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934发布日期:2018-09-11 22:5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饰板作为汽车重要的装饰及功能零部件,在对车辆起装饰作用的同时,更主要的功能是其能保护空调进气口,防止雨水、杂物等进入空调进气道,从而起到保护空调系统,防止空调损坏的作用。

目前,通风饰板总成的安装结构主要通过自身卡勾插接到前风窗玻璃,密封条与前风窗玻璃搭接。参见图1,通风饰板2'的第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卡扣21';前风窗玻璃3'插接于通风饰板2'的插接卡扣内,通风饰板2'的插接卡扣的顶壁通过密封条1'搭接至前风窗玻璃3',通风饰板2'的第二端通过子母扣5'与通风盖板4'相连接。由于空间限制,前风窗玻璃3'、通风饰板2'和密封条1'的装配过程看不到插接卡扣即为盲装。若插接卡扣布置个数增多时,盲装拆解安装困难;但是,若插接卡扣布置减少,则通风饰板2'上无插接卡扣的位置易变形翘起,致使通风饰板2'和前风窗玻璃3'之间缝隙增大,易渗透进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通风饰板上卡扣多盲装致使其安装困难且卡扣少致使其变形翘起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密封条,该密封条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一待密封件侧壁的对接体;设置于所述对接体第一端的卡扣体,其连接端与所述对接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卡扣体用于与第二待密封件相卡接;与所述第一待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对接体同一侧的密封体,其连接于所述对接体第一端与所述卡扣体的卡设端之间,所述密封体用于卡设于所述第一待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处对所述缝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对接体第一端与所述卡扣体卡设端之间的连接部,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二待密封件的侧壁;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的密封部,用于夹设于所述第一待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处。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体内设置有用于增大强度的加强带;和/或,所述卡扣体和所述对接体内设置有用于增大强度的加强带。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所述对接体、所述卡扣体和所述密封体通过聚丙烯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体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缝隙的弹性层;和/或,所述卡扣体的外壁设置有用于避免变形的弹性层。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所述弹性层为三元乙丙橡胶层。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所述对接体与所述第一待密封件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粘接所述第一待密封件的粘结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通过对接体连接在第一待密封件的侧壁上,以便支撑第一待密封件;通过卡扣体与第二待密封件相卡接,以便实现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连接,同时确保了卡扣体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连接持续性,避免了第二待密封件的变形或翘起,进而确保了卡扣体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通过密封体卡设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处,以便将该缝隙密封,进而提高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漏水的现象。同时,该安装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提高待密封件之间的安装效率;另外,该密封条1可设置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的内部,美化了两者之间的外观状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体,通过连接部与第二待密封件相连接,以便进一步确保第二待密封件的稳定性;通过密封部夹设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以便实现对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缝隙的密封。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条对通风饰板和风窗玻璃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时,通过对接体与风窗玻璃之间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搭接相比,密封条的对接体设置于风窗玻璃的内部,进一步提高了其美化效果;通过卡扣体与通风饰板相卡设,与现有技术中的插接相比,通过卡扣体定位连接,可通过卡扣体自通风饰板的下方向上移动安装,避免了通风饰板的变形翘边,同时该安装结构简单,易于装配;通过密封体进一步对通风饰板和风窗玻璃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进而避免缝隙的漏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包括通风饰板、与通风饰板之间设有缝隙的风窗玻璃和密封条,所述通风饰板与所述密封条的卡扣体相卡接,所述风窗玻璃设置于所述密封条的对接体上;所述密封条的密封体夹设于所述通风饰板和所述风窗玻璃之间的缝隙内以对所述缝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条及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所述通风饰板与所述风窗玻璃相邻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体相适配的卡设件,其与所述卡扣体相卡接。

由于密封条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密封条的汽车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体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密封条实施例: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该密封条1包括:对接体11、卡扣体12和密封体13,其中,对接体11用于连接至第一待密封件的侧壁;卡扣体12设置于对接体11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卡扣体12的连接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与对接体11的第一端相连接,卡扣体12用于与第二待密封件相卡接。其中,第一待密封件可以为风窗玻璃3,第二待密封件可以为通风饰板2。

具体而言,对接体11为板状结构,第一待密封件设置于对接体11上,第一待密封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抵接于对接体11的顶壁上,对接体11用于支撑第一待密封件,以防止第一待密封件的转动或偏移;为进一步提高第一待密封件的连接稳定性,优选地,对接体11与所述第一待密封件相对的侧壁(如图1所示的顶壁)上设置有粘结层111,用于粘接第一待密封件;进一步优选地,粘结层111为双面胶层;卡扣体12为卡勾结构,其凹槽即卡勾部121与第一待密封件相对设置,以便卡设于和第一待密封件同侧设置的第二待密封件上;卡扣体12的连接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与对接体11的第二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相连接,以便对接体11和卡扣体12分别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相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卡扣体12的卡勾部121设置有凸台1211,凸台1211可与第二待密封件预先设置的结构相卡接;为提高其强度,优选地,所述卡扣体12和所述对接体11内设置有用于增大强度的加强带14,以便提高该密封条1的机械性能,进而提高其抗压强度;进一步优选地,加强带14为不锈钢带;为避免卡扣体12突出的部分的变形,卡扣体12的外壁尤其是突出部的外壁设置有弹性层15;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层15为三元乙丙橡胶层,以便避免卡扣体12突出的部分碰伤操作人员。

继续参见图1,密封体13与所述第一待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对接体11的同一侧(如图1所示的上侧),密封体13连接于所述对接体11第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与所述卡扣体12的卡设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之间,所述密封体13用于卡设于所述第一待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处对所述缝隙进行密封。

