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镜总成的凸轮驱动的拨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9418发布日期:2019-06-15 00:4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用于镜总成的凸轮驱动的拨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后视镜,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将镜基板的反射表面移动通过预定角度的机构。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后视镜可结合车辆内部使用。一般来说,后视镜通过与挡风玻璃附接或附接到邻近于顶蓬的内部部件而安装在挡风玻璃附近。此类附接例如通过与镜外壳内部的致动机构联接的安装件来实现。基板与镜外壳附连,且通常配置成呈现车辆后部的景象的图像,且因此可通过外壳围绕安装结构的移动来调整。

在标准后视镜的情况下,基板通常是提供某个视角的棱镜型镜,所述基板在所述视角下以减小的光度反射所述镜的后向景象,以提供例如在夜晚驾车时适用的调光效果。在此类实施例中,基板的所调视角可处于相对于“正常”视角向上(即,朝向顶蓬)的预定角度。为了实现此类定位,后视镜包含各种类型的致动机构以在重新定位基板时提供用户控制。此类移动可通过操控控制杆来实现,所述控制杆可使致动机构在稳定位置之间移动,由此使基板相对于安装结构移动通过预定角度,所述安装结构以适当方式将基板定位在对应的观看位置。此外,致动机构可与安装件联接以允许外壳和基板相对于驾驶员的一般调整以供观看基板上可观看的图像。以此方式,致动机构可允许基板在稳定观看位置之间切换而无需改变所述位置自身,使得基板在夜晚模式提供与针对标准模式选择的大体上相同的景象。

一些现有致动机构通过可弹性变形弹簧板实现上述稳定位置之间的移动。一般来说,此类弹簧板包含弯曲区段以提供容纳部件在致动机构内部移动的挠曲区域。通过此类挠曲实现的弹簧力可将致动机构推到稳定位置中的一个。这些类型的结构在朝向两个稳定位置提供偏置力时可在朝向和远离稳定位置的方向上以变化的量提供力。具体地说,弯曲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形状可用于将所述机构固定在稳定位置中的一个中,包含使其不大容易通过例如施加于镜外壳的力而意外地移出此类位置。然而,在相对的位置,取决于特定弹簧力和其它内部力,所述机构可能容易无意中移出稳定位置,这可因用户通过抓握并移动外壳来调整镜的位置而引起。在标准棱镜情况下,此类无意的致动可造成不便。因此,可能还需要推进。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车用后视镜包含:基板,所述基板在其上具有反射表面;以及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与所述基板联接。所述致动机构包含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在其第一端处与所述基板可旋转地联接且具有第一销,所述第一销在与所述第一端平行且与所述第一端隔开的方向上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向外延伸。所述致动机构还包含拨动单元,所述拨动单元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位置固定且所述拨动单元可围绕轴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拨动单元包含限定第一轨道的第一凸轮主体,所述第一轨道在距所述轴线第一距离处具有第一端且在距所述轴线第二距离处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安装板的所述第一销与所述第一轨道可滑动地接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车用后视镜包含:基板,所述基板在其上具有反射表面;以及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与所述基板联接。所述致动机构包含: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在其第一端处与所述基板可旋转地联接,且其中具有在与第一端平行且与第一端隔开的方向上延伸的孔口;和拨动单元,所述拨动单元相对于基板的位置固定且所述拨动单元可围绕轴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拨动单元包含限定第一轨道的第一凸轮主体,所述第一轨道在距所述轴线第一距离处具有第一端且在距所述轴线第二距离处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呈细长构件形式的第一销与所述安装板中的孔口可滑动地接合,且从安装板的一侧向外延伸以与第一轨道可滑动地接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车用后视镜包含:基板,所述基板在其上具有反射表面;以及致动机构,所述致动机构与所述基板联接。所述致动机构包含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在其第一端处与所述基板可旋转地联接,且具有定位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外部的第一销端和定位在所述安装板的第二侧外部的第二销端,它们各自处于与所述第一端平行且与所述第一端隔开的方向上。所述致动机构还包含拨动单元,所述拨动单元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位置固定且所述拨动单元可围绕轴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拨动单元具有分别邻近于安装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分别限定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第一凸轮主体和第二凸轮主体,它们各自在距轴线第一距离处具有第一端且在距轴线第二距离处具有第二端,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销端与第一轨道可滑动地接合,且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销端与第二轨道可滑动地接合。

通过研究所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和了解本发明装置的这些和其它特征、优势和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后视镜的前透视图;

