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手机支架及香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526发布日期:2019-01-22 23:0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固定装置、手机支架及香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装置、手机支架及香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直接使用手机是非常危险的,此时需要手机固定装置来辅助固定手机。现有固定装置通过夹子固定在汽车出风口的格栅上,但车辆在急刹车、碰撞、振动较厉害的过程中,固定装置易从格栅上脱落下来,造成手机损坏。而且,将现有固定装置固定在格栅上的步骤繁琐,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能牢固的固定在格栅上,不会或不容易出现装置脱落的问题。

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第一卡脚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第一卡脚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卡脚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卡脚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性件,底座上设有第三卡脚,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分别与第一卡脚、第二卡脚弹性抵接以使第一卡脚、第二卡脚与第三卡脚处于卡合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底座包括壳体和扣板,所述扣板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扣板上设有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一卡脚和所述第二卡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卡脚穿过所述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二卡脚穿过所述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三卡脚连接在所述扣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卡脚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套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卡板穿过所述第一活动孔;所述第二卡脚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套筒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卡板穿过所述第二活动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抵靠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支脚抵靠在所述第一卡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柱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所述第三支脚抵靠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四支脚抵靠在所述第二卡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卡板靠近所述第三卡脚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二卡板靠近所述第三卡脚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三卡脚靠近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的一侧设有第三防滑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底座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三活动孔、第四活动孔和过孔,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扣板上,所述第三活动孔与所述第一活动孔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活动孔与所述第二活动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卡脚穿过所述过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按压件和第三弹性件,所述按压件的一端设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伸出于所述底座,所述按压件上还设有第一抵压块和第二抵压块,所述第一抵压块抵靠在所述第一卡脚上,所述第二抵压块抵靠在所述第二卡脚上,所述第三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按压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底座内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按压件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安装框上,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挡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机支架,包括上述的固定装置及设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手机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香薰装置,包括上述的固定装置及设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香薰盒。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第一卡脚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第一卡脚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卡脚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卡脚与底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性件,底座上设有第三卡脚,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分别与第一卡脚、第二卡脚弹性抵接以使第一卡脚、第二卡脚与第三卡脚处于卡合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通过双扭簧的配合使第一卡脚、第二卡脚和第三卡脚夹持在汽车出风口的格栅上,三卡脚形式的装置夹持力大,能牢固的固定在格栅上,不会或不容易出现装置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固定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固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固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固定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固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的固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6,固定装置100包括底座10、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第一弹性件40、第二弹性件50、按压件60和第三弹性件70。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和图7所示,底座10包括壳体11、扣板12和盖板13。壳体11包括底板112和侧壁115,侧壁115连接在底板112上,侧壁115与底板112之间形成容置腔。壳体11的底板112上设有第一固定柱113和第二固定柱114,第一固定柱113与第二固定柱114沿底板112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在底板112上。壳体11的侧壁115上设有安装框116和凸台117,安装框116与凸台117相对设置,安装框116位于第一固定柱113和第二固定柱114的上方,凸台117位于第一固定柱113和第二固定柱114的下方。安装框116上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的一端贯穿侧壁115。

扣板12通过多个螺丝连接在壳体11上,扣板12上设有第一活动孔102、第二活动孔103和第三卡脚122。第一活动孔102和第二活动孔103贯穿扣板12,其中第一活动孔102靠近第一固定柱113设置,第二活动孔103靠近第二固定柱114设置。第三卡脚122的一端连接在扣板12上,第三卡脚122的另一端向着远离扣板12的方向延伸。第三卡脚122位于第一活动孔102和第二活动孔103的上方,第三卡脚122靠近第一活动孔102和第二活动孔103的一侧设有第三防滑垫123。

