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780发布日期:2018-09-18 22:21阅读:1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尤其指一种可经由单一操作达到脚轮的定向与刹车者。



背景技术:

脚轮的锁定装置为应用于工具车、移动式抽屉或是手推车等移动载具的固定装置,在需要固定移动载具时,现有的脚轮的锁定装置藉由特定部件与脚轮摩擦而阻碍其旋转,或是直接将轮轴锁死而令其无法转动。

然而,此种设计于实际使用上仍有缺失,这是由于此类移动载具除了前后移动外,其脚轮还可沿垂直轴向旋转,藉以令移动载具能够转向。因此,现有的锁定方式虽可锁定前后向移动,但缺乏沿垂直轴向自体旋转的锁定机制。

由于工具车等车台经常只有单一脚轮配有上述锁定装置,且因脚轮锁定处十分不明显,使用者经常未察觉移动载具已经上锁,在此条件下,使用者将移动载具转向时并不会感受到明显阻力,待转向完毕而欲向前推动时,由于水平轴向的旋转已被锁定,载具方因惯性以及推力而向前倾覆。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的锁定方式仍有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其可经由单一操作达到脚轮的定向与刹车,由此将移动载具确实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提供一种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其用以设于移动载具,该移动载具包含轮体,该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包含:脚架,其枢设于该移动载具,该轮体枢设于该脚架,该脚架具有限位孔,该限位孔具有相对向的两个抵靠侧,所述抵靠侧位于不同高度;定向盘体,其设于该移动载具,该脚架相对于该定向盘体转动,该定向盘体具有多个第一定位部;操作部,其包含:支撑杆体,其设于该脚架;定向及刹车单元,其相对向的两侧之间枢设于该支撑杆体,该定向及刹车单元的一侧具有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以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其中之一,该定向及刹车单元相对向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定位槽及刹车部,该定位槽位于所述抵靠侧之间,该刹车部对应于该轮体,该定向及刹车单元相对向的两侧之间具有抵顶弹片,该抵顶弹片抵顶于该脚架;以及操作单元,其一侧具有操作板体,另一侧具有相互连接的定位板体及限位板体,该操作板体与该定位板体连接成V形,该定位板体相对向的两侧分别抵靠于所述抵靠侧其中之一及该定位槽,该限位板体穿射于该限位孔以抵靠于所述抵靠侧其中之一;以及弹性垫体,其顶部具有容置槽,底部具有定位凸体,该定向及刹车单元相对向的另一侧具有定位孔,该操作板体与该定位板体的连接处活动设于该容置槽,该定位凸体活动设于该定位孔。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除了可利用定向及刹车单元与轮体抵接而锁定轮体旋转外,进一步可藉由垂直方向的定向盘体来间接锁定脚架,连带令枢设于脚架的轮体无法绕垂直轴摆动,达成双重锁定的功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为定位凹槽以环设于该定向盘体,该第二定位部为定位凸片以对应于所述定位凹槽其中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第一环形滚珠组,其设于该脚架与该移动载具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防尘垫圈,其垫设于该脚架与该移动载具之间,该防尘垫圈环设于该第一环形滚珠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含第二环形滚珠组,其设于该脚架与该定向盘体之间。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可经由单一操作达到脚轮的定向与刹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脚架设为透明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操作前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操作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 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

