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406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由于汽车整体美观效果的需要,为了能够将牵引钩钩孔隐藏,同时保证牵引钩的正常使用以及避免牵引装置与后保险杠干涉,需要在后保险杠本体上设计出一个牵引钩至
ΠΠ ο
[0003]由于保险杠是塑料件并且尺寸较大,因此保险杠自身的刚性较差,这会引起后保险杠的牵引钩盖开口处在杠体装配在车身上后发生扭曲变形,导致牵引钩盖装配在保险杠本体上时出现安装不牢固的情况。
[0004]传统牵引钩盖与后保险杠装配,牵引钩盖上的卡钩与保险杠翻边上的开孔进行卡接,牵引钩盖上的压片与保险杠边缘的搭接来实现牵引钩盖的安装及拆卸。这种结构的在设计上存在问题,首先装配的效果不很理想,另外卡钩与杠配合处沿左车门-右车门方向存在装配间隙,牵引钩上压片与保险杠在车头-车尾方向存在装配间隙,而且牵引钩盖整体与保险杠在上述的左车门-右车门方向、车头-车尾方向无支撑,导致牵引钩盖在左车门-右车门方向、车头-车尾方向、车顶-车底三个方向上都没有有效的限位。其次牵引钩盖上的卡钩悬臂过长,加之ΡΡ材料本身硬度较小的缘故,牵引钩盖在后杠上的卡接配合也不牢固。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解决了现有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时由于缺少限位与支撑,导致配合结构不牢靠、易变形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上述配合结构包括带有卡钩的牵引钩盖和带有插孔的后保险杠,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的牵引钩盖还设置有U型翻边和侧翻边,所述的卡钩包括与牵引钩盖内表面相平行、正对钩盖边缘方向设置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沿与牵引钩盖内表面正交方向设置的第三卡钩和第四卡钩;
[0007]所述的后保险杠上还设置有支撑筋、限位槽和翻边结构;
[0008]牵引钩盖的四个卡钩分别卡接在后保险杠上的插孔内,且卡钩的卡接面与插孔的下表面接触,牵引钩盖的侧翻边的顶面与限位槽的底面接触,后保险杠上支撑筋的顶面与牵引钩盖U型翻边的U型底部接触,后保险杠的翻边结构的上表面与牵引钩盖内表面接触,牵引钩盖的侧翻边的内侧面与后保险杠的限位槽的侧壁接触,牵引钩盖的竖直翻边的内表面与后保险杠的限位槽外侧面接触。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该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牵引钩盖的四个卡钩分别卡接在后保险杠上的插孔内,且卡钩的卡接面与插孔的下表面接触,牵引钩盖的侧翻边的顶面与限位槽的底面接触,后保险杠上支撑筋的顶面与牵引钩盖U型翻边的U型底部接触,后保险杠的翻边结构的上表面与牵引钩盖内表面接触,牵引钩盖的侧翻边的内侧面与后保险杠的限位槽的侧面接触,牵引钩盖的竖直翻边的内表面与后保险杠的限位槽外侧面接触,该结构保证牵引钩盖在左车门-右车门方向、车头-车尾方向、车顶-车底三个方向上都具有有效的限位,使配合结构更为牢固,不易发生形变,同时该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增强了钩盖本身的强度,又有效地提高装配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牵引钩盖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
