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7192发布日期:2018-12-28 18:5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出线在我们的生活中,现有充电设备的充电线一般裸露在外壁,当不使用时容易受到风雨侵蚀,在充电完成后充电线随意放置在地面上,容易遭到汽车车轮碾压,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避免车辆碾压电源线的充电设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器、收线机构和充电插头,壳体为密封结构,充电器对应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前侧下沿设有出线孔,连接充电器的电源线穿出出线口对应连接在充电插头上;

壳体前侧上沿设有放置腔,所述充电插头对应插接在充电腔侧部的放置孔内,壳体内部设有对应电源线的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弹簧和动滑轮,弹簧上端固连在壳体顶部,下端通过动滑轮对电源线形成约束;

所述充电插头为柱状结构,其后端设有对应放置孔的法兰,充电插头外壁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限位槽,充电插头外壁设有向外伸出有限位凸块,所述放置孔边缘设有对应限位凸块的缺口;

放置腔内壁设有沿充电插头径向延伸的限位柱,限位柱下端与限位槽相匹配,限位柱上端设有通过驱动块对应驱动限位柱伸缩于限位槽内的驱动装置,放置腔内壁设有垂直布置在限位柱上方的导柱,所述导柱滑动装配在肋板上;所述驱动块固连于的导柱上,驱动装置为对应连接控制器的步进电机,导柱其中一端设有卡槽,所述步进电机主轴平行于限位柱,其主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上设有对应伸入卡槽内的拨柱;壳体内壁设有对应限位凸块的挡块,所述挡块上设有对应限位凸块的触动开关;

壳体内壁设有对应限位柱的导板,所述限位柱滑动装配在导板内;限位柱对应远离充电插头一端设有对应抵触导板的挤压弹簧,驱动块为对应限位柱的楔形结构;

所述出线口为上沿设有倒V形缺口,壳体内壁设有对应倒V形缺口的防卡机构,防卡机构包括竖向滑动装配在出线口两侧的导杆,两导杆下端之间设有向下挤压电源线的辊轴;所述步进电机、触动开关、充电器对应连接在控制器上。

所述放置腔前侧设有对应放置孔或者充电插头的遮雨板,所述遮雨板为对应设置在放置板前侧n形边框。

所述导杆滑动装配在固连于壳体内壁的滑套内,所述导杆中下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滑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导杆上端设有对应滑套的限位凸缘。充电器对应连接在电源上。

限位凸块与法兰之间的距离与放置腔壁厚相匹配。壳体外壁设有二维码,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网络云端。

设置弹簧,通过弹簧及动滑轮对电源线进行驱动,能够拉动电源线向主体内部缩回;设置放置腔,对充电插头进行放置,设置限位凸块,通限位凸块对充电插头进行限位,避免充电插头掉落。

有益技术效果:设置弹簧,通过弹簧及动滑轮对电源线进行驱动,能够拉动电源线向主体内部缩回;设置放置腔,对充电插头进行放置,设置限位凸块,通限位凸块对充电插头进行限位,避免充电插头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放置孔装配简图;

图3为充电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柱装配示意图;

图5为防卡机构结构简图。

图中1壳体、2放置腔、3遮雨板、4充电插头、5电源线、6充电器、7放置孔、8导柱、9卡槽、10出线口、11滑套、12导杆、13复位弹簧、14辊轴、15挡块、16偏心轮、17步进电机、18限位柱、19挤压弹簧、20肋板、21导板、22弹簧、23动滑轮、401限位凸块、40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止卡线的自动充电桩,参见图1-5:包括壳体1、充电器6、收线机构和充电插头4,壳体1为密封结构,充电器6对应放置在壳体1内部,壳体1前侧下沿设有出线孔,连接充电器6的电源线5穿出出线口对应连接在充电插头4上;

壳体1前侧上沿设有放置腔2,所述充电插头4对应插接在充电腔侧部的放置孔7内,壳体1内部设有对应电源线5的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弹簧22和动滑轮23,弹簧22上端固连在壳体1顶部,下端通过动滑轮23对电源线5形成约束;

