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况提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070发布日期:2018-10-13 00:3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信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与其它设备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商用及个人使用的车辆大都配置了车况检测系统。例如,在驾驶员座位前方的仪表板上,具有各种指示灯,用于指示汽车的各种状况。常见的状况包括一扇或多扇车门没有关好、车大灯没有关闭、手刹没有拉起等。这些状况都是通过车辆内部的各种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被分析之后判断出来的,而指示灯能够使得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或者身处车辆内部时能够知道车辆的各种异常状况,从而对车辆进行相应操作,从而避免车辆产生无谓的能源消耗或者造成安全隐患。

但是,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在驾驶员离开车辆之后,仍然获得有关车况异常的提醒的解决方案。驾驶员在离开车辆短距离后,不能或不方便及时了解和处理车况,而是可能一走了之。这样的不顾而去会导致车辆产生安全隐患,例如车门没有关好、车窗玻璃没有升起、或者手刹没有拉好等等都可能产生盗窃风险,或者危及车辆本身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况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车辆的车况;以及当用户离开所述车辆至少一预定距离时,并且所述车况为异常时,提醒该用户以该异常车况。

优选地,检测步骤由设置于车辆中的车况检测装置进行。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车况检测装置为1)外接于车辆的OBD接口的独立检测装置、2)车辆行车电脑或3)车载安全装置。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车况是否为异常的判断,是由车况检测装置进行的。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车况是否为异常的判断,是由适于由用户携带的提醒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收车况检测装置发送的车况信息而进行的。

在优选实施例的一个变化形式中,所述提醒步骤中由适于由用户携带的提醒器根据所述的当用户离开所述车辆至少一预定距离以及所述车况为异常而而发出提醒。

在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化形式中,由设置于车辆中的车况检测装置,通过与适于由用户携带的提醒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判断用户是否离开车辆至少预定距离。

在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化形式中,由适于由用户携带的提醒器,通过与设置于车辆中的车况检测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判断用户是否离开车辆至少预定距离。

在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化形式中,异常车况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以下组的车况:一扇或多扇车门没有关好、后备箱没有关严、天窗没有完全闭合、一个或多个车灯没关、发动机没有熄火、一扇或多扇车窗没有完全升起、以及手刹没有拉好。

在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化形式中,提醒器为车辆遥控钥匙、钥匙扣、或者智能终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况提醒系统,包括适于连接到车辆的车况检测装置;和适于由用户携带的提醒器。该提醒器适于以无线方式与车载安全装置通信。提醒器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或者判断出车况异常情况时,并且提醒器与所述车辆隔开至少一预定距离时,向用户发出提醒。

优选地,车况检测装置为1)外接于车辆的OBD接口的独立检测装置、2)车辆行车电脑或3)车载安全装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车况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车辆的车况、判断车况是否异常、以及向提醒器发送车况异常信号。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车况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车辆的车况以及向提醒器发送车况信息。提醒器通过接收车况检测装置发送的车况信息判断是否出现车况异常情况。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车况检测装置通过与提醒器之间的无线通信,判断用户是否离开车辆至少预定距离。

在一个变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提醒器通过与车况检测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判断用户是否离开车辆至少预定距离。

在另一个变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车况异常情况包括选自以下组的车况:一扇或多扇车门没有关好、后备箱没有关严、天窗没有完全闭合、一个或多个车灯没关、发动机没有熄火、一扇或多扇车窗没有完全升起、以及手刹没有拉好。

在另一个变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提醒器不具备用户输入装置。

在另一个变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提醒器不具备接入移动电话网络或WiFi的能力。

在另一个变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提醒器为车辆遥控钥匙、钥匙扣、或者智能终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况提醒系统,包括适于连接到车辆的车况检测装置、和适于由用户携带的提醒器。该提醒器适于以无线通信方式与车载安全装置通信,并且提醒器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或者判断出车况异常时向用户发出提醒。该提醒器不具备用户输入装置,或者该提醒器不具备接入移动电话网络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醒器装置,包括适于由用户携带的提醒器。提醒器适于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或判断连接到车辆的车况检测装置发送的信息,并且适于向用户发出提醒。该提醒器不具备用户输入装置,或者该提醒器不具备接入移动电话网络的能力。

