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指针的汽车仪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1487发布日期:2019-02-26 18:18阅读:10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指针的汽车仪表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指针的汽车仪表盘。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反映车辆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不同汽车的仪表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现代汽车仪表盘的面膜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指示灯或警报灯,例如冷却液液面警报灯、燃油量指示灯、清洗器液面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远近光变光指示灯、变速器挡位指示灯、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指示灯、驱动力控制指示灯、安全气囊(SRS)警报灯等。

而随着能够检测的数据越来越多,且由于仪表盘的空间有限,单一的指针已经无法满足显示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省空间的双指针的汽车仪表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指针的汽车仪表盘,包括指针盘,所述指针盘的背面设置有两个插槽,所述插槽内均设置有马达,所述指针盘的正面设置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内设置有主转轴和套设在主转轴外的副转轴,所述主转轴和副转轴的底部均设置有转动齿,所述马达的转动轴上均设置有与转动齿啮合的驱动齿,所述主转轴和副转轴的上端均设置有指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马达分别转动,实现对主转轴和副转轴的控制,使得两根指针可以安装在同一处,大大节省了空间,使得有限空间的仪表盘内可以显示更多的数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转轴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副转轴设置在限位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用来限制副转轴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保证该副转轴被驱动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齿的上下两面设置有圆形边,所述转动齿的上下两面分别抵触在圆形边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边能够限制转动齿的两边,使得转动齿与驱动齿能够稳定啮合,减少晃动,保持啮合的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壳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指针从转动槽延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指针能够在转动槽内转动,保证指针的稳定移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针盘的正面设置有显示槽,显示槽内刻有内外两行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指针的显示更加清楚,加快驾驶员的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本实用新型汽车仪表盘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指针盘;2、插槽;3、马达;4、转动壳;5、主转轴;6、副转轴;7、转动齿;8、驱动齿;9、指针;10、限位环;11、圆形边;12、转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双指针的汽车仪表盘,汽车仪表盘由安装在汽车本体上的控制中心控制转动。仪表盘本身包括指针盘1,指针盘1的背面设置有两个插槽2,每个插槽2内均插接固定有一个马达3,马达3受控制中心控制转动。指针盘1的正面设置有一个半圆形的转动壳4,两个马达3的转动轴延伸进转动壳4内。

转动壳4内设置有一根可以转动的主转轴5,主转轴5外套设有一个副转轴6,副转轴6成管状,能够相对主转轴5转动。

主转轴5上设置有上下两个限位环10,副转轴6位于两个限位环10之间,且两端分别抵触在限位环10上。主转轴5和副转轴6的底部均设置有转动齿7,转动齿7具有高低差,主转轴5上的转动齿7相对位置较低,副转轴6上的较高。

马达3的转动轴上均设置有与转动齿7啮合的驱动齿8,两个驱动齿8也具有高低差,分别与主副转轴6上的高度对应。

其中驱动齿8的上下两面设置有圆形边11,转动齿7的上下两面分别抵触在圆形边11之间,以增加啮合的稳定性。

主转轴5和副转轴6的上端均设置有指针9,转动壳4上设置有转动槽12,主副转轴6上的指针9从转动槽12延伸出。

指针盘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槽,显示槽内刻有内外两行刻度,分别对应其中一根指针9。指针9与刻度还可以通过颜色匹配,方便驾驶员快速区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