盖板13连接在扣板12上,盖板13上设有第三活动孔104、第四活动孔105和过孔106。第三活动孔104、第四活动孔105和过孔106贯穿盖板13,其中第三活动孔104与第一活动孔102对应设置,第四活动孔105与第二活动孔103对应设置,且第三活动孔104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一活动孔102的形状及尺寸相同,,第四活动孔105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二活动孔103的形状及尺寸相同;第三卡脚122穿过过孔106。盖板13的形状与扣板12相同,盖板13用于遮盖扣板12上的安装孔(例如螺孔)和紧固件(例如螺丝),使固定装置100整体外形更美观。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的一侧(远离卡脚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手机装置或香薰盒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例如为螺栓、万向球头、卡块、固定轴等,根据实际需要可自行选择。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卡脚2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0上,第一卡脚2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活动孔102和第三活动孔104,第一卡脚20与底座10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件40。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40例如为扭簧,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弹性件40连接在第一固定柱113上,第一卡脚2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柱113上,第一弹性件40包括第一支脚42和第二支脚43,第一支脚42抵靠在壳体11的凸台117上,第二支脚43抵靠在第一卡脚20的第一卡板23上。第一卡脚20包括第一套筒22和第一卡板23,第一套筒22连接于第一卡板23的一侧,第一套筒2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固定柱113,第一卡板23穿过第一活动孔102和第三活动孔104。第一卡脚20位于第三卡脚122的斜下方,第一卡板23靠近第三卡脚122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滑垫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脚20通过第一弹性件40可在第一活动孔102和第三活动孔104内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往复摆动。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二卡脚3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第二卡脚3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活动孔103和第四活动孔105,所述第二卡脚30与所述底座10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性件50。进一步地,第二弹性件50例如为扭簧,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弹性件50连接在第二固定柱114上,第二卡脚30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固定柱114上,第二弹性件50包括第三支脚52和第四支脚53,第三支脚52抵靠在壳体11的凸台117上,第四支脚53抵靠在第二卡脚30的第二卡板33上。第二卡脚30包括第二套筒32和第二卡板33,第二套筒32连接于第二卡板33的一侧,第二套筒32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固定柱114,第二卡板33穿过第二活动孔103和第四活动孔105。第二卡脚30位于第三卡脚122的斜下方,第二卡板33靠近第三卡脚122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垫3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脚30通过第二弹性件50可在第二活动孔103和第四活动孔105内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往复摆动,且第二卡脚30与第一卡脚20摆动的方向相反。第三卡脚122与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之间形成卡合间隙107,当第一卡脚20和第二卡脚30摆动时,卡合间隙107的宽度会发生变化。第一弹性件40与第二弹性件50分别与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弹性抵接以使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与第三卡脚122处于卡合状态。

如图3、图5、图6和图7所示,按压件60可活动地设置在底座10内,按压件60的一端设有按压部61,按压部61伸出于底座10的顶部。按压件60上设有第一抵压块62和第二抵压块63,第一抵压块62抵靠在第一卡脚20上,第二抵压块63抵靠在第二卡脚30上。按压件60的一侧设有挡板64,挡板64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101中,第三弹性件70设置在安装槽101内,第三弹性件70的一端抵靠在安装框116上,第三弹性件70的另一端抵靠在挡板64上。第三弹性件70例如为压缩弹簧,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当对按压件60施加压力时,第一抵压块62和第二抵压块63会驱使第一卡脚20和第二卡脚30摆动,此时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与第三卡脚122处于张开状态;当释放压力时,第三弹性件70会驱使按压件60移动回位,同时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50会驱使第一卡脚20和第二卡脚30转动回位,此时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与第三卡脚122处于卡合状态。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卡板23设置第一防滑垫24的面为第一夹持面,第二卡板设置第二防滑垫34的面为第二夹持面,第三卡脚122的下表面为第三夹持面。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与第三卡脚122处于张开状态时,且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分别与第三夹持面形成夹角,且夹角角度相等。当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与第三卡脚122处于卡合状态时,第一卡脚20的第一卡板23向着靠近第三卡脚122的方向倾斜,第二卡脚30的第一卡板33向着靠近第三卡脚122的方向倾斜,即卡合状态时,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分别与第三夹持面也形成夹角,且夹角角度相等。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与第三卡脚122可夹住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100通过第一弹性件40和第二弹性件50的配合使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和第三卡脚122夹持在汽车出风口的格栅上,三卡脚形式的装置夹持力大,能牢固的固定在格栅上,不会或不容易出现装置脱落的问题。而且,当需要打开固定装置100时,只需简单的按压按压件60即可,操作方便,更能迎合客户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100的第一卡脚2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0上,第一卡脚20与底座10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件40,第二卡脚3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10上,第二卡脚30与底座10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性件50,底座10上设有第三卡脚122,第一弹性件40与第二弹性件50分别与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弹性抵接以使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与第三卡脚122处于卡合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100通过双扭簧的配合使第一卡脚20、第二卡脚30和第三卡脚122夹持在汽车出风口的格栅上,三卡脚形式的装置夹持力大,能牢固的固定在格栅上,不会或不容易出现装置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手机支架,所述手机支架包括上述的固定装置100设于所述固定装置100上的手机固定组件,关于手机固定装置的结构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香薰装置,所述香薰装置包括上述的固定装置100及设于所述固定装置100上的香薰盒,关于香薰盒固定装置的结构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