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多功能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7026发布日期:2018-08-21 16:5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公交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公交车多功能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公交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

而为了保证公交车的运载效率,公交车的座位数量有限,尤其是节假日或者上下班高峰期乘客较多,大多数的乘客只能站立在公交车上,为了保证这些乘客的安全,站立的乘客需要抓紧公交车的扶手。而当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握住扶手的乘客多随着车体晃动,更别提将随着携带产生的小型垃圾运送至车厢内设置的车载垃圾斗内。多数人可能会选择随意抛洒,直接导致车辆内的乘车环境被严重破坏,影响市容。并且,部分垃圾上携带有细菌或病毒,如果不及时进行杀菌处理,会使得多数乘客感染生病,造成损失。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公交扶杆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交车多功能扶手,该公交车多功能扶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针对性地将乘客产生的小型垃圾收集回收,防止细菌扩散,保证了车厢内的乘车环境安全卫生,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载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交车多功能扶手,包括立杆、横杆、吊杆以及吸尘机构;其中,

多根立杆竖直设置,横杆两端分别架设在相邻的两根横杆上,吊杆的一端套设在横杆上,另一端垂向车厢地面;

自横杆的一端至另一端,再过渡至立杆顶端,最后至立杆底端形成有主风道;吊杆顶端与主风道之间连通形成有支风道,支风道延伸至吊杆底端并安装有吸尘口;主风道的一端端口敞口,另一端端口连接有吸尘机构;

吸尘机构内设置有消毒灯具,吊杆为可伸缩吊杆;支风道与主风道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风门,并且,吊杆上分别设有单独控制风门开启或关闭的开关按钮。

优选地,主风道上靠近敞口的一端形成l形管,l形管向上弯曲且顶端通过密封盖封口。

优选地,吸尘机构为吸尘器且吸尘器具有便捷更换的吸尘回收仓。

优选地,吊杆包括套设在横杆上的吊管和连接吊管的吊环;其中,吊管内部中空形成与主风道连通的支风道,并且,吊管上靠近吊环的位置形成有吸尘口。

优选地,吊管外部设有收集桶且使得吸尘口置于收集桶中。

优选地,收集桶为透明桶。

优选地,吊环上形成有与乘客握持时手掌手指相贴合的接触面。

优选地,接触面外部可拆卸地套设有海绵垫。

优选地,横杆顶端还设有弹性绑带。

优选地,立杆、横杆、吊杆的外部均包裹有一层防滑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多根立杆竖直设置,再将横杆两端分别架设在相邻的两根横杆上,吊杆的一端套设在横杆上,另一端垂向车厢地面;如此架设起车厢内扶杆的整个框架。其次,自横杆的一端至另一端,再过渡至立杆顶端,最后至立杆底端形成有主风道;吊杆顶端与主风道之间连通形成有支风道,支风道延伸至吊杆底端并安装有吸尘口;主风道的一端端口敞口,另一端端口连接有吸尘机构。这样,当吸尘机构人为触发或者自动开启后产生较大的吸力,此时主风道的敞口出向内吸风,可以将漂浮在车厢内的浮尘吸入风道后收集至吸尘机构内;与此同时,多个支风道同样产生吸附力,将站立扶着扶杆的乘客的手中的小型垃圾吸入风道并同样传递至吸尘机构中暂存。当其内部收集的杂物较多后一次性取出处理回收。如此这般,行驶的公交车车厢内部清洁卫生,没有四处乱扔的杂物影响环境,提升了乘车体验和乘坐舒适度。而部分垃圾上携带有细菌或病毒,通过吸尘机构内设置的消毒灯具可以对这类垃圾集中消毒,防止细菌或病毒在车厢内传播,使得乘客感染生病。同时,通过单独的开关按钮来控制风门的开启或关闭,使得单条支风道可以针对性地单独对单个区域进行吸尘,大大提升了吸附力,优化了吸尘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公交车多功能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杆2-横杆

3-主风道4-支风道

5-吸尘器6-吊管

7-吊环8-吸尘口

9-收集桶10-弹性绑带

11-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顶、底、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公交车多功能扶手,包括立杆1、横杆2、吊杆以及吸尘机构;其中,

