所述主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数量至少为2个,下支撑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平衡板体,第一板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槽,第一板体的下表面上还设有2个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一开口槽相连通,第二板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一板体的下表面上还设有2个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二开口槽相连通,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平行设置,且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相对设置,平衡板体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之间,平衡板体底部设有导向端子,导向端子以2×2的形式分布、且分别对应穿过相应的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所述导向端子为圆柱体结构,导向端子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使平衡板体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与上支撑板之间分别通过两个旋杆加以固定,所述旋杆为伸缩杆;

所述上支撑板为矩形结构,上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组通风缓冲机构,每组通风缓冲机构均包括延上支撑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风缓冲组和第二通风缓冲组,第一通风缓冲组和第二通风缓冲组均包括若干交替设置的通风孔和缓冲垫,同一组通风缓冲机构中、第一通风缓冲组的缓冲垫与第二通风缓冲组的通风孔相对齐,所述通风孔为正五边形结构,所述缓冲垫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

每个侧固定边条上设有2-3个固定插槽,两组侧固定边条上的固定插槽一一对应设置,主支撑机构的上支撑板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固定插槽之间,再通过螺栓加以锁紧固定。

上述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车车架,其中,相邻的通风缓冲机构之间设有若干承压条,承压条为长方体结构,承压条延上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承压条的高度为1-2mm;

同一组通风缓冲机构的第一通风缓冲组的与第二通风缓冲组之间设有1个承压槽,承压槽的深度为上支撑板厚度的一半。

上述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车车架,其中,所述缓冲垫的高度h为3-8mm,缓冲垫的顶部设有一个缓冲槽,缓冲槽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缓冲垫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其底角a为73°。

上述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车车架,其中,所述侧固定边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垫板,螺栓穿过固定垫板将物流车车架锁紧固定在车厢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物流车车厢内用于放置货物,可以根据货物的大小对空间进行合理分配,稳定性好,灵活性高,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支撑结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板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板体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垫剖视图。

附图标记:侧固定边条1、主支撑结构2、调节通道3、固定插板4、固定插块5、固定插槽6、固定垫板7、上支撑板11、下支撑板12、第一板体13、第二板体14、平衡板体15、第一开口槽16、第一通道17、第二开口槽18、导向端子19、旋杆110、通风缓冲机构111、第一通风缓冲组112、第二通风缓冲组113、通风孔114、缓冲垫115、承压条116、承压槽117、缓冲槽1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稳定性好的物流车车架,包括侧固定边条1和主支撑结构2;

所述侧固定边条的数量为6个或8个,每3个或4个侧固定边条为一组位于同一侧、另外一组侧固定边条与其镜像设置,侧固定边条为n形结构,侧固定边条上设有调节通道3,固定插板4上的固定插块5穿过调节通道,固定插板通过螺栓可调节的固定在侧固定边条上,固定插块上设有固定插槽6;所述侧固定边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垫板7,螺栓穿过固定垫板将物流车车架锁紧固定在车厢壁上;

所述主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板11和下支撑板12,下支撑板的数量至少为2个,下支撑板包括第一板体13、第二板体14和平衡板体15,第一板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槽16,第一板体的下表面上还设有2个第一通道17,第一通道与第一开口槽相连通,第二板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开口槽18,第一板体的下表面上还设有2个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二开口槽相连通,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平行设置,且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相对设置,平衡板体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之间,平衡板体底部设有导向端子19,导向端子以2×2的形式分布、且分别对应穿过相应的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所述导向端子为圆柱体结构,导向端子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使平衡板体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与上支撑板之间分别通过两个旋杆110加以固定,所述旋杆为伸缩杆;

所述上支撑板为矩形结构,上支撑板上设有若干组通风缓冲机构111,每组通风缓冲机构均包括延上支撑板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风缓冲组112和第二通风缓冲组113,第一通风缓冲组和第二通风缓冲组均包括若干交替设置的通风孔114和缓冲垫115,同一组通风缓冲机构中、第一通风缓冲组的缓冲垫与第二通风缓冲组的通风孔相对齐,所述通风孔为正五边形结构,所述缓冲垫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结构;

每个侧固定边条上设有2-3个固定插槽,两组侧固定边条上的固定插槽一一对应设置,主支撑机构的上支撑板插入式的设置在两个固定插槽之间,再通过螺栓加以锁紧固定。

相邻的通风缓冲机构之间设有3个承压条116,承压条为长方体结构,承压条延上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承压条的高度为1-2mm;

同一组通风缓冲机构的第一通风缓冲组的与第二通风缓冲组之间设有1个承压槽117,承压槽的深度为上支撑板厚度的一半。

所述缓冲垫的高度h为3-8mm,缓冲垫的顶部设有一个缓冲槽118,缓冲槽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缓冲垫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其底角a为7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