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学生巴哈赛车前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6044发布日期:2018-07-31 19:40阅读:55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赛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学生巴哈赛车前悬架。



背景技术:

悬架是赛车与地面的之间传力的装置,大学生巴哈(Baja)赛车需要面对各种恶劣的地形和穿越复杂的路况,因此对悬架的要求尤为严格。前悬架和后悬架相比,先承受冲击载荷,因而更为重要。

现有的Baja赛车前悬架通常使用双横臂式悬架,其上、下横臂为A 字形,随之出现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实际的比赛之中常出现上、下横臂因受力问题导致断折断;二是为了使上A臂和减震器之间不出现干涉,通常使上A臂两个斜拉杆之间的夹角大一些,使得结构不紧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大学生巴哈赛车前悬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可靠、紧凑的大学生巴哈赛车前悬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学生巴哈赛车前悬架,所述的前悬架结构包括三角形的上摆臂,上摆臂包括沿汽车横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拉杆、第二横向拉杆,所述的第一横向拉杆靠内的一端与第一焊接套的一端焊接,第一焊接套的另一端与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二横向拉杆靠内的一端与第二焊接套的一端焊接,第二焊接套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端关节轴承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二横向拉杆外侧面的中部与第一横向拉杆外侧面的中部通过第一纵向拉杆焊接相连,第二横向拉杆外侧面靠外端的部位与第一斜向拉杆的一端焊接,第一斜向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三焊接套的外侧面焊接在一起,第三焊接套与第一纵向拉杆之间通过第二斜向弯拉杆焊接连接,第二斜向弯拉杆为向汽车后方凸出的圆弧形空心弯管,减振器位于第二斜向弯拉杆的圆弧内侧;

第三焊接套的外端与第三杆端关节轴承的一端螺纹相连,第三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的上端;立柱和轮毂通过两个角接触轴承相连,所述轮毂的外端与车轮相连;

所述立柱的下端与三角形的下摆臂相连,下摆臂的第四杆端关节轴承一端铰接在立柱的下端,第四杆端关节轴承的另一端与第四焊接套的一端螺纹相连,第三斜向拉杆的一端、第四斜向拉杆的一端一起焊接在第四焊接套的外侧面上,第三斜向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拉杆外侧面靠外端的部分焊接相连,第四斜向拉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横向拉杆外侧面靠外端的部分焊接相连,第二纵向拉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横向拉杆、第四横向拉杆外侧面中部焊接相连,第五焊接套的一端与第三横向拉杆靠内的一端焊接相连,另一端与第五杆端关节轴承螺纹连接,第六焊接套的一端与第四横向拉杆靠内的一端焊接相连,另一端与第六杆端关节轴承螺纹连接,第五杆端关节轴承、第六杆端关节轴承另一端与车架铰接;支座底面的两侧分别焊接在第三斜向拉杆和第四斜向拉杆上,减振器的下端铰接在支座上,减振器的上端与车架铰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赛车行驶过程中,第一纵向拉杆将第一横向拉杆和第二横向拉杆焊接在一起、第二纵向拉杆将第三横向拉杆和第四横向拉杆焊接在一起,使得前悬架结构承受横向力和纵向力更好,上摆臂、下摆臂均不易断裂;上摆臂的第二斜向弯拉杆避开了减振器,使减震器不从上摆臂中间穿过,从而减小了上摆臂和减振器干涉的可能性,并且使上摆臂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赛车前悬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柱轮毂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大学生方巴哈赛车前悬架结构,包括三角形的上摆臂,上摆臂包括沿汽车横向设置的第一横向拉杆3、第二横向拉杆16,所述的第一横向拉杆3靠内的一端与第一焊接套2的一端焊接,第一焊接套2的另一端与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的另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二横向拉杆16靠内的一端与第二焊接套17的一端焊接,第二焊接套17的另一端与第二杆端关节轴承 18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8的另一端与车架铰接,第二横向拉杆16外侧面的中部与第一横向拉杆3外侧面的中部通过第一纵向拉杆4焊接相连,第二横向拉杆16外侧面靠外端的部位与第一斜向拉杆8的一端焊接,第一斜向拉杆8的另一端与第三焊接套7的外侧面焊接在一起,第三焊接套7与第一纵向拉杆4之间通过第二斜向弯拉杆 5焊接连接,第二斜向弯拉杆5为向汽车后方凸出的圆弧形空心弯管,减振器6位于第二斜向弯拉杆5的圆弧内侧;

