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甲车底盘综合信息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437发布日期:2019-03-22 19:3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甲车底盘综合信息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甲车底盘综合信息显示屏。



背景技术:

因装甲车安全防护要求,装甲车的视野一般都比较差,这就导致驾驶员操纵的不方便,所有在驾驶员视野较差的情况下,装甲车一般都装有前后视摄像头,以便在处于战斗状态或水上状态时可以更清晰的观察周围环境。因现代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装甲车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各种屏蔽措施也应运而生,其中就包括使用屏蔽条、屏蔽膜和金属丝网等。对于车辆底盘电子系统,各式各样的传感器、采集器、驱动器、控制器、操纵面板等设备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增多也带给了显示设备出现的必要性,现有的装甲车底盘显示设备无法对所有模拟信号进行显示,无法实现对装甲车进行全方位了解,无法对紧急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预判,从而不能达到现有装甲车的安全防护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装甲车底盘显示设备无法对所有模拟信号进行显示,无法实现对装甲车进行全方位了解,无法对紧急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预判,从而不能达到现有装甲车的安全防护要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甲车底盘综合信息显示屏,一种接口简单,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的综合信息显示屏,设备集成多类型模拟信号采集功能,同时提供CAN总线实现数据收发和处理功能,以及双路视频显示功能,对底盘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显示、行车安全和故障定位带来了便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甲车底盘综合信息显示屏,包括处理器核心板、液晶屏驱动接口电路、轻触按键接口电路、铁电存储接口电路、CAN收发隔离电路、模拟信号输入采集电路、驱动输出接口电路、电源模块,所述液晶屏驱动接口电路、轻触按键接口电路、铁电存储接口电路、CAN 收发隔离电路、模拟信号输入采集电路、驱动输出接口电路、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核心板连接。

装甲车底盘信号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因显示设备能已更加直观的形式将一些看不见的模拟信号以数字或图标的形式呈现,并且也可以通过预设的参数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声光的形式反应给驾驶员或车长。其中部分数据与车辆行驶控制有关,另外一部分数据通常可以作为车长或驾驶员判断车辆电子设备状态和车辆运行参数的依据,现有的显示设备无法全面采集和/或显示装甲车全部或大部分数据,这样不能直观观测车辆运行状态、电子设备故障状态、定位故障点以及分析故障原因。

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器核心板、液晶屏驱动接口电路、轻触按键接口电路、铁电存储接口电路、CAN收发隔离电路、模拟信号输入采集电路、驱动输出接口电路、电源模块,上述硬件结构对各类信号和数据进行采集、接收汇总,再配备外壳、按键、显示器成为人机交互媒介,可通过按键的输入和显示器的输出进行反馈和操作。本实用新型采用高抗干扰性CAN 总线实现数据收发。为了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外部设置有丝网屏蔽玻璃,按键设置有按键屏蔽膜,外壳的缝隙设置导电屏蔽条。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宽电压输出模块、12V电压输出模块、5V电压输出模块、CAN 收发隔离电路电压输出模块,所述宽电压输出模块用于输出24V电压,所述12V电压输出模块用于输出12V电压,所述5V电压输出模块用于产生5V电压,所述CAN收发隔离电路电压输出模块用于为CAN收发隔离电路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处理器核心板采用MC9S12XEP100。

进一步地,轻触按键接口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按键S1、按键S2、按键S3、按键S4、按键S5、按键S6,所述按键S1、按键S2串联形成第一条线路,所述按键S3、按键 S4串联形成第二条线路,所述按键S5、按键S6串联形成第三条线路,第一条线路、第二条线路、第三条线路并联;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在按键S1与按键S2连接端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按键S3与按键S2连接端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MC9S12XEP100的PK1引脚连接在电阻R1与按键S1连接的线路上,MC9S12XEP100的PK2引脚连接在电阻R2与按键S2连接的线路上, MC9S12XEP100的PK3引脚连接在按键S1与按键S2连接的线路上,MC9S12XEP100的PK4 引脚连接在按键S3与按键S4连接的线路上,MC9S12XEP100的PK5引脚连接在按键S5与按键S6连接的线路上。