图2是其中包含图1的后视镜的车辆的内部的透视图;

图3是处于第一条件下的致动机构的前透视图;

图4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3的致动机构的前透视图;

图5是图3的致动机构的后透视图;

图6是图4的致动机构的后透视图;

图7是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图3的致动机构的后透视图,其中移除了其部分以示出额外的内部特征;

图8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7的移除了若干部分的致动机构的后透视图;

图9是致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10是包含图3的致动机构的图1的后视镜的分解图;

图11是其致动机构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图1的后视镜的侧视部分横截面图;

图12是其致动机构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1的后视镜的侧视部分横截面图;

图13是处于第一条件下的替代致动机构的前透视图;

图14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13的致动机构的前透视图;

图15是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图13的致动机构的后透视图;

图16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13的致动机构的后透视图;

图17是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图13的致动机构的前透视图,其中移除了其部分以示出额外的内部特征;

图18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17的移除了若干部分的致动机构的前透视图;

图19是致动机构的拨动单元的前透视图;

图20是拨动单元的后透视图;

图21是组装在后视镜内的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图13的致动机构的侧视部分横截面图;

图22是其致动机构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21的后视镜的侧视部分横截面图;

图23是其致动机构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可用于图1的后视镜中的另一替代致动机构的侧视部分视图;

图24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23的致动机构的侧视部分横截面图;

图25是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另一替代致动机构的后透视图,所述致动机构类似地可用于图1的后视镜中;

图26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25的致动机构的后透视图;

图27是处于第一条件与第二条件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图25的致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28是图25的致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29是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又一替代致动机构的侧视图,所述致动机构可用于图1的后视镜中;

图30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图29的致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31a是在组装期间的另一替代致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31b是处于第一条件下的图31a的致动的透视图,所述致动机构可用于图1的后视镜中;

图32是处于第二条件下的致动机构的透视图;以及

图33是图31b的致动机构的另一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本文中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和其派生词应与如图1中定向的装置有关。然而,应理解,装置可采用替代定向和步骤顺序,除非明确地指定为相反情况。还应理解,附图中所示且在下文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概念的示范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书另外明确陈述,否则与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有关的具体尺寸和其它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

如图1到11所示,附图标号10一般标示可用于车辆12内的后视镜。后视镜10包含:基板46,所述基板在其上具有反射表面49;和致动机构18,所述制动机构与基板46联接。致动机构18具有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在安装板20的第一端22处与基板46可旋转地联接,且进一步具有第一销24,所述第一销在与第一端22平行且与所述第一端隔开的方向上从安装板20的侧26向外延伸。拨动单元28相对于基板46的位置固定,且可围绕轴线30在第一位置(图3)与第二(图4)位置之间旋转。拨动单元28包含限定第一轨道34的第一凸轮主体32,所述第一轨道在距轴线30第一距离52处具有第一端50,且在距轴线30大于第一距离52的第二距离54处具有第二端53。安装板20的第一销24可滑动地收纳于第一轨道34内。

如图2所示,后视镜10可结合车辆内部36使用。具体地说,后视镜10可通过与挡风玻璃38自身附接或附接到邻近顶蓬40的内部部件(其可例如包含车辆框架的一部分、车辆面板或其它支撑结构)而邻近于车辆12的挡风玻璃38安装。此类附接通过安装臂42来实现,所述安装臂如所描述与车辆12联接,且如下文进一步解释通过延伸穿过外壳14(图1)中的开口44(图5)来与致动机构18联接。与开口44相对,基板46定位于外壳14的开放侧76(图10)上方。基板46大体上配置成向车辆12的驾驶员呈现车辆12后部的图像(反射或视频,如上所述),且因此可通过外壳14相对于安装臂42的移动进行调整。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板46可呈大体上为透明材料的棱镜基板形式,其具有锥形形状和内部反射表面。以此方式,如下文进一步描述,上文所描述的拨动单元28(图5)的旋转可引起外壳14和基板46在向下成角度位置与向上定向位置之间的旋转,在所述向下成角度位置,从高度反射表面反射出来的图像朝向车辆12的后部定向,从而可被驾驶员看见,在所述向上定向位置,高度反射表面反射顶蓬40的图像,外部抛光表面朝向车辆12的后部反射图像。一般来说,通过抛光表面代替镜面表面,此布置允许分开的白天和夜晚模式,其中向上定向位置向驾驶员呈现较暗淡图像。

