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937发布日期:2019-04-29 12: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驾驶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行车安全的重视,行车记录仪开始成为汽车的标配。目前市场上的行车记录仪大多数功能单一,一般只有视频录制功能和抓拍功能。而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道路上汽车数据剧增,如何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智能性、在危急交通情况中辅助驾驶员、以及帮助避免事故或减轻撞车后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通过行车记录仪来辅助驾驶员安全驾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驾驶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市场上的行车记录仪不具备驾驶辅助功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驾驶辅助装置,其包括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设置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处,行车记录仪包括:

用于采集汽车前方的第一图像的双目摄像头;

用于采集汽车前方的第二图像的单目摄像头;

与双目摄像头电性连接,且用于提取第一图像的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的图像传感器;

与图像传感器电性连接,且用于判断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预警条件的控制组件;

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且用于存储预设预警条件和第二图像的存储器;

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且用于当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预警条件时,发出预警提示音的车载音箱;

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且用于输出显示所述第二图像,并当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预警条件时,突出显示关联信息的车载显示屏,关联信息包括在第二图像中与目标图像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对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与行车记录仪的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且用于采集汽车后方第三图像的后路摄像头,后路摄像头设置于汽车的车尾区域,存储器还用存储第三图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与行车记录仪的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且用于采集汽车左侧的第四图像的左路摄像头,左路摄像头设置于汽车的左侧后视镜上,存储器还用存储第四图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与行车记录仪的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且用于采集汽车右侧的第五图像的右路摄像头,右路摄像头设置于汽车的右侧后视镜上,存储器还用存储第五图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预设预警条件包括障碍物预警条件、车道偏离预警条件和低照度预警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障碍物预警条件包括预设静止障碍物规避条件和预设运动障碍物规避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且用于获取汽车的当前车速的加速度传感器;控制组件包括:

第一分析器,用于通过预设双目摄像原理分析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得到汽车与静止障碍物之间的第一当前距离;以及

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当前距离和当前车速计算得到汽车行驶至静止障碍物处的所需时长,并根据所需时长与预设时间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静止障碍物规避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组件还包括:

第二分析器,用于通过预设双目摄像原理分析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得到汽车与运动障碍物之间的第二当前距离;以及

第一比较器,用于根据第二当前距离和预设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运动障碍物规避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组件还包括:

第三分析器,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分析得到第一车头位置信息、左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和右侧车道线位置信息;

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车头位置信息、左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和右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车道偏离预警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组件还包括:

第四分析器,用于分析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获得第二车头位置信息、汽车所在的目标车道、以及目标车道所在区域的光照强度均值;

第二比较器,用于根据光照强度均值与预设光强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低照度预警条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双目摄像头拍摄汽车前方的第一图像,单目摄像头拍摄汽车前方的第二图像,并通过图像传感器提取第一图像的图像特征信息,再将图像特征信息发送至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分析图像特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预警条件,当符合时,即发出预警提醒,从而辅助驾驶员进行驾驶,降低了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并且将控制组件分析的结果在第二图像输出显示,让驾驶员进一步通过视觉效果了解到预警的情况。此外,单目摄像头拍摄的第二图像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行车记录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驾驶辅助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驾驶辅助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驾驶辅助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驾驶辅助装置中预设双目摄像原理的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驾驶辅助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驾驶辅助装置包括行车记录仪1,该行车记录仪 1包括双目摄像头10、单目摄像头11、图像传感器12、控制组件13、存储器14、车载音箱15和车载显示屏16。其中,双目摄像头10与图像传感器12电性连接,单目摄像头11、图像传感器12、存储器 14、车载音箱15、车载显示屏16均与控制组件13电性连接。

其中,该行车记录仪1设置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处,从而,方便双目摄像头10用于采集汽车前方的第一图像,且单目摄像头11用于采集汽车前方的第二图像;图像传感器12用于提取第一图像的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并将该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发送至控制组件13;控制组件13接收到该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后,对每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均进行分析,并判断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预警条件,其中,该预设预警条件存储于存储器 14中;当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中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组件13控制车载音箱15发出预警提示音至外部,以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车载显示屏16用于输出显示第二图像,并且,当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中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预警条件时,控制组件13还控制车载显示屏16突出显示关联信息,该关联信息包括在第二图像中与目标图像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对象。此外,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4还用于存储第二图像,作为行车记录。

本实施例通过双目摄像头拍摄汽车前方的第一图像,单目摄像头拍摄汽车前方的第二图像,并通过图像传感器提取第一图像的图像特征信息,再将图像特征信息发送至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分析图像特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预警条件,当符合时,即发出预警提醒,从而辅助驾驶员进行驾驶,降低了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并且将控制组件分析的结果在第二图像输出显示,让驾驶员进一步通过视觉效果了解到预警的情况。此外,单目摄像头拍摄的第二图像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行车记录的功能。

为了保证汽车车主的利益,防止出现汽车追尾事故后,缺乏证据。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驾驶辅助装置还包括后路摄像头2,该后路摄像头2与行车记录仪1的控制组件13 电性连接,该后路摄像头2设置于汽车的车尾区域,例如,汽车后备箱开锁处,或者是汽车后方的车牌设置区,该后路摄像头2用于采集汽车后方的第三图像,并将该第三图像发送至控制组件13,控制组件13将该第三图像存储至存储器14。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后路摄像头2以拍摄汽车后方的行车情况,并进行存储,从而避免了出现安全事故时(例如汽车追尾事故),方便确认事故原因,保障汽车车主的利益。

