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1307发布日期:2019-03-14 00:21阅读:1037来源:国知局
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属于汽车内饰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调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驾乘舒适性具有极大影响。目前,常见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有两种,一种为矩形的,另一种则为圆形(或球形)的。

在圆形出风中风力的大小的调节主要通过风门翻转来实现,而风门的调节一般通过外挂的轮盘来操作,轮盘通过一系列的传动来驱动风门翻转。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20361677.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授权公告号为cn202267190u);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32031263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汽车空调出风口》(授权公告号为cn203364368u)。

但目前的圆形出风口在壳体长度确定的前提下,风门长度就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其他部件的安装,并且,所以要实现风门密闭状态下不漏风,与风门配合进风端口口径就不能很大,出风量较小,需要改进。另外,现有球形格栅调节时手感欠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进风口大且风门无需作的很长的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球形格栅操作手感佳的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包括壳体、球形格栅及风门,前述壳体的前端口呈圆形,前述的球形格栅设于壳体的前端口,前述的风门设于壳体的进风端口内并通过一驱动机构能翻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门至少包括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的驱动机构能同时驱动前述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风门处于关闭状态下,前述的第一风门一侧与第二风门一侧密闭贴合。

所述壳体的内壁具有条形槽,对应地,所述球形格栅外壁设有与前述条形槽导向配合的第一阻尼块。第一阻尼块有利于提高球形格栅的操作手感。

球形格栅的装配结构优选如下设置:所述壳体的前端口设有一能供空气吹出的支架,该支架中部形成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有支撑轴,该支撑轴的端部形成球头;所述球形格栅的中部内侧轴向设有轴向中空的连接座,该连接座内设有第二阻尼块,该第二阻尼块具有供前述球头万向配合的球形槽。第二阻尼块与第一阻尼块内外配合进一步提高操作手感。

连接座与球形格栅的装配结构优选如下设置:所述的连接座上端口开口能供第二阻尼块放入,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内圈径向凸起形成用于支撑第二阻尼块的支撑部,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外壁径向向外形成有配合部,对应地,所述球形格栅的中部具有供连接座设置的腔体,该腔体的下端向内延伸有挡部,所述连接座设置于腔体内并旋转使配合部置于挡部上从而实现定位。

进一步,所述腔体上端具有插入孔,该插入孔下方具有卡块部,一旋钮具有插入前述插孔的连接臂,该连接臂端部开设有与前述卡块部卡接配合的卡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机构至少包括

第一曲柄,转动地设于前述壳体的外壁,该第一曲柄一端外露形成第一扇形齿轮,另一端与前述的第一风门连接;

第二曲柄,转动地设于前述壳体的外壁,该第二曲柄一端外露形成第二扇形齿轮,另一端与前述的第二风门连接;

调节圈,能旋转地设于前述壳体的前端口,内端沿着环形方向具有轮齿;以及

齿轮组,能转动地设于前述壳体的外壁,该齿轮组的输出端与前述的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啮合传动,输入端则与前述调节圈的轮齿啮合传动。

进一步,所述的齿轮组包括双联齿轮及与双联齿轮啮合的惰轮,该双联齿轮与均与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啮合,前述的惰轮与调节圈的轮齿啮合。

所述壳体外壁设有缓冲件,对应地,所述调节圈的内端具有与前述缓冲件相抵配合的限位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进风量确定的前提下,双风门结构能使壳体轴向长度更短,结构更加紧凑,将进风量与壳体的长度之间的矛盾很好的得到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部分立体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去除密封垫圈后的分解图。

图5为图4中球形格栅另一视角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双联齿轮的另一视角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进风量最大时状态图。

图8为实施例进风量最小时状态图。

图9为实施例进风量最大时风门占用的轴向长度。

图10为单风门结构进风量最大时风门占用的轴向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空调圆形出风口总成包括壳体1、球形格栅3及风门,壳体1的前端口呈圆形,外端设有密封垫圈10,球形格栅3设于壳体1的前端口,风门设于壳体1的进风端口内并通过一驱动机构能翻转,其特征在于风门包括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驱动机构能同时驱动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风门处于关闭状态下,第一风门51一侧与第二风门52一侧密闭贴合。

壳体1的内壁具有条形槽12,对应地,球形格栅3外壁设有与条形槽12导向配合的第一阻尼块31。

壳体1的前端口设有一能供空气吹出的支架11,该支架11中部形成安装部111,该安装部111上设有支撑轴6,该支撑轴6的端部形成球头61;球形格栅3的中部内侧轴向设有轴向中空的连接座7,该连接座7内设有第二阻尼块73,该第二阻尼块73具有供球头61万向配合的球形槽。

连接座7上端口开口能供第二阻尼块73放入,连接座7的底端内圈径向凸起形成用于支撑第二阻尼块73的支撑部,连接座7的底端外壁径向向外形成有配合部。结合图5所示,球形格栅3的中部具有供连接座7设置的腔体32,该腔体32的下端向内延伸有挡部323,连接座7设置于腔体32内并旋转使配合部置于挡部323上从而实现定位。

腔体32上端具有插入孔321,该插入孔321下方具有卡块部322,旋钮8具有插入插孔的连接臂81,该连接臂81端部开设有与卡块部322卡接配合的卡孔82。旋钮8外端设有旋钮盖83。

结合图7和图8所示,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曲柄51、第二曲柄52、调节圈2及齿轮组,第一曲柄51转动地设于壳体1的外壁,该第一曲柄51一端外露形成第一扇形齿轮,另一端与第一风门51连接;第二曲柄52转动地设于壳体1的外壁,该第二曲柄52一端外露形成第二扇形齿轮,另一端与第二风门52连接;调节圈2能旋转地设于壳体1的前端口,内端沿着环形方向具有轮齿21;壳体1外壁设有缓冲件9,对应地,调节圈2的内端具有与缓冲件9相抵配合的限位部22。

齿轮组能转动地设于壳体1的外壁,该齿轮组的输出端与第一扇形齿轮51和第二扇形齿轮52啮合传动,输入端则与调节圈2的轮齿21啮合传动。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齿轮组包括双联齿轮53及与双联齿轮53啮合的惰轮54,该双联齿轮53与均与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一扇形齿轮啮合,惰轮54与调节圈2的轮齿21啮合。

调节圈2驱动惰轮54转动,惰轮54驱动双联齿轮5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扇形齿轮51和第二扇形齿轮52,最终带动第一风门41和第二风门42同时转动。如图7所示,第一风门41和第二风门42平行进风口方向时,为进风量最大;如图8所示,第一风门41和第二风门42相互贴合并讲进风口封住,为进风量最小。

在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进风量最大时,第一风门41和第二风门42高度均为35.6mm,在看图10所示,用单个风门时,在进风量不变的情况下,风门的高度达到46.9mm,这时的风门会与壳体内的其他部位或部件存在干涉,所以单风门的出风口总成,需要作的更长才能解决干涉问题,因此整体结构就不是很紧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