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共用驱动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7070发布日期:2019-03-02 02:05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汽车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共用驱动切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共用驱动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一般包括日间行车灯、转向灯和前雾灯等。现有汽车的车灯驱动系统一般采用分开设计、分开制板的方式,即日间行车灯有日间行车灯驱动板、转向灯有转向灯驱动板,且每个驱动板上都包括电源驱动控制和灯驱动控制两部分,日间行车灯驱动板和转向灯驱动板之间各自独立,这就使得汽车车体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安装不同的车灯驱动板,不利于汽车控制系统安装空间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增加了安装复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共用驱动切换电路。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共用驱动切换电路,包括接口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电源驱动控制电路、转向灯电路、日间行车灯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入汽车控制系统的日间行车灯电源控制信号、转向灯电源控制信号和系统的地;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包括2个整流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2个整流单元分别用于对接入的日间行车灯电源控制信号、转向灯电源控制信号进行整流,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整流后的日间行车灯电源控制信号和/或整流后的转向灯电源控制信号进行滤波;所述电源驱动控制电路包括PWM发生器、开关单元和输出滤波单元,所述PWM发生器用于接入滤波单元的输出信号并转化为PWM控制信号,PWM控制信号经开关单元、输出滤波单元后转化为转向灯驱动控制信号和/或日间行车灯驱动控制信号;所述转向灯电路包括转向灯LED灯组及其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接入转向灯驱动控制信号;所述日间行车灯电路包括日间行车灯LED灯组及其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接入日间行车灯驱动控制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接口电路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接入日间行车灯电源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接口接入转向灯电源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接口接入系统的地;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8、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2、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V1;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且作为VIN信号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电源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6、电阻R18、电容C1、电容C3、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感L2、二极管D3、二极管D4、MOS管Q1、磁珠FB1、磁珠FB2和磁珠FB3;所述驱动芯片U1的COMP引脚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OVFB引脚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连接,FREQ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EN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IN引脚分别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连接,FBL引脚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7的一端、磁珠FB3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连接,FBH引脚分别与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容C35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磁珠FB2的一端连接,SWCS引脚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连接,SWO引脚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IVCC引脚与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分别与电容C13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3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8的一端、磁珠FB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磁珠FB1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9的一端连接且作为LED-信号端,所述磁珠FB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8的另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电容C33的一端、电容C34的一端连接且作为LED+信号端,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磁珠FB1的另一端均与VIN信号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电容C31的另一端、电容C32的另一端、电容C33的另一端、电容C34的另一端、电容C35的另一端、电容C36的另一端、驱动芯片U1的散热焊盘、GND引脚、SGND引脚均接地;

所述转向灯电路包括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容C41、电容C42、二极管D6、稳压管ZD1、MOS管Q4、三极管Q5和转向灯LED灯组;所述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41的一端、稳压管ZD1的负极、MOS管Q4的源极均与LED+信号端连接,所述MOS管Q4的漏极与转向灯LED灯组的正极连接,栅极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41的另一端、稳压管ZD1的正极、电阻R2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9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与转向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向灯LED灯组的负极与LED-信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容C42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日间行车灯电路包括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容C43、电容C44、二极管D7、稳压管ZD2、MOS管Q6、三极管Q7和日间行车灯LED灯组;所述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稳压管ZD2的负极、MOS管Q6的源极均与LED+信号端连接,所述MOS管Q6的漏极与日间行车灯LED灯组的正极连接,栅极分别与电阻R31的另一端、电容C43的另一端、稳压管ZD2的正极、电阻R3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电容C44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与日间行车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日间行车灯LED灯组的负极与LED-信号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容C44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均接地。

作为改进,还包括用于侦测转向灯是否正常工作的转向灯侦测电路,相应地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用于将侦测信号反馈回汽车控制系统的第四接口,所述转向灯侦测电路包括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容C45、电容C46、电容C47和三极管Q8,所述电阻R35的一端、电容C45的一端均与驱动芯片U1的ST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6的一端、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8的另一端、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第四接口连接,所述电容C45的另一端、电容C46的另一端、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36的另一端、电容C47的另一端均接地。

