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2613发布日期:2018-08-21 19:4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汽车防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造成的冰雪路面给行车带来困难,易出现交通事故,甚至高速公路关闭。其主要原因是冰雪路面摩擦系数低,降低了汽车轮胎的摩擦力,使汽车轮胎该刹车时刹不住车,该爬坡时爬不上坡;给车辆的安全行驶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开发生产一种用于进行车辆行驶的防滑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滑装置,通过将本发明的防滑装置安装在车轮毂内,解决了现有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打滑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防滑装置,包括固定件和防滑杆组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内环和外环;

其中,所述内环的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第一贯穿孔和若干第一对孔;所述第一贯穿孔上固定有一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开口处配合装设有一螺杆;

其中,所述外环的侧壁上均布设有与第一贯穿孔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以及与第一对孔相对应的第二对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上固定有一第一弹性机构;

所述内环与外环通过支撑管与第一弹性机构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机构的一端并位于外环外侧位置配合连接有一卡件;所述卡件包括一与车轮毂内侧面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表面上均布设有若干纵向加强筋和若干横向加强筋,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表面上还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表面上固定有一与第一弹性机构相配合的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一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与车轮毂内侧面相配合的弧形卡板;

所述防滑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连接设有一套杆;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上设有与第一对孔相配合的第三对孔,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有一与内环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槽;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弧形板,第三弧形板上设有与第二对孔相配合的第四对孔,所述第三弧形板上设有一与外环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槽;

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表面设有一抓地件,所述抓地件包括一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一端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内配合装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盲孔底部之间固定有一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一与抓地板,所述抓地板与第二圆柱体之间固定有一第二弹簧,所述支撑柱贯穿通过第二弹簧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孔、第二对孔、第三对孔和第四对孔均包括两相邻的贯穿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包括一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限位环,所述圆管内设有一第二限位环,所述圆管内且位于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设有一与圆管相配合的第三圆柱体,所述第三圆柱体远离第一限位环的一端面上通过一第三弹簧连接有一活动柱;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均为一圆环;通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对第三圆柱体的运动空间进行限制。

其中,所述活动柱的外径较支撑管的内径小0.1-1cm;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径较第一圆柱体直径大0.1-1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为一矩形块。

进一步地,所述抓地板为一曲面板或球面结构板;所述抓地板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支撑层、缓冲层、固定层和接触层;

所述接触层为一耐磨橡胶层,所述接触层上均布设有若干花纹块,花纹块增大摩擦力提高耐磨橡胶层耐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的数量均为3-12个。

进一步地,所述套杆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的一表面上,所述外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的一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板包括第一基板层、缓冲层和接触层;第一基板层通过缓冲层与底面接触层相连接;

所述接触层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布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面积为0.01-0.1cm2,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1-0.15cm;所述凹槽的槽口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菱形;通过凹槽提高了接触层与车轮毂内壁的接触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包括若干第四弹簧和填充物;若干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基板层的外表面,若干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底面接触层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基板层和底面接触层之间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橡胶或帘布或棉布。

进一步地,本发明防滑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s01、将所述内环与外环通过支撑管与第一弹性机构配合连接组装;

ss02、使用组装固定座将所述第一弧形板通过第一圆柱体与第一弹性机构相配合关系装配在内环与外环形成的固定件上;

ss03、调整第一弧形板的外侧面使之与车轮毂内侧面相契合;

ss04、通过调节螺杆的前进后退并利用第一弧形板卡住车轮毂内侧面将内环与外环组装件固定在车轮毂内;

ss05、使用螺栓通过述第一对孔、第二对孔、第三对孔和第四对孔将防滑杆组件固定在内环与外环形成的固定件上。

进一步地,使用螺杆进行调节时,进行螺杆拧紧时,螺杆的一端抵住活动柱的一端驱动活动柱沿圆管的内侧壁进行活动,活动柱通过第三弹簧推动第三圆柱体沿圆管的内侧壁进行活动,第三圆柱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圆柱体驱动第一圆柱体迁移从而使的第一弧形板与车轮毂内侧面紧密接触,并通过第一弧形板两侧的弧形卡板卡住车轮毂内侧面,由此将内环与外环组装件固定在车轮毂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调节螺杆进行紧固,从而将本装置牢牢卡在车轮毂内并通过第一弧形板两侧弧形卡板将第一弧形板卡在车轮毂内防止装置发生左右偏移的情况。

2、本发明通过安装在固定件有一防滑杆组件,在车辆运动过程中,通过防滑杆组件上由第二圆柱体、支撑柱、第一弹簧、抓地板和第二弹簧组成的抓地件,有效增大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车辆在易滑路面行驶产生打滑现象;

3、本发明的第一弧形板包括第一基板层、缓冲层和底面接触层,缓冲层由弹簧和填充物组成同时接触层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布若干凹槽,提高了第一弧形板的与车轮毂内壁接触的摩擦力,利用弹簧和填充物的弹性降低了第一弧形板与车轮毂内壁接触对车轮毂造成的损伤。

4、本发明的抓地板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支撑层、缓冲层、固定层和接触层组成,通过橡胶材质接触层上均布设有若干花纹块,提高了抓地板的耐磨性能的同时提高摩擦效果、防止抓地板损伤路面。

