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和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100发布日期:2018-08-31 20:2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垫和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自行车实现了人们短距离的出行,公交车实现人们在某个站点的停靠,而汽车作为人们的出行工具,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驾驶,可以实现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快速到达,无需换乘或者倒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由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汽车作为出行工具。汽车座椅是人们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汽车座椅处在的部位,可分为: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汽车座椅的舒适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在驾驶途中的感受。而汽车座垫作为保护汽车座椅,维护人体健康的车居生活的必需品,对乘坐的汽车座椅的舒适度也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汽车座垫采用塑料、海绵、乳胶或者皮革等材料制成,使用时直接将汽车座垫安装在汽车座椅上,能够保证汽车座椅不容易变脏或者被尖锐物件划伤,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乘坐者的疲劳,满足乘坐者的驾驶体验。

但是现有的汽车座垫多采用单一的材料制成,软硬度不适中,对于驾驶人员的舒适度一般,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员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坐姿,极易产生疲劳,会对乘坐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造成身体的不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座垫的制成材料单一,驾驶人员长期乘坐不舒适,会对驾驶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座垫的乘坐舒适度不够,造成驾驶人员身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座垫,包括座垫本体;

所述座垫本体包括弹性的支撑部和柔软的包裹部,所述包裹部包裹在所述支撑部的外侧,所述包裹部的硬度范围为30a-70a。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本体包括第一座垫体和第二座垫体;

所述第一座垫体与座椅的座位连接,所述第二座垫体与座椅的背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座垫体的支撑部与大腿部接触处设有朝向第一座垫体弯曲的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座垫体的支撑部与臀部接触处设有远离第一座垫体弯曲的第二弧形部;

所述第二座垫体的支撑部与腰部接触处设有朝向第二座垫体弯曲的第三弧形部,所述第二座垫体的支撑部与背部接触处设有远离第二座垫体弯曲的第四弧形部,所述第二座垫体的支撑部与肩部接触处设有朝向第二座垫体弯曲的第五弧形部。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部上设有多个与人体穴位按摩的穴位点,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穴位点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部内设有电气石。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本体上设有贯穿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风孔均布在座垫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部远离座椅的一侧设有放置药品的药盒。

进一步的,所述座垫本体的与座椅接触的一侧设有与座椅连接的环扣与绑带。

进一步的,还包括座垫套;

所述座垫套套接在座垫本体的外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如上所述的座垫;

