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3723发布日期:2019-02-10 14:03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是一种油箱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让不法分子们愿意以身试法去偷汽车油箱里的油。目前大多数汽车的油箱盖很容易就被易撬开,不法分子们用油管插入油箱中将油箱里的油抽出来,给车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由于卡车的油箱容量较小轿车而言更大,而且防盗性能也较差,因此卡车被偷油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是不同公司、不同型号的卡车的油箱加油口是不同的,导致卡车司机只能使用卡车制造商提供的配套的普通油箱盖,防盗性能不高,而且无法兼容市面上的防盗性能更高的油箱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性更广的用于卡车油箱加油口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加油管接口和锁定机构。加油管接口包括位于上部的油箱盖接头部和位于下部的防护漏筛部。油箱盖接头部用于安装普通的油箱盖。加油管接口的防护漏筛部包括防护连接部和漏筛部。防护连接部呈圆柱壳状,防护连接部下端设有环形的安装板部。漏筛部呈开口向上的壳体。油箱盖接头部同轴固定设置在安装板部的上侧外侧上。漏筛部同轴连接在防护连接部的安装板部的下侧内侧上。漏筛部的侧壁上沿其径向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的筛孔。漏筛部的底部上沿其轴向也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的筛孔。锁定机构设置在防护漏筛部的漏筛部的下部上,用于将本装置固定连接在相应的汽车油箱加油口中。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锁定机构包括卡销机构和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卡销机构伸出与相应的汽车油箱加油口形成卡接固定连接。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加油管接口的防护漏筛部的漏筛部的底部上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3个开口沿径向向外的卡销孔。

锁定机构还包括线齿轮主动轮、安装壳、无线控制芯片、电源和遥控器。无线控制芯片与驱动电机电连接,电源与无线控制芯片电连接,电源采用防爆电池。无线控制芯片和电源均设置在安装壳中。锁定机构的卡销机构有3组,3组卡销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卡销、传动杆和线齿轮从动轮。卡销的中部设有开口向内的螺孔,卡销滑动设置在漏筛部的卡销孔中。传动杆的外端设有与卡销的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线齿轮从动轮传动设置在传动杆的内端上。传动杆的中部为光杆段,传动杆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漏筛部的底部中,且与漏筛部的底部形成密封连接。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壳中,其电机轴向上伸出,线齿轮主动轮传动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壳从下向上旋合固定设置在漏筛部的下部上,与漏筛部密闭连接,线齿轮主动轮与各线齿轮从动轮相啮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结构简单,基于线齿轮传动,传动比大、体积小,通过遥控器实现固定连接安装,安装方便,不易拆卸;漏筛部设有筛孔,既能阻止偷油管伸入油箱内,又不影响加油使用,具有良好的防盗性。

(2)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的加油管接口的油箱盖接头部采用通用的标准普通油箱盖接头结构,可兼容市面上具有防盗性能的油箱盖,一方面司机使用普通的油箱盖配合本装置就能达到较高的防盗性能;另一方面,本油箱防盗装置还起到转接头作用,将市面上一些不同规格的油箱加油口转接成国内通用的油箱加油口,方便司机购买使用由第三方设计制造的防盗性能更高的油箱盖,与油箱盖联合形成多重防盗系统。

(3)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的加油管接口的防护漏筛部上部为防护连接部,能保护油箱盖接头部不易被破坏,进一步提高防盗性能。

(4)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的防护漏筛部的漏筛部安装后位于原卡车油箱加油口中,不易撬开,拆除难度较大,进一步提高了防盗性。

(5)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的驱动电机、无线控制芯片和电源密封设置在安装壳与防护漏筛部之间,油箱中的油无法接触到电控部分,安全性能好。

(6)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的卡销锁紧后牢固可靠,防盗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从图1的右前上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5为从图1的右前下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6现有的卡车油箱加油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从图6的下方观察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锁定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加油管接口1,

油箱盖接头部11,卡接环11-1,卡爪缺口11-1a,

防护漏筛部12,

防护连接部12-1,安装板部12-1a,

漏筛部12-2,筛孔12-2a,卡销孔12-2b,

锁定机构2,

卡销机构21,卡销21-1,限位部21-1a,传动杆21-2,线齿轮从动轮21-3,

驱动电机22,线齿轮主动轮23,安装壳24,

卡车油箱加油口10,挡圈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5、图8和图9,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包括加油管接口1和锁定机构2。