在另一实施例中,基板46可包含沿着其部分或全部的视频显示器,使得后视镜10可称作全显示镜。包含这种显示器的基板46在本文中可被称为“显示器基板46”,且可能能够在显示器处于主动状态时显示车辆12的后部视野的镜像(可以通过适当定位的摄影机等捕获)。这种图像可以大体复制能够从典型的镜获取的内容且能够补充有显示器基板46上呈现的其它信息。结合此类显示器基板46,可应用反射表面49(图1),从而将显示器作为具有特性的涂层或单独元件进行覆盖以提供反射的图像以及准许从中可见显示器基板46的视频图像。

存在反射表面49准许基板46在显示器待用时用作标准后视镜(即无需观察显示图像),显示器待用的情况例如可能发生在相关车辆12未运行或者在显示器基板46的供电中断时。然而,当处于主动状态时,在显示器基板46之上存在反射表面49能够使得由反射表面49反射的图像与显示器基板46上呈现的图像冲突。为了缓和这种图像冲突,基板46能够定位成使得反射表面49朝向驾驶员反射顶蓬40的图像。由于车辆顶蓬大体是一致的非反射性材料,因此此类图像可能不大与显示器基板46的视频图像冲突。

借助于图3到12所示的致动机构18,包含拨动单元28的后视镜10可允许用户针对所要的镜10的用途而控制基板46在上文所描述的向下与向上定向位置之间的重新定位,这取决于基板46的类型。此类移动可通过例如在图11中示出的第一位置到图12中示出的第二位置之间操控控制杆91来实现,这可使致动机构18从第一稳定配置(图11)改变到第二稳定配置(图12),这继而使外壳14和基板46相对于安装臂42移动通过预定角度。在一实例中,此类移动可达介于约4°与1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约为7°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约为4.5°的向上(即,朝向顶蓬40)角度84(图12)。

如图11到12的横截面图中所示,安装臂42可通过借助球窝式联接件48与致动机构18的安装板20附接来与所述致动机构联接。此布置可允许上述对基板46的一般调整,从而相对于驾驶员将基板46定位在所要位置处以供在例如“白天”模式中观看基板46上可观看的图像。如下文进一步描述,控制杆91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动例如可使外壳14相对于安装板20移动,同时安装板20大体上保持静态。此配置可允许基板46在通过致动机构18的上述稳定条件提供的基板46的位置之间切换而不改变位置自身。

返回到图1和2以及图10和11,外壳14被示为单件单元的形式,且可进一步由单件注塑模制塑料等制成,但其它的材料是可能的。基板46可借助于边框74或其它辅助外壳零件联接到外壳14,以将基板46固定在外壳14的开放侧76上。在另一实例中,基板46可在开放侧76上直接联接到外壳14。在任一实例中,外壳14被构造成使得内腔16具有足够的深度以保持其内部结构,包含致动机构18和其它相关结构。

如图9和12所示,如上文所描述,安装板20在其第一端22处以可旋转方式与基板46联接。如图9所示,安装板20与支撑板56可旋转地联接,所述支撑板与肋68一体地形成。在所示的实例中,安装板20通过分别包含在安装板20和肋68中的一对互相接合的枢转元件23a、23b与支撑板56操作地联接。在图31和32所示的替代实施例中(下文进一步论述),销573可以延伸穿过肋68中的对准孔80,且通过安装板20的第一端22,以替换用于安装板20与支撑板56的旋转联接的枢轴元件23a、23b。在任一布置中,支撑板56接着与基板46刚性地联接,例如通过与包含基板46的组件70和额外相关联结构联接,包含与镜10和边框74的这些实施例的集成显示器相关联的那些结构,其可以与基板46组装在一起且可以支撑所述基板。在这种构造中,外壳14可以是大体上装饰性的,且可以例如通过搭扣配合等与组件70组装在一起。在替代性配置中,安装板20可以与外壳14直接联接,例如通过将互相接合的铰链部分并入到安装板20的第一端22中且收纳在外壳14中的对应位置内,或支撑板56可以与外壳14安装在一起。还如图11和12所示,安装板20可以大体上延伸穿过外壳14的竖直高度的大部分。

