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9221发布日期:2018-12-08 05:3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在越来越多的车用安全系统用在了汽车上,其中车载雷达就是一种非常受关注的车用安全技术。车载雷达可以通过对目标反射回波的检测,得到发射信号和反射回波信号的相位差值,从而计算出本车与其他车辆或者障碍物的距离和相对速度。

目前,汽车上所使用的车载雷达发射的波束宽度是固定的,相应地,其所检测的距离也是固定的。但是不同车速下,汽车刹车至停止的时间不一样;当汽车车速较低时,汽车的安全预警距离比较近,而汽车车速较高时,汽车的安全距离比较远。目前的汽车行车安全装置即车载雷达无法根据行车状态自适应地调整检测距离,这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是有隐患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装置及方法,其可以根据行车速度自适应地调整汽车的检测距离,提高汽车的行车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装置,包括车速传感器,处理器、警示装置和雷达天线,

所述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行车速度,其输出与处理器的输入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汽车行车速度,根据行车速度调取相应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并计算出相应的雷达波束宽度;用于接收雷达天线的目标反射回波信号并根据目标反射回波信号计算出目标距离;该处理器的波束控制输出与雷达天线的输入相连接,而雷达天线的检测输出与处理器的输入相连接;

所述雷达天线,用于接收处理器的波束调整指令并根据调整指令修改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

所述警示装置,用于接收处理器的报警控制指令并进行报警,所述处理器的报警输出与该警示装置的输入相连接。

所述车速传感器为gps或电磁车速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为dsp、微控制器或单片机。

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车速传感器获取汽车的行车速度,并将该行车速度传送至处理器;

步骤2、处理器根据汽车的行车速度调取与行车速度相适应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并计算出与该行车速度相适应的信号波束宽度;当该信号波束宽度与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不相同时,处理器向雷达天线发送波束调整指令;

步骤3、雷达天线根据波束调整指令进行信号波束宽度调整,然后发射与车速相适应的信号波束,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波信号;

步骤4、雷达天线将目标反射回波信号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对目标反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距离;

步骤5、处理器将得到的目标距离与步骤2中得到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当目标距离小于汽车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时,处理器向警示装置发送报警控制指令,警示装置进行报警。

本发明根据汽车的行车速度来调取与行车速度相适应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以及调整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当汽车车速较高时,安全预警距离阈值较大,此时雷达天线可以将发射的信号波束变窄,波束越窄能量越聚焦,能检测到更远距离的路面行车状态;当汽车车速较低时,安全预警距离阈值比较近,此时雷达天线可以将发射的信号波束展宽,能检测更多车道的行车状态。也就是说,本发明能够根据汽车的行车速度自适应地调整安全预警距离阈值和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使得雷达天线根据行车速度最优化地调整其检测性能,提高了汽车的行车安全,为汽车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装置,其包括车速传感器,处理器、警示装置和雷达天线,其中,车速传感器的输出和处理器的输入相连接,处理器的波束控制输出和雷达天线相连接,雷达天线的检测输出和处理器的输入相连接,处理器的报警输出和警示装置的输入相连接。

所述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行车速度,其可以采用gps或电磁车速传感器,此外,行车速度也可以采用汽车总线提供的车速。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汽车行车速度,根据行车速度调取相应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并计算出相应的雷达波束宽度;用于接收雷达天线的目标反射回波信号并根据目标反射回波信号计算出目标距离。该处理器可以采用dsp、微控制器或单片机。

所述雷达天线,用于接收处理器的波束调整指令,并根据调整指令修改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

警示装置,用于接收处理器的报警控制指令并进行报警。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装置,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车速传感器获取汽车的行车速度,并将该行车速度传送至处理器;

步骤2、处理器根据汽车的行车速度调取与行车速度相适应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并计算出与该行车速度相适应的信号波束宽度;当该信号波束宽度与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不相同时,处理器向雷达天线发送波束调整指令;

步骤3、雷达天线根据波束调整指令进行信号波束宽度调整,然后发射与车速相适应的信号波束,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波信号;

步骤4、雷达天线将目标反射回波信号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对目标反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距离;

步骤5、处理器将得到的目标距离与步骤2中得到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当目标距离小于汽车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时,处理器向警示装置发送报警控制指令,警示装置进行报警。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本发明根据汽车的行车速度来调取与行车速度相适应的安全预警距离阈值,以及调整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当汽车车速较高时,安全预警距离阈值较大,此时雷达天线可以将发射的信号波束变窄,波束越窄能量越聚焦,能检测到更远距离的路面行车状态;当汽车车速较低时,安全预警距离阈值比较近,此时雷达天线可以将发射的信号波束展宽,能检测更多车道的行车状态。也就是说,本发明能够根据汽车的行车速度自适应地调整安全预警距离阈值和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使得雷达天线根据行车速度最优化地调整其检测性能,提高了汽车的行车安全,为汽车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行车安全调整装置及方法,其能够根据汽车的行车速度自适应地调整安全预警距离阈值和雷达天线发射的信号波束宽度,使得雷达天线根据行车速度最优化地调整其检测性能,提高了汽车的行车安全,为汽车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淼;秦牧云;张贻雄;陈思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镭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8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