作为改进,还包括用于调节驱动芯片U1工作频率的抖频电路,所述抖频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容C38、电容C39、电容C40、三极管Q2和复合三极管Q3,所述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均与驱动芯片U1的IVCC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8的一端、复合三极管Q3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8的另一端、复合三极管Q3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一端、复合三极管Q3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另一端、复合三极管Q3的第六引脚、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FREQ引脚连接,所述复合三极管Q3的第一引脚、第四引脚、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40的另一端均接地。

作为改进,还包括用于调节日间行车灯电流的调节电路,所述调节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37、二极管D5和三极管T1,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日间行车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负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1的SET引脚、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IVCC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电容C37的另一端、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阻R19的另一端均接地。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日间行车灯电源驱动控制电路和转向灯电源驱动控制电路集成在一个电路中,日间行车灯电路和转向灯电路的驱动控制则使用各自的驱动控制电路,不会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电路性能稳定,驱动效果好;基于这种驱动切换电路制作驱动电路板时,只形成一个驱动电路板,与原有的日间行车灯驱动电路和转向灯驱动电路分开设计,分开制作驱动板的方法相比,现有的驱动板面积小于原有的两块驱动板的面积,能够有效减少驱动板占用的安装空间,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驱动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更利于生产线对驱动板的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共用驱动切换电路,包括接口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电源驱动控制电路、转向灯电路、日间行车灯电路;接口电路用于接入汽车控制系统的日间行车灯电源控制信号、转向灯电源控制信号和系统的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包括2个整流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2个整流单元分别用于对接入的日间行车灯电源控制信号、转向灯电源控制信号进行整流,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整流后的日间行车灯电源控制信号和/或整流后的转向灯电源控制信号进行滤波;电源驱动控制电路包括PWM发生器、开关单元和输出滤波单元,所述PWM发生器用于接入滤波单元的输出信号并转化为PWM控制信号,PWM控制信号经开关单元、输出滤波单元后转化为转向灯驱动控制信号和/或日间行车灯驱动控制信号;转向灯电路包括转向灯LED灯组及其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接入转向灯驱动控制信号;日间行车灯电路包括日间行车灯LED灯组及其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接入日间行车灯驱动控制信号。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如图2所示:

(1)接口电路包括接线端子P1,接线端子P1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一接口接入日间行车灯电源控制信号DRL,第二接口接入转向灯电源控制信号TURN,第三接口接入系统的地GND;

(2)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8、电容C2、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2、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V1;具体连接方式为:

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接口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第二接口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与电容C12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连接且作为VIN信号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TV1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

(3)电源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6、电阻R18、电容C1、电容C3、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感L2、二极管D3、二极管D4、MOS管Q1、磁珠FB1、磁珠FB2和磁珠FB3,驱动芯片U1优选TLD5097EL芯片;

具体连接方式为:驱动芯片U1的COMP引脚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OVFB引脚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连接,FREQ引脚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EN引脚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IN引脚分别与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18的一端连接,FBL引脚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7的一端、磁珠FB3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电容C32的一端连接,FBH引脚分别与电阻R13的另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电容C35的一端、电容C36的一端、磁珠FB2的一端连接,SWCS引脚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连接,SWO引脚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IVCC引脚与电容C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1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分别与电容C13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30的一端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18的一端、磁珠FB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磁珠FB1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9的一端连接且作为LED-信号端,磁珠FB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8的另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电容C33的一端、电容C34的一端连接且作为LED+信号端,电阻R11的另一端、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磁珠FB1的另一端均与VIN信号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电容C16的另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电容C18的另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电容C31的另一端、电容C32的另一端、电容C33的另一端、电容C34的另一端、电容C35的另一端、电容C36的另一端、驱动芯片U1的散热焊盘、GND引脚、SGND引脚均接地。

(4)转向灯电路包括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容C41、电容C42、二极管D6、稳压管ZD1、MOS管Q4、三极管Q5和转向灯LED灯组,转向灯LED灯组包括串联的LED1、LED2、LED3、LED4;