现在参考图3到12,致动机构18示出为可以通过拨动单元28的旋转(例如由控制杆91驱动)实现相关联后视镜外壳14和基板46的运动。如图所示,安装板20与支撑板56可旋转地联接在其第一端22上。如进一步所示,呈在本文中也被称作“凸轮销”24的形式的第一销24与安装板20在与第一端22隔开的位置处组装在一起。凸轮销24从安装板20的侧26向外延伸,以便收纳在凸轮主体32的轨道34内,所述轨道与拨动单元28的筒58固定在一起。筒58限定拨动单元28的与外壳14和基板46的位置固定在一起的部分。如图9中所示,此类联接是通过沿着轴线30通过拨动筒58且用支撑板56的肋68中的对应孔80组装拨动销72来实现。另外,控制杆91还从筒58延伸,使得操控杆91可导致筒58的旋转。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拨动单元28是可例如为整件模制塑料等的整体结构。借助于筒58围绕轴线30旋转,凸轮主体32在图3、5、7和11中所示的第一位置(其可对应于主动视频显示条件或夜晚模式,取决于后视镜10的特定实施方式)与图4、6、8和12中所示的镜10的向下成角度第二位置(其可与视频显示器的镜模式或标准模式相对应)之间围绕轴线30旋转角度82。

如图9中所示,凸轮销24也可通过肋68中的相应槽59收纳,所述槽位于安装板20和凸轮主体32外部。这种布置可以为致动机构18提供额外的稳定性,且可以通过将凸轮销24组装穿过槽59中的一个以及凸轮轨道34和安装板20,之后从安装板20的相对侧穿出以延伸穿过相对的凸轮轨道34且任选地进入相对的槽59中来进一步提供致动机构18的组装容易性。以类似方式,拨动销72可在支撑板56中的孔80中滑动且穿过拨动筒58并且与相对孔80接合以使拨动筒58与支撑板56保持在一起。如进一步所示,拨动销72的一部分可以带螺纹以与孔80中的一个内的类似螺纹配合,以将拨动销72与支撑板56牢固地组装在一起。在图31和32中所示的替代布置中(下文进一步论述),凸轮销524和拨动销572以及上文所论述的额外上部销573可布置成用于与支撑板556搭扣配合保持。

如图11和12中所示,轨道34限定围绕轴线30隔开一定角度的第一端50和第二端53,所述角度大体上对应于控制杆91在上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的角度84。另外,轨道34并入于凸轮主体32中,使得第一端50比第二端53离轴线30远。第二端53与轴线30之间的距离54与第一端50与轴线30之间的距离52的差异约等于轴线30相对于凸轮销24的所要移动,以实现支撑板56相对于安装板20的移动。以此方式,轨道34的向内延伸部分60限定于第一端50与第二端53之间。

如图11和12中进一步所示,筒58(图5)的旋转(例如通过控制杆91上的力)可导致凸轮主体32旋转角度84以实现凸轮主体32到图12中所示的第二位置的移动。此移动导致轴线30通过上述轨道34的形状朝向凸轮销24移动,由此使支撑板56移动角度84,如图12中所示。支撑板56到图11中所示的向上位置的对应返回可通过向控制杆91施加相反的力,从而使凸轮主体32在反向方向上旋转角度84,并使凸轮主体32返回到第一位置来实现。对应地,此使轴线30移动得距凸轮销24更远,从而使得支撑板56返回到图11中所示的原始位置。

如图3到12中所示,拨动单元28可包含在筒58的相对端上的相同凸轮主体32,以提供支撑板56相对于安装板20的稳定移动。为了实现与相对凸轮主体32的接合,凸轮销24延伸穿过安装板20,以便还延伸远离安装板20的与第一侧26相对的第二侧27。以此方式,凸轮销24可以上述方式分别与每个凸轮主体32中的轨道34接合。

如进一步所示,弹簧62可以固定在凸轮主体32与支撑板56之间,使得安装板20与拨动单元28的操作联接为拨动单元28提供两个稳定位置,其对应于外壳14的第一位置(图11)和第二位置(图12),它们彼此成角度地隔开角度84,所述角度可以在约5°与约10°之间(且在一个实施例中为约7°)。此外,外壳14围绕安装板20的此类旋转可通过拨动单元28旋转介于约45°与100°之间且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约55°的角度84来实现。

如上文所论述,拨动单元28的旋转驱动外壳14围绕安装板20的旋转,且相应地,驱动镜基板46自身向上或向下,这取决于拨动单元28旋转的方向。弹簧62可与凸轮主体32上的联接棘爪64接合,所述联接棘爪定位在移动得较接近于且接着移动远离弹簧62的相对联接棘爪66的点处,所述相对联接棘爪在拨动单元28在第一稳定位置与第二稳定位置(图11和12)之间旋转期间固定到支撑板56的肋68。相应地,在拨动单元28朝向旋转总角度84的中点旋转期间,此移动压缩弹簧62。

