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4833发布日期:2018-11-07 07:4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动轮毂。

背景技术

电动轮毂技术也被称为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其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制动装置、减震装置等一起整合到车轮的轮毂内,使得车辆的机械部分大为简化,从而采用电动轮毂驱动的车辆可以获得更好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传动效率也要高出不少。然而,电动整车的功率、系列要求繁多,而且轮毂电机是直接配置于车轮上,其工作的环境恶劣,面临水、灰尘等多方面影响,在设计上也需要为电动轮毂单独考虑密封、减震、散热等问题,影响了电动轮毂及整车的生产、质量、和标准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电动轮毂,由若干标准化的电机灵活组合成驱动机构,满足各种整车功率要求。

一种电动轮毂,包括电机主体、由电机主体驱动的轮毂主体、以及连接电机主体与轮毂主体的传动机构,所述电机主体包括若干电机,每一电机具有一输出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太阳轮以及若干与太阳轮相啮合的行星轮,每一行星轮与一电机的输出轴相枢接并同步转动,所述太阳轮与轮毂主体相连接并同步转动。

较佳地,所述电机的数量为2~12个,单个电机的功率为0.5~15kw。

较佳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一固定的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轴孔,所述太阳轮固定套接于一驱动轴上,驱动轴的一端穿过轴孔伸出至壳体之外与轮毂主体连接。

较佳地,所述壳体是油密封的,内部充有冷却润滑油、外部设有散热片。

较佳地,所述驱动轴上固接有蓝盘,所述轮毂主体连接于蓝盘上。

较佳地,所述轮毂主体为一体机构,包括轮毂、环套于轮毂上的弹性圈、环套于弹性圈上的刚性圈、以及环套于刚性圈上的轮胎,所述轮毂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蓝盘上。

较佳地,所述壳体固定于车体上,壳体内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内设有轴承,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插接于轴承内。

较佳地,所述电机固定于壳体内,并环绕轴套设置。

较佳地,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伸出壳体之外并插接于一轴套内,所述轴套内设有轴承支撑驱动轴的转动,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于轴套上。

较佳地,所述电机固定于壳体内,并环绕驱动轴设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机轮毂的电机主体由若干电机构成,每一电机与一行星轮连接,经过减速传动后最终由太阳轮驱动车轮,结构简单,易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而且可以任意组合不同数量和规格的电机以满足各种车辆的驱动要求,应用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轮毂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动轮毂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动轮毂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电动轮毂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电动轮毂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电动轮毂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轮毂电机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图1-3所示为本发明电动轮毂的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轮毂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0、传动机构20、驱动轴30、以及轮毂主体40。其中,所述电机主体10固定设置,作为驱动机构用于产生扭矩。如图1及3所示,本实施例每一电动轮毂的电机主体10由6个电机构成,所述6个电机配置于轮毂主体内,对于车辆的一对电动轮毂来说,在结构上镜像相同。所述传动机构20连接电机主体10与驱动轴30,在两者之间减速传动。所述驱动轴30与轮毂主体40相连接,带动轮毂主体40以合理的速度转动,驱动车辆以适当的速度,如40~200公里/小时行驶。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电动轮毂共用驱动轴30,以使两个车轮同步转动。较佳地,所述车体包括一固定的轴套50,所述轴套50位于两个车轮之间并环套驱动轴30,轴套50的两端内分别设有轴承52,支撑驱动轴30的转动。

所述电机主体10由多个电机12构成,每一电机12具有一输出轴14。所述各电机12的输出轴14可以直接与传动机构20连接,也可经过各型减速器与传动机构20连接。较佳地,所述各电机12为高速电机,如直流无刷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磁阻电机、步进电机等,体积小且重量轻,电机12与传动机构20之间设置有减速器,以降低传动机构20的输入转速。所述电机12的数量n较佳地为2~12个,单个电机12的功率w较佳地为0.5~15kw。如此,单个轮毂电机的功率,也即单轮功率w为n*w,即1~180kw。若整车的轮毂电机的数量为n,那么整车功率为n*w,根据车型以及车辆驱动方式的不同,整车的轮毂电机的数量n可以是1~30个,所以整车功率为1~5400kw。

