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4682发布日期:2018-11-02 23:3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洗车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洗轮机。



背景技术:

洗轮机又称洗车台,是依据市政、路政、建委、环委、交通等各部门对施工车辆的要求下,对各类工程车辆的轮胎底盘设计高压多方位冲洗设备。洗轮机由电脑软件控制,可自动完成冲洗、排泥的工作,冲洗用水可循环使用,连续工作时,仅需补充少量的水,因此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特别适用于各类建筑工地、矿业工场、水泥制品厂、煤矿、发电厂、垃圾填埋厂、高档社区等场所的进出车辆清洗,从而达到无粉尘污染的优良工程。

现有的大多数洗轮机,采用刮板输送槽将底部污泥刮出。但是排泥处的刮板输送槽必须倾斜设置才能将污泥刮出,刮板输送槽相对倾斜设置,刮板相对垂直刮板输送槽设置,使得刮板与底部存在倾斜夹角,排出污泥的效率不好,容易有较多的污泥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轮机,达到提高排污效果,减少污泥残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洗轮机,包括主框架和排泥机构,所述主框架内设有横截面为下端小于上端的梯形的泥槽,所述主框架一端倾斜设置有排泥筒,所述排泥筒与所述泥槽一端导通,所述排泥筒远离所述泥槽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泥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泥槽内的刮板输送机和设于所述排泥筒的绞龙输送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输送机将泥槽底部沉淀的污泥输送至绞龙输送机下端,绞龙输送机将下端的污泥运输至上端排出,绞龙输送机相对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绞龙输送机相比于倾斜设置的刮板输送机有更好地排污效率,达到了提高排污效果,减少污泥残留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排泥筒为圆柱筒,所述排泥筒的内径大于所述泥槽底部的宽度,所述排泥筒与所述泥槽导通处位于所述排泥筒最下端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泥筒的内径大于泥槽底部的宽度,且排泥筒与泥槽导通处位于排泥筒最下端上方,使得泥槽底部的污泥能更好地排至排泥筒内,进而更好地排出,有效地提高了排污效果,减少了污泥残留。

优选的,所述绞龙输送机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排泥筒内的绞龙轴、均匀设于所述绞龙轴的若干绞龙叶片和驱动所述绞龙轴转动的绞龙动力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绞龙动力源启动后,带动绞龙轴转动,绞龙轴转动时绞龙叶片将排泥筒下端的污泥运输至上端从排污口排出,进而提高了排污效果。

优选的,所述刮板输送机包括两条转动连接于所述泥槽的排泥链条、设于两条所述排泥链条上的若干刮板以及驱动两条所述排泥链条的刮板动力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动力源启动后,刮板动力源驱动两条排泥链条运动,两条排泥链条运动时带动刮板运动,刮板运动将泥槽底部的污泥推送至排泥筒内,泥槽底部为相对平行地面的平面,与刮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进而能更好地提高排污效果。

优选的,所述刮板远离所述排泥链条的端部均匀设有若干刷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毛的设置,有效地减少刮板和泥槽底部之间的摩擦损坏。

优选的,所述刮板动力源包括设于两条所述排泥链条一端的传动轴、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一端的第一从动齿轮、设于所述主框架上的排泥减速电机、套设于所述排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一主动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一传动链条,所述传动轴穿出至泥槽外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泥槽外的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泥减速电机启动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齿轮通过第一传动链条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实现带动两条排泥链条运动,刮板跟随两条传动链条运动,实现将泥槽底部的污泥推动至排泥筒内,排泥减速电机和第一从动齿轮均设于泥槽外,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绞龙动力源包括套设于所述绞龙轴远离所述泥槽端的第二从动齿轮、设于所述排泥筒远离所述泥槽端的绞龙减速电机、套设于所述绞龙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二传动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绞龙减速电机驱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带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带动绞龙轴转动,从而实现排出污泥。

优选的,所述绞龙动力源包括所述排泥减速电机、套设于所述排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三主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绞龙轴靠近所述泥槽端的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配合的主动锥齿轮、设于所述主动锥齿轮中心的连接轴、套设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主动锥齿轮端的第三从动齿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之间的第三传动链条,所述绞龙轴靠近所述泥槽端穿出至所述排泥筒外,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于所述绞龙轴位于所述排泥筒外的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泥减速电机启动后带动第三主动齿轮转动,第三主动齿轮通过第三传动链条带动第三从动齿轮转动,第三传动齿轮通过连接轴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带动绞龙轴转动,实现将排泥筒下端的污泥运输至排泥筒上端从排污口排出,刮板输送机和绞龙输送机使用同一个排泥减速电机,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刮板输送机将泥槽底部沉淀的污泥输送至绞龙输送机下端,绞龙输送机将下端的污泥运输至上端排出,绞龙输送机相对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绞龙输送机相比于倾斜设置的刮板输送机有更好地排污效率,达到了提高排污效果,减少污泥残留的目的;

二、排泥筒的内径大于泥槽底部的宽度,且排泥筒与泥槽导通处位于排泥筒最下端上方,使得泥槽底部的污泥能更好地排至排泥筒内,进而更好地排出,有效地提高了排污效果,减少了污泥残留;

