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76251发布日期:2019-06-21 23:4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用于最小化用户在车辆中的不适,并且防止反复发生雾化。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配备有用于车辆内部空气调节的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并且为了改善hvac系统的空气调节性能,车辆的内部空间相对于外部是密封的。hvac系统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热交换器,用于冷凝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膨胀阀,用于膨胀第一热交换器冷凝后的制冷剂;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用于蒸发膨胀阀膨胀的制冷剂。

制冷剂沿着多个制冷剂管在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循环。在车辆内部的加热模式中,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的流动以供应到第一热交换器,使得设置在包括在hvac系统中的hvac壳体的空调室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可以用作冷凝器。

在车辆内部的冷却模式中,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的流动以供应到第二热交换器,使得设置在括在hvac系统中的hvac壳体的空调室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可以用作蒸发器。

然而,如果hvac系统在冬季期间在车辆内部的加热模式下运行,则由于车辆外部大气(下文中称为“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下文中称为“内部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而使相对湿度增加。因此,在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产生雾气。

当发生这种雾化时,可以根据车辆类型执行除雾控制模式以控制hvac系统来除雾。除雾控制模式可以被定义为例如如下控制模式:其中,切换制冷剂的流动,使得在车辆内部的加热模式中用作冷凝器的第一热交换器可以暂时用作蒸发器,并且通过使用从hvac系统的排出部分排出的冷空气,可以去除覆盖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雾。

然而,现有的对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为了在通过除雾控制模式完成除雾后返回到车辆内部的原始加热模式,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和高压制冷剂以供给到第一热交换器。然而,冷凝在第一热交换器表面上的冷凝水被供应到第一热交换器中的高温和高压制冷剂暂时蒸发,并被排放到车辆内部,从而再次引起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称为“闪现雾化(flashfogging)”,其中,由于第一热交换器表面上的冷凝水的蒸发而发生雾化,而不是因为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之间的温差)。

在现有的除雾方法中,如果发生这种闪现雾化,则再次进行上述的除雾控制模式。然而,该方法不能防止雾化的发生,而是仅在每次发生雾化时重复除雾控制模式,从而仍然引起车辆驾驶员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最小化了车辆中用户的不适,同时防止重复出现雾化(或闪现雾化)。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本发明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通过将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从加热模式改变为冷却模式来进行除雾的第一过程;一旦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通过第一过程变为除雾状态,则通过在规定的条件下关闭hvac系统的压缩机长达预定时间段来进行预除雾以防止闪现雾化的第二过程;并且在第二过程之后,当经过预定时间段时,打开压缩机以从冷却模式返回到加热模式的第三过程。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用用户设置或全自动温度控制(fatc)逻辑来控制用于车辆内部空气调节的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的先前控制过程;当在先前控制过程期间在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上发生雾化时,通过使用hvac系统来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第一过程;一旦通过第一过程将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改变为除雾状态,则通过关闭hvac系统的压缩机来防止闪现雾化的第二过程;并且在第二个过程之后,返回到先前控制过程的过程。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用用作冷凝器的室内热交换器来冷凝制冷剂来加热车辆内部的加热模式过程;当在加热模式过程期间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切换制冷剂流动使得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以蒸发制冷剂的防雾化过程;并且在通过防雾过程完成除雾时,将制冷剂的流动返回到加热模式过程的操作返回过程。此外,操作返回过程包括在防雾化过程期间冷凝在用作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的表面上的水被在加热模式过程期间用作冷凝器的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蒸发之前,关闭压缩机长达预定时间段。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中的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hvac系统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在空调壳体中;室外热交换器,设置在空调壳体的外部并通过制冷剂流动路径连接到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设置在空调壳体的内部,其中,在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到高压和高温之后,根据车辆内部的空调模式,压缩的制冷剂被排放到室外热交换器或室内热交换器;四通阀,沿着制冷剂路径连接到压缩机的输出端,并且被配置为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和高温制冷剂的流动,使得制冷剂被排放到室内热交换器以加热车辆内部;膨胀阀,设置在空调壳体的内部或外部,并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之间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中,使得冷凝的制冷剂顺序地流到膨胀阀和室外热交换器,在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时被蒸发;控制器,被配置为当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控制四通阀以切换制冷剂的流动以流到室外热交换器,使得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以蒸发制冷剂,并在完成挡风玻璃内表面上雾化的除雾后,关闭压缩机长达预定时间段,使制冷剂的温度缓慢升高,以便允许将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的表面上的水风干,以及打开压缩机并控制四通阀,以将制冷剂流动切换到室内热交换器。