进一步地,CAN收发隔离电路包括隔离模块U2、接口控制模块U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3、电容C4和开关三极管Q1,所述隔离模块U2采用ADUM1201AR,所述接口控制模块U3采用MCP2551-I/SN,所述隔离模块U2的VIA引脚连接处理器核心板的信号发送引脚,所述隔离模块U2的VOB引脚连接处理器核心板的信号接收引脚,所述隔离模块U2的VOA引脚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TXD引脚,所述隔离模块U2的VIB引脚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RXD引脚;所述电阻R5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 RS引脚;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CANH引脚,另一端连接电容C3;所述电阻R8一端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CANL引脚,另一端连接电容C4;所述电容C3连接电阻R6端的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CAN0H引脚,所述电容C4连接电阻R8端的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CAN0L引脚;所述开关三极管Q1由两个串联的双向二极管构成,所述电阻R7并联在两个串联的双向二极管两端,两个串联的双向二极管的连接点与 MC9S12XEP100的CAN0H引脚和CAN0L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7一端连接在电容C3与电阻R6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8与电容C4连接的电路上。

进一步地,液晶屏驱动接口电路包括接口模块U21、电容C68、电容C69、电容C70、电容C71、电阻R123、电阻R124,所述接口模块U21采用MAX232,所述电容C69一端连接在接口模块U21的C1+引脚,另一端连接在接口模块U21的C1-引脚;所述电容C71一端连接在接口模块U21的C2+引脚,另一端连接在接口模块U21的C2-引脚;电容C68与电容 C70串联,电容C68与电容C70连接的节点接地,所述电容C68连接电容C70端的另一端连接接口模块U21的V+引脚,所述电容C70连接电容C68端的另一端连接接口模块U21的 V-引脚;所述接口模块U21的T2in引脚连接MC9S12XEP100的TXD0引脚连接,所述接口模块U21的T2out引脚连接MC9S12XEP100的RXD0引脚连接,电阻R123的一端连接接口模块U21的T2out引脚,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TXD引脚;电阻R124的一端连接接口模块U21的R2in引脚连接MC9S12XEP100的RXD引脚。

进一步地,模拟信号输入采集电路包括电阻信号采集电路、电流信号采集电路、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和频率信号采集电路;

所述电阻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73、电阻R77、电容C36、二极管D7,所述电阻R77 的一端连接为电阻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R_CH0引脚;所述电阻R73 一端连接在电阻R77的电阻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电容C36一端连接电阻 R77与MC9S12XEP100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在电容C36 接地的一端,阴极连接在R77与MC9S12XEP100连接的线路上;

所述电流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82、电阻R84、电容C40、二极管D10、运放U12A,所述电阻R82的一端为电流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运放U12A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84 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2与运放U12A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0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4与运放U12A连接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84接地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0 的阳极连接在电阻R84接地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0与运放U12A连接的线路上;运放U12A的反向输入端与运放U12A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12A的输出端连接MC9S12XEP100 的L_CH0引脚;

所述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85、电阻R89、电容C41、二极管D11,所述电阻R85 的一端为电压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V_CH0引脚;所述电阻R89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5连接MC9S12XEP100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1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9连接MC9S12XEP100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电阻R89接地的一端;所述二极管 D11的阳极连接电阻R89接地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1连接MC9S12XEP100的线路上;

所述频率信号采集电路采用MCP3208-BI/SL。

进一步地,驱动输出接口电路包括电阻R118、电阻R122、熔断器FU13、三极管Q21、电阻R50、电阻R53、电阻R57、电阻R58、电阻R60、电阻R62、三极管Q10、电容C33、输出控制模块U11,所述电阻R118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OUT_K7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1的基极;熔断器FU13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 MC9S12XEP100的OUT7引脚;三极管Q2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22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118 与MC9S12XEP100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

所述输出控制模块U11采用BTT6200-1E1A,所述电阻R50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连接输出控制模块U11的DEN引脚;电阻R53的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连接输出控制模块 U11的IN引脚;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在电阻R53与输出控制模块U11连接的线路上;电阻R5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0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60,电阻R60连接电阻R57端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58的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OUT_P14 引脚,另一端连接输出控制模块U11的IS引脚;电容C33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 OUT_P14引脚,另一端接地;电阻R62一端连接在电阻R58与输出控制模块U11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输出控制模块U11的三个OUT引脚均与MC9S12XEP100的OUT14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铁电存储接口电路采用非易失铁电存储器FM25C160B。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接口简单,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的综合信息显示屏,设备集成多类型模拟信号采集功能,同时提供CAN总线实现数据收发和处理功能,以及双路视频显示功能,对底盘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显示、行车安全和故障定位带来了便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是图1中电源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处理器核心板电路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轻触按键接口电路示意图;