优选地,提醒器被配置为当接收或判断到车况异常情况,并且提醒器与车辆隔开至少一预定距离时,向用户发出提醒。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提醒器通过其与车况检测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判断用户是否离开车辆预定距离。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车况异常情况包括选自以下组的车况:一扇或多扇车门没有关好、后备箱没有关严、天窗没有完全闭合、一个或多个车灯没关、发动机没有熄火、一扇或多扇车窗没有完全升起、以及手刹没有拉好。

本实用新型因此提供了许多好处。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况提醒系统能够及时方便地为用户提供有关异常车况的提醒。这样的提醒虽然可以在任何时候向用户发出(例如当用户身处在车内时),但是更重要的是当用户离开车辆一定距离之后,车况提醒系统能够对她/他发出提示,从而让用户能够及时知晓车内出现的异常车况,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返回车辆对这些异常车况进行处理和解决。这样的短距离提醒功能能够使得用户不至于在离开车辆很长时间或者很远距离之后才发现异常车况,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也使得异常车况产生的隐患能够及时被处理。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的车况提醒系统具有部署上的灵活性。如果车辆是全新设计的,那么车辆上可以集成(预装)本实用新型的车况提醒系统的车况检测装置,例如为汽车本身具有的车载电脑或者车载安全装置,并且能够一体化地连接到车辆的其它部件包括总线等,从而使得用户一旦购置了车辆,就可以直接使用提醒器来和车辆(通过车况检测装置)进行通信,而不需要进行其它的配置或者安装工作。或者,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作为可供车主单独购买的装置,然后由用户连接到现有的车辆上。也就是说,车主可以方便地购买车况提醒系统,然后将其用于他们已经拥有的车辆上。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将独立的车况检测装置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连接到车辆的电子系统内,例如透过OBD接口,然后用户就可以使用提醒器获得有关异常车况的提醒。这样的安装非常简单,不需要用户具有专业知识,也不需要对原有车辆的内饰或者结构进行任何改动,因此能够有利于车主简便地为车辆添加新的功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可靠的提醒器解决方案。用户不需要使用具有复杂计算能力以及通信能力的个人移动终端实现提醒功能,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表。相反,在最简单的实施方案中,用户只需要一个类似于钥匙扣一样的提醒器。这样的提醒器理论上只需要具有短距离信号接收功能,而不需要复杂的发送功能,并且该提醒器能够通过声音/闪光等简单的方式来提醒用户。这样的设计使得提醒器的成本可以减少,而不需要强大的运算或存储功能。要注意,上述的优点并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不能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表等。相反,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适用于这些智能设备,只要它们具有相应的接收功能。除了短距离通信接收功能之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适用于其它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例如移动电话网络、WiMax等。

附图说明

参照本说明书的余下部分和附图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性能和优点作进一步的理解;这些附图中同一个组件的标号相同。在某些情况下,子标记被放在某个标号与连字符后面以表示许多相似组件的其中一个。当提到某个标号但没有特别写明某一个已有的子标记时,就是指所有这些类似的组件。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用了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方式来使得用户随身携带的提醒器可以及时提醒用户有关异常车况。从以下的叙述可以轻易得知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其它不同的好处和优点。