[0014]图中序号说明为牵引钩盖、1-1第一^^钩、1-2第一^^钩、1-3第二卡钩、1_4第二卡钩、1-5U型翻边、1-6钩盖边缘、1-7侧翻边、1-8侧翻边、2后保险杠、2_1插孔、2_2插孔、2-3插孔、2-4插孔、2-5支撑筋、2-6支撑筋、2_7支撑筋、2_8支撑筋、2_9支撑筋、2_10支撑筋、2-11限位槽、2-12限位槽、2-13翻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上述配合结构包括带有第一卡钩1-1、第二卡钩1-2、第三卡钩1-3、第四卡钩1-4的牵引钩盖1和带有插孔2-1、2-2、2-3、2-4的后保险杠2,牵引钩盖上还设置有U型翻边1_5、侧翻边1_7、1_8和钩盖边缘1-6,其中侧翻边1-7位于第三卡钩1-3的一侧,侧翻边1-8位于第二卡钩1-4的一侧。第一卡钩1-2和第二卡钩1-2沿与牵引钩盖1内表面相平行、正对钩盖边缘1-6的方向设置,第三卡钩1-3和第四卡钩1-4沿与牵引钩盖1内表面正交方向设置。
[0017]后保险杠2上还设置有支撑筋2-5、2-6、2-7、2-8、2-9、2-10、限位槽2_11、2_12和翻边结构2-13,其中,限位槽2-11、限位槽2-12分别设置在后保险杠2的两侧。
[0018]牵引钩盖1的第一卡钩1-1、第二卡钩1-2、第三卡钩1-3、第四卡钩1_4依次卡接在后保险杠上的插孔内2-2、插孔2-1、插孔2-4、插孔2-3内,且第一卡钩1_1的卡接面与插孔2-2的下表面接触,第二卡钩1-2的卡接面与插孔2-1的下表面接触,第三卡钩1-3的卡接面与插孔2-4的下表面接触,第四卡钩1-4的卡接面与2-3下表面接触。
[0019]在第一^^钩1-1、第二卡钩1-2插接进插口 2-2、插口 2_3的情况下,牵引钩盖1的侧翻边1-7的上顶面与后保险杠2的限位槽2-12的底面接触,牵引钩盖1的侧翻边1-7的内侧面与后保险杠2的限位槽2-12的侧壁接触,后保险杠2的翻边结构2-13的上表面与牵引钩盖2内表面接触,上述结构在车头-车尾方向限制牵引钩盖移动。
[0020]在第三卡钩1-3、第四卡钩1-4卡接进入插口 2-4、插口 2_3的情况下,牵引钩盖的侦_边1-8的上顶面与后保险杠2的限位槽2-11的底面接触,牵引钩盖1的侧翻边1-8的内侧面与后保险杠2的限位槽2-11的侧壁接触,支撑筋2-5和支撑筋2-6的端部与牵引钩盖U型翻边的U型底部接触,上述结构在左车门-右车门方向上限制牵引钩盖移动。
[0021]后保险杠2上支撑筋2-6、2-7、2-8、2-9的端部均与牵引钩盖U型翻边的U型底部接触,上述结构在车顶-车底方向上限制牵引钩盖的移动。
[0022]上述结构对牵引钩盖在三个不同方向上进行限位,减少了牵引钩盖与后保险杠配合间隙,使结构更加牢靠、稳定。
[00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上述配合结构包括带有卡钩的牵引钩盖和带有插孔的后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钩盖还设置有U型翻边和侧翻边,所述的卡钩包括与牵引钩盖内表面相平行、正对钩盖边缘方向设置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沿与牵引钩盖内表面正交方向设置的第三卡钩和第四卡钩; 所述的后保险杠上还设置有支撑筋、限位槽和翻边结构; 牵引钩盖的四个卡钩分别卡接在后保险杠上的插孔内,且卡钩的卡接面与插孔的下表面接触,牵引钩盖的侧翻边的顶面与限位槽的底面接触,后保险杠上支撑筋的顶面与牵引钩盖U型翻边的U型底部接触,后保险杠的翻边结构的上表面与牵引钩盖内表面接触,牵引钩盖的侧翻边的内侧面与后保险杠的限位槽的侧壁接触,牵引钩盖的竖直翻边的内表面与后保险杠的限位槽外侧面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后保险杠与牵引钩盖配合结构,属于车辆连接件技术领域。牵引钩盖的四个卡钩分别卡接在后保险杠上的插孔内,且卡钩的卡接面与插孔的下表面接触,牵引钩盖的侧翻边的顶面与限位槽的底面接触,后保险杠上支撑筋的顶面与牵引钩盖U型翻边的U型底部接触,后保险杠的翻边结构的上表面与牵引钩盖内表面接触,牵引钩盖的侧翻边的内侧面与后保险杠的限位槽的侧面接触,牵引钩盖的竖直翻边的内表面与后保险杠的限位槽外侧面接触,该结构保证牵引钩盖在左车门-右车门方向、车头-车尾方向、车顶-车底三个方向上都具有有效的限位,使配合结构更为牢固,不易发生形变,同时该结构合理,便于加工,增强了钩盖本身的强度,又有效地提高装配的牢固性。
【IPC分类】B60R19/02, B60D1/56
【公开号】CN205034060
【申请号】CN201520684957
【发明人】张闯, 李凯
【申请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