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稳定杆开口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6901发布日期:2019-01-02 22:1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汽车稳定杆开口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重型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稳定杆开口衬套。



背景技术:

汽车稳定杆是汽车悬架系统的一部分,实际是横向布置的扭杆弹簧,也称防摇稳定杆或防侧倾杆,在急转弯时用于减轻汽车曲线行驶的车身侧倾,从而保证行驶安全性和稳定性,通常承载扭矩。为此,为提升汽车衬套尤其是重型卡车稳定杆悬架系统中所用衬套产品的综合使用性能,延长衬套使用寿命;使其在诸如汽车急转弯等大摆角扭矩传递和弯矩承载状况下,具有较大的弹性牵伸能力和扭转变形余量,并同时改善并提高其弹性减振缓冲性能;与此同时,在保证其金属刚度和强度的基础上,有利汽车NVH性能的提升,最大限度控制降低产品报废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其综合质量性能的提升,满足市场需求,现提出如下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稳定杆开口衬套,通过内套外套之间硫化弹性橡胶体并制有轴向通槽开口的衬套结构改进,提升衬套产品应对大摆角扭矩并承载较大弯矩时的大弹性牵伸性能和扭转弹性变形性能,为其提供充分的弹性形变余量空间,改善并提升稳定杆衬套产品的综合使用性能,进而提升重卡的NVH性能,保证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汽车稳定杆开口衬套,由内套和外套之间硫化固连弹性橡胶体组成,特征在于:金属材料的内套和外套以及弹性橡胶体均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其中,外套和弹性橡胶体沿轴向长度方向开制通槽;所述通槽的槽壁左右对称且左、右对称的槽壁尺寸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使产品的开口形状顺应产品所受剪切力大小由内而外逐渐递增变化的规律,在保证产品弹性牵伸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所述通槽的横截面形状距离轴心由内向外的开口大小线性递增变化。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通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V形或等腰梯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使外套、内套之间复合弹性橡胶体的衬套产品在安装使用时,具有足够的轴向刚度,进一步地:所述内套圆环柱段的壁厚大于外套圆环柱段的壁厚;同理地,为实现金属复合橡胶结构的开口衬套具有足够的缓冲减震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橡胶体圆环柱段的壁厚大于内套圆环柱段的壁厚。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方便该衬套产品有利驾驶室悬架车体结构的紧凑化设计,且在安装使用时不干涉轴端其它零部件的安装,所述外套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套的轴向长度,且外套位于内套中部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提升该衬套的耐磨性能,优选地:所述内套用冷轧精密钢管制成;所述外套用汽车专用钢板冲压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轴向长度方向开制通槽的结构改进,当汽车急转弯以及稳定杆大摆角扭矩传递和承载弯矩的情况下,外套协同弹性橡胶体共同作用,可为衬套本身提供充足的扭转、牵伸变形余量,有利提升产品的综合使用性能,有利延长产品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槽离轴心位置由内向外逐渐递增的开口设计,符合衬套本身承受扭矩时剪切方向受力大小由内向外随半径递增渐变的规律,有利产品牵伸性能充分发挥的同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金属与橡胶硫化为一体组成的复合弹性体,综合橡胶的高弹性与金属的高强度优势,较纯金属衬套能够提高汽车稳定杆衬套的弹性减振缓冲性能,保证产品耐磨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改善汽车的NVH性能,降低产品报废率,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4、本实用新型由三个构件组成并结合轴向通槽的开制,构件数精简,结构简单,有利装配,有利降低成本,适合推广;