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适用范围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虽然表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仅通过示意的方式给出,因为从该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这些描述和附图仅通过示意的方式给出,因此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发生闪现雾化的条件的图表;

图2和图3是示出当发生闪现雾化时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中制冷剂流动的图;

图4是示出当发生闪现雾化时的湿度图的图;以及

图5是hvac系统的控制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对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的控制逻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的实施例。特别地,图1是示出发生闪现雾化的条件的图表;图2和图3是示出当发生闪现雾化时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的制冷剂流动的图;以及图4是示出当发生闪现雾化时的湿度图的图。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包括:当在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控制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1在除雾模式下运行以除雾;或者包括:控制hvac系统1以预先防止闪现雾化的发生,在闪现雾化中,执行除雾模式之后再次发生雾化。

另外,在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和闪现雾化,但是雾化的发生不限于此,并且在车辆内部的车窗和车辆内部的后挡风玻璃上也可能发生雾化。

另外,由于车辆内部的温度(下文中称为“内部空气温度”)与车辆外部的温度(下文中称为“外部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异,通常会发生雾化。例如,当内部空气温度高于外部空气温度时,暖空气接触具有相对低温的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从而达到露点温度,这导致出现雾化。

如上所述,当在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包括:通过将hvac系统1从加热模式改变到冷却模式进行除雾的第一过程。这里,术语“除雾”是指完全去除雾(即,雾化状态)的过程;“除雾模式”是指为完成除雾过程而执行的一系列运行模式。此外,如上所述,除雾状态表示何时完全或充分去除雾。

因此,第一过程可以被定义为通过使用从hvac系统1排出的空气来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过程。hvac系统1是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缩写,执行车辆内部空气调节的功能,并且因此包括所有可能的装置,无论名称如何,只要这些装置执行车辆内部空气调节的空调功能即可。

如图2和图3所示,hvac系统1通常包括形成热力循环的制冷剂流动路径。更具体地,hvac系统1包括:压缩机10,该压缩机10包括在空调壳体5中;室外热交换器20,设置在空调壳体5的外部;膨胀阀30,设置在空调壳体5的内部或外部;室内热交换器40,设置在空调壳体5的内部,其中,在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到高压和高温之后,压缩的制冷剂被排放到室外热交换器20或室内热量换热器40,这取决于车辆内部的空调模式。

当在冷却模式下控制(例如,通过控制器)hvac系统1时,执行空气调节,如图2所示,因此,四通阀50切换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和高温制冷剂的流动,使得制冷剂可以排出到室外热交换器20;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中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然后依次流入膨胀阀30和室内热交换器40;得到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与内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被蒸发。通过反射式热交换降低了温度的内部空气被排放到车辆的内部(下文中称为“车辆内部”)以冷却车辆内部。

相反,当在加热模式下控制hvac系统1时,执行空气调节,如图3所示。因此,四通阀50切换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和高温制冷剂的流动,使制冷剂排出到室内热交换器40;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0中与内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通过反射式热交换而温度提高的内部空气被排放到车辆内部以加热车辆内部,并且同时,冷凝后的制冷剂依次流入膨胀阀30和室外热交换器20,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同时被蒸发。这里,雾化主要发生在hvac系统1在加热模式下运行时。

一旦发生雾化,就执行第一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四通阀50切换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动,使得制冷剂流向室外热交换器20;被膨胀阀30膨胀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中被蒸发;然后,进行空气调节后的空气被排放到车辆内部,从而降低车辆内部的整体温度。

在上述第一过程中完成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除雾后,对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还包括返回到原始加热模式的第三过程。第三过程包括通过使用四通阀50切换制冷剂的流动,使得已经针对冷却模式切换的制冷剂的流动被再次切换以用于加热模式。

然而,如图1至图4所示并如上所述,如果在完成第一过程之后立即执行第三过程,则可能发生闪现雾化,其中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再次发生雾化。这种闪现雾化在如上参考图1所述的特定条件下发生。更具体地说,闪现雾化通常不会发生在车辆内部需要加热的严酷的寒冷天气状况下,或者在车辆内部需要冷却的酷热天气状况下。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闪现雾化倾向于仅在需要从车辆内部的冷却模式切换到加热模式或反之亦然的温度条件下发生。在外部空气温度为-5℃至30℃的条件下发生闪现雾化。作为引起闪现雾化的条件的典型示例,将描述如下三种情况。