多根立杆1竖直设置,横杆2两端分别架设在相邻的两根横杆2上,吊杆的一端套设在横杆2上,另一端垂向车厢地面;

自横杆2的一端至另一端,再过渡至立杆1顶端,最后至立杆1底端形成有主风道3;吊杆顶端与主风道3之间连通形成有支风道4,支风道4延伸至吊杆底端并安装有吸尘口8;主风道3的一端端口敞口,另一端端口连接有吸尘机构;

吸尘机构内设置有消毒灯具,吊杆为可伸缩吊杆;支风道4与主风道3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风门,并且,吊杆上分别设有单独控制风门开启或关闭的开关按钮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多根立杆1竖直设置,再将横杆2两端分别架设在相邻的两根横杆2上,吊杆的一端套设在横杆2上,另一端垂向车厢地面;如此架设起车厢内扶杆的整个框架。其次,自横杆2的一端至另一端,再过渡至立杆1顶端,最后至立杆1底端形成有主风道3;吊杆顶端与主风道3之间连通形成有支风道4,支风道4延伸至吊杆底端并安装有吸尘口8;主风道3的一端端口敞口,另一端端口连接有吸尘机构。这样,当吸尘机构人为触发或者自动开启后产生较大的吸力,此时主风道3的敞口出向内吸风,可以将漂浮在车厢内的浮尘吸入风道后收集至吸尘机构内;与此同时,多个支风道4同样产生吸附力,将站立扶着扶杆的乘客的手中的小型垃圾吸入风道并同样传递至吸尘机构中暂存。当其内部收集的杂物较多后一次性取出处理回收。如此这般,行驶的公交车车厢内部清洁卫生,没有四处乱扔的杂物影响环境,提升了乘车体验和乘坐舒适度。而部分垃圾上携带有细菌或病毒,通过吸尘机构内设置的消毒灯具可以对这类垃圾集中消毒,防止细菌或病毒在车厢内传播,使得乘客感染生病。同时,通过单独的开关按钮11来控制风门的开启或关闭,使得单条支风道可以针对性地单独对单个区域进行吸尘,大大提升了吸附力,优化了吸尘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风道3上靠近敞口的一端形成l形管,l形管向上弯曲且顶端通过密封盖封口。这样,可以在不需要吸尘的时候将敞口封闭,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落入风道中堵塞风道。同时,封闭后还可以增加多个支风道的吸尘风力大小,提升吸尘效果;而如果风道内部堵塞就可以将敞口敞开,通过气流鼓动将堵塞物排出,省时省力。

上述的吸尘机构为吸尘器5且吸尘器5具有便捷更换的吸尘回收仓。

此外,为了优化该公交车多功能扶手的吊杆结构,优选地,吊杆包括套设在横杆2上的吊管6和连接吊管6的吊环7;其中,吊管6内部中空形成与主风道3连通的支风道4,并且,吊管6上靠近吊环7的位置形成有吸尘口8。

为了便于暂时存放小型的随身垃圾,等待被吸尘机构吸走,优选地,吊管6外部设有收集桶9且使得吸尘口8置于收集桶9中。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及时对收集桶9内的垃圾进行清理,防止具有气味的垃圾在敞口环境下扩散影响乘客的身心健康,优选地,收集桶9为透明桶。这样,收集桶9内还有多少垃圾未做清理便一目了然。

另外,为了提高站立乘客手握住该公交车多功能扶手的舒适性,防止轻易手部打滑而摔倒受伤,优选地,吊环7上形成有与乘客握持时手掌手指相贴合的接触面。

更进一步的,优选接触面外部可拆卸地套设有海绵垫。

当个头较高的乘客在使用常见的扶杆时会出现手臂过渡悬吊甚至是无法伸展开来,无形中会加速胳膊的酸胀,降低乘坐体验,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优选地,横杆2顶端还设有弹性绑带10。

为了避免乘客握住该公交车多功能扶手时打滑,优选地,立杆1、横杆2、吊杆的外部均包裹有一层防滑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