继续旋转,包含旋转到第二稳定位置(图12),允许弹簧62返回到相对较少压缩条件,因为联接棘爪64与66远离彼此移动。通过凸轮主体32的移动,特别是弹簧62的联接棘爪64随其的移动,而在弹簧62内引起的弹簧力使弹簧62在拨动单元28上朝向联接棘爪64所在的拨动单元28的拐点的侧施加扭矩。以此方式,且在适用的情况下,弹簧62继而向安装板20施加力矩,其维持凸轮销24抵靠轨道34的对应端50或53,且因此处于对应稳定位置。拨动单元28上的扭矩对抗此力,且继而向操作者提供关于致动机构18的状态的触觉反馈。通过将致动机构18配置成具有与拨动单元28的旋转相反的端点,弹簧62的弹簧力可促使拨动单元28旋转到其旋转端点(即,相对稳定位置)中的一个。可调谐弹簧62以为致动机构18且相应地为后视镜10提供上述稳定位置。本实施例中所示的弹簧62经成形以为未描绘的镜10的其它内部结构提供间隙和导线,包含在包含显示器时与基板46相关联的电缆等。弹簧62还成形为与凸轮主体32中的通道95接合,以在镜10处于第二稳定位置时使弹簧62稳定。

如所示出,弹簧62通过弹簧62自身的力维持与相应联接棘爪64和66相接合,其可具有大于棘爪64与66之间的间隔的自然形状。以此方式,弹簧62可在组装期间被压缩以在释放时配合在棘爪64和66内。弹簧62在凸轮主体32与支撑板56之间的联接的其它布置是可能的,包含弹簧62收纳在相应的突片等上,所述突片等可以分别模制或以其它方式与凸轮主体32和支撑板56固定在一起。如进一步所示,利用此类弹簧62的适当调谐,两个弹簧62可分开地安装在支撑板56的相应侧(即,支撑板56的分别邻近于安装板20的第一侧26和第二侧27的侧)上。或者,可包含单个弹簧62,例如在安装板20的第一侧26上。如上文所提及,在替代实施例中,安装板20可以与外壳14可旋转地联接。在这种布置中,弹簧62可以接合在如上所述的安装板20与外壳14的一部分(包含在其中形成的肋,其与本文中描述的支撑板56的肋68类似地相对于安装板20定位)之间。另外,设想安装板20与基板46和/或组件70的另一部分直接可旋转地联接的实施例,其中弹簧62联接在安装板20与基板46或组件70的相邻特征之间。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轨道34被结构化而使得向内延伸部分60在分别邻近于第一端50和第二端53的相应第一棘爪部分96和第二棘爪部分98之间以大体弧形方式延伸,所述第一棘爪部分和第二棘爪部分从轨道34的延伸部分60发散。以此方式,当凸轮销24在任一棘爪部分96、98内时,额外的内部摩擦存在于致动机构18内,其可进一步将镜10维持在所要向上状态(图11)或向下状态(图12)。具体地说,棘爪96和98被布置成大致垂直于安装板20相对于支撑板56的旋转方向延伸。以此方式,凸轮销24在相应稳定位置中在棘爪部分96和98内的存在用以对抗安装板20的旋转,且相应地,对抗基板46通过后视镜10的除控制杆91之外的任何部分的移动而离开稳定位置。具体地说,由使用者操控外壳14和/或基板46以调整基板46围绕安装臂42的位置可以在安装板20围绕支撑板56的旋转方向上在基板46上产生力。上文所描述的棘爪部分96和98的配置用以对抗此移动,使得在不意外移动致动机构18的情况下,在球窝接头48内实现所要调整。以此方式,不依赖于弹簧62来对抗这种意外移动,且弹簧有效地从安装板20解耦,使得出于对控制杆91提供所要触觉反馈的目的而对弹簧62的配置的调整不会影响致动机构18抵抗无意移动的能力。轨道34的其它布置是可能的,包含不具有所描绘的棘爪部分96、98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的布置。