情况1是外部空气温度为-5℃、内部空气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60%的条件,如图1所示。这里,闪现雾化的条件,包括28℃的内部空气温度和60%的相对湿度,表明根据本公开的对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也可以是应用于这样的不利条件,其中,随着内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增加,当hvac系统1在冷却模式下操作时的冷凝的水量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在第一过程之后立即执行第三过程时,闪现雾化会非常频繁地发生。

情况2是外部空气温度为10℃、并且内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与情况1相同的条件,如图1所示。该情况表示季节交替之间的情况,在此期间hvac系统1经常从冷却模式变为加热模式。

情况3是外部空气温度为25℃、内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与情况1相同的条件,如图1所示。该情况表示雨季,在此期间hvac系统1以除湿模式运行并且变为加热模式。

现在将通过使用图4中所示的湿度图来描述闪现雾化的发生。在上述情况1至3中,当hvac系统1以冷却模式操作以执行第一过程时,如图4所示,当水与内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时,水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的外表面上;并且当hvac系统1以加热模式运行以执行第三过程时,室内热交换器40的温度升高,使得冷凝在外表面上的水蒸发并排放到车辆内部,并且内部空气加热变湿,从而增加干球温度和绝对湿度(参见图4的过程①-②)。

此外,当通过同时操作包括在hvac系统1中的室内热交换器40和正温度系数(pct)加热器60来执行第三过程时,被室内热交换器40加热和加湿的内部空气进一步被pct加热器60加热,从而增加干球温度,如图4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绝对湿度没有变化(参见图4的过程②-③)。

如上所述,发生闪现雾化,则通过单独使用室内热交换器40或与ptc加热器60组合使用加热和加湿的内部空气,当内部空气与在第一过程中已冷却的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接触时被冷却,并且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附近相对湿度增加,从而再次引起雾化(参见图4的过程③-④和②-④)。

根据本公开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还包括第二过程,其中,在第一过程之后在执行第三过程之前,一旦通过第一过程将雾化状态改变为除雾状态,在规定的条件下为预除雾关闭压缩机10达预定时间段,从而防止闪现雾化。

当在完成第一过程之后立即关闭压缩机10时,制冷剂停止流动,并且制冷剂的温度缓慢增加,使得允许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表面上的水被风干。因此,将预定时间段设定为允许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表面上的水被完全风干的时间段是优选的,在hvac系统1的装置中,该室内热交换器40运行以起到蒸发器的作用,用于在第一过程中除雾。

另外,室内热交换器40依据规格和外观具有不同的表面积。预定时间段(在此期间允许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的表面上的水被风干)与外部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并且可以根据hvac系统1中的设备之一的鼓风机70是否运行被设定。

即使当未达到为加热模式设定的目标温度时,优先执行第一过程和第二过程是优选的。也就是说,执行去除覆盖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雾的除雾模式(第一过程)和预先防止雾化的预除雾模式(第二过程)以确保驾驶安全性,这应该在用户操作hvac系统1时预期的空调效果之前进行。

因此,即使当用户在加热模式下操作hvac系统1以达到目标温度时,如果可能发生雾化或闪现雾化,则即使未达到目标温度,也应该优先执行除雾模式(第一过程)和预除雾模式(第二过程)。

接下来,图5是hvac系统的控制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的控制逻辑。在下文中,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的实施例,每个过程将如下定义。

在第一过程之前的控制过程是通过使用用户设定的设置模式或全自动温度控制(fatc)逻辑来控制用于车辆内部空气调节的hvac系统1的过程,该逻辑被计算机编程为根据室内空气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自动执行。第一过程之前的控制过程被定义为“先前控制过程”。

因此,第一过程可以被定义为将先前控制过程从加热模式改变到冷却模式的过程,其中,在加热模式中,包括在hvac系统1中的室内热交换器40执行冷凝器的功能,在冷却模式中,室内热交换器40执行蒸发器的功能。执行第二过程的规定条件可以被设定为当内部空气接触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时,在热力学湿度图(thermodynamicpsychrometric)上干球温度降低并且相对湿度增加的条件,如上参考图4所述。

