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车安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357发布日期:2018-09-18 22:3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防止学生遗漏校车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校车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个别教师和司机的疏忽,导致学生被遗漏在校车内的事故时有发生,尤其当儿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缺乏求救能力,如果是在夏天,锁车后车内气温迅速升高,被遗漏在校车内的儿童将有生命危险。

目前的校车一般只能依靠教师和司机对车辆的每个角落进行检查。鉴于人难免疏忽或不负责任,容易导致惨剧的发生。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通过红外感应器检测车内是否有人,从而进行报警的装置。然而红外感应器性能不够稳定,有灰尘会影响感应距离,易受到热源、光源干扰。在炎热的天气,车内温度变化很大,当车内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时,红外感应器探测灵敏度会明显下降,且其穿透力有限,车内有座椅等容易造成遮挡。并且,其检测手段单一,可能发生漏检,例如无法检测藏在座椅下或睡着的儿童。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准确性高且功能全面的防止学生遗漏校车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防止学生遗漏校车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校车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人体红外感应器、控制器、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熄火感应模块和摄像头转向机构;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车辆座椅的坐垫内;所述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安装于前方车辆座椅的靠背后侧或者当前车辆座椅的靠背前侧;所述人体红外感应器安装于车辆座椅感应区域;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和人体红外感应器电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控制器接收的状态检测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并接收移动终端的报警信号;所述声光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报警信号进行响应;所述熄火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车辆熄火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摄像机转向机构用于安装行车记录仪,所述摄像机转向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锁车信号并控制行车记录仪朝向车内拍摄。

优选地,所述校车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手刹检测开关,所述手刹检测开关安装于刹车手柄处,且所述手刹检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将手刹制动信号或手刹松懈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根据所述手刹制动信号产生的锁车信号发送给摄像头转向机构,或者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根据所述手刹松懈信号产生的车辆启动信号发送给所述摄像头转向机构控制行车记录仪朝向车外拍摄。

优选地,所述手刹检测开关为设置于刹车手柄下方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常开触头在受到刹车手柄触动时接通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手刹松懈信号,所述微动开关的常开触头在刹车手柄远离时断开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手刹制动信号。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转向机构包括固定件、活动件和驱动模块;所述固定件一端固定于车辆上,所述活动件连接于固定件的另一端且可水平旋转,且活动件上装设有所述行车记录仪;所述驱动模块与活动件连接并控制活动件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熄火感应模块设于点烟器处,用于感应点烟器电压,并将熄火时电压降低时产生的车辆熄火信号发送给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安装于车辆外部的LED灯和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人体红外感应器为具有菲涅尔透镜的人体红外感应器,安装在车厢左右侧壁上位于座椅坐垫水平线以下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校车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与车窗控制开关连接,用于发送开窗或者关窗信号给所述车窗控制开关。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SM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或5G通信模块。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通过在合适的区域安装压力传感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和人体红外感应器,可以有效地检测到各种情况下遗漏在校车内的学生,尤其是藏在座椅下方或者其它未触动压力传感器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增设熄火感应模块和摄像头转向机构,从而在熄火之后可以控制行车记录仪转向车内进行拍摄,获取更准确的信息,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中摄像头转向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中手刹检测开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1、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人体红外感应器3、控制器4、通信模块5、声光报警模块、熄火感应模块7和摄像头转向机构8。

其中,压力传感器1安装于车辆座椅的坐垫内,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压力传感器1用于检测车辆座椅上是否有物体存在。

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安装于前方车辆座椅的靠背后侧(如图2中所示)或者当前车辆座椅的靠背前侧(图中未示出),利用红外线反射的原理,根据反射的强度来判定当前车辆座椅上是否有物体存在。本实用新型中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包括封装在一起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以直接且有效地检测到座椅上是否有遗漏的学生。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安装于前方车辆座椅的后侧,与安装在车厢的左右侧壁上相比,不要求同一排的座椅一定要对齐,从而使得座椅布置更灵活。

人体红外感应器3安装于车辆座椅感应区域。人体红外感应器3可以安装在车辆座椅附近,以感应是否有人。更优选地,人体红外感应器3安装在车厢左右侧壁上位于座椅坐垫水平线以下的位置,以便于检测座椅下方区域是否有人,以防止儿童贪玩藏在座椅下方或者因为睡着而趴下未触发压力传感器1和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人体红外感应器3为具有菲涅尔透镜的人体红外感应器。人体散发的红外线波长在8~15μm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配有菲涅尔透镜的人体红外感应器,过滤掉其他波段的电磁波,人体散发的红外线通过光敏电阻转化为电信号。因此接收到特定红外线的人体红外感应器3输出电信号,传递“车内有人”的信息。由于人体红外感应器3仅对横向移动的辐射源敏感且可能被室温影响,因此必须与压力传感器1和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结合使用,才能有效检测。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人体红外感应器3也可以安装在车辆顶部和底部,其中对于41座长度为8m的大巴车而言,可以在顶部安装3~4个人体红外感应器3,底部则分别在车辆前端和车辆后端各安装1个即可。