首先来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车况提醒系统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车况检测装置22和提醒器24。其中,车况检测装置22是安装在车辆(未示出)内部的,而提醒器24是可以由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装置。车况检测装置22既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装置外接到车辆上,也可以是作为车辆本身集成的一个模组。如果是前者的情况,车况检测装置22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附加式装置,由用户单独在市场上购买,然后安装到车辆内部,例如驾驶位的面板上,也可以由专业人员安装在用户平时不能触及的地方,例如面板下面或者发动机舱内部等。这样的附加式装置尤其适合于用户对现有的车辆进行功能添加,也就是说车载安全装置可以向后兼容较早生产的汽车。在该情况下车况检测装置22通过其具有的OBD接口26与车辆的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缩写为OBD)与车辆连接。OBD是一种装置于车中用以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和回报异常的系统,通过采集车辆上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根据一定的协议和标准,集中进行故障诊断和信息传输。OBD系统和传感器一起构成车辆上的车况检测装置。OBD是一种国际标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基本上全面采用了OBD。由于标准的统一,使得采用一台标准的诊断仪器,对各种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检修成为可能。因此,透过OBD接口26,车况检测装置22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已经推出市场的不同品牌的车辆,也能够适用于尚未推出市场的车辆。车况检测装置22不需要考虑不同品牌的车辆中总线协议或者电脑格式的差异,而可以以一个标准化的方式读取车辆的车况异常信息。OBD接口26例如可以是现在的主流汽车厂商使用的OBD-II数据连接口,其具有16针,能够和不同品牌车辆上的相应的OBD接口进行连接及通讯。

如果车况检测装置22是车辆本身集成的模组,那么车况检测装置22可以直接由汽车整车制造商制造为车辆的一部分,例如由车载安全装置和车载电脑充当,并且可以使用车辆本身具有的天线实现信号传输等。需要明白的是,无论车况检测装置是作为单独的装置外接到车辆上,还是作为车辆本身集成的一个模组,都不影响图1中的实施例中车况检测装置22的功能。

车况检测装置22还具有MCU 20,其连接到存储模块24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28。MCU 20用于进行运算和处理,例如将从OBD接口26读取到的有关车辆的车况异常信号进行加密、整合、编码等。存储模块24用于永久或者临时存储MCU 20所处理的数据或者车况检测装置22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固件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28用于将有关车况异常的信号发送给提醒器24。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28可以使用各种合适的制式发送信号,包括但不限于WiFi、Zigbee、蓝牙、NB-IoT、eMTC、LoRa等。

提醒器24的外观在图1中没有显示,但提醒器24可以具有任何便于携带的外形。在一个示例中,提醒器24可以具有普通汽车遥控钥匙的外形,并且可以别到钥匙圈上。或者提醒器24也可以具有钥匙扣的外形。提醒器24具有MCU32,其和车况检测装置22的MCU 20的功能类似。要注意的是提醒器24的MCU32也可以进行对数据的处理和判断。例如,如下面会更详细地描述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提醒器24可以接收来自车况检测装置22的车况数据,而这样的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由提醒器24进行。提醒器24由电源模块34供电,其为图1中所示的各个部件供电。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36连接到MCU 32,并且可以和车况检测装置22中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28通信。但是,这两者不必完全相同。例如,车况检测装置22中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28可以具有较大的发射功率,而提醒器24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36不需要这么大的发射功率。并且,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面,车况检测装置22中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28主要起到信息发送的作用,而提醒器24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36主要起到信息接收的作用。这里所称的提醒器24接收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况检测装置22发送的车况数据、或者车况检测装置22发送的有关车况异常情况的信息。提醒模块30连接到MCU 32,并用于向用户发出有关车况异常的提醒。提醒模块30可以发出视觉上和/或听觉上的提醒,例如提醒模块30可以包括蜂鸣器,或者包括LED。

现在来看图2,在该图中显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车况提醒系统与图1中的有所不同。为了描述的简便,图2中与图1中相同或相类似的部件将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图2的车况检测装置122中,除了存储模块124、OBD接口126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28分别连接到MCU 122之外,还有传感器模块138、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144、和提醒模块146也连接到MCU 122。传感器模块138是属于车况提醒系统的单独的传感器,并不属于车辆其它部件或系统所有。传感器模块138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如图2显示)或多个。传感器模块138可以包括重力传感器单元、震动传感器单元、倾斜传感器单元、三维角速度传感器单元、位移传感器单元等。传感器模块138用于为车况检测装置122单独收集有关车辆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可以是一般车辆自带的传感器所不能收集的,例如与车辆防盗特别相关的信息。另外,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144使得车况检测装置122可以获得接入移动电话网络(例如3G、4G或5G网络)的能力。提醒模块146的功能和上述的图1中的提醒模块的功能类似,都是用于向用户发出有关异常车况的视觉/听觉上的提示。区别在于,图2中的提醒模块146属于车况检测装置122的一部分,也就是意味着其位于车辆内部。因此,提醒模块146用于当用户位于车辆内部时为用户提供提醒。