5、本发明内环通过螺杆和第一弹性机构与外环相连接形成固定件,同时防滑杆组件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分别与内环、外环相配合连接,提高了第一弹性机构的固定的牢固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防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滑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弹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弹性机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抓地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抓地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弧形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内环,2-外环,3-防滑杆组件,4-第一弧形板,11-第一贯穿孔,12-支撑管,13-螺杆,14-第一对孔,21-第二贯穿孔,22-第一弹性机构,23-第二对孔,31-第一固定座,32-第二固定座,33-套杆,34-第二圆柱体,35-支撑柱,36-抓地板,41-横向加强筋,42-纵向加强筋,43-弧形卡板,44-固定块,45-第一圆柱体,221-圆管,222-第一限位环,223-第三圆柱体,224-第二限位环,225-第三弹簧,226-活动柱,311-第二弧形板,312-第一弧形槽,313-第三对孔,321-第三弧形板,322-第二弧形槽,323-第四对孔,341-盲孔,342-第一弹簧,351-第二弹簧,361-支撑层,362-缓冲层,363-固定层,364-接触层,401,-第一基板层,402-缓冲层,403-底面接触层,4021-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1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汽车防滑装置,包括固定件和防滑杆组件3;固定件包括内环1和外环2;

其中,内环1的侧壁上均布设有若干第一贯穿孔11和若干第一对孔14;第一贯穿孔11上固定有一支撑管12,支撑管12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支撑管12的一端开口处配合装设有一螺杆13;

其中,外环2的侧壁上均布设有与第一贯穿孔11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21以及与第一对孔14相对应的第二对孔23;第二贯穿孔21上固定有一第一弹性机构22;

内环1与外环2通过支撑管12与第一弹性机构22配合连接;

第一弹性机构22的一端并位于外环2外侧位置配合连接有一卡件;卡件包括一与车轮毂内侧面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板4,第一弧形板4的内表面上均布设有若干纵向加强筋42和若干横向加强筋41,第一弧形板4的内表面上还设有一固定块44,固定块44的一表面上固定有一与第一弹性机构22相配合的第一圆柱体45,第一弧形板4的一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与车轮毂内侧面相配合的弧形卡板43;

防滑杆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座31和第二固定座32,第一固定座31和第二固定座32之间连接设有一套杆33;

其中,第一固定座31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二弧形板311,第二弧形板311上设有与第一对孔14相配合的第三对孔313,第二弧形板311上设有一与内环1相配合的第一弧形槽312;

其中,第二固定座32的一侧面设有一第三弧形板321,第三弧形板321上设有与第二对孔23相配合的第四对孔323,第三弧形板321上设有一与外环2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槽322;

第二固定座32的一表面设有一抓地件,抓地件包括一第二圆柱体34,第二圆柱体34一端开设有一盲孔341,盲孔341内配合装设有一支撑柱35,支撑柱35的一端与盲孔341底部之间固定有一第一弹簧342,支撑柱35的另一端设有一与抓地板36,抓地板36与第二圆柱体34之间固定有一第二弹簧351,支撑柱35贯穿通过第二弹簧351内。

优选地,第一对孔14、第二对孔23、第三对孔313和第四对孔323均包括两相邻的贯穿通孔。

优选地,第一弹性机构22包括一圆管221,圆管22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限位环222,圆管221内设有一第二限位环224,圆管221内且位于第一限位环222和第二限位环224之间设有一与圆管221相配合的第三圆柱体223,第三圆柱体223远离第一限位环222的一端面上通过一第三弹簧225连接有一活动柱226;

其中,第一限位环222和第二限位环224均为一圆环;通过第一限位环222和第二限位环224对第三圆柱体223的运动空间进行限制。

其中,活动柱226的外径较支撑管12的内径小0.1-1cm;

其中,第一限位环222的内径较第一圆柱体45直径大0.1-1cm。

优选地,第一固定座31和第二固定座32均为一矩形块。

优选地,抓地板36为一曲面板或球面结构板;抓地板36的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支撑层361、缓冲层362、固定层363和接触层364;

接触层364为一耐磨橡胶层,接触层364上均布设有若干花纹块,花纹块增大摩擦力提高耐磨橡胶层耐磨性能。

优选地,第一贯穿孔11和第二贯穿孔21的数量均为3个。

优选地,套杆33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座31的一表面上,外管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座32的一表面上。

优选地,第一弧形板4包括第一基板层401、缓冲层402和接触层403;第一基板层401通过缓冲层402与底面接触层403相连接;

接触层403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布若干凹槽;凹槽的槽口面积为0.01-0.1cm2,凹槽的深度为0.01-0.15cm;凹槽的槽口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菱形;通过凹槽提高了接触层403与车轮毂内壁的接触摩擦力。

优选地,缓冲层402包括若干第四弹簧4021和填充物;若干第四弹簧40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基板层401的外表面,若干第四弹簧4021的另一端固定在底面接触层403的内表面,第一基板层401和底面接触层403之间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为橡胶或帘布或棉布。

优选地,本发明防滑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s01、将内环1与外环2通过支撑管12与第一弹性机构22配合连接组装;

ss02、使用组装固定座将第一弧形板4通过第一圆柱体45与第一弹性机构22相配合关系装配在内环1与外环2形成的固定件上;

ss03、调整第一弧形板4的外侧面使之与车轮毂内侧面相契合;

ss04、通过调节螺杆13的前进后退并利用第一弧形板4卡住车轮毂内侧面将内环1与外环2组装件固定在车轮毂内;

ss05、使用螺栓通过述第一对孔14、第二对孔23、第三对孔313和第四对孔323将防滑杆组件3固定在内环1与外环2组装件上。

优选地,使用螺杆13进行调节时,进行螺杆13拧紧时,螺杆13的一端抵住活动柱226的一端驱动活动柱226沿圆管221的内侧壁进行活动,活动柱226通过第三弹簧225推动第三圆柱体223沿圆管221的内侧壁进行活动,第三圆柱体223的一端通过第一圆柱体45驱动第一圆柱体45迁移从而使的第一弧形板4与车轮毂内侧面紧密接触,并通过第一弧形板4两侧的弧形卡板43卡住车轮毂内侧面,由此将内环1与外环2组装件固定在车轮毂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