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6400发布日期:2019-01-08 21:3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踏步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踏步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变得越加的方便。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在货物运输以及人们日常出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一些重型汽车而言,例如当牵引车拆装挂车时,司机需要到驾驶室后部的操作台进行作业。为了便于司机进入到驾驶室后部的操作台,通常会在驾驶室后部安装踏步装置,以有效提升司机上下车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然而,现有的装载在重型汽车上的踏步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不利于整体空间的节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踏步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不利于整体空间节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踏步装置,其中,包括一工作走台,在所述工作走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在所述工作走台的内侧面相对设有一圆管件,所述踏步装置还包括一踏板组件,所述踏板组件包括第一踏板件以及第二踏板件,所述第二踏板件设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圆管件之间,所述第一踏板件与所述圆管件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踏板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托架以及所述第二托架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托架组件与所述圆管件合围成一环形框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踏步装置,包括一工作走台,其中在该工作走台的一端规定设有一托架组件,该托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在工作走台的内侧面相对设有一圆管件,其中圆管件与托架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踏板件固定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踏步装置,通过工作走台、托架组件以及圆管件合围成一环形的框架,在该环形框架的踏步装置内可以设置其它元器件,节约了实际布局空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踏步装置,制作成本较低,便于实际空间的节约,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所述踏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托架以及所述第二托架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托架包括一托架主板以及设于所述托架主板相对两侧的托架翻边,在所述第一托架靠近所述工作走台的一端设有一固定安装件,在所述第二托架靠近所述工作走台的一端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托架的外周。

所述踏步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安装件包括一固定板以及多个设于所述固定板侧缘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固定板相互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安装孔,在每个所述连接片上均开设有一连接通孔。

所述踏步装置,其中,所述套管包括一套管主体,在所述套管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套管通孔,所述套管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

所述踏步装置,其中,所述圆管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管竖直部、圆管转接部以及圆管水平部,所述圆管件的数量为2。

所述踏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踏板件包括第一竖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竖板底部的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一竖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紧固通孔。

所述踏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踏板件包括第二竖板以及相对设于所述第二竖板同一侧的踏板翻边,在所述第二竖板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卡合缺口。

所述踏步装置,其中,在所述工作走台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一加强主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加强主板两端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的形状为弧形。

所述踏步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托架以及所述第二托架的底部还固定设有一底板,在所述底板的四个直角位置分别设有一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其中,在所述汽车车身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踏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踏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踏步装置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踏步装置中套管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踏步装置中固定安装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踏步装置中加强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踏步装置中第一踏板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踏步装置中第二踏板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踏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的装载在重型汽车上的踏步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不利于整体空间的节约。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踏步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7,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踏步装置,包括一工作走台12,在该工作走台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托架组件11。

该托架组件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托架111以及第二托架112,其中上述的第一托架111与第二托架112的形状以及规格均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架111与第二托架112的形状均为“7”字形。下面以第一托架111为例进行具体说明。该第一托架111包括一托架主板1110以及设于托架主板1110相对两侧的托架翻边1111。可以理解的,设置托架翻边1111可增强托架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托架的使用寿命。

在工作走台12的内侧面相对设有一圆管件13,其中该圆管件13包括依次连接的圆管竖直部131、圆管转接部132以及圆管水平部133。在本实施例中,圆管件13的数量为2。圆管竖直部131与工作走台1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圆管水平部133的自由末端与第一踏板件161固定连接。

该踏步装置还包括一踏板组件16,踏板组件16包括第一踏板件161以及第二踏板件162。其中第二踏板件162设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圆管件13之间,第一踏板件161与圆管件13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第一踏板件161的外侧面与第一托架111以及第二托架112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托架组件11与圆管件13合围成一环形框架。

请参阅图6,对第一踏板件161而言,该第一踏板件161包括第一竖板1611以及设于第一竖板1611底部的第一托板1612。该第一托板1612与第一竖板1611垂直连接,在第一竖板16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紧固通孔1613。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托架111与第二托架112的自由末端抵靠在第一托板1612的上表面。

请参阅图7,对第二踏板件162而言,该第二踏板件162包括第二竖板1621以及相对设于第二竖板1621同一侧的踏板翻边1622。其中,在第二竖板1621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卡合缺口1623。该卡合缺口1623与上述的圆管件13相互贴合卡接。

此外,从图1中可看出,在第一托架111靠近工作走台12的一端设有一固定安装件15,在第二托架112靠近工作走台12的一端设有一套管14,套管14套设在第二托架112的外周。

请参阅图4,对固定安装件15而言,该固定安装件15包括一固定板152以及多个设于固定板152侧缘的连接片151。连接片151与固定板152相互垂直设置,在固定板152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安装孔1521,在每个连接片151上均开设有一连接通孔1511。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连接片151通过连接通孔1511与第一托架111固定连接。固定板152通过固定安装孔1521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3,对套管14而言,该套管14包括一套管主体141,在套管主体14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套管通孔1411,套管14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套管主体141上开设多个套管通孔1411,主要是为了便于定位卡接,此外也可以减少生产用料,减轻套管14的重量。

为了进一步增强该踏步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在工作走台1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加强件17。请参阅图5,该加强件17包括一加强主板170以及分别设于加强主板170两端的贴合部171。在本实施例中,该贴合部171的形状为弧形。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贴合部171贴合在圆管件13的外周,以保证圆管件13与工作走台12之间的刚性连接。此外,在工作走台12与套管14相接合的位置处,固定设有一加强块18。可以理解的,该加强块18可增强该踏步装置的整体结构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踏步装置,包括一工作走台,其中在该工作走台的一端规定设有一托架组件,该托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托架以及第二托架,在工作走台的内侧面相对设有一圆管件,其中圆管件与托架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踏板件固定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踏步装置,通过工作走台、托架组件以及圆管件合围成一环形的框架,在该环形框架的踏步装置内可以设置其它元器件,节约了实际布局空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踏步装置,制作成本较低,便于实际空间的节约,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请参阅图8,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踏步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在第一托架111以及第二托架112的底部还固定设有一底板20,在底板20的四个直角位置分别设有一定位柱21。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该底板20为磁性材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在保证定位柱21正确卡接的同时,将该底板20直接通过磁性力的作用固定安装在汽车车身上,便可实现踏步装置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其中,在所述汽车车身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踏步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