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3153发布日期:2020-07-04 04:1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车辆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辆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汽车的线束主要还是用电缆电线捆绑包装的线束。汽车线束从功能上来分,有运载驱动执行元件(作动器)电力的电力线和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二种。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其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的,导致汽车功能的发展受到线束尺寸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车辆控制装置的车辆。

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车辆上用电器件的工作状态,包括:

第一主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第一接插件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一电信号;

第一接插件,设置在供电线和第一用电器件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第一用电器件之间的电能传输,以控制所述第一用电器件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控制器位于车上乘员舱与前舱之间的隔板的一侧,所述隔板上开设通孔,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位于所述通孔内;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插件控制器,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无线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制器产生的第二控制信号无线传输至第一接插件控制器后,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转发至所述第二接插件控制器,进而所述第二接插件控制器输出相应的第二电信号;

第二接插件,设置在所述供电线和第二用电器件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电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第二用电器件之间的电能传输,以控制所述第二用电器件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控制器还用于向第一接插件控制器发送第一检修信号;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的第二检修信号,则所述第一主控制器判定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可正常工作;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的第三检修信号,则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检修信号判定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的故障原因并控制第一车辆上的显示设备显示相应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还与第二车辆上的第二主控制器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主控制器发来的第四检修信号;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主控制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的第五检修信号,则判定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可正常工作,进而判定所述第一主控制存在故障;

若在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主控制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的第六检修信号,则根据所述第六检修信号判定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的故障原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控制器还与车上触控设备或物理按键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触控设备产生的触控信号或所述物理按键产生的按键信号,以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能传输包括传输设定的电压、设定的电流或设定的电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主控制器故障时,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第三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三电信号;

所述第一接插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控制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第一用电器件之间的电能传输,以控制所述第一用电器件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电器件包括车门锁控制装置或车窗控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插件控制器输出相应的第一电信号之后,产生执行反馈信号至所述第一主控制器。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控制装置。

上述车辆控制装置,第一主控制器和第一接插件控制器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可以省略车上线束中的用于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使得线束数量大幅减少,汽车线束更加简单,故障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接插件控制器等,但这些电阻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接插件控制器与另一个接插件控制器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称为第二接插件控制器,且类似地,可将第二接插件控制器称为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第一接插件控制器和第二接插件控制器两者都是接插件控制器,但其不是同一接插件控制器。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车辆上用电器件的工作状态,包括:

第一主控制器102,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与第一主控制器无线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一电信号;

第一接插件106,设置在供电线107和第一用电器件108之间,用于接收第一电信号,并根据第一电信号控制供电线107与第一用电器件108之间的电能传输,以控制第一用电器件108的工作状态。

其中,第一控制器102可以与车上触控设备或物理按键连接,用于接收触控设备产生的触控信号或物理按键产生的按键信号,以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例如,用户需要打开车窗时,按压车上负责开窗的物理按键,该物理按键随之产生按键信号,第一控制器102接收到该按键信号后,产生对应与开窗动作的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相应元器件后,控制车窗打开。第一主控制器为第一车辆上的主控制器,第一主控制器可以是第一车辆上的ecu主控芯片。第一控制器102内配置有相应的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gprs无线模块。

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内配置有相应的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gprs无线模块。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内包含相应的处理器,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第一电信号。

第一接插件106可以与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有线连接,第一接插件106与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之间的距离尽可能靠近以节省有线连接时所需的线束长度,第一接插件106可以是接插件也可以是连接件。第一接插件106的两端分别连接供电线107和第一用电器108,通过第一接插件106可以精确地将供电线107上的电能传输至第一用电器108。例如,在用户需要关闭第一用电器108时,第一接插件106可以断开供电线107与第一用电器108之间的电能传输;在用户需要启动第一用电器108时,第一接插件106可以精确地将供电线107上的相应电压或相应电流的电能传输至第一用电器108以保障第一用电器108的正常工作。

供电线107为车上的电能传输线束,通过该线束为车上各个用电器件供电,供电线107的电能来自于蓄电池109。

本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第一主控制器102和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可以省略车上线束中的用于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使得线束数量大幅减少,汽车线束更加简单,故障率降低。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控制器102位于车上乘员舱与前舱之间的隔板302的一侧,隔板302上开设通孔303,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位于通孔303内。

车辆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位于隔板302的另一侧,与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无线连接,第一主控制器104产生的第二控制信号无线传输至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后,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将第二控制信号通过无线传输转发至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进而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输出相应的第二电信号;

第二接插件206,设置在供电线107和第二用电器件208之间,用于接收第二电信号,并根据第二电信号控制供电线107与第二用电器件208之间的电能传输,以控制第二用电器件208的工作状态。

其中,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内配置有相应的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gprs无线模块。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内包含相应的处理器,可以对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相应的第二电信号。