见图1至图5,加油管接口1包括位于上部的油箱盖接头部11和位于下部的防护漏筛部12。油箱盖接头部11采用通用的标准普通油箱盖接头结构,可兼容市面上具有防盗性能的油箱盖。油箱盖接头部11为上下贯通的圆筒状。油箱盖接头部11上部设有向内的卡接环11-1,所述卡接环11-1为油箱盖接头部11的筒壁上端向内翻折形成。所述卡接环11-1上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3个贯穿其上下的卡爪缺口11-1a。使用时相应的油箱盖的卡爪从卡爪缺口11-1a中向下伸入卡接环11-1的下侧,然后旋转油箱盖,使油箱盖上的卡爪与卡爪缺口11-1a错位,从而将油箱盖固定连接在油箱盖接头部11上。

防护漏筛部12包括防护连接部12-1和漏筛部12-2。防护连接部12-1呈圆柱壳状,防护连接部12-1下端设有环形的安装板部12-1a。漏筛部12-2呈开口向上的壳体。油箱盖接头部11同轴固定设置在安装板部12-1a的上侧外侧上。漏筛部12-2同轴连接在防护连接部12-1的安装板部12-1a的下侧内侧上。漏筛部12-2的侧壁上沿其径向设有若干贯穿其内外的筛孔12-2a。漏筛部12-2的底部上沿其轴向也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的筛孔12-2a。漏筛部12-2的底部上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有3个开口沿径向向外的卡销孔12-2b。

见图1至图5、图8和图9,锁定机构2包括3组卡销机构21、驱动电机22、线齿轮主动轮23、安装壳24、无线控制芯片、电源和遥控器。遥控器采用ev1527汽车遥控芯片。无线控制芯片采用im6300,无线控制芯片与驱动电机22电连接,电源与无线控制芯片电连接,电源采用防爆电池,当电池电量不足时,遥控器会收到无线控制芯片发出的提示信息,本实施例中提示信息为红灯闪烁。无线控制芯片和电源均设置在安装壳24中(图中未画出)。3组卡销机构2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卡销21-1、传动杆21-2和线齿轮从动轮21-3。卡销21-1的中部设有开口向内的螺孔,卡销21-1滑动设置在漏筛部12-2的卡销孔12-2b中。传动杆21-2的外端设有与卡销21-1的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线齿轮从动轮21-3传动设置在传动杆21-2的内端上。传动杆21-2的中部为光杆段,传动杆21-2的中部转动设置在漏筛部12-2的底部中,且与漏筛部12-2的底部形成密封连接。驱动电机22固定设置在安装壳24中,其电机轴向上伸出,线齿轮主动轮23传动设置在驱动电机22的电机轴上。安装壳24从下向上旋合固定设置在漏筛部12-2的下部上,并通过相应的密封圈与漏筛部12-2形成密闭连接,线齿轮主动轮23与各线齿轮从动轮21-3相啮合。

见图1至图9,本发明的防撬的油箱防盗装置使用时,将其放入卡车油箱加油口10内部,加油管接口1的防护漏筛部12的漏筛部12-2与卡车油箱加油口10的挡圈10-1的内侧之间留有2至4毫米的间隙。按下遥控器上的上锁按钮,无线控制芯片接收到遥控器的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22顺时针转动(参考图9),驱动电机22通过线齿轮主动轮23驱动各线齿轮从动轮21-3转动,从而使相应的各螺杆21-2转动,使卡销21-1在卡销孔12-2b中向远离驱动电机22的方向运动,也即使卡销21-1向外伸出,当卡销21-1的外端与卡车油箱加油口10的内壁相接触时,无线控制芯片检测到驱动电机22的电流变大,驱动电机22停止工作。此时各卡销21-1外端相应部位位于卡车油箱加油口10的挡圈10-1的下侧,达到上锁的目的,从而本油箱防盗装置无法从卡车油箱加油口10中取出,起到防盗作用。

如需要解锁,按下遥控器按上的解锁按钮,无线控制芯片接收到遥控器的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22逆时针转动(参考图9),驱动电机22通过线齿轮主动轮23驱动各线齿轮从动轮21-3转动,从而使相应的各螺杆21-2转动,使卡销21-1在卡销孔12-2b中向靠近驱动电机22的方向运动,也即使卡销21-1向内缩回,当卡销21-1的内端与卡销孔12-2b的底部相接触时,无线控制芯片检测到驱动电机22的电流变大,驱动电机22停止工作,达到解锁的目的,解锁后即可取出本油箱防盗装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