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安装位,所述座垫连接在安装位上。

本发明提供的座垫,所述支撑部具有弹性,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达到不同级别的弹性,所述包裹部包裹在支撑部的外侧,所述包裹部的软硬度也可调整,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制造合适的软硬舒适度的座垫,包裹部的硬度范围为30a-70a,包裹部的硬度值能够根据不同群体的驾驶员可灵活调整,满足驾驶员的舒适的驾驶体验,在长时间的驾驶后不会产生疲劳。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所述座垫连接在座椅的安装位上,满足驾驶员的舒适的驾驶体验,再长时间的驾驶后不会产生疲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的第一座垫体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的第二座垫体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的第一座垫体的包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的第二座垫体的包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座垫本体;101-支撑部;102-包裹部;103-第一座垫体;104-第二座垫体;105-第一弧形部;106-第二弧形部;107-第三弧形部;108-第四弧形部;109-第五弧形部;110-穴位点;111-通孔;112-通风孔;113-药盒;114-环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垫,所述座垫包括座垫本体100;所述座垫本体100包括弹性的支撑部101和柔软的包裹部102,所述包裹部102包裹在所述支撑部101的外侧,所述包裹部102的硬度范围为30a-70a。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座垫,所述支撑部101具有弹性,所述支撑部101可以为弹簧钢板,使用弹簧钢板作为支撑部101,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经过一定的加工,达到不同级别的弹性;所述包裹部102包裹在支撑部101的外侧,所述包裹部102的材料可以为硅胶,所述包裹部102的软硬度也可调整,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制造合适的软硬舒适度的座垫;包裹部102的硬度范围为30a-70a,在该硬度范围内的包裹部102能够满足驾驶员及乘坐者的乘坐舒适度的体验;包裹部102的硬度值能够根据不同群体的驾驶员及乘坐者可灵活调整,满足驾驶员的舒适的驾驶体验,在长时间的驾驶后不会产生疲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包裹部102的材料还可以为橡胶或者其他能够调节软硬度的材料,只要能够保证硬度范围在30a-70a之间即可。所述支撑部101的厚度一般设置在0.6cm-1.0cm,能够适应驾驶员及乘客的乘坐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本体100包括第一座垫体103和第二座垫体104;所述第一座垫体103与座椅的座位连接,所述第二座垫体104与座椅的背部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座垫体103与座椅的座位连接,能够对驾驶员及乘客的腿部及臀部进行疲劳的缓解,满足驾驶员及乘客对腿部及臀部的舒适感的需求,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所述第二座垫体104与座椅的背部连接,能够对驾驶员及乘客的背部进行疲劳的缓解,满足驾驶员及乘客对背部及肩部的舒适感的需求,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垫体103的支撑部101与大腿部接触处设有朝向第一座垫体103弯曲的第一弧形部105,所述第一座垫体103的支撑部101与臀部接触处设有远离第一座垫体103弯曲的第二弧形部106;所述第二座垫体104的支撑部101与腰部接触处设有朝向第二座垫体104弯曲的第三弧形部107,所述第二座垫体104的支撑部101与背部接触处设有远离第二座垫体104弯曲的第四弧形部108,所述第二座垫体104的支撑部101与肩部接触处设有朝向第二座垫体104弯曲的第五弧形部109。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座垫体103的支撑部101与大腿部接触的部位设有第一弧形部105,所述第一弧形部105朝向第一座垫体103的方向弯曲,驾驶员及乘客乘坐时,第一弧形部105能够将大腿托起,实现对驾驶员及乘客的腿部的疲劳的缓解;所述第一座垫体103的支撑部101与臀部接触处设有第二弧形部106,所述第二弧形部106朝向远离第一座垫体103的方向弯曲,驾驶员及乘客乘坐时,第二弧形部106能够将臀部托起,增大臀部的受力面积,减小臀部的疲劳;第一弧形部105与第二弧形部106的同时设置,能够将人体的大腿及臀部全部托住,人体坐在座位上时有利于重力的分配,增大臀部的受力面积,减小臀部的疲劳。所述第二座垫体104的支撑部101与腰部接触处设有第三弧形部107,所述第三弧形部107朝向第二座垫体104方向弯曲,能够对人体的腰部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座垫体104的支撑部101与背部接触处设有第四弧形部108,所述第四弧形部108朝向远离第二座垫体104的方向弯曲,能够使得人体的腰部的疲劳得到一定的缓解;所述第二座垫体104的支撑部101与肩部接触的部位设有第五弧形部109,第五弧形部109朝向第二座垫体104弯曲,所述第五弧形部109能够对人体的肩部进行一定的支撑,使得人体的肩部的疲劳得到一定的缓解;具体地,第三弧形部107、第四弧形部108与第五弧形部109的设置,是根据人体坐姿时的靠背力学原理设置,第二座垫体104能够将人体的腰部与肩部进行全面托住,改变普通座椅腰部悬空的状态,将人体靠背时的力量均匀分布,达到减缓疲劳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座垫体103的紧贴臀部的位置处可设置有110±5度角,结合接触大腿的支撑部101的第一弧形部105,实现将人体的大腿与臀部全部托住,实现对人体重力的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部102上设有多个与人体穴位按摩的穴位点110,所述支撑部101上设有多个通孔111,所述通孔111与穴位点110对应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包裹部102上设有穴位点110,所述支撑部101上设有与穴位点110相对应的通孔111。支撑部101上设有通孔111,即将支撑部101设置成镂空状,可以调整支撑部101的弹性,且能够减轻支撑部101的重量,同时能够为包裹部102上的穴位点110提供缓解软硬度的可能,方便包裹部102上的穴位点110调节软硬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穴位点110按照人体的穴位分布设置,主要为背部的膀胱经左右两边经上的穴位,如背部的附分穴、风门穴、膈关穴等,可以减少背部疼痛、手臂麻木、脊背僵硬等疾病;还如腰部的肾俞穴、胞盲穴等,可以减少腰脊僵硬、腰痛等疾病;再比如,臀部的中膂穴、上髎穴、会阳穴等,可以治疗痢疾、痔疮、运动不灵且疼痛等疾病,通过设置相应的穴位点110,能够对人体的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促进经络血液循环,使得抗疲劳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部102内设有电气石。

所述包裹部102内设有电气石,电气石能释放出丰富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每1000g的硅胶中电气石的量为3%-5%,使包裹部102具有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有益于驾驶员及乘客的健康。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本体100上设有贯穿的通风孔112,所述通风孔1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风孔112均布在座垫本体100上。

如图1-6所示,所述座垫本体100上设有贯穿的通风孔112,所述通风孔112的数量为多个,若干个通风孔112能够使得产品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实现对座垫本身的透气,保证座垫本体100的异味的方便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部102远离座椅的一侧设有放置药品的药盒113。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包裹部102的与人体接触的一侧设有放置药品的药盒113,所述药盒113内可放置特殊配置的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给驾驶员很好的提神及养生的效果,在驾驶员长期保持坐姿的情况下,促进血液循环,并有效缓解驾驶员的疲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药盒113内还可放置普通的急救药品或者日常药品,如晕车药等,方便驾驶员及乘客在驾驶途中发生不适的状况时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药盒113的数量为多个,可根据驾驶员的使用便利性,将多个药盒113放置在驾驶员方便拿取的部位,方便驾驶员的及时拿取,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本体100的与座椅接触的一侧设有与座椅连接的环扣114与绑带。

如图6所示,所述座垫本体100与座椅接触的一侧设有环扣114及绑带,通过设置环扣114及绑带,能够调整座垫本体100在座椅上的位置,环扣114能够使得座垫本体100与座椅头枕的支撑杆相扣,能够实现对座垫的固定;座垫本体100通过绑带固定在座椅上,实现对座垫本体100与座椅的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座垫套;所述座垫套套接在座垫本体100的外侧。

所述座垫套套接在座垫本体100的外侧,对座垫本体10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证座垫本体100表面的清洁,需要清洗时,直接将座垫套拆卸即可,方便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座垫套采用皮具、网布、海绵等材料缝制的三d造型套,可拆卸方便清洗及更换中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如上所述的座垫;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安装位,所述座垫连接在安装位上。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所述座垫连接在座椅本体的安装位上,满足驾驶员的舒适的驾驶体验,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后不会产生疲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