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尾门推杆线束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4116发布日期:2018-07-24 20:49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后尾门推杆线束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电动推杆越来越多的使用在了汽车尾门上,电动尾门的一端连接车身,一端连接汽车尾门,当需要开门或者关门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中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带动电动推杆的伸出与收缩,最终带动汽车尾门的打开与关闭。而在电动推杆中电机需要与外界的控制系统连接,便于控制系统能够很好的对电机和推杆的运转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现有技术中线束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推杆端部的连接头处引出连接到控制器上,当产品在整车上使用时,会因为颠簸,导致线束与电动推杆上的金属相互摩擦,导致线束表皮破损,从而影响尾门推杆的正常运行,影响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尾门推杆线束固定结构,该结构经济实用能够对线束端进行有效固定,避免产品运行过程中与车体及金属部件摩擦,从而避免产品损坏带来的风险,提高电动推杆的使用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尾门推杆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头,球头上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外侧固定外管,外管内腔中配合设置线路板,外管与出线套固定连接,线束一端与线路板上的接线端相连接,线束另一端穿过外管并从出线套中伸出,出线套的出口端设置橡胶堵头,线束从橡胶堵头的内孔中穿出,线束另一端连接插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表面设置环槽,出线套内壁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配合设置于环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上端对应于线束出线端设有倒角部,连接头上对应于线束出线端设有圆弧过渡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路板上均布设有接线柱,接线柱的数量与线束的芯线数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采用塑料材质,有效杜绝线束与金属材料摩擦造成的线束破皮;线束出口处采用橡胶堵头,可以有效的防止外部雨水进入电机内部,且能够降低线束的晃动,减少摩擦;采用塑料材质有效降低产品加工成本;该线束固定结构简单可靠,组装方便,有利产品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线路板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球头1、橡胶堵头2、线束3、插头4、出线套5、限位凸起5-1、连接头6、圆弧过渡部6-1、线路板7、外管8、环槽8-1、倒角部8-2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后尾门推杆线束固定结构,包括球头1,球头1上设置有连接头6,连接头6外侧固定外管8,外管8内腔中配合设置线路板7,外管8与出线套5固定连接,线束3一端与线路板7上的接线端相连接,线束3另一端穿过外管8并从出线套5中伸出,出线套5的出口端设置橡胶堵头2,线束3从橡胶堵头2的内孔中穿出,线束3另一端连接插头4。

本实用新型产品中橡胶堵头2为橡胶材质,因其具有良好的超高弹性和密封性能,且具有耐疲劳的特性,在出线套5中的出线孔中放置橡胶堵头2可以有效防止线束3的移动,避免因晃动摩擦造成的线束3表皮破损,另一方面橡胶堵头2在出线套5中的出线孔中,因为压缩橡胶堵头2,形成良好的密封,避免外部水蒸气进入推杆内部,影响推杆正常使用性能。

外管8表面设置环槽8-1,出线套5内壁设有限位凸起5-1,限位凸起5-1配合设置于环槽8-1中。出线套5上部的出线孔下端一侧压紧于球头1的表面上。

外管8上端对应于线束3出线端设有倒角部8-2,连接头6上对应于线束3出线端设有圆弧过渡部6-1。线束3为双绞6芯屏蔽线,可以降低外界对推杆运行时产生干扰,影响推杆使用性能。

线路板7上均布设有接线柱,接线柱的数量与线束3的芯线数量一致。在具体生产实践中,线路板7上设置6个焊点,6个焊点之间距离适中,一方面保证焊点之间不会连锡,另一方面保证线束之间不相互摩擦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橡胶堵头2固定线束3,避免因线束3的移动导致与之相互配合部件的相互摩擦,造成线束表皮破损,影响电动推杆正常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对由外管8和连接头6组成的出线通道棱角边进行倒角和倒圆角,避免装配过程中引起线束3表皮的割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