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仪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8472发布日期:2018-08-17 19:4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仪表台。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能源汽车的一种,正在被大力推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一些传统汽车公司也相继推出了汽车油改电计划。

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产品,相比于传统汽车,纯电动汽车增加了各个零部件及电器之间的线路,同时还要兼顾储物功能,使得目前纯电动汽车的仪表台的内部各零件的布置结构复杂,相互之间的连接线路也较为繁杂,零部件的组装和维修难度较大,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针对以上问题,亟需一种车用仪表台,实现仪表台内部的各零部件的分区域布置,降低制造成本和装配组装难度,而且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仪表台,实现仪表台内部的各零部件的分区域布置,降低制造成本和装配组装难度,而且便于维修。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仪表台,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盖板和检修窗,所述盖板能够打开或闭合所述检修窗;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侧板连接;

易损组件,所述易损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且所述易损组件位于所述检修窗的下方;

转向系统总成,所述转向系统总成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

电器组件,所述电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轴或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转向系统总成一侧;

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空调本体位于所述转向系统总成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易损组件包括车机本体和车身控制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电器组件包括保险丝盒、网关控制总成和车载通信控制器总成,所述保险丝盒和所述网关控制总成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车载通信控制器总成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顶盖、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两个相对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另外两个相对侧,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所述盖板和所述检修窗,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保险丝盒设置于所述第一围板上,所述网关控制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总成包括方向盘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所述方向盘,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支撑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围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用仪表台还包括无钥匙控制器总成,所述无钥匙控制器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围板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用仪表台还包括导航分路器,所述导航分路器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用仪表台还包括显示器总成,所述显示器总成设置于所述第二围板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总成包括显示屏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连接所述显示屏,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围板连接所述支撑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用仪表台,通过设置在壳体的顶端设计盖板和检修窗,将易损部件设置于检修窗的下方,便于对易损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通过将电器组件设置于支撑轴的同一侧,大大缩短了各个电器件之间的连接线路,减少了布线成本。通过将转向系统总成、空调本体和各个零部件分区域、分模块的设置,能够使得仪表台内部的布置结构紧凑合理,缩短了仪表台内部的连接线路的长度,而且使得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线路简单有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便于各个零部件的组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仪表台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仪表台的第一轴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仪表台的第二轴侧视图。

图中:

1、壳体;11、顶盖;111、盖板;12、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

2、易损组件;21、车机本体;22、车身控制总成;

3、转向系统总成;31、方向盘;32、转动轴;

4、电器组件;41、保险丝盒;42、网关控制总成;43、车载通信控制器总成;

51、空调本体;52、无钥匙控制器总成;53、导航分路器;54、显示器总成;541、显示屏;542、连接轴;

6、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仪表台,包括壳体1、易损组件2、转向系统总成3、电器组件4、空调本体51和支撑轴6,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盖板111和检修窗,盖板111能够打开或闭合检修窗;支撑轴6设置于壳体1内,且支撑轴6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板连接;易损组件2设置于支撑轴6上,且易损组件2位于检修窗的下方;转向系统总成3设置于支撑轴6上;电器组件4设置于支撑轴6或壳体1上,且电器组件4位于转向系统总成3的一侧;空调本体51设置于壳体1上,且空调本体51位于转向系统总成3的另一侧。

通过设置在壳体1的顶端设计盖板111和检修窗,将易损部件2设置于检修窗的下方,便于对易损部件2进行维修或更换。通过将电器组件4设置于支撑轴6的同一侧,大大缩短了各个电器件之间的连接线路,减少了布线成本。通过将转向系统总成3、空调本体51和各个零部件分区域、分模块的设置,能够使得仪表台本体的内部结构的布置紧凑合理,使得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线路简单有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便于各个零部件的组装和维修。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包括顶盖11、第一围板12、第二围板13、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第一围板12和第二围板13设置于顶盖11的两个相对侧,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设置于顶盖11的另外两个相对侧,顶盖11上设置有椭圆形的盖板111和检修窗,盖板111可拆卸的设置于检修窗上。通过在顶盖11上设置可拆卸的盖板111,便于对壳体1内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支撑轴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上。

转向系统总成3固定于支撑轴6靠近第一侧板14的一侧,也就是壳体1上主驾驶一侧。转向系统总成3具体包括方向盘31和转动轴32,转动轴32一端连接方向盘31,另一端穿过第二围板13与支撑轴6连接,空调本体51设置于第一围板12靠近第二侧板15的一侧,也就是位于壳体1内副驾驶一侧的。

如图2所示,易损组件2包括车机本体21和车身控制总成22,车机本体21和车身控制总成22均设置于支撑轴6上,且车机本体21和车身控制总成22位于转向系统总成3和空调本体51之间,同时车机本体21和车身控制总成22位于检修窗下方,便于对两者进行检修。

如图3所示,电器组件4包括保险丝盒41、网关控制总成42和车载通信控制器总成43,保险丝盒41设置于第一围板12上,网关控制总成42设置于第一侧板14上,车载通信控制器总成43设置于支撑轴6上。

通过将保险丝盒41、网关控制总成42和车载通信控制器总成43集中布置在转向系统总成3的一侧,大大缩短了相互之间的连接线路,减少了布线成本,又有利于后期维修。

如图3所示,该车用仪表台还包括无钥匙控制器总成52、导航分路器53和显示器总成54,无钥匙控制器总成52设置于第一围板12靠近第二侧板的一侧。导航分路器53设置于支撑轴6上,且位于壳体1内副驾驶一侧。显示器总成54设置于第二围板13的中间位置,其包括显示屏541和连接轴542,连接轴542一端连接显示屏541,另一端穿过第二围板13连接支撑轴6,显示屏541位于壳体1外部,且车机本体21和车身控制总成22分别位于连接轴542的两侧。

上述各个零件的布置方案,整合优化了仪表台内部布置结构,使得各个零件的布置与连接线路更加规范合理,降低了整车的重量和制造生产成本。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