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系统的布置结构和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1337发布日期:2019-03-14 00:2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悬置系统的布置结构和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悬置系统的安装布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悬置系统的布置结构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动力总成固定形式多与传统汽车动力总成固定方式相同,即动力总成直接与悬置相连,再连接在车身或者横梁上,而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通常体积较小,尤其是沿车俩的y向长度较短,这样往往会使得悬置支架或者悬置支臂做的过长、过大,导致整个悬置局部受力偏大,同时成本增加并且占用了过多的空间,非常不利于整个悬置系统的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置系统的布置结构,该布置结构节省布置空间,降低悬置系统的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悬置系统的布置结构,其中,包括托架总成、悬置总成、动力总成,其中,所述动力总成连接到所述托架总成上,所述悬置总成的一侧与所述托架总成连接,另一侧与车身纵梁连接。

可选地,所述托架总成包括托架本体和设置在该托架本体上以用于固定所述动力总成的支架总成,所述托架本体包括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梁,以及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横梁之间的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梁,所述支架总成连接到所述横梁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梁之间,所述悬置总成的一侧连接到所述连接梁上。

可选地,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支架总成包括第一支撑架,该第一支撑架连接在多个所述横梁之间,且与所述连接梁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用于焊接到多个所述横梁上的连接板和安装到该连接板的一侧的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横梁围成供所述电机穿过的容纳空间,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连接板上。

可选地,所述支架总成还包括第二支撑架,该第二支撑架包括板体和两个间隔设置的吊臂,两个所述吊臂的上端分别焊接到其中一个所述横梁上,下端通过所述板体连接,所述电机还连接到所述板体上。

可选地,两个所述连接梁分别插接于多个所述横梁的两端端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悬置总成包括左悬置总成、右悬置总成,所述左悬置总成和所述右悬置总成一侧分别连接到两个所述连接梁的下表面,另一侧连接到所述车身纵梁上。

可选地,所述悬置总成还包括后悬置总成,所述后悬置总成连接到所述动力总成上。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身纵梁以及上述公开的悬置系统的布置结构,所述悬置总成的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到所述车身纵梁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动力总成与托架总成集成到一起,并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只需将集成后的二者通过悬置总成连接到车身纵梁上,便可以实现将动力总成固定到车架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公开中,动力总成与悬置之间不需要任何连接形式,因而也就不需要增加悬置支架和悬臂的长度来配合连接到动力总成,也即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悬置支架和悬置支臂的长度,使得整体布置结构紧凑,节省了布置空间。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悬置系统布置结构图(不包括动力总成);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托架总成的结构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支架总成的主视图;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支架总成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托架总成11托架本体12支架总成

111横梁112连接梁121第一支撑架

10连接板20固定板201避让孔

122第二支撑架30板体40吊臂

2悬置总成21左悬置总成22右悬置总成

23后悬置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悬置系统的布置结构,包括托架总成1、悬置总成2、动力总成,其中,动力总成连接到托架总成1上,悬置总成2的一侧与托架总成1连接,另一侧与车身纵梁连接。其中,图中未示出动力总成和车身纵梁。

换言之,在本公开中,首先采用将动力总成与托架总成集成到一起,并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只需将集成后的二者通过悬置总成连接到车身纵梁上,便可以实现将动力总成固定到车架上。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公开中,动力总成与悬置之间不需要任何连接形式,因而也就不需要增加悬置支架和悬臂的长度来配合连接到动力总成,也即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悬置支架和悬置支臂的长度,使得整体布置结构紧凑,节省了布置空间。除此之外,还节省了现有技术中为安装固定悬置而单独设置的横梁,因而大大降低了悬置系统的重量以及成本,并且此种布置方式还能把实现稳固的连接,保证悬置总成对动力总成产生的震动进行有效吸收,起到减震的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托架总成1包括托架本体11和设置在该托架本体11上以用于固定动力总成的支架总成12,托架本体11包括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梁111,以及分别连接在多个横梁111之间的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梁112,支架总成12连接到横梁111上且位于两个连接梁112之间,悬置总成2的一侧连接到连接梁112上。