进一步的,该驾驶辅助装置还包括左路摄像头3,左路摄像头3 与行车记录仪1的控制组件13电性连接,该左路摄像头3设置于汽车的左侧后视镜上,用于采集汽车左侧的第四图像,并将该第四图像发送至控制组件13,控制组件13将该第四图像存储至存储器14。

进一步的,该驾驶辅助装置还包括右路摄像头4,右路摄像头4 与行车记录仪1的控制组件13电性连接,该右路摄像头4设置于汽车的右侧后视镜上,用于采集汽车右侧的第五图像,并将该第五图像发送至控制组件13,控制组件13将该第五图像存储至存储器14。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左路摄像头3和右路摄像头4从而实现前后左右全方面的记录汽车周围的行车情况,行为记录更为完整。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预设预警条件包括障碍物预警条件、车道偏离预警条件和低照度预警条件。

具体地,预设预警条件包括障碍物预警条件、车道偏离预警条件和低照度预警条件,其中,障碍物预警条件针对汽车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进行预警,车道偏离预警条件针对汽车是否偏离车道进行预警,低照度预警条件针对汽车外界的光照强度是否过低进行预警

进一步的,障碍物预警条件包括预设静止障碍物规避条件和预设运动障碍物规避条件。

具体地,静止障碍物规避条件针对汽车前方静止不动的障碍物进行预警,例如:垃圾桶等,预设运动障碍物规避条件针对汽车前方运动的障碍物进行预警,例如:行驶中的汽车、行人等。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驾驶辅助装置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5,该加速度传感器5与控制组件13电性连接,且该加速度传感器5用于获取汽车的当前车速。此外,控制组件13包括第一分析器(图中未示出)和第一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分析器用于通过预设双目摄像原理分析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得到汽车与静止障碍物之间的第一当前距离,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当前距离和当前车速计算得到汽车行驶至静止障碍物处的所需时长,并根据所需时长与预设时间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静止障碍物规避条件。

具体地,当所需时长小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即判定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静止障碍物规避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该预设双目摄像原理具体为:P是目标物体上的某一点,OR与OT分别是两个摄像头的光心,点P在两个摄像头上的成像点分别为P1和P2(摄像头的成像平面经过旋转后放在了镜头前方),f为摄像头焦距,b为两摄像头的中心距,z为P 点至双目摄像头之间的距离,XR和XT是两个成像点在左右两个像面上距离图像左边缘的距离,设点P1到点P2的距离为d,则:

d=b-(XR-XT)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

可得:

其中,焦距f和摄像头中心距b可在摄像头标定过程中得到,因此,只要获得XR-XT(即两摄像头拍摄图像的视差)的值即可计算得到目标物体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z。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分析器和第一处理器均为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芯片,芯片内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功能。

本实施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5获取汽车的当前车速,通过第一分析器分析得到汽车与静止障碍物之间的第一当前距离,并根据第一当前距离和当前车速计算得到汽车行驶至静止障碍物处所需时长,当所需时长低于预设时间阈值时,即判定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静止障碍物规避条件,并通过控制组件13控制车载音箱15和车载显示屏16发出提醒至外部,以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3还包括第二分析器(图中未示出)和第一比较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二分析器用于通过预设双目摄像原理分析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得到汽车与运动障碍物之间的第二当前距离;第一比较器用于根据第二当前距离和预设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运动障碍物规避条件。

具体地,第二分析器用于通过预设双目摄像原理分析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得到汽车与运动障碍物之间的第二当前距离,具体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双目摄像原理,当第二当前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即判定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运动障碍物规避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分析器和第一比较器均为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芯片,芯片内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功能。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分析器分析得到汽车与运动障碍物之间的第二当前距离,再通过第一比较器比较第二当前距离和预设距离阈值的大小,当第二当前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即判定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预设运动障碍物规避条件,并通过控制组件13控制车载音箱15和车载显示屏16发出提醒至外部,以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3还包括第三分析器(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三分析器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分析得到第一车头位置信息、左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和右侧车道线位置信息,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车头位置信息、左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和右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车道偏离预警条件。

具体地,第二处理器根据第一车头位置信息、左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和右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判断汽车是否压线,当汽车压线时,若汽车未进行预设转向操作,即判定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车道偏离预警条件。其中,该预设转向操作可通过汽车方向盘的旋转角度或者汽车转向灯来进行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分析器和第二处理器均为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芯片,芯片内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功能。

本实施例通过第三分析器分析图像特征信息得到第一车头位置信息、左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和右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再通过第二处理器根据第一车头位置信息、左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和右侧车道线位置信息判断汽车是否压线,当汽车压线时,即判定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车道偏离预警条件,并通过控制组件13控制车载音箱15和车载显示屏16发出提醒至外部,以提醒驾驶员调整汽车的位置,避免压线行驶。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3还包括第四分析器(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比较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四分析器用于分析至少一个图像特征信息获得第二车头位置信息、汽车所在的目标车道、以及目标车道所在区域的光照强度均值,第二比较器用于根据光照强度均值与预设光强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低照度预警条件。

具体地,第二比较器比较光照强度均值与预设光强阈值的大小,当光照强度均值低于预设光强阈值时,即判定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低照度预警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四分析器和第二比较器均为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芯片,芯片内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功能。

本实施例通过第四分析器分析图像特征信息确认汽车当前所处的目标车道,并获取汽车前方目标车道的光照强度均值,再通过第二比较器比较光照强度均值与预设光强阈值的大小,当光照强度均值低于预设光强阈值时,即判定存在目标图像特征信息符合低照度预警条件,并通过控制组件13控制车载音箱15和车载显示屏16发出提醒至外部,以提醒驾驶员开启汽车车灯,提高汽车前方的光照强度,方便驾驶员看清汽车前方的行车情况。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