例如,为了实现对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第一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量外部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还可以包括测量车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的第二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这里,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是直接接触外部空气并且与车辆内部不同的结构,使得第一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不必设置在车辆内部的外面,而是可以设置在可以测量挡风玻璃的外部温度和湿度的位置,特别是当测量挡风玻璃的温度时,也可以设置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

此外,第二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车辆内部,并且还可以设置在hvac系统1的空调壳体5内。通过使用第二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可以测量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0进行热交换的内部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这里,如上所述,执行第二过程的规定条件是当内部空气接触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时干球温度降低并且相对湿度增加的条件;并且第二过程可以通过基于图4所示的热力学湿度图预测闪现雾化的发生来执行,由第一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和湿度值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热力学湿度图。

此外,第二过程中的预定时间段可以被设置为随着外部空气增加而增加。其原因在于,当外部空气温度变低时,外部空气中含有的湿气量相对较小,并且当室内热交换器40在第一过程期间以除雾模式运行时,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的表面上的水量也很小,使得当外部空气温度低时,允许冷凝的水被风干的时间段也减少。

相反,随着外部空气温度变高,外部空气中含有的湿气量相对较大,并且当室内热交换器40在第一过程期间以除雾模式运行时,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的表面上的水量也很大,使得当外部空气温度高时,允许冷凝的水被风干的时间段也增加。因此,随着外部空气温度升高,增加关闭压缩机10的时间段是优选的。

当外部空气温度在等于或低于5℃的水平时,关闭压缩机10的时间段可以设定为约1分钟或更短,并且当外部空气温度高于5℃时,关闭压缩机10的时间段可以设定为最大10分钟或更短。

另外,在第二过程期间,可以将ptc加热器60设定为打开,从而当车辆上的乘客仅操作ptc加热器60时可以达到最小目标温度。当外部空气被引入空调壳体5并与室内热交换器40进行热交换,pct加热器60被配置为提高空气的温度,并且设置在不会物理地影响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上的水的蒸发的位置,从而实现加热效果,否则当关闭压缩机10时,不能获得加热效果。

在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中,在第一过程之前执行的所有过程被定义为“先前控制过程”。先前控制过程通常可以通过控制hvac系统1来执行,该hvac系统1通过使用用户的设定或fatc逻辑来运行以调节车辆内部的空气。类似地,在第二过程之后执行返回到先前控制过程的过程可以被称为无论每个运行模式的名称是什么都返回到先前控制过程的过程。

在下文中,为了更清楚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将参考图5详细描述hvac系统1在冬季期间以加热模式运行时,当发生雾化时的除雾过程。在季节交替期间或夏季雨季期间在除湿模式之后执行的过程没有详细描述,因为该过程是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并且本公开的范围不受限制。

首先,当用户在冬季期间进入车辆时,用户以通过使用为车辆设置的设定单元设定的模式操作hvac系统1,从而以加热模式操作hvac系统1。然后,压缩机10以设定的rpm运行以压缩制冷剂;四通阀50将压缩机10压缩的制冷剂的流动切换到室内热交换器40,使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冷凝器。鼓风机70根据用户的设定运行;并且ptc加热器60可以被设定为在加热模式的初始时刻开启,并且被设定为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关闭。

当hvac系统1在加热模式下运行时,并且当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或者当基于第一和第二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量的外部空气温度和湿度和内部空气温度和湿度确定挡风玻璃内表面雾化时,切换四通阀50,使得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和高压制冷剂流到室内热交换器20,并且室内热交换器40用作蒸发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排放到挡风玻璃内表面的冷空气除去雾(除雾的第一过程)。

一旦通过第一过程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改变为除雾状态,则执行第二过程。这里,可以通过基于第一和第二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量的外部空气(或挡风玻璃)和内部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预测挡风玻璃内表面上的闪现雾化的发生来执行第二过程。

更具体地,第二过程包括关闭压缩机10达预定时间段。也就是说,第二过程包括关闭防闪现雾化压缩机(下文中简称为“关闭压缩机的过程”)以在规定的条件关闭hvac系统1中的压缩机10长达预定时间段。