如图3到10中进一步描绘,减震器90可以与凸轮主体32一起固定在某位置以在第一稳定位置和第二稳定位置中与支撑板56的相应特征接合。具体地说,减震器90在拨动单元28处于与后视镜10的第一稳定位置对应的位置时可接触肋68中的凹口97,且当拨动单元28处于与镜10的第二稳定位置对应的位置中时可接触支撑板56的主表面99的一部分。减震器90可包含弹性体或其它相对低硬度材料或由其组成,使得与凹口97和表面99的接触为拨动单元28且因此为整个致动机构18提供缓冲(当在弹簧62的力下移动到第一稳定位置或第二稳定位置时),且当致动机构18处于任一稳定位置中时减少或消除噪声和/或振动。

因此,通过拨动单元28的旋转来促进外壳14相对于安装臂42的移动,从而引起支撑板56围绕安装板20的第一端22的所要旋转。如上文所论述,外壳14限定了孔口(图11和12),所述孔口定位成邻近于安装板20,使得安装臂42能够通过其中,从而允许安装板20与安装臂42相联接,以相对于挡风玻璃38或顶蓬40将后视镜10保持在可调整位置。因此,上述外壳14相对于安装板20的相对移动使得外壳14(以及相应地,与其联接的基板46)以其围绕安装板20的第一端22旋转的形式移动。此类移动继而使基板46在上文所描述的向上位置(图11)与向下位置(图12)之间移动。如所示,此类定向可通过安装板20相对于外壳14旋转介于约4°与约1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约7°且在另一实施例中约4.5°的角度来实现,但此类角度可基于后视镜10的位置和结构而变化。

现在转到图13到22,示出了替代的致动机构118,其可以通过拨动单元128的旋转(例如,由控制杆191驱动)实现相关联后视镜外壳114(图21和22)的运动。如图19和20所示,安装板120与支撑板156可旋转地联接在其第一端122上。如进一步所示,销124在与第一端122隔开的位置处从安装板120的侧126延伸。销124收纳在凸轮主体132的轨道134内,所述轨道与拨动单元128的筒158固定在一起。筒158限定拨动单元128的例如通过与支撑板156联接而可旋转固定在外壳114内的部分。另外,控制杆191还从筒158延伸,使得操控杆191可以引起筒158的旋转。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拨动单元128是可例如为整件模制塑料等的整体结构。借助于筒158围绕轴线130旋转,凸轮主体132在图13、15、17和21中所示且与镜110的向上成角度位置对应的第一位置(其可对应于主动视频显示条件或夜晚模式,取决于后视镜10的特定实施方式)与图16、18、20和22中所示且与基板146的向下成角度位置对应的第二位置之间围绕轴线130旋转角度182(图22)。

如所示,轨道134限定围绕轴线130隔开一定角度的第一端150和第二端153,所述角度大体上对应于筒158的在上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旋转角度182。另外,轨道134并入于凸轮主体132中,使得第一端150比第二端153更接近于轴线130,第二端153与第一端150相对于轴线130距离的差异约等于轴线130相对于销124的所要移动,以实现支撑板156相对于安装板120的移动。以此方式,轨道134的向外延伸部分160限定于第一端150与第二端153之间。

如图21和22中进一步所示,筒158的旋转(例如通过控制杆191上的力)可导致凸轮主体132旋转角度184,以实现凸轮主体132到图22中所示的第二位置中的移动。此移动导致轴线130通过上述轨道134的形状而远离销124移动,由此导致支撑板156移动角度188,如图22所示。支撑板156到图21中所示的向上位置的对应返回可通过向控制杆191施加相反的力,从而使凸轮主体132在反向方向上旋转角度184,并使凸轮主体132返回到第一位置来实现。对应地,此旋转使轴线130移动得较接近于销124,从而使得支撑板156返回到图22中所示的原始位置

如进一步所示,弹簧162可以固定在凸轮主体132与安装板120之间,使得安装板120与拨动单元128的操作联接为拨动单元128提供两个稳定位置,其对应于外壳114的第一位置(图21)和第二位置(图22),它们彼此成角度地隔开角度188,所述角度可以在约4°与约10°之间(且在另一实施例中为约7°或约4.5°)。此外,外壳114围绕安装板120的此类旋转可通过拨动单元128旋转介于约45°与100°之间且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约55°的角度184来实现。