三、刷毛的设置,有效地减少刮板和泥槽底部之间的摩擦损坏;

四、刮板输送机和绞龙输送机使用同一个排泥减速电机,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刮板输送机和绞龙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绞龙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框架;2、喷洗机构;3、泥槽;4、排泥筒;41、排污口;51、排泥链条;521、传动轴;522、第一从动齿轮;523、排泥减速电机;524、第一主动齿轮;524、第一传动链条;53、刮板;6、刷毛;71、绞龙轴;721、绞龙减速电机;722、第二传动链条;73、绞龙叶片;81、第三主动齿轮;82、从动锥齿轮;83、主动锥齿轮;84、连接轴;85、第三从动齿轮;86、第三传动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洗轮机,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主框架1和排泥机构,主框架1上设有喷洗机构2,喷洗机构2包括若干高压喷头。主框架1内设有泥槽3,泥槽3的横截面为梯形,泥槽3靠近地面的底部相对平行地面,且泥槽3底部的面积小于泥槽3上端的面积,便于污泥沉淀在泥槽3底部中间,便于排泥。主框架1一端倾斜设置有排泥筒4,排泥筒4下端与泥槽3导通,排泥筒4上端开设有排污口41,污泥从排污口41排出。排泥筒4为中空的圆柱筒,排泥筒4的内径大于泥槽3底部的宽度,且排泥筒4与泥槽3的导通处位于排泥筒4朝向地面的最下端上方,使得污泥更好地从泥槽3排至排泥筒4内。排泥机构包括设于泥槽3底部的刮板输送机和设于排泥筒4的绞龙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将泥槽3底部沉淀的污泥输送至排泥筒4下端,绞龙输送机将排泥筒4下端的污泥运输至排泥筒4上端从排污口41排出。

结合图2所示,刮板输送机包括两条转动连接于泥槽3的排泥链条51和驱动两条排泥链条51的刮板动力源,两条排泥链条51之间设有均匀若干刮板53。刮板动力源包括设于两条排泥链条51靠近排泥筒4端的传动轴521,传动轴521一端穿出至泥槽3外且在泥槽3外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522,主框架1上设有排泥减速电机523,排泥减速电机523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主动齿轮524,第一主动齿轮524和第一从动齿轮522之间设有第一传动链条524。排泥减速电机523启动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524转动,第一主动齿轮524通过第一传动链条524带动第一从动齿轮522转动,第一从动齿轮522转动带动传动轴521转动,实现带动两条排泥链条51运动,刮板53跟随两条排泥链条51运动,实现将泥槽3底部的污泥推动至排泥筒4内。刮板53远离排泥链条51的端部均匀设有若干刷毛6,刮板53随排泥链条51运动清扫污泥时,刷毛6抵触泥槽3底部,减少刮板53与泥槽3底部之间的摩擦损耗。

绞龙输送机包括转动连接于排泥筒4内的绞龙轴71和驱动绞龙轴71转动的绞龙动力源,绞龙轴71上均匀设有若干绞龙叶片73。绞龙动力源启动后带动绞龙轴71转动,绞龙轴71转动时绞龙叶片73将排泥筒4下端的污泥输送至上端从排污口41排出。绞龙轴71下端低于泥槽3底部,使得泥槽3内的污泥能更好地排出至绞龙轴71上,进而有效地提高排污效率。绞龙动力源包括设于绞龙轴71远离泥槽3端的第二从动齿轮(图中未显示)、设于排泥筒4远离泥槽3端的绞龙减速电机721、设于绞龙减速电机721的第二主动齿轮(图中未显示)以及设于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二传动链条722。绞龙减速电机721驱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链条722带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带动绞龙轴71转动,从而实现排出污泥。

工作原理:车辆移动至主框架1上,喷洗机构2对车轮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污水流入至泥槽3内。污水中的污泥逐渐沉淀至泥槽3底部,刮板53随两条排泥链条51运动而将泥槽3底部的污泥推送至排泥筒4内,排泥筒4内的绞龙轴71转动,绞龙叶片73将排泥筒4内污泥向上运输从排污口41排出。

一种洗轮机,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绞龙轴71的驱动方式。绞龙动力源和刮板动力源使用同一电机,以节约能源及更好地同步驱动。绞龙动力源包括设于主框架1上的排泥减速电机523,排泥减速电机523的输出轴上还套设有第三主动齿轮81,第三主动齿轮81和第一主动齿轮524互不影响。绞龙轴71靠近泥槽3端穿过至排泥筒4外且套设有从动锥齿轮82,从动锥齿轮82配合有主动锥齿轮83,主动锥齿轮83中心设有连接轴84,连接轴84远离主动锥齿轮83端设有第三从动齿轮85,第三从动齿轮85和第三主动齿轮81之间设有第三传动链条86。排泥减速电机523启动后带动第三主动齿轮81转动,第三主动齿轮81通过第三传动链条86带动第三从动齿轮85转动,第三传动齿轮通过连接轴84带动主动锥齿轮83转动,主动锥齿轮83带动从动锥齿轮82转动,从动锥齿轮82带动绞龙轴71转动,实现将排泥筒4下端的污泥运输至排泥筒4上端从排污口41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