另外,第二过程还包括:在与执行关闭压缩机的过程相同的条件下,控制防闪现雾化鼓风机的过程(下文中简称为“控制鼓风机的过程”)以控制hvac系统1中的鼓风机70;控制防闪现雾化加热器的过程(下文中简称为“控制加热器的过程”)以控制hvac系统1中的ptc加热器60;以及控制防闪现雾化热交换器的过程(下文中简称为“控制热交换器的过程”)以控制室内热交换器40。

在关闭压缩机10的过程中,关闭压缩机10的时间优选地与第一过程结束时的时间相同。也就是说,一旦确定挡风玻璃内表面上的雾化被完全除去,就关闭压缩机10,并且同时,阻止制冷剂的切换和流动直到经过预定的时间段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不一定立即切换四通阀50,但是为了在执行第二处理之后准备第三处理,可以预先切换四通阀50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流到室内热交换器40。然而,当存在从压缩机10排出的剩余高温制冷剂将被引入室内热交换器40的可能性时,预除雾过程已经完成以防止闪现雾化,使得通过使用四通阀50,可以在执行第三过程时切换制冷剂的流动。

在控制加热器的过程中,可以控制ptc加热器60以保持在关闭状态,但是也可以控制ptc加热器60打开,使得加热模式中被调节的空气在第三过程中排放到车辆内部的乘客之前,已经预热并且温度已经升高的空气可以被排出。也就是说,控制加热器的过程基本上包括在关闭压缩机10的时间段的一部分期间打开ptc加热器60。

此外,在控制鼓风机的过程中,可以关闭鼓风机70,使得允许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的表面上的水被风干,但鼓风机70可以以与先前控制过程的相同方式打开。这里,可以通过考虑允许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的表面上的水被风干的时间来设定鼓风机70打开的时间段。也就是说,在控制鼓风机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考虑允许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的表面上的水被风干的时间来设定鼓风机70打开的时间段。

根据本公开,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包括:通过使用用作冷凝器以冷凝制冷剂的室内热交换器40来加热车辆内部的加热模式过程;当在加热模式期间在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切换制冷剂的流动的防雾过程使得室内热交换器40可以用作蒸发器以蒸发制冷剂;并且在通过防雾过程完成除雾时,将制冷剂的流动返回到加热模式过程的操作返回过程。

这里,操作返回过程可以被定义为如下过程:在冷凝在防雾过程期间用作蒸发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0的表面上的水被加热模式过程期间用作冷凝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0中的制冷剂蒸发之前,关闭压缩机10长达预定时间段的过程。

如上所述,可以基于在室内热交换器40内部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室内热交换器40的外部空气温度来确定在操作返回过程期间冷凝水的蒸发。此外,冷凝水的蒸发可以基于鼓风机70是否运行来确定,并且通过考虑何时在包括室内热交换器40的hvac系统1的空调壳体5中存在温度变化来确定。

根据本公开的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可以简要描述如下。首先,在加热模式中,当hvac系统1运行的同时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切换四通阀,使得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流到室外热交换器20,从而使室内热交换器40能够用作蒸发器。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由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被排放到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从而完成除雾过程。在完成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除雾后,在hvac系统1返回到原始加热模式之前,关闭压缩机10达预定时间段。

然后,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40的表面上的水被允许风干,该室内热交换器40已经用作蒸发器持续预定时间段,并且hvac系统1返回到加热模式过程,使得即使当室内热交换器40用作冷凝器,不会突然向车辆内部提供湿气,并且挡风玻璃内表面处的空气干球温度不会降低或相对湿度不会增加,从而提前防止闪现雾化。

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压缩机10在加热模式下正常运行,使得用户可以安全地驾驶而不会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反复雾化。还可以包括控制器(例如,硬件嵌入式处理器)以控制hvac系统中的元件(例如,控制压缩机关闭、控制四通阀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若干优点。例如,在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中,可以提前防止发生闪现雾化(闪现雾化是指在进行除雾操作以除去覆盖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雾之后再次发生雾化),从而使车辆驾驶员能安全驾驶。此外,不需要单独的结构来防止闪现雾化,从而实现简单的产品设计。

本发明包括对本文讨论的每个实施例和示例的各种修改。根据本发明,上面在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同等地应用于上述另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可以组合到上述每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的任何完全或部分组合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由于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以多种形式实施,所以还应该理解,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上述实施例不受前述描述的任何细节的限制,而是应当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理解,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界限内或这些范围和界限的等同的所有变化和修改因此都旨在被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