第二接插件206可以与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有线连接,第二接插件206与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之间的距离尽可能靠近以节省有线连接时所需的线束长度,第二接插件206可以是接插件也可以是连接件。第二接插件206的两端分别连接供电线107和第二用电器208,通过第二接插件206可以精确地将供电线107上的电能传输至第二用电器208。

上述的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除了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外,还用于为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转发来自第一主控制器102的第二控制信号,即第二控制信号是用于控制第二接插件206的,而非用于控制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

隔板302属于车上的产生信号屏蔽作用的结构。车上的产生信号屏蔽作用的结构还可以是发动机、电池等金属结构器件。由于车上存在隔板302,且第一主控制器102和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分别位于隔板302的两侧,因此通过无线方式直接将第一主控制器102和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连接在一起,很可能导致无线传输过程信号被屏蔽或信号传输不稳定。由于车上的接插件控制器数量较多且分布在车上各个位置,若第一主控制器102和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之间存在信号屏蔽问题,则可以选取车上位于通孔303内的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通过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接收相应控制信号,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再将该控制信号转发给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从而可以大幅降低车上乘员舱与前舱之间的隔板302对于第二接插件控制器204的信号屏蔽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在用户需要关闭第二用电器208时,第二接插件206可以断开供电线107与第二用电器208之间的电能传输;在用户需要启动第二用电器208时,第二接插件206可以精确地将供电线107上的相应电压或相应电流的电能传输至第二用电器208以保障第二用电器208的正常工作。

重新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控制102还用于向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发送第一检修信号;

若在设定时间内,第一主控制器102接收到来自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的第二检修信号,则判定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可正常工作;

若在设定时间内,第一主控制器102接收到来自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的第三检修信号,则根据第三检修信号判定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的故障原因并控制第一车辆上的显示设备显示相应界面。

其中,在需要对车辆上的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进行检修时,由于采用第一主控制器102与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之间采用无线连接,因而通过第一主控制器102向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发送检修信号,并通过对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发回的检修信号(第二检修信号、第三检修信号)进行逻辑分析,第一主控制器102即可判断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是否存在故障,进一步的,第一主控制器102通过分析检修信号内的代码信息,可以进一步判定故障原因并将故障原因显示在第一车辆上的显示设备上,从而车主可以得知车辆的故障情况,及时更换零部件或者维修。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还与第二车辆上的第二主控制器402无线连接,用于接收第二主控制器402发来的第四检修信号;

若在设定时间内,第二主控制器402接收到来自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的第五检修信号,则判定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可正常工作,进而判定第一主控制存在故障;

若在设定时间内,第一主控制器102接收到来自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的第六检修信号,则根据第六检修信号判定第一接插件控制器的故障原因。

其中,除了可以通过上述第一车辆内的第一主控制器102进行故障检修,可以通过第二车辆上的第二主控制器402进行上述检修工作。例如,在用户的车辆(即第一车辆)在路上产生故障后,维修公司可派出检修车辆(即第二车辆)开到事故现场,检修车辆上的第二主控制器402在对用户车辆上的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进行检修时,由于采用第二主控制器402与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之间可以建立无线连接,因而通过第二主控制器402向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发送检修信号,并通过对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发回的检修信号(第二检修信号、第三检修信号)进行逻辑分析,第二主控制器402即可判断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是否存在故障,进一步的,第二主控制器402通过分析检修信号内的代码信息,可以进一步判定故障原因并将故障原因显示在自身车辆的显示设备上,从而维修车辆上的维修人员可以得知车辆的故障情况,及时更换零部件或者维修。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能传输包括传输设定的电压、设定的电流或设定的电功率。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主控制器102故障时,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还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502的第三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第三电信号;

第一接插件106用于接收第三电信号,并根据第三电信号控制供电线107与第一用电器件108之间的电能传输,以控制第一用电器件108的工作状态。

其中,在第一主控制器102发生故障时,车上用电器件108无法正常开启,有些情况下,例如,第一用电器件108包括车门锁控制装置或车窗控制装置,在第一主控制器102故障时,车门锁控制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因而乘客无法及时打开车门,在夏季高温等情况下,被困车内的乘客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脱水反应,危及乘客的安全。因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乘客的智能手机(即移动终端502)与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建立无线连接,乘客通过操作智能手机即可控制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工作,供电线107将相应电能输送至车门锁控制装置(第一用电器108),乘客顺利打开车门,避免发生危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控制器102还与车上触控设备或物理按键连接,用于接收触控设备产生的触控信号或物理按键产生的按键信号,以产生第一控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输出相应的第一电信号之后,产生执行反馈信号至第一主控制器102。

其中,第一主控制器102接收来自第一接插件控制器104的相应的反馈信号,从而形成闭环控制,系统整体的控制准确性更高。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控制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