提醒器124的结构和上述图1中的提醒器的结构类似,并且由电源模块134提供电源。在提醒器124中,MCU 132除了连接到提醒模块130、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36之外,还连接到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140和按键模块137。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140使得提醒器124可以获得接入移动电话网络(例如3G、4G或5G网络)的能力。按键模块137则包括虚拟(例如触摸屏)或物理按键,以方便用户提供输入。举例来说,按键模块137可以包括车门上锁、解锁、车灯开关、车窗升降等按键,从而使得用户可以不必回到车辆跟前就可以远程遥控车辆的某些功能以消除安全隐患。

由于图2中的车况检测装置122和提醒器124分别具有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144和140,因此车况检测装置122和提醒器124可以通过移动电话网络相互通信。图2中示出了云平台服务器142,其分别与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144和140连接。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可以是常见的3G/4G通信模块例如GPRS通信模块、WCDMA数据通信模块、CDMA2000通信模块、TD/SCDMA通信模块、LTE通信模块、FDD通信模块、TDD通信模块等。另外,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也可以是支持5G网络的通信模块。通过云平台服务器142,提醒器124可以接收车况检测装置122发出的有关车况异常情况的信息。另外,提醒器124也可以将用户输入的指令(通过按键模块137)通过云平台服务器142发送给车况检测装置122以对车辆进行控制。需要留意的是在图2的实施例中,车况检测装置122和提醒器124分别具有移动电话网络通信模块144和140不是必须的,而只是作为一个备选的通讯方式。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28和136同样能够完成车载安全装置122和提醒器124之间的通信。

现在转到图3,在这里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要注意该实施例的方法能够用于具有不同硬件或结构的车况提醒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图1中和图2中显示的两种车况提醒系统。具体而言,在该方法的一开始,在步骤250中车况检测装置首先采集其所安装到的车辆的车况数据并存储这些数据。这种数据采集是实时的。要注意车况检测装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采集这些数据。例如,车况检测装置可以通过OBD接口,从车辆的OBD系统中访问并获取车况数据(例如上面图1的实施例中介绍的)。或者,车况检测装置也可以通过其本身附带的传感器(例如图2中的传感器模块138)来收集有关车辆的车况信息。然后,在步骤252中,车况检测装置的MCU实时分析采集到的车况数据,对其进行处理。接着,在步骤254中,车况检测装置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异常车况情况,并且与此同时,车况检测装置也判断用户携带的提醒器是否已经离开车辆一预定距离。异常车况的检测步骤包括:实时检测当前车况数据、对检测到的当前车况数据与正常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及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当前车况是否属于异常车况。对于提醒器和车辆(即车况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的判断可以由车况检测装置使用各种已知的方法进行。如果在步骤254中,同时具备车况检测装置判断出异常车况情况、以及提醒器与车辆的距离已经超过预定值这两个条件,则方法前进到步骤256。在步骤256中,车况检测装置通知提醒器进行动作,而提醒器则根据车况异常信号将异常车况以视觉或听觉方式即时提醒给用户,例如通过图1和图2中介绍的提醒模块。但是,如果在步骤254中,车况检测装置判断出异常车况、以及提醒器与车辆的距离已经超过预定值这两个条件至少有一个不满足,则方法会返回到步骤252,即车况检测装置继续对车况数据进行处理和监控,同时提醒器不会对用户发出提醒。通过以上的方式,可以保证只有在同时存在车况异常和车主离开车辆较远(例如100米)时,提醒器才会发出提醒,避免在车主还在车内时对其产生无谓的滋扰,但是又可以保证在车主没有太远离车辆的时候及时告知车主有异常情况。