也即,支架总成12负责将动力总成固定到托架总成1的横梁111上,两个连接梁112分别接近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车身纵梁布置,这样,方便悬置总成2的一侧连接到连接梁112上,另一侧固定到车身纵梁上,以实现将动力总成和托架总成1一并固定到车身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支架总成12包括第一支撑架121,该第一支撑架121连接在多个横梁111之间,且与连接梁112平行设置,其中,电机和减速器分别固定到第一支撑架121的两侧。

更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支撑架121包括用于焊接到多个横梁111上的连接板10和安装到该连接板10的一侧的固定板20,连接板10与横梁111围成供电机穿过的容纳空间,电机和减速器分别连接于固定板20的两侧,且固定板20上开设有用于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避让孔201。

其中,电机和减速器分别固定到固定板20的两侧,连接板10负责将固定板固定到托架本体1上,不仅起到连接的过渡作用,还能够起到加强板的作用,连接板和固定板的叠加组合,实现了动力总成的稳固安装。

另外,由于不同的电机的输出轴的尺寸不同,因而,避让孔201的尺寸需要随时更换,以方便不同的电机的安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固定板20可拆卸地固定到连接板10上,例如可以为螺栓连接。这样,固定板20可以随时更换和拆卸,以满足不同电机的安装。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动力总成的稳固安装,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支架总成12还包括第二支撑架122,该第二支撑架122包括板体30和两个间隔设置的吊臂40,两个吊臂40的上端分别焊接到其中一个横梁111上,下端通过板体30连接,电机还连接到板体30上。也即,电机同时还连接到第二支撑架122的板体30上,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电机的连接可靠性,保证动力总成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结构可以为任意适合动力总成装配的形式,只要能够满足待安装件的安装即可。另外,支架总成中采用的支撑架的数量也并不限制,例如,托架本体上还可以安装部分不受运动影响的部件,如空调压缩机等,而此时只需要再增加一个或若干个能够安装上述空调压缩机的支撑架即可。换言之,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的部件来选择增加支撑架的结构和数量。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梁112分别插接到多个横梁111的两端端部之间。首先,如图1所示出的横梁111为两个,与两个连接梁112共同构成了形状规则的矩形框架结构,这大大方便了运输和装配。而插接的固定形式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搭接,使得整个托架本体的结构更加牢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横梁111可以布置多个,只要能够满足整个托架本体的形状规则,方便运输和装配即可。

其次,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本体11是置于两个车身纵梁之间的,连接梁112布置在横梁的端部,也就说明连接梁112更接近于车身纵梁进行布置,换言之即为最大化的与纵梁相邻设置,也就更加便于悬置总成的安装,也即便于悬置总成同时连接到连接梁和车身纵梁。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悬置总成2包括左悬置总成21、右悬置总成22,左悬置总成21和右悬置总成22一侧分别连接到两个连接梁112的下表面,另一侧连接到所述车身纵梁上。使得整个悬置系统所占用的空间大大减少,悬置系统的重量也同时大大降低,利于整车的布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悬置总成还包括后悬置总成23,后悬置总成23直接连接到动力总成上。

涉及到动力总成托架的轻量化考虑,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本体11形成为空腔薄壁结构,也即构成其的横梁111和连接梁112均形成为空腔结构,并且可采用铝材制作,进一步通过降低托架本体11的重量,从而进一步降低整车的质量,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身纵梁以及上述公开的悬置系统的布置结构,悬置总成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到车身纵梁上。通过悬置总成将集成到一起并作整体的动力总成和托架总成共同连接到车身上,从而避免了悬置总成为了适应连接到较小尺寸的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上,而造成悬置总成支架和支臂过长的问题,解决了悬置系统空间的布置问题,实现了空间布置结构紧凑,并且降低了悬置系统的重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