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支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750发布日期:2018-09-11 22:5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把手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把手支架是用于安装汽车把手的重要零部件,汽车通过把手支架安装汽车把手后,可以对汽车的很多方面发挥着作用。例如,在副驾驶的仪表板处通过把手支架安装把手后,可以使得乘坐人员在上车时能够拉住该把手,从而更加安全、便捷的上车;此外,乘坐人员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还可以用手扶住该把手,以保证自己重心的稳定,从而防止自己发生磕碰。然而,现有的把手支架通常强度较低,难以承担乘坐人员在上车及行驶过程中对把手产生的巨大载荷。由此,现有的把手支架的强度较低,容易导致安装在把手支架上的把手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支架及汽车,解决了现有的把手支架的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把手支架,用于将把手安装于仪表板横梁上,所述把手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架本体包括:

板状主体,所述板状主体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设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加强翻边;

设于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加强翻边;

其中,在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所述板状主体、所述第一加强翻边与所述第二加强翻边的结构与所述仪表板横梁的结构相匹配,用于与所述仪表板横梁焊接;

以及,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二端的用于安装把手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设有一螺母,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板状主体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安装部包括相邻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板状主体连接,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翻边上设有第一加强筋。

可选的,所述板状主体上设有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翻边在垂直于所述板状主体的方向上的宽度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变小。

可选的,所述板状主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减重孔。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上还设有定位孔。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为金属支架本体。

可选的,所述板状主体与所述安装部通过冲压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还包括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的第五侧边,其中所述第四侧边上设有第三加强翻边,且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三加强翻边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焊接;所述第五侧边上设置有第四加强翻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翻边和所述第二加强翻边,可以使所述把手支架的强度更高;并且通过所述板状主体、所述第一加强翻边与所述第二加强翻边与汽车的仪表板横梁焊接,可以提高连接强度,从而使安装在所述把手支架上的把手不易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支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支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支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把手支架1,用于将把手2安装于仪表板横梁3上,所述把手支架1包括一支架本体10,所述支架本体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支架本体10包括:

板状主体100,所述板状主体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端101和所述第二端102之间;

设于所述第一侧边的第一加强翻边1001;

设于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二加强翻边1002;

其中,在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端101,所述板状主体100、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与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的结构与所述仪表板横梁3的结构相匹配,用于与所述仪表板横梁3焊接;

以及,设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第二端102的用于安装把手的安装部1020,所述安装部1020上设有安装孔1021,所述安装孔处设有一螺母1022,所述安装部1020与所述板状主体100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安装部1020包括相邻的第三侧边1023和第四侧边1024,所述第三侧边1023与所述板状主体100连接,所述第四侧边1024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把手2可以为设置于副驾驶的仪表板处的把手,所述把手除了在汽车行进时可以辅助乘坐人员保持重心稳定外,还可以辅助副驾驶的乘坐人员上车。而所述把手支架1为将所述把手2与汽车进行连接固定的部件,具体可以先将所述把手支架1与所述仪表板横梁3进行连接,再将把手安装于其上。

而所述仪表板横梁3可以为位于副驾驶的仪表板下的横梁,由于所述仪表板横梁3的强度较高,将所述把手支架连接固定在所述仪表板横梁上,可以使所述仪表横梁分担载荷,从而使所述把手支架1不易脱落。

此外,所述板状主体100,主要用于在安装把手2后对把手2进行支撑,因此需要高的强度;而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和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可以对所述板状主体100进行加强,从而提高所述板状主体100的强度。而所述板状主体100、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与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可以与所述仪表板横梁3焊接,通过三个焊接点,可以使所述把手支架1的连接强度更高。此外,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在所述安装孔1021设置所述螺母1022。

还需说明的是,所述把手支架1为一体结构;而所述第四侧边1024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连接,这是由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和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与正面模具的脱模方向存在负角,若将所述把手支架1制成一体结构,则必须对模具增加斜顶,这样将会大大提升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故所述把手支架1通过分体,将所述安装部的第四侧边1024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连接,以制成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第四侧边1024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和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可以使所述把手支架1的强度更高;并且通过所述板状主体100、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与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与汽车的仪表板横梁3焊接,可以提高连接强度,从而使安装在所述把手支架1上的把手2不易失效。

可选的,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0011;这样,可以提升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的强度,从而提高对把手的支撑能力。

可选的,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板状主体100上设有第二加强筋1003,且所述第二加强筋100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可以提升所述板状主体100的强度,从而提高对把手的支撑能力。

可选的,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在垂直于所述板状主体的方向上的宽度从所述第一端101向所述第二端102逐渐变小;这是由于要对所述安装孔1021焊接所述螺母1022,因此在以所述螺母1022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不能存在结构,这样更有利于所述螺母1022的设置。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板状主体100上设有至少两个减重孔1004;这样,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减重孔1004可以在保证所述板状主体100的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减轻所述板状主体100的重量。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部1020上还设有定位孔1025;这样,通过所述定位孔1025与定位销进行配合,可以快速对所述把手支架1的安装进行定位,从而提高安装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10为金属支架本体;例如,可以为钢材、合金等支撑的金属支架本体。这样,可以使所述把手支架1具有较高的强度。当然,所述支架本体10还可以为其他材质的支架本体,对此并不作限制。

可选的,所述板状主体100与所述安装部1020通过冲压一体成型;这样,可以使生产效率更高;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成型,对此并不作限定。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部1020还包括与所述第四侧边1024相对的第五侧边,其中所述第四侧边1024上设有第三加强翻边10241,且所述安装部1020通过所述第三加强翻边10241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焊接;所述第五侧边上设置有第四加强翻边1026。

这样,所述第三加强翻边10241和所述第四加强翻边1025可以对所述安装部进行加强,从而提高所述把手支架1的安装强度;此外,所述安装部1020通过所述第三加强翻边10241与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焊接,可以使所述安装部1020和所述板状主体100连成一体后,为把手提供更好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把手支架1。

这样,汽车在安装所述把手支架1后,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和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可以使所述把手支架1的强度更高;并且通过所述板状主体100、所述第一加强翻边1001与所述第二加强翻边1002与汽车的仪表板横梁3焊接,可以提高连接强度,从而使安装在所述把手支架1上的把手2不易失效。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