图5是图1中铁电存储接口电路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AN收发隔离电路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液晶屏驱动接口电路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模拟信号输入采集电路示意图;

图9是图1中驱动输出接口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装甲车底盘综合信息显示屏,包括处理器核心板、液晶屏驱动接口电路、轻触按键接口电路、铁电存储接口电路、CAN收发隔离电路、模拟信号输入采集电路、驱动输出接口电路、电源模块,所述液晶屏驱动接口电路、轻触按键接口电路、铁电存储接口电路、CAN收发隔离电路、模拟信号输入采集电路、驱动输出接口电路、电源模块分别与处理器核心板连接。处理器核心板主要完成外设控制和数据处理,其功能包括控制CAN收发隔离电路完成总线报文的发送和接收、采集来自轻触按键电路的按键动作信号、通过232总线以命令的形式驱动液晶屏、通过SPI总线完成在铁电存储器的数据读写、采集来自模拟输入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和控制驱动输出电路输出驱动信号。其他模块为独立的模块,无信号交互,独立完成自身设计的功能。

电源模块包括宽电压输出模块、12V电压输出模块、5V电压输出模块、CAN收发隔离电路电压输出模块,所述宽电压输出模块用于输出24V电压,所述12V电压输出模块用于输出12V电压,所述5V电压输出模块用于产生5V电压,所述CAN收发隔离电路电压输出模块用于为CAN收发隔离电路提供电源。宽电压输出模块完成稳定24V电压输出功能,其负载包括12V电压输出模块、5V电压输出模块。12V电压输出模块用于对驱动输出电路提供电源。CAN收发隔离电路电压输出模块用于对CAN隔离电路提供隔离电源。5V电源输出模块供微处理器、CAN收发器、铁电存储器和232收发器。

如图2所示,电源管理主要向各个单元模块提供工作电源,并提供输入极性反接、过流过压保护、防浪涌保护和滤波等功能;电阻R99用于防止开机时因电路中的容性负载带来的浪涌电路,电阻R99可以有效抑制浪涌电流对后后端电路的冲击。U16为滤波器,而定通过电流为3A,配合磁珠L2、L3可以提供滤波器U16的滤波能力。Q13为PMOS管,稳压二极管D15和电阻R100为Q13提供栅极开启电压,该三个器件共同构成防止电源反接功能。U17 为宽输入电压24V输出的隔离电源模块,模块本身具备过流和过压保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采用额定电流为3A的滤波器U16配合金升阳电源模块U17实现稳定的+24V电压输出,输出功率达到100W,此电源模块用于保证设备能工作在9V~36V 的宽输入电压范围,该电源模块的工作温度范围可达-40℃~105℃,具备完善的过流、过压、过热保护。电阻R99用于防止浪涌电流。Q13、R100和D15用于防止反接保护,并且具备较小的压降和发热量其中。选择大功率电源的目的是保证有足够的功率用来对液晶屏的加热处理,电路其他部分供电采用线性稳压器U17和U18降压到需要的电压值,包括12V和5V,稳压器输入电源取自电源模块。同时使用B0505D-1W隔离电源模块U15提供给CAN收发电路隔离电源,防止总线引入的外部干扰对设备其他部分的影响。

如图3所示,处理器核心板采用MC9S12XEP100。处理器采用飞思卡尔的MC9S12XEP100 的16位微处理器,属于S12XD家族的一员,此款处理器具备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强大的功能,其中包括内存保护单元、错误纠正和增强的电可擦除内存单元等。MC9S12XEP100拥有64K 的程序空间和16K的运行空间,配合外挂的铁电数据存储器,保证了足够的运行空间和在整个工作温区范围的读写能力。此款微处理器有多大144条引脚和3路CAN外设,能够装甲车的双路CAN设计。

S2、S3、S5和S6为方向键,实现显示屏首页界面功能菜单的选择。S1实现从功能界面到前后视视频的切换。S4为确认/返回键,负载从菜单页面到功能界面的确认和从功能界面到菜单界面的返回功能。

