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0712发布日期:2019-04-13 01:1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



背景技术:

多年来,我国露天矿山运输矿石使用的自翻车是以载重60吨自翻车的车辆为主,这种车辆生产在70年代,由于运输企业对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的需要,需要大吨位气动自翻车,60吨自翻车倾翻时,侧门需旋转至45°时才能与地板构成一延续面,倾翻稳定性不良;倾翻后倾翻作用装置不能自动复位,影响车辆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其组成包括:底架、车箱、转向架、倾翻动力装置、倾翻作用装置、空气制动装置和车钩缓冲装置,所述的车箱内装载货物,所述的底架位于所述的车箱下部,所述的倾翻动力装置位于所述的底架两侧且与所述的车箱下部连接,所述的倾翻作用装置上部与所述的车箱连接、下部与所述的底架连接,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沿所述的底架纵向布置,所述的底架下端与所述的转向架相连,所述的底架前端装有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

所述的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所述的车箱包括车箱底架、侧门、端壁,所述的车箱底架位于下部,所述的侧门位于所述的车箱底架两侧,所述的端壁位于所述的车箱底架两端。

所述的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所述的车箱底架包括框架式钢梁、上支座、折页转轴、支杆座、上承座和气缸座,所述的上支座、所述的上承座和所述的气缸座位于所述的框架式钢梁的下方,所述的折页转轴位于所述的框架式钢梁两侧,所述的支杆座位于所述的框架式钢梁中部。

所述的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所述的底架包括中梁、枕梁、端梁、气缸架、抑制支承、下支座和下承轴,所述的中梁为中部高两端低的箱型结构梁,所述的端梁位于所述的中梁两端,所述的气缸架、人型支承、方型支承位于所述的中梁两侧,所述的下支座位于中所述的梁上部,所述的下承轴位于所述的枕梁上部。

所述的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所述的倾翻动力装置包括气缸和倾翻管路,所述的倾翻管路与所述的气缸相连,所述的气缸与底架的气缸架、所述的车箱底架的气缸座相连。

所述的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所述的倾翻作用装置位于车体两侧,每侧五组,每组倾翻机构包括抑制肘、折页和弹簧,所述的折页上部与所述的车箱的侧门相连,所述的折页的下部、所述的车箱底架与所述的折页转轴相连,所述的抑制肘一端支撑在所述的折页底部,另一端支撑在所述的车箱底架的所述的支杆座下部,所述的弹簧、所述的抑制肘和所述的车箱底架与所述的支杆座相连。

所述的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所述的气缸包括外缸、内缸和活塞杆,所述的外缸与所述的气缸架相连。

所述的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所述的转向架包括摇枕、侧架、弹簧减振装置、轴承装置、大轴重轮对和基础制动装置,所述的摇枕两端位于所述的弹簧减振装置之上且连接两个所述的侧架,所述的侧架中部与所述的弹簧减振装置相联,两端与所述的轴承及所述的大轴重轮对相连,所述的基础制动装置沿转向架纵向布置,上部与所述的摇枕相连,下部与所述的大轴重轮对配合。