200 脚架

210 限位孔

211 抵靠侧

220 螺丝

230 螺帽

240 枢接孔

250 固定孔

260 枢接孔

300 定向盘体

310 第一定位部

400 操作部

410 支撑杆体

420 定向及刹车单元

421 第二定位部

422 定位槽

423 刹车部

424 抵顶弹片

425 定位孔

426 枢接孔

430 操作单元

431 操作板体

432 定位板体

433 限位板体

440 弹性垫体

441 容置槽

442 定位凸体

500 第一环形滚珠组

600 防尘垫圈

700 第二环形滚珠组

C 固定座

R 中心铆钉

W 轮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考图1至图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100,其用以设于移动载具的固定座C,该移动载具包含轮体W,该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100包含脚架200、定向盘体300及操作部400。其中,该脚架200可呈U形,该脚架200的顶部可具有枢接孔260,该脚架200可经由该枢接孔260及中心铆钉R枢设于该移动载具的固定座C,该轮体W可经由螺丝220、螺帽230及该脚架200左右相对向的两个枢接孔240枢设于该脚架200,该脚架200的顶部可向后延伸且具有限位孔210,该限位孔210具有前后相对向的两个抵靠侧211,位于前面的抵靠侧211的高度高于位于后面的抵靠侧211的高度。该定向盘体300可呈圆形且可经由该中心铆钉R固设于该移动载具的固定座C,该脚架200相对于该定向盘体300转动,该定向盘体300的底部具有多个第一定位部310。该操作部400包含支撑杆体410、定向及刹车单元420及操作单元430。其中,该支撑杆体410设于该脚架200左右相对向的两个固定孔250。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可为金属弹片,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前后相对向的两侧之间的枢接孔426枢设于该支撑杆体410,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前面的一侧具有至少一第二定位部421以对应于第一定位部310其中之一,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后面的一侧具有至少一定位槽422及刹车部423,该定位槽422位于抵靠侧211之间,该刹车部423可为L形板体以对应于该轮体W,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前后相对向的两侧之间具有抵顶弹片424,该抵顶弹片424抵顶于该脚架200的内侧的顶部。该操作单元430后面的一侧具有操作板体431,前面的一侧具有相互连接的定位板体432及限位板体433,该操作板体431与该定位板体432连接成V形,该限位板体433可呈L形,该定位板体432上下相对向的两侧分别抵靠于抵靠侧211其中之一及该定位槽422,该限位板体433穿射于该限位孔210以抵靠于抵靠侧211其中之一。

请参考图4及图5,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100操作前,该操作单元430的定位板体432及限位板体433抵靠于该限位孔210内位于前面的抵靠侧211附近。此时,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的第二定位部421并未与该定向盘体300的第一定位部310其中之一接合,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的刹车部423并未接触该轮体W。请参考图4及图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100操作后,该操作单元430的操作板体431被使用者下压,该操作单元430的定位板体432及限位板体433抵靠于该限位孔210内位于后面的抵靠侧211附近。此时,由于位于后面的抵靠侧211的高度低于位于前面的抵靠侧211的高度,因此该操作单元430的定位板体432会下压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的刹车部423以接触该轮体W,而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的第二定位部421则会被上提以与该定向盘体300的第一定位部310其中之一接合,进而可使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100经由单一操作达到脚轮的定向与刹车的目的。另外,若要解除脚轮的定向与刹车,使用者只要上提该操作单元430的操作板体431,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100便可回复到图4及图5的解除状态。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100除了可利用定向及刹车单元420的刹车部423与轮体W抵接而锁定轮体W旋转外,进一步可藉由定向盘体300及定向及刹车单元420的第二定位部421来间接锁定脚架200,连带令枢设于脚架200的轮体W无法绕脚轮的垂直轴转动,达成双重锁定的功效。

请参考图1及图4至图6,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可包含弹性垫体440,其可为三角柱体,该弹性垫体440的顶部具有容置槽441,底部具有定位凸体442,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后面的一侧具有定位孔425,该操作板体431与该定位板体432的连接处活动设于该容置槽441,该定位凸体442活动设于该定位孔425。由此,该弹性垫体440可缓冲该定向及刹车单元420及该操作单元430之间的压力,及可因应不同软硬度的轮体W。

请参考图5及图6,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10分别可为定位凹槽以环设于该定向盘体300,该第二定位部421可为定位凸片以对应于定位凹槽其中之一。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的定向及刹车装置100可易于定向。

请参考图1及图4,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可包含第一环形滚珠组500,其设于该脚架200与该移动载具的固定座C之间。由此,该脚架200可易于相对于该移动载具的固定座C转动。

请参考图1及图4,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可包含防尘垫圈600,其垫设于该脚架200与该移动载具的固定座C之间,该防尘垫圈600环设于该第一环形滚珠组500外侧。由此,该防尘垫圈600可防止异物入侵该第一环形滚珠组500。

请参考图1及图4,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可包含第二环形滚珠组700,其设于该脚架200与该定向盘体300之间。由此,该脚架200可易于相对于该定向盘体300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