本发明轮毂电机的电机主体10由多台小电机12构成,结构简单,单台电机12的体积、功率可以更小,可以选用标准化的小电机,适合大规模、高质量、标准化生产,降低了轮毂电机的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电动轮毂通过不同规格、数量相组合的小电机12,可以形成各种不同大小、功率的电动轮毂,再配合驱动轮毂数的组合,整车功率低可实现1~5400kw,可满足各种类型车辆的驱动需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大、小、乘用、货运、载重、专用车型等。再另外,采用多个小电机12构成电机主体10,冗余度高,车辆不易因个别电机故障抛锚,有更好的安全保障,易于市场推广。

所述传动机构20优选地为行星轮结构,包括壳体22、以及设置于壳体22内的行星轮24与太阳轮26。较佳地,所述壳体22为油密封结构,内部充有冷却润滑油,外部有散热片,可起到润滑、散热、绝缘等多种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轴套50的端部,壳体22上形成有轴孔28(见图3),用于穿设驱动轴30。所述电机12固定于壳体22内,并环绕驱动轴30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20为一级行星轮结构,壳体22内设有一个太阳轮26、以及环绕太阳轮26并与之相啮合的若干行星轮24。所述太阳轮26固定套设于驱动轴30上;所述行星轮24的数量与电机12的数量相当,每一行星轮24与一电机12的输出轴14固定枢接。电机12启动时,带动行星轮24随输出轴14同步转动,进而驱使与行星轮24相啮合的太阳轮26转动。优选地,太阳轮26的齿数远大于行星轮24,太阳轮26的转速远小于行星轮24,如此传动机构20向外输出的转速得以进一步降低。

所述驱动轴30的末端穿过壳体22的轴孔28并向外伸出,用于与轮毂主体40相连接。所述轮毂主体40包括轮毂42、环套于轮毂42上的弹性圈44、环套于弹性圈44上的刚性圈46、以及环套于刚性圈46上的轮胎48。较佳地,所述轮毂42、弹性圈44、刚性圈46、以及轮胎48为固定连接的一体结构,所述驱动轴30的末端固定套接一蓝盘32,所述轮毂4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蓝盘32上,方便拆装与更换。其中,所述轮毂42、轮胎48外观与市面现有产品类似,其结构不再赘述;所述弹性圈44为高弹材料,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弹性材料,或拉簧、压簧、各种形式的弹簧,以及各种减振器等组成,支撑刚性圈46使电机12、驱动轴30、连同车体起到应有的减震效果;所述刚性圈46提供足够的刚性支撑,保证车轮外缘的圆度和刚度。

图4-6所示为本发明电动轮毂的另一实施例,图式中轮毂电机独立地配置于车轮内,如此每个车轮可以单独驱动、差速运行。类似地,本实施例电动轮毂包括电机主体10、传动机构20’、驱动轴30’、以及轮毂主体40,其中所述电机主体10、轮毂主体40与前一实施例结构相同,不再赘述。所述传动机构20’同样包括壳体22’、设置于壳体22’内的行星轮24以及太阳轮26,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每个电动轮毂的壳体22’固定连接于车身上,且有各自独立的驱动轴30’;所述驱动轴30’的一端伸出壳体22’之外,并通过蓝盘32与轮毂主体40连接,另一端则收容于壳体22’内。相应地,所述壳体22’内设置有轴套50’,较佳地所述轴套50’通过螺钉固定于壳体22’内。所述各电机12固定于壳体22’内,并环套轴套50’设置。所述轴套50’内设置有轴承52,所述驱动轴3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插接于轴承52内,防止所述驱动轴30’与轴承52脱落的止口、卡件为常规机构,在此不赘述。本实施例轮毂电机的壳体22’直接固定于车身上,轴套50’、轴承52、电机12设置于壳体22’内,驱动轴30’单独连接相应的轮毂42,不仅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更主要的是可以多轮独立驱动、差速运行,使得车辆的驱动更为灵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发明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