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5735发布日期:2018-08-10 22:22阅读:2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属于汽车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蓄电池是为汽车提供电力的汽车装备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其位于汽车机舱内,汽车在日常使用中会碰到各种不同的路况,且由于蓄电池自生重量较重,这样就对蓄电池的安装固定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蓄电池一般都固定在车身纵梁上,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结构(CN201703332U),包括蓄电池、前纵梁以及将蓄电池固定在前纵梁上的安装架,前纵梁沿汽车前后方向布置,蓄电池水平截面为矩形,矩形蓄电池的短边与前纵梁的布置方向相同。在汽车行驶颠簸时,该专利无法有效的将蓄电池定位在安装架上,使得安装架受到蓄电池颠簸振动的影响,容易造成安装架的开裂,同时由于在换装蓄电池时,由于舱内的空间较小,使得操作空间较小,使得蓄电池很难从舱内取出。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CN203600970U),其包括托盘及用于将蓄电池的下边沿固定在所述托盘上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托盘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孔安装在车架上,这种固定结构避免了使用安装架,但固定形式不够稳固,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很容易导致蓄电池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止蓄电池窜动的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它包括蓄电池、用于安装放置蓄电池的框架本体、用于固定蓄电池的压板、与框架本体固定连接的悬置支架及空调除气室总成,所述框架本体为由底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围合形成的一端开口设置的托盘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的侧壁面内部设置有限位筋,所述第三侧壁由第一翻边、第二翻边及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的圆弧过渡面组成,所述第一翻边与蓄电池的侧壁下端抵靠固定,所述圆弧过渡面与蓄电池的侧壁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I,所述第二翻边与蓄电池的侧壁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II;

所述第四侧壁的侧壁面内部设置有与蓄电池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四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的结合处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所述压板为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过渡连接板组成,所述过渡连接板与蓄电池的侧壁下端抵靠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与蓄电池的侧壁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III,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三,螺钉穿过安装孔三与框架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

再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件。

再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的底板上设置有与安装孔三在位置上相对应的安装孔二,螺钉依次穿过安装孔三、安装孔二固定连接框架本体与蓄电池。

再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的底板上还设置有安装孔一,所述悬置支架上设置有与安装孔一在位置上相对应的安装孔四,螺钉依次穿过安装孔一、安装孔四固定连接框架本体与悬置支架。

再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为金属件。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的框架本体上的固定蓄电池的部件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保证蓄电池不易脱落;

2、本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的框架本体优选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件,体积较轻;

3、本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的框架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可进一步地提高框架本体的刚度,防止框架本体变形,同时,还设置有限位筋,对蓄电池的定位安装具备导向作用;

4、本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的压板与蓄电池固定连接的位置空间中设有间隙,该间隙能保证蓄电池顺利快捷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框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框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框架本体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框架本体与悬置支架的连接关系图;

其中,图1~图8中各部件标号如下所示:

蓄电池1、框架本体2、底板2.1、安装孔一2.1a、安装孔二2.1b、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限位筋2.3a、第三侧壁2.4、第一翻边2.4a、第二翻边2.4b、圆弧过渡面2.4c、第四侧壁2.5、第一加强筋2.5a、第二加强筋2.5b、压板3、第一连接板3.1、过渡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安装孔三3.4、悬置支架4、安装孔四4.1、空调除气室总成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结构,它包括蓄电池1、用于安装放置蓄电池1的框架本体2、用于将蓄电池1固定在框架本体2上的压板3、设置在框架本体2下端,并与框架本体2固定连接的悬置支架4,所述悬置支架4固定设置在汽车内部的前纵梁上,它还包括与框架本体2一端固定连接的空调除气室总成5,本实施优选框架本体2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件,体积小,重量轻;优选压板3为金属件,可实现对蓄电池1的固定安装。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框架本体2为由底板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第三侧壁2.4及第四侧壁2.5围合形成的一端开口设置的托盘结构,所述第二侧壁2.3的侧壁面内部设置有限位筋2.3a,该限位筋2.3a在蓄电池1安装放置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所述第四侧壁2.5的侧壁面内部设置有与蓄电池1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加强筋2.5a,该第一加强筋2.5a与蓄电池1表面对应位置设置的定位孔固定连接,实现蓄电池1与框架本体2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侧壁2.5与第三侧壁2.4之间的结合处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5b,该第二加强筋2.5b能够整体提升框架本体2的局部刚度,改善框架本体的整体模态;由图5可知,所述压板3为由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3及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3之间的过渡连接板3.2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三3.4,所述框架本体2的底板2.1上设置有与安装孔三3.4在位置上相对应的安装孔二2.1b,螺钉依次穿过安装孔三3.4、安装孔二2.1b固定连接框架本体2与蓄电池1,该压板3可实现对蓄电池1的进一步固定安装,本实施例优选安装孔二2.1b与安装孔三3.4的个数分别为两个,但不限制安装孔的个数。

再结合图6和图7可知,所述第三侧壁2.4由第一翻边2.4a、第二翻边2.4b及第一翻边2.4a与第二翻边2.4b之间的圆弧过渡面2.4c组成,所述第一翻边2.4a与蓄电池1的侧壁下端抵靠固定,所述圆弧过渡面2.4c与蓄电池1的侧壁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I,所述第二翻边2.4b与蓄电池1的侧壁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II,设置间隙I和间隙II的目的保证蓄电池1与框架本体2的顺利安装定位;

同时,所述过渡连接板3.2与蓄电池1的侧壁下端抵靠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3.3与蓄电池1的侧壁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III,该间隙III的作用也是保证蓄电池1与框架本体2的顺利安装定位;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三3.4,所述框架本体2的底板2.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一2.1a,所述悬置支架4上设置有与安装孔一2.1a在位置上相对应的安装孔四4.1,螺钉依次穿过安装孔一2.1a、安装孔四4.1固定连接框架本体2与悬置支架4,本实施例优选安装孔一2.1a的个数为四个,安装孔四4.1的个数为四个,但不限制安装孔的个数。

此外,本实施例优选框架本体的第一侧壁2.2与第三侧壁2.4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第二侧壁2.3与第四侧壁2.5沿车身宽度方向布置,保证车辆发生碰撞时,对蓄电池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最佳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