具体而言,密封体13连接于对接体11的顶壁上,密封体13卡设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内,以便将该缝隙进行密封,进而防止缝隙的漏水;密封体13和卡扣体12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待密封件上端部及卡设卡扣体12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以便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的安装;为提高其强度,优选地,所述密封体13内设置有用于增大强度的加强带14,以便提高该密封条1的机械性能,进而提高其抗压强度;进一步优选地,加强带14为不锈钢带;为确保密封条1的密封效果,密封体13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缝隙的弹性层15,以便密封体13被压缩后可完全将缝隙密封且可弹性恢复,进而使得该密封条1可重复使用;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层15为三元乙丙橡胶层,由于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进而提高该密封条1的使用寿命;为提高该密封条的机械性能,对接体11、所述卡扣体12和所述密封体13一体成型而成;进一步优选地,对接体11、所述卡扣体12和所述密封体13通过聚丙烯一体注塑成型,聚丙烯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以便提高该密封条1的机械性能以及其耐腐蚀性。

显然可以得到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密封条,通过对接体11连接在第一待密封件的侧壁上,以便支撑第一待密封件;通过卡扣体12与第二待密封件相卡接,以便实现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连接,同时确保了卡扣体12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连接持续性,避免了第二待密封件的变形或翘起,进而确保了卡扣体12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通过密封体13卡设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处,以便将该缝隙密封,进而提高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漏水的现象。同时,该安装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提高待密封件之间的安装效率;另外,该密封条1可设置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的内部,美化了两者之间的外观状态。

尤其是,该密封条对通风饰板2和风窗玻璃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时,通过对接体11与风窗玻璃3之间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搭接相比,密封条1的对接体11设置于风窗玻璃3的内部,进一步提高了其美化效果;通过卡扣体12与通风饰板2相卡设,与现有技术中的插接相比,通过卡扣体12定位连接,可通过卡扣体12自通风饰板2的下方向上移动安装,避免了通风饰板2的变形翘边,同时该安装结构简单,易于装配;通过密封体13进一步对通风饰板2和风窗玻璃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进而避免缝隙的漏水。

继续参见图1,密封体13包括:连接部131和密封部132;其中,连接部131设置于所述对接体11第一端与所述卡扣体12卡设端之间,连接部131用于连接至所述第二待密封件的侧壁上;密封部132设置于连接部131上,用于夹设于第一待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处。

具体而言,连接部131为板状结构,其底端连接于对接体11的顶壁上;连接部131设置于第二待密封件例如通风饰板2的下方,第二待密封件的底壁抵压于连接部131的顶壁上;密封部132为板状结构,密封部132夹设于第一待密封件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处,以便对缝隙进行密封;密封部132与连接部131呈夹角设置,以便满足第一待密封件与第二待密封件的连接关系;优选地,密封部132与连接部131呈直角设置,以便进一步提高对缝隙进行密封的效果;为避免密封部132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存在缝隙,优选地,密封部132与所述连接部131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133。

显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密封体,通过连接部131与第二待密封件相连接,以便进一步确保第二待密封件的稳定性;通过密封部132夹设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以便实现对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缝隙的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密封条,通过对接体11连接在第一待密封件的侧壁上,以便支撑第一待密封件;通过卡扣体12与第二待密封件相卡接,以便实现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连接,同时确保了卡扣体12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连接持续性,避免了第二待密封件的变形或翘起,进而确保了卡扣体12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通过密封体13卡设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缝隙处,以便将该缝隙密封,进而提高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漏水的现象。同时,该安装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提高待密封件之间的安装效率;另外,该密封条1可设置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的内部,美化了两者之间的外观状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体,通过连接部131与第二待密封件相连接,以便进一步确保第二待密封件的稳定性;通过密封部132夹设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以便实现对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待密封件之间缝隙的密封。

尤其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条对通风饰板2和风窗玻璃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时,通过对接体11与风窗玻璃3之间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搭接相比,密封条1的对接体11设置于风窗玻璃3的内部,进一步提高了其美化效果;通过卡扣体12与通风饰板2相卡设,与现有技术中的插接相比,通过卡扣体12定位连接,可通过卡扣体12自通风饰板2的下方向上移动安装,避免了通风饰板2的变形翘边,同时该安装结构简单,易于装配;通过密封体13进一步对通风饰板2和风窗玻璃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进而避免缝隙的漏水。

密封结构实施例:

参见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密封结构包括:上述密封条1、通风饰板2和风窗玻璃3,其中,通风饰板2与所述密封条1的卡扣体12相卡接,所述风窗玻璃3设置于所述密封条1的对接体11上。

具体而言,通风饰板2与风窗玻璃3相邻的端部(如图1所示的左端)设置有卡设件21,卡设件21与密封条1的卡扣体12相适配,以便卡设件21与密封条1的卡扣体12相卡接;优选地,卡设件21卡设于卡扣体12的卡勾部121内;进一步优选地,卡设件21上设置有凸起211,卡扣体12的卡勾部121设置有凸台1211,凸起211与凸台1211相适配,以便实现卡设件21与卡扣体12的卡接;风窗玻璃3抵压在对接体11上,可通过对接体11上的粘结层111与密封条1相粘接。

继续参见图2,所述密封条1的密封体13夹设于所述通风饰板2和所述风窗玻璃3之间的缝隙内以对所述缝隙进行密封。

具体而言,通风饰板2的第一端的底面抵压在密封体13的连接部131上,密封体13的密封部132夹设于通风饰板2和所述风窗玻璃3之间,以便对通风饰板2和所述风窗玻璃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而防止缝隙的漏水;通风饰板2的第二端通过子母扣5与通风盖板4相连接。

由于密封条具有上述效果,所以具有该密封条的汽车通风饰板的密封结构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