如上文所论述,拨动单元128的旋转驱动外壳114围绕安装板120的旋转,且相应地,驱动镜基板146自身向上或向下,这取决于拨动单元128旋转的方向。弹簧162可以固定到凸轮主体132上的联接点164,在拨动单元128在稳定位置之间的旋转期间(图21和22),所述联接点定位成移动地较接近于且接着移动远离安装板120,特别是弹簧162与安装板120的相对联接点166。相应地,在拨动单元128朝向旋转总角度184的中点旋转期间,此移动压缩弹簧162。继续旋转,包含旋转到第二稳定位置(图22),允许弹簧162返回到相对较少压缩条件,因为联接点164和166远离彼此移动。通过凸轮主体132的移动,特别是弹簧162的联接点164随其的移动,而在弹簧162内引起的弹簧力使弹簧162在拨动单元128上朝向联接点164、166所在的拨动单元128的拐点的侧施加扭矩。以此方式,且在适用的情况下,弹簧162继而向安装板120施加力矩,其保持凸轮销124牢固地抵靠轨道134的对应端150或153,且因此处于对应稳定位置。拨动单元128上的扭矩对抗此力,且继而向操作者提供关于致动机构118的状态的触觉反馈。通过将致动机构118配置成具有与拨动单元128的旋转相反的端点,弹簧162的弹簧力可促使拨动单元128旋转到其旋转端点(即,相对稳定位置)中的一个。可调谐弹簧162以为致动机构118且相应地为后视镜110提供上述稳定位置。

因此,通过拨动单元128的旋转来促进外壳114相对于安装臂142的移动,从而引起支撑板156围绕安装板120的第一端122的所要旋转。如上文所论述,外壳114限定了孔口(图21和22),所述孔口定位成邻近于安装板120,使得安装臂142能够通过其中,从而允许安装板120与安装臂142相联接,以相对于挡风玻璃38或顶蓬40将后视镜110保持在可调整位置。因此,上述外壳114相对于安装板120的相对移动使得外壳114(以及相应地,与其联接的基板146)以其围绕安装板120的第一端122旋转的形式移动。此类移动继而使基板146在上文所描述的向上位置(图21)与向下位置(图22)之间移动。如所示,此类定向可通过安装板120相对于外壳114旋转介于约5°与约10°之间且在一个实施例中约为7°的角度来实现,但此类角度可基于后视镜110的位置和结构而变化。

如图13到22所示,拨动单元128可包含在筒158的相对端上的相同凸轮主体132,以相对于安装板120提供支撑板156的更稳定移动。以此方式,安装板120可包含在其相对侧126和127上的两个销124,其可以上述方式分别与凸轮主体132中的每一个中的轨道134接合。在此实施例中,可例如在安装板120的第一侧126上包含单个弹簧162。或者,两个弹簧162可以分开地安装在安装板120的相应侧126和127上(利用这些弹簧162的适当调谐)。

在图23和24所示的替代实施例中,类似的凸轮主体232包含在致动机构218中的筒258的相对端上,所述致动机构通常与上文在图13到22中论述的类似。然而,如所示,轨道234经结构化而使得向外延伸部分260在分别邻近于第一端250和第二端253的相应第一棘爪部分270和第二棘爪部分272之间以大体弧形方式延伸,所述第一棘爪部分和第二棘爪部分从弧形部分260发散。以此方式,当销224在任一棘爪部分270、272内时,额外的内部摩擦存在于致动机构218内,其可进一步将对应后视镜210维持在所要向上状态(图23)或向下状态(图24)。

图25到28中示出了可与如图1和2所示的后视镜10一起使用的致动机构318的替代实施例。如所示,拨动单元328包含在拨动筒358的相对端上的相对安置的凸轮主体332,控制杆391固定在其上。凸轮主体332限定相同的叶片式轮廓334,其接合在支撑板356的肋368中的相应开口359内。叶片式轮廓334和对应开口359经成形以随着控制杆391的旋转沿偏心路径361在图25和26中分别示出的第一接合位置与第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凸轮主体332,且相应地移动拨动筒358。

偏心路径361包含在开口359的上侧355的相对端之间在水平方向352上移动上部叶片354。此移动至少部分地由下部叶片360a和360b队移动交替地驱动进入和离开上侧355,此种相对移动驱动上部叶片354远离与下部叶片360a或360b中的相应一个对应的上侧355端。如图28所示,拨动筒358与上部叶片354大体对准,使得上部叶片354的水平移动导致拨动筒358在水平方向352上的类似移动(图25)。如进一步所示,拨动筒358收纳在安装板320的下叉部374内,其在水平方向352上将安装板320的第一端322与拨动筒358固定在一起,同时允许拨动筒358垂直地移动,如由凸轮主体332的偏心路径361所指定,包含通过图27中所示的中间位置。以此方式,上部叶片354在开口359的上侧355的相对端之间的移动使得支撑板356相对于安装板320以类似于上文关于致动机构318论述的方式的方式旋转。