第三焊接套7的外端与第三杆端关节轴承9的一端螺纹相连,第三杆端关节轴承9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11的上端;立柱11和轮毂10通过两个角接触轴承27相连,所述轮毂10的外端与车轮相连;

所述立柱11的下端与三角形的下摆臂相连,下摆臂的第四杆端关节轴承12一端铰接在立柱11的下端,第四杆端关节轴承12的另一端与第四焊接套13的一端螺纹相连,第三斜向拉杆23的一端、第四斜向拉杆14的一端一起焊接在第四焊接套13的外侧面上,第三斜向拉杆23 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拉杆24外侧面靠外端的部分焊接相连,第四斜向拉杆14的另一端与第四横向拉杆19外侧面靠外端的部分焊接相连;

第二纵向拉杆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横向拉杆24、第四横向拉杆19 外侧面中部焊接相连,第五焊接套25的一端与第三横向拉杆24靠内的一端焊接相连,另一端与第五杆端关节轴承26螺纹连接,第六焊接套 20的一端与第四横向拉杆19靠内的一端焊接相连,另一端与第六杆端关节轴承21螺纹连接,第五杆端关节轴承26、第六杆端关节轴承21另一端与车架铰接;支座15底面的两侧分别焊接在第三斜向拉杆23和第四斜向拉杆14上,减振器6的下端铰接在支座15上,上端与车架铰接。

在赛车行驶过程中,横向力依次通过轮毂10、立柱11传递给上摆臂和下摆臂,上摆臂所受的横向力再通过第三杆端关节轴承9、第三焊接套7传给第一斜向拉杆8和第二斜向弯拉杆5,第一斜向拉杆8再将横向力依次传递给第二横向拉杆16、第二焊接套17、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8、车架;第二斜向弯拉杆5将横向力依次传递给第一纵向拉杆4、第一横向拉杆3、第一焊接套2、第一杆端关节轴承1、车架;下摆臂所受的横向力通过第四杆端关节轴承12、第四焊接套13传递给第三斜向拉杆23和第四斜向拉杆14,第三斜向拉杆23将横向力依次传递给第三横向拉杆24、第五焊接套25、第五杆端关节轴承26、车架;第四斜向拉杆14将横向力依次传递给第四横向拉杆19、第六焊接套20、第六杆端关节轴承21、车架;

纵向力依次通过轮毂10、立柱11传给上摆臂和下摆臂,上摆臂将纵向力依次传递给第三杆端关节轴承9、第三焊接套7,第三焊接套7 将纵向力传递给第一斜向拉杆8和第二斜向弯拉杆5,第一斜向拉杆8 再将纵向力传递给第二横向拉杆16,第二横向拉杆16将纵向力同时传递给第二焊接套17和第一纵向拉杆4,第二焊接套17将纵向力依次传递给第二杆端关节轴承18、车架;第二斜向弯拉杆5将纵向力依次传递给第一纵向拉杆4、第一横向拉杆3、第一焊接套2、第一杆端关节轴承 1、车架;下摆臂所受的纵向力通过第四杆端关节轴承9、第四焊接套7 传递给第三斜向拉杆23和第四斜向拉杆14,第三斜向拉杆23将纵向力传递给第三横向拉杆24,第三横向拉杆24将纵向力同时传递给第五焊接套25和第二纵向拉杆22,第五焊接套25将纵向力依次传递给第五杆端关节轴承26、车架;第四斜向拉杆14将纵向力传递给第四横向拉杆 19,第四横向杆19将纵向力同时传递给第六焊接套20和第二纵向拉杆 22,第六焊接套20将纵向力依次传递给第六杆端关节轴承21、车架;

横向力主要由第一斜向拉杆8、第二斜向弯拉杆5、第一横向拉杆3、第二横向拉杆16、第三斜向拉杆23、第四斜向拉杆14、第三横向拉杆 24、第四横向拉杆19传递。

纵向力主要由第一斜向拉杆8、第二斜向弯拉杆5、第一纵向拉杆4、第一横向拉杆3、第二横向拉杆16、第三斜向拉杆23、第四斜向拉杆 14、第二纵向拉杆22、第三横向拉杆24、第四横向拉杆19传递。

由于第一纵向拉杆4将第一横向拉杆3和第二横向拉杆16焊接在一起、第二纵向拉杆22将第三横向拉杆24和第四横向拉杆19焊接在一起,使得前悬架结构承受横向力和纵向力更好,上摆臂、下摆臂均不易断裂;上摆臂的第二斜向弯拉杆5,避开了减振器6,使减震器6不从上摆臂中间穿过,从而减小了上摆臂和减振器6干涉的可能性,并且使上摆臂结构更紧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