来看图4,这里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方法,与图3中显示的方法稍有不同。要注意该实施例的方法能够用于具有不同硬件或结构的车况提醒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图1中和图2中显示的两种车况提醒系统。具体而言,图4中的步骤350、352和356分别和图3中的步骤250、252和256基本相同。但是,图4中的步骤354中,对于车辆(车况检测装置)和提醒器之间的距离的判断,是由提醒器而不是由车况检测装置进行的。例如,可以根据提醒器接收到的来自车况检测装置的无线电信号的强度来作为判断提醒器和车辆间的距离的参考。在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提醒器被配置为持续接收来自车况检测装置的车况异常信号,并且当车况异常信号的强度小于一预定值时,判断为提醒器已与车辆隔开至少一预定距离。如果在步骤354中提醒器判断到用户已经与车辆隔开至少是预定距离,并且车况检测装置也检测到了车况异常,那么方法将前进到步骤356。否则,方法将回到步骤352。

转到图5,这里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方法。要注意该实施例的方法能够用于具有不同硬件或结构的车况提醒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图1中和图2中显示的两种车况提醒系统。具体而言,图5中的步骤450和456分别和图4中的步骤350和356基本相同。但是,图5所示的方法中主要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由提醒器进行,而不是由车况检测装置进行。具体而言,当车况检测装置在步骤450中采集到有关车辆的车况数据之后,会在步骤451中将这些数据信息直接发送给提醒器,而不是自行分析和处理。接下来,在步骤453中提醒器的MCU接收到车况检测装置所发送的数据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接着,在步骤454中,提醒器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异常车况、以及提醒器是否已经离开车辆一预定距离。如果在步骤454中,同时具备异常车况、以及提醒器与车辆的距离已经超过预定值这两个条件,则方法前进到步骤456。但是,如果在步骤454中,异常车况以及提醒器与车辆的距离已经超过预定值这两个条件至少有一个不满足,则方法会返回到步骤452,即提醒器继续对车况数据进行处理和监控,同时不会对用户发出提醒。

来看图6,这里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况提醒方法,其与图5中显示的方法稍有不同。要注意该实施例的方法能够用于具有不同硬件或结构的车况提醒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图1中和图2中显示的两种车况提醒系统。具体而言,图6中的步骤550、551、553和556分别和图5中的步骤450、451、453和456基本相同。但是,图5中的步骤554中,对于车辆(车况检测装置)和提醒器之间的距离的判断,是由车况检测装置而不是由提醒器进行的。如果在步骤554中车况检测装置判断到用户已经与车辆隔开至少是预定距离,并且提醒器也检测到了车况异常,那么方法将前进到步骤556。否则,方法将回到步骤552。

因此,在介绍了几个实施例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改动、另外的结构、等同物,都可以被使用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相应的,以上的描述不应该被视为对如以下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例如,上面图1和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车况提醒系统使用了OBD接口来和车辆上装备的OBD系统通信,从而获得有关车况的数据。但是,除了OBD接口之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接口、协议或者总线获取车况信息。例如,可以使用私有协议进行车辆和车况检测装置之间的通信。车况检测装置也可以通过永久性的固定接线连接到车辆,并且这样的固定接线是车辆电路的一部分。

此外,虽然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了专有的提醒器外,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明白的是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装置充当提醒器。例如,用户本身拥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都可以作为提醒器使用,只要它们能够与本实用新型的车况检测装置通信,特别是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即可。

在专用的提醒器的情况下,可以为了节省成本以及减少用户误操作等的理由尽量简化提醒器的构造和功能。例如,提醒器可以不具备用户输入模块,从而使得用户只能够被动地获得提示,而如果要消除这种提示用户一定要回到车辆内部对异常车况进行排解。另外,提醒器也可以不具有接入移动电话网络的能力,而只能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与车况检测装置沟通。

上述的异常车况可以是各种对汽车本身的防盗安全产生影响或者对汽车安全停泊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例如一扇或多扇车门没有关好、后备箱没有关严、天窗没有完全闭合、一个或多个车灯没关、发动机没有熄火、一扇或多扇车窗没有完全升起、以及手刹没有拉好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