凸轮主体332的轮廓334和开口359的形状两者都可以成形为使得当下部叶片360a或360b中的任一个收纳在其中相对地定位上部叶片354的开口359的上侧部分355内时,凸轮主体332在开口359中维持锁定位置。如图25和26中所示,这些锁定位置与上文关于图11和12所论述的稳定位置相对应。以此方式,凸轮主体332的锁定位置可以与致动机构318的类似的稳定位置对应,其可以提供相关联基板的类似移动以供如上所述使用。

具体地说,轮廓334的形状分开地限定各个叶片354、360a和360b,其中开口359被成形为提供与轮廓334一起操作的棘爪396,以在稳定位置中提供凸轮主体332与开口359的搭扣配合接合。或者,在图29和30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修改的凸轮主体432的类似轮廓434在叶片454、460a和460b中可以限定地不太明显,使得在以其它方式类似地起作用的同时,压配用于建立对应的锁定位置。在并入于在其它方面类似于致动机构318的所示致动机构418中时,此类轮廓434类似地操作,以实现固定板456相对于安装板420的移动,但可提供更平滑的操作。

现在转到图31a到33,示出了致动机构518的实例,其在结构和操作方面类似于如上文关于图1到12所论述的致动机构18,且类似地可用于后视镜10。如上文所提及,在图31a和31b中所示的致动机构518的变型中,上部销573用于将安装板520与支撑板556围绕安装板522的第一端522可旋转地联接。如进一步所示,上部销573以及拨动销572和凸轮销524被布置成通过搭扣配合布置与致动机构保持在一起。具体来说,此类销524、572、573中的每一个包含头部575,所述头部具有比相应销524、572、573的其余部分更大的半径,且比在头部575的侧上的肋68中的孔或槽更宽。以此方式,当每个销524、572、573处于完全组装位置(图31b)时,相应头部575在其中的相关联孔或槽559周围的区域中邻接肋568,以防止销524、572、573以向内方式进一步移动。

为了防止销524、572、573的抽出,肋568并有多个卡扣突片577,所述多个卡扣突片各自包含形成于支撑板556的主表面599内的悬臂式主体部分579和在肋568旁边且与所述肋隔开地从其延伸的斜坡部分581。以此方式,销524、572、573可利用相关联孔或槽559放置到适当位置(图31a),且接着随着头部575朝向肋568的移动而向内滑动,从而借助于与斜坡部分581的接合使相应突片的主体部分579偏转,以允许头部575通过此移动而移动地与肋568接触,从而导致头部575移动经过斜坡部分581,在此点处,卡扣突片577的主体579返回到其自然位置,其中斜坡部分581在头部575的至少一部分上向内延伸以保持头部575抵靠肋568(图31b)。可通过向内手动偏转主体部分579而从此种位置移除销524、572、573,使得斜坡581清除头部575,从而允许销524、572、573被拉离肋568并移除。应注意,与槽559相关联的特定卡扣突片577可在槽559的方向上伸长,以在凸轮销524沿着槽559移动期间将凸轮销524保持在组装位置,所述移动由如图332所示的拨动单元528的旋转引起,其方式类似于上文关于图11和12所论述的方式。如图33所示,销524、572、573与头部575相对的端583可以是锥形的,以便在端583从相关联肋568突出的情况下,在与致动机构518组装在一起时促进与支撑板556和安装板520的组装。

在另一替代例中,在具有机动移动且因此不具有控制杆的全显示镜中,本文所描述的致动机构18、118、218、318和418可用于提供稳定位置且防止无意中移出此类稳定位置。此类机构的变型描述于同在申请中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案第15/053,252号和第15/053,290号中,所述申请案的整个公开内容特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应理解,任何所描述的过程或所描述过程内的步骤可与公开的其它过程或步骤组合以形成属于本发明装置的范围内的结构。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过程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理解为具有限制性。

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装置的概念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方法做出变型和修改,且还应当理解,这样的概念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涵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的措辞明确说明不是这样。

上面的描述仅被视作所示实施例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制作或使用所述装置的技术人员可对所述装置作出修改。因此,应理解,在图中示出且在上文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作说明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所述装置的范围,其范围由根据专利法的原则(包含等同原则)来解释的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