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保险杠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904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保险杠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保险杠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已经越来越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它的外观要求。传统工艺前保险杠蒙皮只与上骨架连接,缺少其它结构支撑,蒙皮与机罩间隙面差很难控制,特别是蒙皮两端羊角尺寸超差严重。另外上骨架变形严重,对蒙皮与机罩尺寸也造成影响。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前保险杠装配结构,增加零件结构强度、减小变形。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保险杠装配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

固定在车身上的上骨架,所述上骨架呈接近长方形的结构,两端设有用于对X向、Y向定位的定位十字筋;

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上骨架上的上格栅支撑板,所述上格栅支撑板两端设有与上骨架相匹配的用于对X向、Y向定位的定位结构,上格栅支撑板同时与蒙皮连接;

固定在上骨架两侧的大灯,所述大灯通过对X向、Y向定位的定位销和对Z向定位的连接件固定在上骨架上,大灯同时通过连接件与上格栅支撑板固定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骨架边缘设有上格栅支撑板安装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格栅支撑板安装孔均匀分布在上骨架边缘。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骨架的背面设有防止两端下榻变形的加强筋。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格栅支撑板边缘设有上骨架安装孔,两端设有大灯安装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骨架安装孔均匀分布在上格栅支撑板边缘。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格栅支撑板两端设有用于支撑大灯的加强筋结构。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格栅支撑板通过卡扣与蒙皮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采用螺栓实现Z向定位。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前保险杠装配结构,增加上格栅支撑板零件,建立蒙皮、上骨架和大灯之间的联系,增加零件固定位置和定位结构,增加零件结构强度,减小间隙面差,防止上骨架变形,从而减小对蒙皮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骨架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骨架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格栅支撑板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格栅支撑板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大灯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骨架(101-定位十字筋、102-加强筋)、2-上格栅支撑板(201-加强筋结构、202-定位结构)、3-大灯、4-上格栅支撑板安装孔、5-大灯安装孔、6-上骨架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装配结构,其包括

固定在车身上的上骨架1,所述上骨架1呈接近长方形的结构,两端设有用于对X向、Y向定位的定位十字筋101;

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上骨架1上的上格栅支撑板2,所述上格栅支撑板2两端设有与上骨架1相匹配的用于对X向、Y向定位的定位结构202,上格栅支撑板2同时与蒙皮连接;

固定在上骨架1两侧的大灯3,所述大灯3通过对X向、Y向定位的定位销和对Z向定位的连接件固定在上骨架1上,大灯3同时通过连接件与上格栅支撑板2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上骨架1边缘设有上格栅支撑板安装孔4。

优选的,所述上格栅支撑板安装孔4均匀分布在上骨架1边缘。

优选的,所述上骨架1的背面设有防止两端下榻变形的加强筋102。

具体的,所述上格栅支撑板2边缘设有上骨架安装孔6,两端设有大灯安装孔5。

优选的,所述上骨架安装孔6均匀分布在上格栅支撑板2边缘。

优选的,所述上格栅支撑板2两端设有用于支撑大灯3的加强筋结构201。

具体的,所述上格栅支撑板2通过卡扣与蒙皮连接。

具体的,所述连接件采用螺栓实现Z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首先上骨架1通过工装定位,包括1个Y向定位孔,2个X向定位孔,用5个螺栓固定在车身上(控制Z向);上骨架1通过两端定位十字筋101定位(控制X向和Y向),用螺栓和上格栅支撑板2固定(控制Z向);其次大灯3通过定位销(控制X和Y方向),螺栓(控制Z方向)和上骨架1固定;上格栅支撑板2两端有加强筋结构201,支撑在大灯3的灯壳上;上格栅支撑板2通过两端定位结构202定位(控制X向和Y向),用螺栓固定大灯灯座上(控制Z向);蒙皮和上格栅支撑板2通过卡扣连接;另外上骨架1背面有加强筋102,防止两端下榻变形(控制Z向)。上格栅支撑板2作为中间纽带,将蒙皮和上骨架1,大灯3联系在一起。通过在上骨架1背面设计加强筋102,减缓零件在注塑过程中产生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险杠装配结构,增加新零件上格栅支撑板,建立蒙皮、上骨架和大灯之间的联系;增加上骨架在大灯上的定位和固定;增加上格栅支撑板在大灯灯壳上的支撑;增加上骨架两端加强筋结构强度,防止下榻变形;增加上格栅支撑板在上骨架上的定位和固定。增加零件固定位置和定位结构,增加了零件结构强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