所述的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所述的气缸包括由气缸外套、外活塞、内活塞、活塞杆、复位弹簧和凸圆盘,所述的气缸外套内部装有所述的外活塞和所述的内活塞,所述的外活塞内部装有所述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外围装有所述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凸圆盘位于所述的气缸外套上部且与所述的外活塞相配合。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倾翻动力装置的气源来自机车提供的高压风,车辆两侧各设置5组倾翻作用装置,分别置于底架的两侧,在倾翻动力装置推动下,倾翻作用装置使车箱一侧被顶起,另一侧自动卸货,当车箱侧门旋转至42°时,侧门与地板构成一延续面,继续倾翻至45°将货物卸至远离线路的一侧,倾翻稳定性良好;采用具有复位功能的倾翻气缸,实现卸货后车箱自动复位;采用大轴重转向架、加高侧门增大车厢容积,增加车辆的载重,提高车辆动能。使80吨自翻车具有倾卸平稳、卸货迅速、操作简便、运输效率高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装货时,两侧的折页均处于直立状态,抑制肘内端支于车箱底架的支杆座上,使折页不能产生转动;当卸货时,气缸顶起车厢的一侧,带动车厢转动,另一侧的折页绕折页转轴转动,当车箱侧门旋转至42°时,侧门与车箱底架处于一个平面,货物卸出,而后继续倾翻至45°将货物全部卸至远离线路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气缸外套内部装有外活塞、内活塞,外活塞内部装有活塞杆,活塞杆外围装有复位弹簧,凸圆盘位于气缸外套上部且与外活塞相配合。当车辆卸货时,外活塞及活塞杆伸出,复位弹簧伸长,货物倾卸后,活塞杆可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收回,带动车箱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车箱组成及倾翻作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车箱底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底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倾翻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转向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气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包括底架1、车箱2、转向架3、倾翻动力装置4 、空气制动装置5、车钩缓冲装置6、倾翻作用装置7,底架1位于车箱2下部,倾翻动力装置4位于底架1两侧且与车箱2下部联接;倾翻作用装置7上部与车箱2联接、下部与底架1联接;空气制动装置5延底架1纵向布置,底架1下端与转向架3相连,底架1前端装有车钩缓冲装置6。

实施例2: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车箱2包括侧门8、端壁9、车箱底架10,侧门8位于车箱底架10两侧,端壁9位于车箱底架10两端;侧门8、端壁9、车箱底架10形成一个敞口的箱体。

实施例3: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车箱底架10包括框架式钢梁11、上支座12、上承座13、支杆座14、折页转轴15、气缸座16。上支座12、上承座13、气缸座16位于框架式钢梁11的下方,折页转轴15位于框架式钢梁11两侧,支杆座14位于框架式钢梁11中部。

实施例4: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底架包括端梁17、枕梁18、中梁19、抑制支承20、气缸架21、下支座22、下承轴23。中梁19为中部高两端低的箱型结构梁;端梁17、枕梁18位于中梁19两端,抑制支承20、气缸架21位于中梁19两侧;下支座22位于中梁19上部,与车箱底架10的上支座12配合;下承轴23位于枕梁18上部,与车箱底架10的上承座13配合。

实施例5: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倾翻动力装置4包括气缸24、倾翻管路25。倾翻管路24与气缸25相连;气缸25中部与底架1的气缸架21,上部与车厢底架10的气缸座16相连。

实施例6: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气缸24包括外缸26、内缸27、活塞杆28,外缸26与底架1的气缸架21相连,当倾翻时,内缸26向上升起,活塞杆28顶出推动车箱2一侧升起,倾翻作用装置7动作。

实施例7: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倾翻作用装置包括折页29、抑制肘30、弹簧31。折页29的下部与车箱底架10的折页转轴15相连;抑制肘31一端支撑在折页29底部,另一端支撑在车箱底架10的支杆座21下部;弹簧31与抑制肘30及车箱底架10的支杆座21相连。装货时,两侧的折页29均处于直立状态,抑制肘30内端支于车箱底架10的支杆座21上,使折页29不能产生转动;卸货时,气缸24顶起车厢2的一侧,带动车厢2转动,另一侧的折页29绕折页转轴15转动,使车厢2的侧门8与车箱底架10处于一个平面,货物卸出。

实施例8: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转向架3包括侧架32、摇枕33、弹簧减振装置34、轴承装置35、大轴重轮对36、基础制动装置37。侧架32位于转向架3两侧,侧架32中部与弹簧减振装置34相联,摇枕33两端位于弹簧减振装置34之上且连接两个侧架32;侧架32两端与轴承35及大轴重轮对36相配合;基础制动装置37沿转向架3纵向布置,上部与摇枕33相连,下部与大轴重轮对36配合。

一种载重80吨气动自翻车,气缸24包括由气缸外套38、外活塞39、内活塞40、活塞杆41、复位弹簧42及凸圆盘43。气缸外套38内部装有外活塞39、内活塞40,外活塞39内部装有活塞杆41,活塞杆41外围装有复位弹簧42,凸圆盘43位于气缸外套38上部且与外活塞39相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