5、本实用新型内、外套轴向长度的错位式设计,有利紧凑化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材料部件,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亦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汽车稳定杆开口衬套,为通过最为精简的构件数以及结构设计有利衬套产品性能的提升,体现其性价比优势:本实用新型的开口衬套由内套1和外套2之间硫化固连弹性橡胶体3组成(参见图1及图2),其特征在于:为保证衬套具有均一的线性刚度优势,保证其结构强度,有利其后期加工和安装,金属材料的内套1和外套2以及弹性橡胶体3均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参见图1 和图3);其中,为满足开口衬套安装于汽车稳定杆总成后,在应对大摆角扭矩和弯矩时具有足够的弹性牵伸性能和充分的扭转变形余量,所述外套2和弹性橡胶体3沿轴向长度方向开制通槽4;为保证开制通槽4后产品耐损性能的寿命不受影响。即当产品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形移动,从而减轻零件受损。所述通槽4的槽壁左右对称且左、右对称的槽壁尺寸相等。(结合图4参见图3)。

上述结构基础上,为使产品的开口形状顺应产品所受剪切力大小由内而外逐渐递增变化的规律,在保证产品弹性牵伸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所述通槽4的横截面形状距离轴心由内向外的开口大小线性递增变化。优选地:所述通槽4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V形或等腰梯形。

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前述结构基础上,参见图3图4实施例,所述通槽4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三角V形;且等腰三角V形的通槽4槽底位于内套1外圆柱表面处截止,优选地,等腰三角V形的通槽4顶角角度α为15 °-60°。如图3图4所示实施例,当横截面为等腰三角V形时,外套2和弹性橡胶体3线性过渡开制轴向通槽4,尽可能保证了弹性橡胶体3优良的抗开裂性能,有利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前述结构基础上,为使通槽4的开口形状顺应产品所受剪切力大小由内而外递增变化的规律,所述通槽4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为提升产品轴端的耐磨性能,所述外套2轴端面边沿制有倒角或圆角201。

上述结构基础上,为使外套2、内套1之间复合弹性橡胶体3的衬套产品在安装使用时,具有足够的轴向刚度,进一步地:所述内套1圆环柱段的壁厚大于外套2圆环柱段的壁厚;同理地,为实现金属复合橡胶结构的开口衬套具有足够的轴向弹性缓冲减振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橡胶体3的圆环柱段壁厚大于内套1圆环柱段的壁厚。为方便该衬套产品有利驾驶室悬架车体结构的紧凑化设计,且在安装使用时不干涉轴端其它零部件的安装,所述外套2的轴向长度小于内套1的轴向长度,且外套2位于内套1中部设置。优选地,为保证衬套产品结构的对称性,(参见图1)所述外套2位于内套1 正中间设置。上述结构基础上,为提升衬套产品的耐磨性能,所述内套1用冷轧精密钢管制成;所述外套2用汽车专用钢板冲压制成。其中,内套1的冷轧精密钢管能承受高压,冷弯、扩口、压扁不开裂,不皱皮,能做各种复杂变形及机械加工处理,内壁光洁,外壁无氧化层。外套2连同弹性橡胶体3 采用开口结构,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产品在较大范围内可变形移动,从而减轻零件受到较大冲击力导致的损坏影响。

可见,本实用新型轴向长度方向开制通槽4的结构改进,当汽车急转弯以及稳定杆大摆角扭矩传递和承载弯矩的情况下,外套2协同弹性橡胶体3 共同作用,可为衬套本身提供充足的扭转、牵伸变形余量,有利提升产品综合性能,有利延长产品寿命。此外,通槽4离轴心位置由内向外逐渐递增的开口设计,符合衬套本身承受扭矩时剪切方向受力大小由内向外随半径递增渐变的规律,有利产品牵伸性能充分发挥的同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再者,金属与橡胶硫化为一体组成的复合弹性体,可以综合橡胶的高弹性与金属的高强度,较纯金属衬套能够提高汽车稳定杆衬套的弹性减振缓冲性能,保证产品耐磨使用寿命的基础上,改善汽车的NVH性能,降低产品报废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三个构件组成并结合轴向通槽的开制,通过更为精简的构件数和结构改进,不仅保证了产品具有优良的减震降噪性能,有利大扭矩的承载,而且有利简化并降低产品加工、生产、装配的工艺难度,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有利控制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有利紧凑化安装,有益其在市场推广。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