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2783发布日期:2019-04-16 22:4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制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通风系统分为空调系统和车窗通风,在不是特别冷或者特别热(0-34摄氏度之间)的天气条件下,有更多的驾驶员更偏爱于享受汽车车窗外吹来的自然风。就自然风而言,当户外气温介于15-25摄氏度之间,车窗的自然风不需要加工处理,给人的体表感觉都是舒适的。若自然风处于0-15摄氏度,自然风的体表感觉略冷,而处于27-35度之间,自然风的体表感觉略热。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汽车玻璃窗内侧进行改造,使车窗外吹进来的自然风经过处理后可以给人更舒适的体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包括:供电单元、控制单元、控温单元和传导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温单元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控温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所述控温单元的加热或制冷温度;所述传导单元连接所述控温单元;所述传导单元呈片状结构设置,所述传导单元上分布有通风孔;所述传导单元的轮廓与汽车车窗形状相互嵌合固定,所述传导单元安装在汽车车窗的内侧;汽车车窗摇下后,自然风经通风孔吹入车厢时经过所述传导单元的加热或制冷处理。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供电单元为太阳能板和电池箱,该太阳能板安装在汽车车顶,其面向外界利用光电效应产生电能,并通过导线导入电池箱内存储,所述电池箱和所述控制单元及温控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一指令生成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探测外界自然风的温度,所述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温度调节所述控温单元加热或制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传导单元由导热金属网组成,所述导热金属网由纵横交织的金属线构成,金属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通风孔,金属线均与所述控温单元连接,用于传导控温单元加热或制冷的热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金属线采用不锈钢、铜丝线或铁丝线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金属线弯曲设置以形成经设计形状或图案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传导单元由导热软管、储液罐和循环泵构成,所述导热软管纵横交织形成与车窗嵌合的片状结构,导热软管之间交错形成通风孔,所述导热软管通过循环泵和所述储液罐闭环连通,循环泵向导热软管内循环地泵入导热液体;所述储液罐和循环泵均采用微型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导热液体为纯净水或导热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导热软管弯曲设置,以形成经设计形状或图案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传导单元的数量为两层或三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车窗内侧增加传导单元,利用传导单元的优良导热性能,使吹入车厢内的自然风进行预加热、制冷处理,可以使自然风更加贴近人体舒适的温度。相比于空调制冷或制热,自然风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或制冷处理之后,让人感觉更为舒服,不像车内空调一样,给人强硬和不适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太阳能板的设置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本系统设置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本系统设置结构图。

图1-4中,1-供电单元,2-控制单元,3-控温单元,4-传导单元,11-太阳能板,41-导热金属网,42-导热软管,43-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包括:供电单元1、控制单元2、控温单元3和传导单元4;所述供电单元1和所述控制单元2、所述控温单元3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与所述控温单元3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用于调节所述控温单元3的加热或制冷温度;所述传导单元4连接所述控温单元3;所述传导单元4呈片状结构设置,所述传导单元4上分布有通风孔;所述传导单元4的轮廓与汽车车窗形状相互嵌合固定,所述传导单元4安装在汽车车窗的内侧;汽车车窗摇下后,自然风经通风孔吹入车厢时经过所述传导单元4的加热或制冷处理。本实用新型中,控温单元3为汽车车载的空调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汽车车窗自然风加热制冷处理系统中,所述传导单元4的数量为两层或三层,经过多层传导单元4的加热或制冷,可以更有效地加热或制冷自然风。

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1为太阳能板和电池箱,该太阳能板安装在汽车车顶,其面向外界利用光电效应产生电能,并通过导线导入电池箱内存储,所述电池箱和所述控制单元2及温控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一指令生成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探测外界自然风的温度,所述指令生成模块根据温度调节所述控温单元3加热或制冷。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导单元4由导热金属网41组成,所述导热金属网41由纵横交织的金属线构成,金属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通风孔,金属线均与所述控温单元3连接,用于传导控温单元3加热或制冷的热能。所述金属线采用不锈钢、铜丝线或铁丝线制成。所述金属线可以弯曲设置,以形成经设计形状或图案的通风孔。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导单元4由导热软管42、储液罐和循环泵43构成,所述导热软管42纵横交织形成与车窗嵌合的片状结构,导热软管42之间交错形成通风孔,所述导热软管42通过循环泵43和所述储液罐闭环连通,循环泵43向导热软管42内循环地泵入导热液体;所述储液罐和循环泵43均采用微型设备。所述导热液体为纯净水或导热油。所述导热软管42可以弯曲设置,以形成经设计形状或图案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单元2通过在车窗内侧增加传导单元4,利用传导单元4的优良导热性能,使吹入车厢内的自然风进行预加热、制冷处理,可以使自然风更加贴近人体舒适的温度。相比于空调制冷或制热,自然风经过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或制冷处理之后,让人感觉更为舒服,不像车内空调一样,给人强硬和不适的感觉。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