具体连接方式为: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41的一端、稳压管ZD1的负极、MOS管Q4的源极均与LED+信号端连接,MOS管Q4的漏极与转向灯LED灯组的正极连接,栅极分别与电阻R27的另一端、电容C41的另一端、稳压管ZD1的正极、电阻R28的一端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9的一端、电容C42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与转向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转向灯LED灯组的负极与LED-信号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容C42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均接地。

(5)日间行车灯电路包括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容C43、电容C44、二极管D7、稳压管ZD2、MOS管Q6、三极管Q7和日间行车灯LED灯组,转向灯LED灯组包括串联的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

具体连接方式为:电阻R31的一端、电容C43的一端、稳压管ZD2的负极、MOS管Q6的源极均与LED+信号端连接,MOS管Q6的漏极与日间行车灯LED灯组的正极连接,栅极分别与电阻R31的另一端、电容C43的另一端、稳压管ZD2的正极、电阻R32的一端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33的一端、电容C44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与日间行车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日间行车灯LED灯组的负极与LED-信号端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容C44的另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均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将日间行车灯电源驱动控制电路和转向灯电源驱动控制电路集成在一个电路中,日间行车灯电路和转向灯电路的驱动控制则使用各自的驱动控制电路,不会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电路性能稳定,驱动效果好;基于这种驱动切换电路制作驱动电路板时,只形成一个驱动电路板,与原有的日间行车灯驱动电路和转向灯驱动电路分开设计,分开制作驱动板的方法相比,现有的驱动板面积小于原有的两块驱动板的面积,能够有效减少驱动板占用的安装空间,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驱动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更利于生产线对驱动板的加工生产。

上述技术方案是应用于车身一侧的汽车转向灯和日间行车灯的具体应用,当针对全车车身(即包括左侧灯和右侧灯)时,使用两个上述的汽车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共用驱动切换电路即可实现。

为了改善上述汽车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共用驱动切换电路的性能,对上述电路结构进行扩展,具体如下:

1.电路还包括用于侦测转向灯是否正常工作的转向灯侦测电路,相应地接线端子还包括用于将侦测信号反馈回汽车控制系统的第四接口TEST,转向灯侦测电路的侦测信号通过第四接口反馈回汽车控制系统;

转向灯侦测电路具体包括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容C45、电容C46、电容C47和三极管Q8;

具体连接方式为:电阻R35的一端、电容C45的一端均与驱动芯片U1的ST引脚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6的一端、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8的一端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8的另一端、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47的一端、第四接口连接,电容C45的另一端、电容C46的另一端、三极管Q8的发射极、电阻R36的另一端、电容C47的另一端均接地。

2.还包括用于调节驱动芯片U1工作频率的抖频电路,通过抖频电路提高电路的EMC性能,提高抗电磁干扰性能。抖频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容C38、电容C39、电容C40、三极管Q2和复合三极管Q3,复合三极管Q3优选BC846AS复合三极管;

具体连接方式为: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均与驱动芯片U1的IVCC引脚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8的一端、复合三极管Q3的第三引脚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8的另一端、复合三极管Q3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一端、复合三极管Q3的第五引脚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9的另一端、复合三极管Q3的第六引脚、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的一端、电容C40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FREQ引脚连接,复合三极管Q3的第一引脚、第四引脚、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40的另一端均接地。

3.还包括用于调节日间行车灯电流的调节电路,调节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37、二极管D5和三极管T1;

具体连接方式为:二极管D5的正极与日间行车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负极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容C37的一端、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驱动芯片U1的SET引脚、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驱动芯片U1的IVCC引脚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电容C37的另一端、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阻R19的另一端均接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日间行车灯电源驱动控制电路和转向灯电源驱动控制电路集成在一个电路中,日间行车灯电路和转向灯电路的驱动控制则使用各自的驱动控制电路,不会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电路性能稳定,驱动效果好;基于这种驱动切换电路制作驱动电路板时,只形成一个驱动电路板,与原有的日间行车灯驱动电路和转向灯驱动电路分开设计,分开制作驱动板的方法相比,现有的驱动板面积小于原有的两块驱动板的面积,能够有效减少驱动板占用的安装空间,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驱动板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更利于生产线对驱动板的加工生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