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光切换机构以及汽车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7082发布日期:2019-03-02 02:05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汽车灯光切换机构以及汽车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车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灯光切换机构以及汽车车灯。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在夜间或光线较差的情况下行驶,汽车一般可以具有近光模式和远光模式。即,在周围环境光亮度较少时,可以使汽车处于近光模式来帮助驾驶员观察。在周围环境光亮度非常少时,可以使汽车处于远光模式来进一步提高光强,来帮助驾驶员观察。换言之,相较于近光模式,远光模式情况下的汽车向外发出光线的光强较高。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左车灯和右车灯所分别采用不同的光照组件,以分别适应左右两侧的结构。正是因为该原因,汽车车灯的生产效率以及制造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灯光切换机构以及汽车车灯,其便于设计与生产,提高了制造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具有透光孔;

遮光板,所述遮光板通过转动轴与所述背板能转动地连接来对所述透光孔进行调节;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遮光板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遮光板上的驱动座、能相对所述驱动座移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固定杆传动连接,以使所述驱动部能使所述固定杆相对所述背板移动,从而所述使所述遮光板相对所述背板转动。

优选地,所述透光孔和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背板沿横轴方向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具有近光模式和远光模式,在所述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处于近光模式时,所述遮光板收拢至所述背板并遮住部分的所述透光孔;在所述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处于远光模式时,所述遮光板大体与所述背板垂直。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能相对所述驱动部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电磁线圈、能受所述电磁线圈控制以相对所述驱动座移动的驱动杆、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端部的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杆被两个所述固定片夹持。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背板沿横轴方向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背板具有朝向所述驱动座突出的突起部,所述转动轴穿设在所述突起部中。

优选地,所述驱动座和所述驱动杆之间的复位机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灯,包括如上述的汽车灯光切换机构。

优选地,包括LED发光源,所述LED发光源为左车灯或右车灯。

借由上述结构,汽车灯光切换机构以及汽车车灯可以实现远近光一体的工作结构,通过切换遮光板来实现远、近光之间的转换,当遮光板在自然状态下为近光光型,当马达工作切换遮光板时为远光型。

优点:(1)使得左右架上采用的遮光板组和马达可共用,无需区分左架遮光板组合右架遮光板组,便于设计与生产,提高了制造效率;

(2)相对传统的遮光板组与马达的配合关系,简化了遮光板组的结构和零部件,避免了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造成卡死的可能。

(3)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汽车灯光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汽车灯光切换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背板;11、透光孔;2、遮光板;3、转动轴;4、固定杆;5、驱动机构;51、驱动座;52、驱动部;53、复位机构;54、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包括遮光板2,所述遮光板2通过转动轴3与所述背板1能转动地连接来对所述透光孔11进行调节;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遮光板2上;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遮光板2上的驱动座51、能相对所述驱动座51移动的驱动部52,所述驱动部52与所述固定杆4传动连接,以使所述驱动部52能使所述固定杆4相对所述背板1移动,从而所述使所述遮光板2相对所述背板1转动。

借由上述结构,汽车灯光切换机构以及汽车车灯可以实现远近光一体的工作结构,通过切换遮光板2来实现远、近光之间的转换,当遮光板2在自然状态下为近光光型,当马达工作切换遮光板2时为远光型。

并且,使得左右架上采用的遮光板2组和马达可共用,无需区分左架遮光板2组合右架遮光板2组,便于设计与生产,提高了制造效率;相对传统的遮光板2组与马达的配合关系,简化了遮光板2组的结构和零部件,避免了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造成卡死的可能;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孔11、所述遮光板2以及所述驱动部52大体位于所述背板1沿横向的中部。所述遮光板2对应设置在所述透光孔11的下部。当遮光板2收拢在所述背板1上,即所述遮光板2与背板1大体平齐时,所述透光孔11较小,此时该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处于近光模式。当所述遮光板2大体与所述背板1垂直时,所述透光孔11较大,此时该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处于远光模式。

当该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处于近光模式时,所述驱动机构5能够带动所述固定杆4向下移动,并且使所述遮光板2能够绕所述转动轴3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背板1转动,从而使该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切换至远光模式。

当该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处于远光模式时,所述驱动机构5能够带动所述固定杆4向上移动,并且使所述遮光板2能够绕所述转动轴3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背板1转动,从而使该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切换至近光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部52包括电磁线圈、能受所述电磁线圈控制以相对所述驱动座51移动的驱动杆、设置在所述驱动杆端部的两个固定片54,所述固定杆4被两个所述固定片54夹持。并且,所述固定杆4能相对所述驱动部52转动。特别的,所述驱动座51和所述驱动杆之间的复位机构53(复位机构53可以为弹簧等)。

当该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处于近光模式时,所述电磁线圈可以通电,使得驱动杆向下运动,两个固定片54可以带动固定杆4向下运动,在该过程中,遮光板2绕转动轴3的轴线相对背板1向下转动。

当该汽车灯光切换机构处于远光模式时,所述电磁线圈可以失电,复位机构53使得驱动杆向上运动,两个固定片54可以带动固定杆4向上运动,在该过程中,遮光板2绕转动轴3的轴线相对背板1向上转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1具有朝向所述驱动座51突出的突起部,所述转动轴3穿设在所述突起部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车灯,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灯光切换机构。该汽车车灯还包括LED发光源,所述LED发光源为左车灯或右车灯。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