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1342发布日期:2019-03-14 00:2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动力驱动总成,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电驱动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其零件轻量化、零部件集成度和效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电机与减速器为两个独立的部件,通过法兰面螺栓、花键的方式进行连接和传递动力,且电机偏置于减速器的一侧。这种传统的动力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重复结构多,体积不规则,外形尺寸大,也不满足轻量化的要求,电机为悬臂结构,整体传动系统的刚度与强度一般,成本较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式电驱动系统,经过合理布局与优化结构,可以明显改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能提高传动效率、减小结构尺寸与重量、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改善电驱动系统的性能。

本发明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将电机输出轴齿轮(29)通过花键连接和卡簧固定在电机旋输出轴(1)上,并且电机输出轴(1)为空心结构,左输出半轴(33)可穿过电机输出轴(1)传递动力。该结构节约电机轴材料,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转动惯量,避免了加工空心齿轮轴,降低工艺难度,降低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动驱动系统中,电机输出轴(1)与差速器总成(20)、左输出半轴(33)同轴并且左输出半轴(33)从电机输出轴(1)内部穿过,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占用率更低,在汽车空间位置布置中更加灵活,同时该结构可以使箱体尺寸更小,质量更轻,从而节省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动驱动系统中,电机定子(8)、电机转子(9)、电机输出轴(1)、电机输出轴齿轮(29)、差速器总成(20)、一级减速输入齿轮(14)、一级减速输出齿轮轴(16)、二级减速齿轮(25)、差速器支撑(15)共用同一个壳体,且电机输出轴(1)与差速器总成(20)同轴,取代传统的偏置布置,使箱体(5)在工作的强度与刚度明显改善,提高系统整体的工作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动驱动系统中,左箱体(10)、右箱体(18)差速器支撑(15)、后端盖(6)组成,左箱体(10)通过螺栓(31)与差速器支撑(15)连接、后端盖(6)通过螺栓(7)与左箱体(10)连接,右箱体(18)通过螺栓(27)与左箱体连接,方便拆卸,利于维修保养。

在上述的一种集成式电动驱动系统中,差速器总成(20)与差速器支撑(15)、右箱体(18)采用轴承(26)、(21)连接,并通过调整垫片(24)调整轴承油隙和位置,保证装配精度,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驱动系统的外观图。

图2: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驱动系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其结构主要包括电机定子(8)、电机转子(9)、电机输出轴(1)、电机输出轴齿轮(29)、一级减速输入齿轮(14)、一级减速输出齿轮轴(16)、二级减速齿轮(25)、差速器总成(20)、左箱体(10)、右箱体(18)、差速器支撑(15)、左输出半轴(33)、右输出半轴(22)以及后端盖(6)组成,其中壳体部分包括左箱体(10)、右箱体(18)差速器支撑(15)、后端盖(6)组成组成。本发明主要功能是通过电机转子(9)转动,带动电机输出轴(1)转动,将动力传递到电机输出轴齿轮(29),再经过一级减速输入齿轮(14)、一级减速输出齿轮轴(16)传递到二级减速齿轮(25),通过螺栓(19)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20),同时实现减速增扭的作用,最后由差速器总成(20)将动力传递到左输出半轴(33)、右输出半轴(22),将动力分配至车轮上面。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这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机(6)、减速器(20)、差速器(11)以及箱体(5)组成。本发明主要功能是通过电机转子(9)转动,带动电机输出轴(1)转动,将动力传递到电机输出轴齿轮(29),再经过一级减速输入齿轮(14)、一级减速输出齿轮轴(16)传递到二级减速齿轮(25),通过螺栓(19)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总成(20),同时实现减速增扭的作用,最后由差速器总成(20)将动力传递到左输出半轴(33)、右输出半轴(22),将动力分配至车轮上面。本发明中电机输出轴(1)与差速器总成(20)同轴,并采用空心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白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1
技术公布日:2019.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