轻触按键接口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按键S1、按键S2、按键S3、按键S4、按键 S5、按键S6,所述按键S1、按键S2串联形成第一条线路,所述按键S3、按键S4串联形成第二条线路,所述按键S5、按键S6串联形成第三条线路,第一条线路、第二条线路、第三条线路并联;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在按键S1与按键S2连接端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在按键S3与按键S2连接端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5V电源;MC9S12XEP100的PK1引脚连接在电阻R1与按键S1连接的线路上, MC9S12XEP100的PK2引脚连接在电阻R2与按键S2连接的线路上,MC9S12XEP100的PK3 引脚连接在按键S1与按键S2连接的线路上,MC9S12XEP100的PK4引脚连接在按键S3与按键S4连接的线路上,MC9S12XEP100的PK5引脚连接在按键S5与按键S6连接的线路上。

如图4所示,综合信息显示屏控制输入采用轻触薄膜物理按键实现,空间占用小。在按键薄膜面板内部贴有屏蔽膜,保证按键部分的电磁兼容性。显示屏外置6个按键,分别为上、下、左、右、确认/返回和视频切换按键,电路上采用矩阵设计,采用扫描的方式采集按键信号,简化了硬件接口设计。

CAN收发隔离电路包括隔离模块U2、接口控制模块U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3、电容C4和开关三极管Q1,所述隔离模块U2采用ADUM1201AR,所述接口控制模块U3采用MCP2551-I/SN,所述隔离模块U2的VIA引脚连接处理器核心板的信号发送引脚,所述隔离模块U2的VOB引脚连接处理器核心板的信号接收引脚,所述隔离模块U2的VOA引脚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TXD引脚,所述隔离模块U2的VIB引脚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RXD引脚;所述电阻R5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RS引脚;所述电阻R6一端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CANH引脚,另一端连接电容C3;所述电阻 R8一端连接接口控制模块U3的CANL引脚,另一端连接电容C4;所述电容C3连接电阻 R6端的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CAN0H引脚,所述电容C4连接电阻R8端的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CAN0L引脚;所述开关三极管Q1由两个串联的双向二极管构成,所述电阻R7并联在两个串联的双向二极管两端,两个串联的双向二极管的连接点与 MC9S12XEP100的CAN0H引脚和CAN0L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7一端连接在电容C3与电阻R6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8与电容C4连接的电路上。

如图6所示,CAN总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在汽车电子领域,CAN总线已作为一种衡量汽车档次的一个标准,目前CAN总线已较广泛地应用于高档轿车上。该检测装置采用隔离CAN外设,采用SAE J1939国际通用CAN总线通信协议,将自身作为CAN 总线中的一个独立节点接入车载CAN总线系统中,从而实现总线数据资源共享,方便对车辆信息的进行接收和发送。处理器的CAN接口为CANTX和CANRX,两者均为单端信号,因车辆电磁环境复杂,为保证信号传输的有效性和抗干扰能力,处理器的CAN输入/出接口通过U2芯片完成隔离,通过U3芯片完成信号从单端信号到差分信号的转换。

液晶屏驱动接口电路包括接口模块U21、电容C68、电容C69、电容C70、电容C71、电阻R123、电阻R124,所述接口模块U21采用MAX232,所述电容C69一端连接在接口模块 U21的C1+引脚,另一端连接在接口模块U21的C1-引脚;所述电容C71一端连接在接口模块U21的C2+引脚,另一端连接在接口模块U21的C2-引脚;电容C68与电容C70串联,电容C68与电容C70连接的节点接地,所述电容C68连接电容C70端的另一端连接接口模块 U21的V+引脚,所述电容C70连接电容C68端的另一端连接接口模块U21的V-引脚;所述接口模块U21的T2in引脚连接MC9S12XEP100的TXD0引脚连接,所述接口模块U21的 T2out引脚连接MC9S12XEP100的RXD0引脚连接,电阻R123的一端连接接口模块U21的 T2out引脚,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TXD引脚;电阻R124的一端连接接口模块U21 的R2in引脚连接MC9S12XEP100的RXD引脚。处理器与液晶屏之间通过232总线完成通信,以命令行的形式完成数据交互。

模拟信号输入采集电路包括电阻信号采集电路、电流信号采集电路、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和频率信号采集电路;

所述电阻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73、电阻R77、电容C36、二极管D7,所述电阻R77 的一端连接为电阻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R_CH0引脚;所述电阻R73 一端连接在电阻R77的电阻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电容C36一端连接电阻 R77与MC9S12XEP100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在电容C36 接地的一端,阴极连接在R77与MC9S12XEP100连接的线路上;