控制器4与压力传感器1、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和人体红外感应器3电连接。控制器4安装于车辆内部,用于接收各个传感器的状态检测信号。通信模块5与控制器4连接,用于将控制器4接收的状态检测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并接收移动终端的报警信号。声光报警模块与控制器4电连接,用于接收报警信号进行响应。优选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安装于车辆外部的LED灯61和蜂鸣器62。声光报警模块与控制器4电连接,在接收报警停止信号后停止响应。

熄火感应模块7与控制器4电连接,用于将车辆熄火信号发送给控制器4。熄火感应模块7可以直接与车辆控制系统连接,获取车辆熄火信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熄火感应模块7还可以设于点烟器处,用于感应点烟器电压,并将熄火时电压降低产生的车辆熄火信号发送给控制器4。摄像机转向机构8用于安装行车记录仪,摄像机转向机构8与控制器4电连接,控制器4在检测到车辆熄火信号后发送锁车信号给摄像机转向机构8,摄像机转向机构8控制行车记录仪朝向车内拍摄。请参阅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中摄像头转向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优选地,摄像头转向机构8包括固定件81、活动件82和驱动模块。固定件81一端固定于车辆上,如通过底座固定在前车窗内侧后视镜的旁边。活动件82连接于固定件81的另一端且可水平旋转,且活动件82上装设有所述行车记录仪11。驱动模块则与活动件82连接并控制活动件82的转动。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地反映车内状况,将行车记录仪改装为可旋转的摄像头,并在车辆熄火后行车记录仪会自动转向车内,监控车内画面。控制器4可通过通信模块5将该车内画面发送给手机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4将接收的状态检测信号发送给移动终端,以显示每个座位是否有人。用户通过移动终端APP可以查阅车辆情况。例如,APP界面包括与车辆上“座椅”一一对应的多个色块,在检测到有人时由色块的颜色黄色变为红色。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压力传感器1、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和人体红外感应器3中任意一个检测到有人时则APP界面中该座椅对应的色块变成红色,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防止其中1个或者2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色块下方另有一文本框,根据接收的状态检测信号,显示“车内无人”/“车内有人,请迅速施救”的字样。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界面上同时显示3个传感器的状态检测信号,供用户自己判断。当用户发现该座椅处压力传感器1或者反射式红外传感器2显示有人,而人体红外感应器3显示无人时,可以认为座椅上放置的为物体而不是学生,从而排除座椅上是长期放置的箱子等物体的情况。为了安全起见,用户也可以结合行车记录仪进行查看。此外,用户可点击“报警/停止”来发送报警信号和报警停止信号给车内的控制器,实现远程操控报警系统的功能。优选地,还可以在界面上显示“远程开窗/关窗”的选项,从而向控制器发送开窗指令或者关窗指令。控制器4与车辆的窗户控制开关连接,实现远程开窗或关窗,以保障校车的通风。

优选地,校车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手刹检测开关9。手刹检测开关9安装于刹车手柄12处,且手刹检测开关9与控制器4电连接,用于将手刹制动信号或手刹松懈信号发送给控制器4。控制器4还用于将根据所述手刹制动信号产生的锁车信号发送给摄像头转向机构8,或者控制器4用于将根据所述手刹松懈信号产生的车辆启动信号发送给摄像头转向机构8控制行车记录仪朝向车外拍摄。因此,当司机熄火或者拉上手刹之后,控制器4均可以发送锁车信号给摄像头转向机构8,从而拍摄车内画面传送至移动终端。

请参阅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中手刹检测开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手刹检测开关9为设置于刹车手柄12下方的微动开关。在刹车手柄12放下即未启动手刹时微动开关与刹车手柄12接触,当刹车手柄12拉起即制动状态时远离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常开触头在受到刹车手柄触动时接通并向控制器4发送手刹松懈信号,微动开关的常开触头在刹车手柄远离时断开并向控制器4发送手刹制动信号,从而将行车记录仪转向车内拍摄。

优选地,该校车安全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器4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10。该温湿度传感器10可以安装在校车内部的车厢顶上,从而使得测试的温湿度结果更为准确,而不会因为车体局部受热不均导致温度误差。手机APP界面包括显示温湿度的窗口,用户可以看到显示的温度明显升高,则代表车内过热,学生有中暑风险。于是在手机界面上按下“远程开窗”,校车通风窗或逃生窗被打开。按下“报警”后,蜂鸣器62发出警报声,LED灯61闪烁,可用于快速找到校车以及时施救。

优选地,通信模块5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更优选地,该通信模块为GSM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或5G通信模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学生遗漏校车的校车安全检测装置,利用了多种传感器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准确且高效的遗漏学生检测。通过开发的手机APP,家长和老师可以在远程收到提醒并施救,以确保学生安全。该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且具备可靠、易用等特点,创新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