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无金属骨架主体的易于成型和装配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038发布日期:2019-01-22 22:5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无金属骨架主体的易于成型和装配的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具体是指一种具有无金属骨架主体的易于成型和装配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不但要求座椅坚固稳定,而且还要保证乘客使用的舒适性。

现有汽车座椅一般均包括主体底梁和椅腿,主体包括顶扶手、靠背、坐垫、背板和座板多个部件,顶扶手插装在靠背框架上,椅腿竖向设置,固定安装在汽车内,通常靠背采用铝合金结构或塑料结构,坐垫通常采用塑料结构,靠背与坐垫采用一体注塑成型或通过连接件固定相连接。

现有汽车座椅的主体部件众多,且有些采用塑料材料,有些采用金属材料,整个主体为塑料+金属的复合材料组合结构,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安装的成本和难度,无法实现主体的整体模块化生产。

因此,现有结构的座椅构件多,结构复杂,不便于装拆,不但安装不方便,而且一旦座椅构件出现问题,维修也很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无金属骨架主体的易于成型和装配的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主体采用单一的高分子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无需任何金属骨架支撑或填充,结构简单且整体性好,汽车座椅的各构件均实现模块化生产,装拆方便,便于安装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具有无金属骨架主体的易于成型和装配的汽车座椅,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高分子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的弯折件,整个主体内无任何金属骨架支撑或填充,所述主体具有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均具有前侧翼、后侧翼以及设置在前侧翼与后侧翼之间的多条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用于增强主体的整体强度,以满足汽车座椅使用时的强度要求,所述汽车座椅还具有弯折形状的侧盖,所述侧盖安装在主体的侧面,盖封所述的加强肋。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中,主体采用单一的高分子材料一体注塑成型,无需任何金属骨架的支撑或填充,突破了现有塑料+金属复合材料的组合式主体结构的固化模式,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主体采用一种材料一体成型,不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型,且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更好,更容易实现模块化快速生产。同时,为了避免单一材料所导致的主体的整体强度不足的问题出现,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的侧面设置多条加强肋,用于增强主体的整体强度,满足汽车座椅使用时的强度要求,保证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的材质为尼龙,所述侧盖也采用尼龙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多条加强肋呈连续状且交错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侧盖可以采用如下多种连接结构安装在主体的侧面。

结构一:所述侧盖以卡扣连接方式扣接在主体的侧面。

结构二:所述侧盖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主体的侧面,所述主体的侧面在上部位置通过平头自攻螺钉固定安装有扣钉,所述侧盖的上部与扣钉相对应位置处具有扣钉套筒,所述的扣钉套筒与侧盖一体注塑成型,安装时扣钉卡扣在扣钉套筒内;所述主体的侧面在位于中部的弯折部位具有螺钉安装座,螺钉安装座与主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侧盖在位于中部的弯折部位开设有螺钉安装孔,安装时平头自攻螺钉穿过螺钉安装孔安装在螺钉安装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汽车座椅还可以增设有侧封条,所述侧盖具有侧槽,并且侧盖在位于中部的弯折部位所开设的螺钉安装孔均位于侧槽的区域范围内,所述侧封条嵌装在侧槽内,侧封条盖覆所述的侧槽,加装侧封条后使得整个汽车座椅无连接件外露。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槽内开设有通孔,所述侧封条具有与通孔相适配的封条扣钉,所述封条扣钉与侧封条采用相同的材料一体成型,封条扣钉插装通孔后将侧封条安装在侧盖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封条与封条扣钉采用尼龙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汽车座椅还具有底梁,底梁为框架结构,所述主体安装在底梁上。所述汽车座椅还具有椅脚,所述底梁安装在椅脚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的成品,或者产品在出售时,可以包含底梁和椅脚,也可以不包含底梁和椅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结构简单,各构件模块化,座椅构件少,基本型仅包括主体、侧盖和侧封条,产品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底梁和椅脚,主体采用尼龙一体注塑成型,无任何无金属骨架的支撑或填充,突破了现有塑料+金属骨架复合材料的主体结构的固化构造模式,为保证强度又设置加强肋,保证主体坚固耐用的同时装拆方便,便于安装和维修。

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中的底梁和椅脚均采用相同材质,比如钢材或镁合金材质,强度坚固、可靠。

3、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中的座椅重量轻、强度高、耐用。

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中主体采用尼龙,底梁和椅脚采用镁合金材质,整体汽车座椅由尼龙+镁合金构成,材质搭配科学,即能保证强度,又能减轻重量,而且结构新颖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立体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侧视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侧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11、前侧翼;12、后侧翼;13、加强肋;14、螺钉安装座;

