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灯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2614发布日期:2019-03-27 10:5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灯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领域,特别是一种尾灯护板。



背景技术:

汽车灯具在汽车上主要起到照亮车辆前进方向道路和为后来车辆传递信号指示的作用。汽车尾灯主要安装在车架的尾部主要为后来的车辆传递信号,对于一些后门能够整体开启的车体其汽车尾灯主要安装在可开启的后门上,汽车尾灯随着车门开启的移动而移动。而现有技术中汽车尾灯的安装方式会造成在开启后门后用于固定尾灯的固定螺母会裸露在外,裸露在外的螺母不仅容易刮伤车主同时也影响美观,降低整车的品质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灯护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对车门尾灯的固定螺母进行遮挡,以避免固定螺母的裸露。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灯护板,包括:支撑板和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遮挡板与尾灯安装螺母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可拆卸的固定在尾灯灯体上。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遮挡板垂直,且所述支撑板与尾灯安装螺栓的侧壁相对设置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所述遮挡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尾灯安装螺母的容纳部。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板与尾灯灯体卡扣连接。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弹性卡脚,尾灯灯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卡脚卡接配合的卡柱。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弹性卡脚包括第一卡脚弹片和第二卡脚弹片,且所述第一卡脚弹片和所述第二卡脚弹片之间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卡柱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卡脚弹片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卡脚弹片上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所在平面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卡柱。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弹性卡脚还包括根部加强筋,所述根部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一卡脚弹片和所述第二卡脚弹片固定连接,且所述根部加强筋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卡脚和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脚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限位卡槽设置在尾灯灯体上,所述限位卡脚被设置为插入到限位卡槽内以防止所述支撑板翘起。

如上所述的尾灯护板,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在尾灯灯体上,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设置以防止所述支撑板沿靠近所述遮挡板的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灯护板上设置遮挡板以遮挡住尾灯安装螺母,避免了裸露的尾灯安装螺母对车主造成伤害,同时由于遮挡了安装螺母也使车门更加美观提高了车的品质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灯护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灯护板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灯护板中尾灯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灯护板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灯护板中弹性卡脚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灯护板中弹性卡脚与卡柱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尾灯护板中第二限位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板,11-弹性卡脚,110-夹持部,111-第一卡脚弹片,1111-第一导向部,112-第二卡脚弹片,1121-第二导向部,113-根部加强筋,12-卡柱,2-遮挡板,21-容纳部,3-第一限位机构,31-限位卡脚,32- 限位卡槽,4-第二限位机构,41-第一限位板,42-第二限位板,100-尾灯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尾灯护板,包括支撑板1和遮挡板2,所述遮挡板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上,支撑板1与所述遮挡板2可以一体成型,所述遮挡板2被设置为与尾灯安装螺母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1 可拆卸的固定在尾灯灯体100上。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遮挡板2的位置与尾灯安装螺母的位置对准以对尾灯安装螺母进行遮挡,然后将所述支撑板1可拆卸的固定在尾灯灯体100上,以完成对尾灯护板的安装固定。通过该尾灯护板实现了尾灯安装螺母的遮挡避免了尾灯安装螺母的裸露及裸露带来的一些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1与所述遮挡板2垂直,且所述支撑板1被设置为与尾灯安装螺栓的侧壁相对设置。将所述支撑部1设置成与尾灯安装螺栓的侧壁的位置相对的目的是当遮挡板2对尾灯安装螺母遮挡的同时支撑板1能够对尾灯安装螺栓进行遮挡。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遮挡板2上被设置有容纳部21用以放置所述尾灯安装螺母。所述容纳部21为遮挡板2上突出的结构,所述容纳部21 的位置正好与尾灯安装螺母的位置相对,因为遮挡板2遮挡的可能是多个尾灯安装螺母所连城的区域因此对于每一个尾灯安装螺母都设置有相对应的容纳部21以方便尾灯安装螺母的放置,避免了遮挡板2占用较多的空间,且容纳部21可以具有护板安装指示的作用方便了尾灯护板的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撑板1与尾灯灯体100卡扣连接。所述支撑板1 上设置有弹性卡脚11,尾灯灯体100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卡脚11卡接配合的卡柱12。所述卡柱12卡接在所述弹性卡脚11上。具体的,所述弹性卡脚11 由第一卡脚弹片111和第二卡脚弹片112镜像对称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脚弹片111和所述第二卡脚弹片112之间设置有夹持部110,所述夹持部110与所述卡柱12相配合。所述卡柱12包括卡接头和卡接柱,所述卡接头固定在所述卡接柱上,所述卡接头形状与所述加持部110的形状相吻合,第一卡脚弹片 111和所述第二卡脚弹片112将所述卡柱12的卡接头夹持在所述加持部110 内以完成支撑板1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卡脚弹片111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111,所述第二卡脚弹片112上均设置有第二导向部1121,所述第一导向部111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部1121所在平面的夹角的开口指向所述卡柱 12。第一导向部1111和第二导向部1121的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卡柱12的卡接头进入到加持部110内,且第一导向部1111和第二导向部112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度数不小于80°,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更方便卡柱12进入到加持部 110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脚11还包括根部加强筋113,所述根部加强筋113 分别与所述第一卡脚弹片111和第二卡脚弹片112固定连接,且所述根部加强筋113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上。根部加强筋113设置在第一卡脚弹片 111和第二卡脚弹片112的根部,其设置的目的是加强第一卡脚弹片111和第二卡脚弹片112的夹持力。同时保证第一卡脚弹片111和第二卡脚弹片112 根部的强度,使弹性卡脚11在多次拆卸过程中不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113呈板状,且加强筋113沿着靠近支撑板1的方向其加强板113的厚度减小,加强筋113与所述支撑板1结合的位置的加强筋113的厚度为支撑板1 厚度的三分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支撑板固定加强筋113的位置出现缩痕。

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护板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3,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卡脚31和限位卡槽32,所述限位卡脚3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上,所述限位卡槽32设置在尾灯灯体100上,限位卡脚31被设置为插入到限位卡槽32内以防止所述支撑板1翘起。所述限位卡脚3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靠近尾灯灯体100的边缘位置,限位卡脚31设置有多组。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卡脚31 设置有三组,三组限位卡脚31均布在所述支撑板1的边缘。所述限位卡脚31 插入到所述限位卡槽32内,限位卡槽32和限位卡脚31的设置避免了支撑板 1向远离尾灯安装螺栓的方向移动。在安装固定过程中首先通过限位卡脚31 和限位卡槽32的配合将所述支撑板1的一端固定,然后通过弹性卡脚11和卡柱12的配合将支撑板1的中间位置固定,限位卡脚31和限位卡槽32的设置进一步牢固了支撑板1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尾灯护板还包括第二限位机构4,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板41和第二限位板42,所述第一限位板41 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上,所述第二限位板42固定在尾灯灯体100上,所述第一限位板41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二限位板42相对设置以防止所述支撑板1沿靠近所述遮挡板2的方向移动。第二限位板42挡在第一限位板41沿靠近所述遮挡板2的移动的方向上,这样的设计进一步限定了支撑板1的位置,进一步牢固了支撑板1的安装固定。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