所述电流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82、电阻R84、电容C40、二极管D10、运放U12A,所述电阻R82的一端为电流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运放U12A的正向输入端;所述电阻R84 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2与运放U12A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0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4与运放U12A连接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84接地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0 的阳极连接在电阻R84接地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0与运放U12A连接的线路上;运放U12A的反向输入端与运放U12A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12A的输出端连接MC9S12XEP100 的L_CH0引脚;

所述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85、电阻R89、电容C41、二极管D11,所述电阻R85 的一端为电压信号输入端,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V_CH0引脚;所述电阻R89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5连接MC9S12XEP100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1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89连接MC9S12XEP100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电阻R89接地的一端;所述二极管 D11的阳极连接电阻R89接地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41连接MC9S12XEP100的线路上;

所述频率信号采集电路采用MCP3208-BI/SL。电阻、电流和电压信号先通过处理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再通过MCP3208-BI/SL采集成为12位数字信号,根据事先约定的输入模拟信号范围和对应的物理值的关系转换成对应的物理值,部分信号通过CAN总线发送,另外一部分用于显示。

所述频率信号采集电路采用三级Q11工作在饱和区将输入脉冲信号转换成峰峰值为5V 的脉冲信号,处理器使用外部脉冲信号捕获功能获取信号脉冲宽度,从而实现信号频率的采集。

如图8所示,综合信息显示屏具备多路模拟信号采集接口,可采集的模拟信号包括电阻信号、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和频率信号。如图8所示,对于频率信号,先采用三极管Q11将信号调制成处理器能够识别的脉冲信号,再使用处理器自身的脉冲捕获功能对脉冲信号进行周期性捕获,通过计算脉冲周期时间来获取脉冲频率,输入频率信号也采用了滤波和防过压处理,其中滤波采用RC实现。对于电阻信号,使用电阻分压的原理将电阻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然后使用外部ADC芯片MCP3208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对于电流信号,直接采用高精度单电阻实现,后端配合简单的RC滤波和稳压管来保证转换后电压对采集电路的安全性。对于电压信号采用电阻分压实现,同电流信号采集一样,电压采集电路也配合简单的RC滤波和稳压管来保证转换后电压对采集电路的安全性。

驱动输出接口电路包括电阻R118、电阻R122、熔断器FU13、三极管Q21、电阻R50、电阻R53、电阻R57、电阻R58、电阻R60、电阻R62、三极管Q10、电容C33、输出控制模块U11,所述电阻R118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OUT_K7引脚,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1 的基极;熔断器FU13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1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OUT7 引脚;三极管Q2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22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118与MC9S12XEP100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

所述输出控制模块U11采用BTT6200-1E1A,所述电阻R50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连接输出控制模块U11的DEN引脚;电阻R53的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连接输出控制模块 U11的IN引脚;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连接在电阻R53与输出控制模块U11连接的线路上;电阻R5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0的基极,另一端连接电阻R60,电阻R60连接电阻R57端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58的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OUT_P14 引脚,另一端连接输出控制模块U11的IS引脚;电容C33一端连接MC9S12XEP100的 OUT_P14引脚,另一端接地;电阻R62一端连接在电阻R58与输出控制模块U11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接地;输出控制模块U11的三个OUT引脚均与MC9S12XEP100的OUT14引脚连接。

如图9所示,综合信息显示屏的驱动输出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一种为采用OC方式,另外一种为采用智能高边开关实现。三极管Q21与保险FU13构成驱动回路,其中三极管Q13 以开漏形式输出,保险丝FU13提供过流保护,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该综合信息显示屏配合综合报警显示仪实现图标报警功能,综合报警显示仪内部为供阳排布的发光二极管,当处理器输出高电平来驱动Q13时,此时三极管Q13处于导通阶段,综合报警显示仪内部的发光二极管被点亮,从而实现驱动功能。U11为智能高边开关,具备输出电流反馈引脚,处理器通过采集网络标号为OUT_P14脚即可获得输出负载电流,同时U11也提供完善的过流、过压、过温等保护措施,U11智能高边开关的通断通过处理器控制,当U11的2号脚输入高电平时,U11导电沟道处于导通状态,驱动电流从9号电源应交输入并从6、7和8号脚输出到负载;当U11的2号脚输入高电平时,U11导电沟道处于高阻态,此时无驱动电流输出。

如图5所示,铁电存储接口电路采用非易失铁电存储器FM25C160B,此储存器采用铁电作为存储媒介,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宽的读写范围,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读写性能并具备写保护。处理器通过四线SPI总线完成读写操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