2、扣钉;3、侧盖;31、扣钉套筒;32、侧槽;33、螺钉安装孔;

34、通孔;4、平头自攻螺钉;5、侧封条;51、封条扣钉;

6、M8方形螺母;7、底梁;8、杯头内六角螺丝;9、椅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具有无金属骨架主体的易于成型和装配的汽车座椅,包括主体1,主体1为高分子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的弯折件,整个主体1内无任何金属骨架支撑或填充,主体1具有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均具有前侧翼11、后侧翼12以及设置在前侧翼11与后侧翼12之间的多条加强肋13,多条加强肋13呈连续状且交错分布,加强肋13用于增强主体1的整体强度,以满足汽车座椅使用时的强度要求,汽车座椅还具有弯折形状的侧盖3,侧盖3安装在主体1的侧面,盖封加强肋13。

该汽车座椅还具有底梁7和椅脚9,底梁7为框架结构,主体1通过M8方形螺母6安装在底梁7上,底梁7通过杯头内六角螺丝8安装在椅脚9上。底梁7和椅脚9的材质均为镁合金。

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材质为尼龙,侧盖3也采用尼龙注塑成型,均为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侧盖3通过连接件安装在主体1的侧面,主体1的侧面在上部位置通过平头自攻螺钉4固定安装有两颗扣钉2,侧盖3的上部与扣钉2相对应位置处具有两个扣钉套筒31,扣钉套筒31与侧盖3一体注塑成型,安装时扣钉2卡扣在扣钉套筒31内;主体1的侧面在位于中部的弯折部位具有三个螺钉安装座14,螺钉安装座14与主体1一体注塑成型,侧盖3在位于中部的弯折部位开设有三个螺钉安装孔33,安装时三颗平头自攻螺钉4穿过螺钉安装孔33安装在螺钉安装座14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侧盖3也可以以卡扣连接方式扣接在主体1的侧面。

汽车座椅还具有侧封条5,侧盖3具有侧槽32,并且侧盖3在位于中部的弯折部位所开设的三个螺钉安装孔33均位于侧槽32的区域范围内,侧封条5嵌装在侧槽32内,具体安装结构为:侧槽32内开设有三个通孔34,侧封条5具有与通孔34相适配的三颗封条扣钉51,封条扣钉51与侧封条5采用尼龙一体注塑成型,封条扣钉51插装通孔34后将侧封条5安装在侧盖3上,安装后侧封条5盖覆侧槽32,加装侧封条5后使得整个汽车座椅无连接件外露。

该汽车座椅的成品,或者产品在出售时,可以是包含底梁7和椅脚9的座椅,也可以是不包含底梁7和椅脚9的座椅。

本实施例中相连接的部件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底梁7通过规格为M8X25的杯头内六角螺丝8安装在椅脚9上。主体1通过规格为15.8X15.8X8的M8方形螺母6安装在底梁7上。主体1的侧边安装有扣钉2,侧盖3通过扣钉2、扣钉套筒31以及规格为M5X20的平头自攻螺钉4安装在主体1的侧边。

本实施例的汽车座椅构件少,结构简单,各构件模块化,拼装后形成装配式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各个环节都非常方便,省时省力。底梁和椅脚采用镁合金材质,主体采用尼龙材料一体成型,整体汽车座椅由尼龙+镁合金构成,材质搭配科学,即能保证强度,又能减轻重量,不但满足实际使用需要,而且结构新颖美观。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的安装步骤如下:

(1)用四颗M5X20的平头自攻螺钉4把四颗扣钉2固定在主体1的两侧面,主体1的一侧面安装两颗扣钉2;

(2)把四颗规格为15.8X15.8X8的M8方形螺母6嵌装在主体1里,然后把侧盖3用力按进主体1侧边,使得扣钉2卡扣在扣钉套筒31内;

(3)再用六颗M5X20的平头自攻螺钉4把侧盖3锁紧,组成组合件A,主体1的一侧面的侧盖3通过三颗平头自攻螺钉4锁紧;

(4)把侧封条5横向按压进侧盖3安装好,安装时侧封条5的封条扣钉51插装侧盖3的通孔34,将侧封条5安装在侧盖3上,安装后侧封条5盖覆侧槽32;

(5)将底梁7平放置在座椅底部,用M8X25的杯头内六角螺丝8加弹簧垫片与原嵌装在主体1的M8方形螺母6配合把底梁7固定,组成组合件B;

(6)使用M8X25的杯头内六角螺丝8将椅腿9与组合件B连接,完成整个汽车座椅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