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定位出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028发布日期:2019-06-26 01:0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级定位出风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级定位出风口。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多包括风口主体,通过安装架安装在风口主体内的叶片组,以及罩扣在叶片组上方并与风口主体固连的装饰罩,在叶片组上固定设有拨片,通过拨动拨片,可实现对叶片组角度的调整。然而,两边的叶片组由于两侧固定,无法进行圆周式的转动,即360°的旋转,对于风向做不到最广泛的调整,难以满足乘客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无级定位出风口,通过导风罩组件滑移配合出风管壳体,实现角度的调整,提高导风效果,避免以往导风只能定向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级定位出风口,其包括出风管壳体;滑移扣合于出风管壳体的导风罩组件,导风罩组件闭合或打开出风管壳体;以及螺纹安装于出风管壳体的外圈垫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出风管壳体包括具有外螺纹的管道部;位于管道部一端的封边部;以及内设于管道部且靠近封边部的止挡环边,止挡环边由导风罩组件卡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止挡环边具有上挡平面与下挡滑面,下挡滑面设置为多个凸起的弧块依次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导风罩组件包括扣合于止挡环边的内环卡圈;及穿设于内环卡圈的活动导风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内环卡圈包括止抵于下挡滑面的下环部;设置于下环部且卡扣于上挡平面的两个相对的弹性卡扣;设置于下环部且位于弹性卡扣之间的延边部,延边部贴合止挡环边侧面;设置于下环部内侧的两个相对的固定弓部;以及位于固定弓部之间的相对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高于第一限位部;其中,下环部具有对应下挡滑面的多个凸起的弧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活动导风板包括通过连杆连接的第一活动扇叶与第二活动扇叶,第一活动扇叶与第二活动扇叶分别枢接于固定弓部且活动封闭下环部;其中当第一限位部止抵第一活动扇叶时,第一活动扇叶与第二活动扇叶关闭下环部;当第二限位部止抵第二活动扇叶时,第一活动扇叶与第二活动扇叶打开下环部且打开角度最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活动扇叶与第二活动扇叶部分嵌合,第二活动扇叶具有凹陷的按钮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内环卡圈外侧还卡扣有贴合活动导风板与封边部之间的密封圈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外圈垫片具有内螺纹,包括内六角部与延伸于内六角部且止抵封边部的外圆片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导风罩组件滑移配合出风管壳体,实现角度的调整,提高导风效果,避免以往导风只能定向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级定位出风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级定位出风口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止挡环边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罩组件爆炸图。

附图标记

出风管壳体10,管道部11,封边部12,止挡环边13,上挡平面14,下挡滑面15,导风罩组件20,内环卡圈21,活动导风板22,密封圈壳体23,外圈垫片30,内六角部31,外圆片部32,弧块151,下环部211,弹性卡扣212,延边部213,固定弓部214,第一限位部215,第二限位部216,第一活动扇叶221,第二活动扇叶222,连杆223,按钮部2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级定位出风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级定位出风口爆炸图。如图所示,一种无级定位出风口包括出风管壳体10;滑移扣合于出风管壳体10的导风罩组件20,导风罩组件20闭合或打开出风管壳体10;以及螺纹安装于出风管壳体10的外圈垫片3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出风管壳体10对接车体内的空调管,密封输送冷气或者暖气,并通过导风罩组件20打开或者关闭,输送而出,此外,导风罩组件20也是滑移扣合在出风管壳体10的一端,能够实现360°的自由旋转,以此调整方向,满足乘客需求。外圈垫片30加强稳定,安装固定在车体相应位置,实现导风罩组件20与车体的过渡,另外提高密封性能。

出风管壳体10包括具有外螺纹的管道部11;位于管道部11一端的封边部12;以及内设于管道部11且靠近封边部12的止挡环边13,止挡环边13由导风罩组件20卡扣。其中,管道部11外设螺纹,方便安装外圈垫片30,另外连接空调气管也方便密封。封边部12由管道部11的外圈延伸成翻边,能够贴合于车体并撑抵,起到过渡作用,另外也方便配合导风罩组件20,加强稳定。止挡环边13内设于管道部11,起到滑移配合导风罩组件20的作用,实现360°的旋转调控。

外圈垫片30具有内螺纹,与管道部11相互配合,包括内六角部31与延伸于内六角部31且止抵封边部12的外圆片部32,内六角部31便于定位,外圆片部32便于调整间隙,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请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止挡环边13截面图。止挡环边13具有上挡平面14与下挡滑面15,下挡滑面15设置为多个凸起的弧块151依次相连,成波浪形,圆润过渡。

接下来,请继续参考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罩组件20爆炸图。导风罩组件20包括扣合于止挡环边13的内环卡圈21;及穿设于内环卡圈21的活动导风板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贴合更为紧密,内环卡圈21外侧还卡扣有贴合活动导风板22与封边部12之间的密封圈壳体23。

内环卡圈21包括止抵于下挡滑面15的下环部211;设置于下环部211且卡扣于上挡平面14的两个相对的弹性卡扣212;设置于下环部211且位于弹性卡扣212之间的延边部213,延边部213贴合止挡环边13侧面;设置于下环部211内侧的两个相对的固定弓部214;以及位于固定弓部214之间的相对的第一限位部215与第二限位部216,第二限位部216高于第一限位部215;其中,下环部211具有对应下挡滑面15的多个凸起的弧块15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下环部211具有对应下挡滑面14的多个凸起弧块151,起到下侧定位作用;同时稍内侧的弹性卡扣212卡扣住上挡平面14,起到上侧定位作用,如此一来,下环部211便能在止挡换边13上完成转动,即360°的偏转。而且,利用弧块151相互配合,转动均匀有节奏,同时紧密性较好,不会产生振动偏移,定位性极强。此外,弧度配合,摩擦也较小,扭转也方便。延边部213贴合止挡环边13侧面,起导向作用。固定弓部214成弓形分立相对两侧,藉以配合活动导风板22;同时第一限位部215与第二限位部216便于限位。

活动导风板22包括通过连杆223连接的第一活动扇叶221与第二活动扇叶222,第一活动扇叶221与第二活动扇叶222分别枢接于固定弓部214且活动封闭下环部211;其中当第一限位部215止抵第一活动扇叶221时,第一活动扇叶221与第二活动扇叶222关闭下环部221;当第二限位部216止抵第二活动扇叶222时,第一活动扇叶221与第二活动扇叶222打开下环部211且打开角度最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导风板22设置为通过连杆223连接的两个第一活动扇叶221与第二活动扇叶222,其中第一活动扇叶221与第二活动扇叶222部分嵌合,即两者相互搭载,相邻的两侧上下层叠,保持密封,第二活动扇叶222具有凹陷的按钮部224,通过按动,便能以此带动连杆223起到联动效果,打开管路。第一限位部215止抵于第一活动扇叶221,第二限位部216止抵第二活动扇叶222,具有不同的上下限位高度,藉以控制打开的角度,控制风向。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