所述充电插头4为柱状结构,其后端设有对应放置孔7的法兰,充电插头4外壁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条形限位槽402,充电插头4外壁设有向外伸出有限位凸块401,所述放置孔7边缘设有对应限位凸块401的缺口;

放置腔2内壁设有沿充电插头4径向延伸的限位柱18,限位柱18下端与限位槽402相匹配,限位柱18上端设有通过驱动块对应驱动限位柱18伸缩于限位槽402内的驱动装置,放置腔2内壁设有垂直布置在限位柱18上方的导柱8,所述导柱8滑动装配在肋板20上;所述驱动块固连于的导柱8上,驱动装置为对应连接控制器的步进电机17,导柱8其中一端设有卡槽9,所述步进电机17主轴平行于限位柱18,其主轴上连接有偏心轮14,偏心轮14上设有对应伸入卡槽9内的拨柱;壳体1内壁设有对应限位凸块401的挡块15,所述挡块15上设有对应限位凸块401的触动开关;

壳体1内壁设有对应限位柱18的导板21,所述限位柱18滑动装配在导板21内;限位柱18对应远离充电插头4一端设有对应抵触导板21的挤压弹簧19,驱动块为对应限位柱18的楔形结构;

所述出线口10为上沿设有倒V形缺口,壳体1内壁设有对应倒V形缺口的防卡机构,防卡机构包括竖向滑动装配在出线口10两侧的导杆12,两导杆12下端之间设有向下挤压电源线5的辊轴14;所述步进电机17、触动开关、充电器6对应连接在控制器上。

所述放置腔2前侧设有对应放置孔7或者充电插头4的遮雨板3,所述遮雨板3为对应设置在放置板前侧n形边框。

所述导杆12滑动装配在固连于壳体1内壁的滑套11内,所述导杆12中下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滑套1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导杆上端设有对应滑套11的限位凸缘。充电器6对应连接在电源上。

限位凸块401与法兰之间的距离与放置腔2壁厚相匹配。壳体1外壁设有二维码,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网络云端。

设置弹簧22,通过弹簧22及动滑轮23对电源线5进行驱动,能够拉动电源线5向主体内部缩回;设置放置腔2,对充电插头4进行放置,设置限位凸块401,通限位凸块401对充电插头4进行限位,避免充电插头4掉落。

设置弹簧22,通过弹簧22及动滑轮23对电源线5进行驱动,能够拉动电源线5向主体内部缩回;设置放置腔2,对充电插头4进行放置,设置限位凸块401,通限位凸块401对充电插头4进行限位,避免充电插头4掉落。

设置二维码,通过手机或其他扫码设备进行扫码,扫码后通过手机APP连接连接网络云端,通过网络云端对控制器实现充电控制,结构简单,通过扫码进行充电器6控制,智能化程度较高。

当扫码并选择充电后,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7转动,通过偏心轮14拨动导柱8,导柱8带动驱动块离开限位柱18,此时挤压弹簧19向上驱动限位柱18退出限位槽402,即可扭动充电插头4,当限位凸块401与放置孔7的缺口相对时即可拔出充电插头4,实现充电;反之,将充电插头4插入放置孔7后,旋动充电插头4,当限位凸块401旋至挡块15时,触动开关触动,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7转动,限位柱18卡接在限位槽402内,从而对充电插头4实现锁定。

利用放置腔2对充电插头4进行放置,能够避免灰尘或者小朋友将杂物塞入壳体1,设置遮雨板3,能够对放置孔7或者充电插头4进行遮挡,降低阳光、风雨侵蚀。通过限位凸块对充电插头进行轴向限位,利用限位柱进行旋转限制,能够通过二者对充电插头实现锁定。

设置防卡机构,通过复位弹簧13向下挤压电源线5,在收线过程中避免电源线5卡入倒V形缺口,同时减少电源线5与出线口10的摩擦;设置倒V形缺口,当电源线5收回即将完成时,电源线5渐渐张紧,张紧后的电源线5向上卡入倒V形缺口,对电源线5实现卡合,能够避免收线过度造成对充电插头4的损坏或者掉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